红楼:都是我的! 第399节
她上前一步,脸上露出几分一言难尽的神色,低声问道:“老太太,您……您是想将薛姑娘说给隔壁侯爷?”
贾母闻言,冷笑一声:“做她的春秋大美梦!勇毅侯府的当家太太只能是玉儿!哪里轮得到她这个商贾之女来占便宜?”
鸳鸯心中一动,瞬间明白了大半,又追问道:“那您的意思是……想让薛姑娘给侯爷做姨娘?”
说这话时,她脸上的神色越发复杂。
薛宝钗再怎么说也是薛家嫡女,虽出身商户,可自小也是被捧在手心长大的,如今却要给人做妾,未免也太委屈了些,传出去,怕是还要说荣国府待人刻薄,磋磨客居的姑娘。
贾母瞥了她一眼,语气带着几分嘲讽:“怎么,你觉得不妥?”
鸳鸯迟疑着点了点头,声音压得更低:“老太太,薛姑娘毕竟是薛家的嫡女,又是客居咱们府里的。
若是真让她给侯爷做姨娘,外头人怕是会说咱们府里仗势欺人,故意磋磨她,反倒坏了咱们府的名声。”
贾母闻言,再度冷笑,反问道:“那我问你,她先前要求找个年轻的,隔壁侯爷年不年轻?”
鸳鸯老实点头。
赵驹年少封侯,位高权重,年纪轻轻已是一等侯爵,论年轻有为,满京城找不出第二个。
“那我再问你,她要找有前途的,隔壁侯爷有没有前途?”贾母又问。
鸳鸯毫不犹豫地点头:“论前途,侯爷自然是不必多说,少年成名,战功赫赫,深受陛下器重,将来封国公、甚至亲王都有可能,前途不可限量。”
贾母再度冷笑一声,语气带着几分讥诮:“那我再问你,她方才可有说一定要明媒正娶、八抬大轿做正头娘子?”
鸳鸯仔细回想了一遍薛宝钗方才的话,缓缓摇了摇头:“那倒没有……薛姑娘只说要找年轻、有学问底子、能走仕途或治学的,没提过身份必须是正妻。”
“这便是了!”贾母猛地一拍扶手,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她只挑男方的条件,却没限定自己的身份,那我便顺着她的要求来!
我再问你,以薛宝钗现在的处境,高不成低不就,我若是随便找个寒门秀才,或是破落户子弟,你觉得老二家的和姨太太能甘心?
到时候她们指不定还要怎么闹,反倒给我添一堆烂账!”
鸳鸯默然,贾母这话确实在理。
王夫人一心想让薛宝钗嫁入荣国府,薛姨妈更是把女儿的婚事当成薛家攀附勋贵的筹码,若是贾母真给薛宝钗找个普通人家,这两人必定会大闹一场,到时候场面只会更难看。
而隔壁勇毅侯府……二太太和姨太太是万万不敢闹上门的。
“给侯爷这样的人物做姨娘,难道还委屈她了?”贾母哼了一声,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勇毅侯府的门槛,比多少中小勋贵之家的正房门槛都高!
她薛家虽是皇商,说到底还是‘商’,能进侯府的门,哪怕是做妾,也是她的福气,是抬举她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更何况元春还在侯府,有元春在,总能照拂她一二,总比她嫁个不知根知底的穷酸秀才,往后跟着吃苦受罪强!”
鸳鸯听着贾母这番话,心里细细琢磨了一番。
虽然觉得这事依旧有些匪夷所思,但细细一想,从现实利弊角度,对眼下的薛宝钗而言,这或许……还真是一条意想不到的“好出路”?
第438章 辞管寻闲,兄妹坦言
薛宝钗从贾母正房出来时,檐角的铜铃还在风里轻轻晃着,余音袅袅,似她方才在屋内说过的话,既已出口,便再难收回。
既已当着老太太的面应下不再将宝玉放在心上,荣国府里这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她便没了再掺和的兴致。
倒不是她过于势利,实在是这府里蟠根错节,早已是个积重难返的烂摊子,管起来劳心费力,还未必能落得好。
她一路脚步轻缓,心思却沉静如水,不多时便走到了探春所住的院落附近。
探春的院子位置有些微妙,恰在林黛玉和赵姨娘的院子中间,也紧挨着勇毅侯府的地界。
先前探春几个搬进来时,薛宝钗也曾帮着操持布置,因此对这里倒也熟悉。
她刚要抬脚进门,守在廊下的婆子已笑着迎上来:“宝姑娘可是来寻我家姑娘?不巧得很,姑娘半个时辰前就去隔壁林姑娘院里说话了。”
薛宝钗闻言并不意外,只浅浅应了声“晓得了”,微微颔首,转身便往林黛玉院中走去。
早先林黛玉、迎春、探春几个还同住一个院子时,就常爱聚在一处谈诗论事,如今虽各自分院,这习惯却依旧未改。
林黛玉的院子里,几个丫鬟正轻手轻脚地伺候着茶水。
屋里,林黛玉、探春、迎春三人正围坐在窗边说话,忽听外头传话说薛宝钗来了,几人皆是一愣。
探春与林黛玉对视一眼,林黛玉便轻声吩咐丫鬟:“请薛姑娘进来罢。”
话音落下不久,薛宝钗已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目光平静,唇边含着一抹浅淡得体的笑意。
林黛玉见薛宝钗落座,手中茶盏刚碰到桌面,便带着几分好奇开口:“薛姐姐怎么得空来了?这会子,不是该在库房那边忙着么?”
话刚出口,她心里便泛起些复杂的念头。
先前在探春这儿,她不止一次听探春说起宝钗管库房时的做派,那些故意为了笼络府里的下人而针对探春的做法,让她打心底里有些不待见。
可转念一想,大家同住一个府里,面子上的功夫总要做足,若是表现得太过冷淡,反倒显得自己小气了。
薛宝钗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目光掠过林黛玉,落在自她进屋后便垂着眼、一言不发的探春身上,缓声道:“这会子来,是请三妹妹去库房那边帮忙管事的。”
这话一出口,屋里瞬间静了下来。
林黛玉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迎春、惜春两个更是直接睁大了眼睛,几人皆是满脸错愕。
她们或多或少都听过探春和薛宝钗之间的纠葛,前阵子两人还为了库房采买、下人调配的事争执过数回,每次都闹得不甚愉快,怎么今日薛宝钗反倒主动来请探春去管事了?
屋内短暂的寂静里,只听得窗外细微的风声。
探春终于抬起眼帘,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疑惑,直直看向薛宝钗。
她并未立刻答话,心中飞快思忖:薛宝钗此举是何用意?是库房那边真遇到了棘手之事,非她出面不可?还是另有什么算计?
前几次争执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薛宝钗那寸步不让、句句在理的模样,可不像轻易会低头请援的人。
薛宝钗见状,面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她何尝不知探春心中所想。
贾母当初松口让她管荣国府的事,那点想看她出丑的心思,知晓府里具体情况的都能瞧出几分,心思敏锐的探春怎会察觉不到?
先前她独自撑着府里的事,探春却始终冷眼旁观,摆出一副“摆烂”的姿态,任她一个人应对那些琐碎繁杂,薛宝钗心里早就猜透了。
无非是想着等她哪天撑不住、管不好了,再出来收拾残局,顺势推行那些筹划已久的改革手段罢了。
只是这层心思,终究不好点破。
薛宝钗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放缓了些,避开探春审视的目光,转向在座的林黛玉和迎春,笑着解释道:“昨儿我哥哥不是从金陵回来了么?家里那几间铺子,眼瞅着要入冬盘点,又得筹备些年货,正是忙碌的时候。
偏我哥哥又是个糊涂性子,账目上的事一窍不通,待人接物也少些分寸,只得我多盯着些,免得闹出什么乱子来。”
说到这里,她才又将目光落回探春身上,语气里添了几分恳切:“府里库房的事本就繁杂,如今我家里这边分了心,实在有些顾不上。
想着三妹妹向来心思缜密,管起事来又有章法,便过来请三妹妹辛苦一下,继续帮着照看府里的事,也好让我能安心处理家里铺子的活计。”
薛宝钗这番话说得恳切,语气里没了往日管事时的精明干练,倒添了几分寻常姊妹间相处时的温和。
屋内的气氛稍稍松动,迎春握着帕子的手悄悄松开些,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打量,显然还没从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中缓过神。
林黛玉先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掩去唇边一闪而过的思索。
她瞧着薛宝钗,又瞥了眼探春,心里暗自琢磨。
薛蟠回来这事倒是真的,昨晚听紫鹃说过一嘴,只是薛宝钗偏在这时候请探春管事,是真的分身乏术,还是以退为进,另有什么打算?
而探春眼底的审视则是淡了些。
薛宝钗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既点明了薛蟠归家、商铺繁忙的客观缘由,又给足了自己面子,若再推拒,反倒显得自己小气了。
沉默片刻,探春终于开口,声音清凌凌的:“薛姐姐既这么说,按道理我该帮衬,只是府里库房的事,前阵子你已经理出了些头绪,我若是贸然接手,怕有些环节衔接不上,反倒误了正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桌上的茶点,话锋微转,“再者,我这几日正想着核对自己院里的用度账目,也怕分不出太多精力。”
这话既没直接拒绝,也没轻易应下,留了十足的余地。
薛宝钗听了,倒也不恼,反而轻轻点头:“三妹妹考虑得周全,不过库房那边我先前已把要紧的账目都理出来了,记在册子上,待会儿就让丫鬟给你送过来。
至于各院用度,其实也能和库房的事一并核对,倒省了些功夫。”
她话说到这份上,姿态放得极低,显然是铁了心要把管事的担子交出去。
迎春这时才小声插了句嘴:“三妹妹,薛姐姐既然这么为难,你若是方便,便帮一把也好,都是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她性子素来温和,见两人气氛缓和,便想着打个圆场。
林黛玉没说话,只是抬眼看向探春,眼神里带着几分问询。
探春迎上她的目光,又看向薛宝钗那副坦诚的模样,心里的盘算渐渐清晰。
若是真能接过府里的事,正好能借着这个机会推行自己之前的想法,哪怕遇到阻力,有薛宝钗先前铺垫,总比自己贸然提出来要稳妥些。
“薛姐姐既这么说,”探春终于开口,声音清凌凌的,“我若再推辞,倒显得不识大体了。
府里的事我可以暂且接手,只是有些旧例若觉得不妥当,少不得要改一改,届时还望姐姐莫怪。”
这话说得客气,却明确划下了权限。
薛宝钗岂会不懂,当即含笑应道:“这是自然,三妹妹办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一切依你的主意便是。”
屋内的气氛彻底活络起来。
丫鬟们又重新添了热茶,几人闲聊了几句家常,薛宝钗便起身告辞,说是要回去整理库房的账目册子,好尽快给探春送过来。
待她走后,迎春才松了口气,笑着对探春说:“这下好了,你能帮着管事,也省得薛姐姐两头忙活。”
林黛玉却轻轻摇了摇头,看向探春:“你当真打算接下?我总觉得薛姐姐这般突然放手,有些怪怪的。”
探春听林黛玉这么一问,唇角微扬,露出一抹了然的笑意。
她哪里会没察觉薛宝钗的反常?
先前跟王熙凤私下商量时,两人就料到,以薛宝钗的性子,即便察觉到府里的情况,她也会硬撑着管下去。
直到实在撑不住、管出乱子,自己再出面收拾,既能顺理成章推行改革,又不会落得抢功的话柄。
原以为薛宝钗这时候找上门,是薛家真出了什么大变故,让她顶不住压力才着急脱手,却没承想,人家根本是看清了这摊浑水,懒得再耗费心力,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想通这一层,探春也顾不上再跟黛玉、迎春多闲聊,当即站起身,理了理衣襟说:“我得去库房那边看看,免得耽误了正事。”
林黛玉见状,赶忙伸手将她拦住,带着几分嗔怪道:“哪里就这么急了?刚坐下没一会儿,喝杯热茶再去也不迟。”
探春瞥了她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又掺着点打趣:“府里的事没人看着怎么行?库房那些账目、采买的琐事,耽误一天说不定就出乱子。
而且,今儿可是大喜的日子,你刚被皇后收作义女,又得了陛下亲封的郡主封号,自然能安心歇着,我可没你这般好命,还得替府里这些杂事操心。”
原来,林黛玉被陛下封为郡主时,贾母原是满心欢喜,当即就吩咐下去要大摆筵席,邀请京中亲友前来庆贺。
可偏巧赶上贾宝玉先前闯了祸,府里正忙着料理后续事宜,又因郡主封号是陛下亲赐,按规矩还得择日入宫向皇后与陛下谢恩,一来二去,这庆贺的筵席便索性推迟到了今日。
上一篇: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下一篇: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