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344节

  赵驹听了,忍不住笑了笑,想起顺天府的景象,随口说道:“话是这么说,可在顺天府那边,不管是佛庙还是道观,哪一家不是把场面撑得足足的?

  连殿里伺立的神像,都要请能工巧匠塑上金身,香火钱更是收得源源不断,哪像这里这般清苦。”

  这话落定后,车厢里安静了片刻,香菱依旧望着窗外发愣,晴雯则撇了撇嘴,似乎对赵驹这话有些不敢苟同。

  妙玉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抬眸看向赵驹,语气依旧平静:“侯爷所言,是俗世的排场,或许师兄所求,非是金身神像。

  若不能安守本心,反倒成了修行的牵绊,此处虽偏,却少了俗世纷扰,倒更合出家之人的心境。”

  赵驹不可置否地挑了挑眉,心里暗自认同。

  妙玉这话倒也没错。

  世间人本就各有追求,出家人亦是如此。

  有那贪慕俗世荣华、借着佛道之名敛财享乐的,把寺庙道观当成了谋利的幌子;

  也有恪守本心,只求一处清净之地安心修炼的,将修行真正刻进了骨子里。

  想到这里,他瞧着妙玉那双始终平静无波的眼眸,忽然生出几分好奇,便开口问道:“那妙玉姑娘呢?往后又想做些什么?”

  听着赵驹这话,妙玉拨弄念珠的指尖猛地一顿,清澈的眼眸里第一次露出了几分茫然。

  她微微怔住,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是啊,从前她一直跟着静怡师太修行,满心满眼都是谨遵师命、潜心悟道;

  后来师太遭难,她便将“为静怡师太报仇”当成了唯一的目标,日夜记挂着。

  可若是有一天,大仇得报了呢?那之后,她又该去往何处,做些什么?

  是继续寻一处偏僻道观,像如今这样伴着青灯古佛过一生,还是……

第382章 甄士隐

  车箱里的气氛再次安静下来,比之前更甚几分。

  香菱似乎察觉到了妙玉的异样,终于收回了望向窗外的目光,有些疑惑地看向她;

  晴雯也停下了对路边景致的“假装打量”,眼角的余光悄悄落在妙玉脸上。

  只有车轮碾过碎石路的“咯吱”声,断断续续地在车厢里回荡,衬得妙玉那片刻的怔忪,格外显眼。

  许久过去,妙玉才缓缓回过神来,拨弄念珠的指尖重新动了起来,只是速度比先前慢了些。

  她垂眸沉默片刻,嘴角忽然微掀,露出一抹极淡、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声音也柔和了几分:“若真有那么一天,或许会去找贫尼那好友吧。”

  赵驹闻言,心里顿时了然。

  妙玉说的好友是谁,应当就是荣国府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

  原著中,妙玉与邢岫烟自幼相识,两人性情相投,虽身份境遇不同,却有着一段难得的情谊。

  就是不知道这会妙玉来了扬州城,邢岫烟一家人的情况如何。

  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算是回应。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忽然缓缓停了下来,紧接着,车外传来王虎浑厚的声音:“侯爷,咱们到地方了!”

  赵驹立刻掀开车帘朝着外边看去,只见一座有些破旧的道观赫然映入眼帘。

  道观的院墙多处斑驳,露出里面的黄土,几处瓦片也已松动,门前的石阶上还长着些青苔。

  唯有门匾还算完整,上面刻着“渺茫观”三个大字,字体苍劲,只是颜色早已褪去大半。

  道观门外站着两个道童,都是七八岁的年纪,穿着洗得发白的道袍。

  这会子他们早就被赵驹一行人浩大的阵仗给吓得面色发白,双腿不住地颤抖。

  好一会儿,其中一个稍大些的道童才强忍着恐惧,哆哆嗦嗦地走上前来,对着赵驹躬身行礼:“不……不知贵人驾临,有何贵干?”

  这时,妙玉从马车上下来,素色的裙摆轻轻扫过车辕,她走到道童面前,语气平和地问道:“通慧,你师傅可在观里?”

  那叫做通慧的小道童抬头一看是妙玉,原本苍白的脸上顿时露出几分惊喜,眼睛都亮了起来,连忙躬身喊道:“妙玉师叔!”

  喊完又急忙回答,“师傅这会正在观里打坐呢,可要去喊他出来?”

  妙玉摆了摆手,阻止了他:“无需麻烦,这位是勇毅侯,今日带来见你师傅。”

  那两个道童虽从未听过赵驹的名号,却也瞧出他衣着华贵、气度不凡。

  再加上是妙玉带回来的客人,他们哪里还敢怠慢?

  两人恭恭敬敬地对着赵驹和妙玉行了一礼之后,便侧身让出道路。

  赵驹示意香菱和晴雯跟上,几人跟着通慧穿过道观小院。

  院内石板路虽多有破损,却扫得干干净净,角落里几株松柏枯瘦却挺拔,寒风掠过枝叶,簌簌声中更显清幽。

  不多时,通慧便引着众人来到了道观大厅门前,推开那扇漆皮剥落的木门,一股淡淡的香灰味扑面而来。

  大厅里光线略暗,正中央的神台上供奉着一尊神像,神像衣袂飘飘,面容朦胧,却透着一股奇异的气韵。

  赵驹走上前,目光落在神像上,见不是熟悉的三清神像,顿时好奇地对着身旁的通慧问道:“你们这观里,供奉的是哪位大神的神像?”

  通慧立刻躬身,面色恭敬地回道:“回侯爷的话,这是警幻仙姑的神像。”

  “警幻仙姑?”赵驹闻言一愣,随即像是听到了什么荒唐事一般,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难怪要把道观建在这等偏僻地方,敢情是供奉着这么个邪神!”

  妙玉站在一旁,此前跟着甄士隐不过数日,且她修的是佛法,对道观里的供奉从未细究。

  此刻听闻大厅里的神像竟是警幻仙子,清冷的面容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一旁年纪稍小的小道童,早在听到赵驹“出言不逊”的话时,一张小脸就涨得通红,满是愤愤不平。

  可他瞥见妙玉那难看的神色,到了嘴边的反驳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只当是自家师叔因这勇毅侯诋毁神像而生气,却又顾及人家的身份而不敢怪罪,自己不过是个小道童,哪里敢在贵人面前多嘴?

  不多时,外边传来一道脚步声,“笃笃”地踩在石板路上,越来越近。

  随即一道身影走了进来,身着洗得发白的道袍,须发半白,不是昨天碰见的甄士隐还能是谁?

  他人还没完全进大厅,带着几分关切的话语就先传了进来:“师妹,昨日你去了何处?

  那勇毅侯本事了得,心思难测,往后你要与他周旋,还是小心着些,莫要单独行动……”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道冰冷的笑声打断:“哦?那本侯倒要多谢道长的赞誉了!”

  甄士隐这才抬眼看清厅内景象,只见厅中竟站了数人。

  除去两个侍立在一旁、神色各异的丫鬟和他那面色清冷的师妹妙玉之外,另外一个身着锦袍、气度威严的男子,可不就是他口中“需小心应对”的勇毅侯赵驹?

  他脸色瞬间僵住,随即变得难看许多,眼神里满是震惊与不解,下意识地对着妙玉质问道:“师妹,你……你怎会将他带到这里来?”

  妙玉迎着甄士隐那震惊的目光,指尖的念珠依旧缓缓拨动,神色却比先前更冷了几分:“师兄,勇毅侯此次前来,是有要事与你相商。

  况且,道观本是清修之地,为何不能让侯爷进来?”

  她这话一出,甄士隐的面色变得难看不已。

  他下意识退了几步,目光快速掠过赵驹:“师妹可知道你现在说什么?”

  妙玉神色复杂地看着甄士隐,指尖的念珠停了一瞬,才缓缓开口:“师兄,你不妨看看屋里其他人?”

  甄士隐见赵驹并未第一时间对他出手,只是双手负在身后,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

  可听着妙玉这话,他又有些摸不着头脑。

  厅里除了赵驹、妙玉和两个丫鬟,再无他人,有什么好看的?

  但他还是顺着妙玉的话,目光下意识地在厅内缓缓扫视。

  当他的视线落在香菱身上时,先是随意一瞥,随即又猛地转了回来。

  只见那丫鬟身着浅青色衣裙,身形纤细,眉眼间竟与自己有几分相像。

  待看到其眉心中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印时,甄士隐只觉得一股热血瞬间冲上头顶,心脏“砰砰”地狂跳,几乎要跳出胸腔。

  他情难自禁地向前一步,脚步踉跄,声音更是抑制不住地颤抖:“英……英莲?”

第383章 相认

  甄士隐对香菱的深情厚谊,远非赵驹与妙玉所能想象。

  那声饱含深情的“英莲”脱口而出时,声音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微微的颤抖。

  甄士隐下意识地便要朝着香菱所在的方向疾步而去,一双眼睛紧紧锁定在香菱身上,仿佛要将这多年未见的女儿模样,深深镌刻在心底。

  然而,他刚往前挪动了两步,香菱却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亲近吓得混身一颤,那双原本带着几分茫然的眼睛瞬间被惊恐填满。

  她身子猛地一扭,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飞快地躲到了晴雯的身后,只敢小心翼翼地探出小半张脸,怯生生地望着甄士隐,眼神中满是陌生与畏惧。

  这一幕,如同晴天霹雳,让甄士隐瞬间僵在了原地,伸出的手也尴尬地悬在了半空中,不知所措。

  一旁的赵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眉头微微一皱,随即上前一步,挡在了甄士隐面前,语气平静:“道长,咱们谈谈?”

  甄士隐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香菱的穿着上。

  那浅青色的衣裙,料子虽算上乘,比寻常平民百姓穿的要好上不少,但衣裙的款式、腰间系着的简单绦带,还有袖口处绣着的素雅纹样,明眼人一看便知是丫鬟的服饰。

  他的心猛地一沉,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那双原本满是激动的眼睛里,也慢慢涌上了一层阴霾。

  甄士隐沉默了片刻,目光在赵驹和躲在后面、眼神躲闪的香菱之间来回游移,最终还是缓缓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好,便依侯爷。”

  很快,几人便移步到了一间内室。

  刚一进内室,甄士隐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了香菱身上。

  只见她紧紧跟在赵驹身后,小手紧紧攥着赵驹的衣角。

  偶尔,她会悄悄抬起头,用那双清澈又带着几分怯懦的眼睛偷偷看甄士隐一眼,待与甄士隐的目光对上时,又会像受惊的小鹿般飞快地低下头,将脸埋得更深。

  甄士隐看着自家女儿这般模样,心中如同被无数根细针密密麻麻地扎着,酸涩不已。

  他强压下眼底翻涌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稳些,对着在场几人抬手示意:“都坐吧。”

  待众人各自落座,甄士隐的目光又忍不住在香菱身上停留了一瞬。

  见女儿依旧紧紧攥着赵驹的衣角,怯懦地低着头,他才缓缓转向赵驹,声音里还带着未散的沙哑:“不知侯爷想说些什么?”

  赵驹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后,目光落在香菱身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探究:“本侯对你之前的事情有些好奇,就从香菱走丢之后的事情说起吧。”

  “香菱……”

首节 上一节 344/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