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343节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林妹妹继续被这歹毒的药方所困。”
林如海猛地睁开眼睛,眼中满是急切。
他向前探了探身,声音因过度担忧而显得有些嘶哑:“妙玉姑娘,是不是不吃这药丸就没事了?”
他紧紧盯着妙玉,仿佛对方的回答便是最后的救命的稻草。
一旁的林黛玉也下意识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几分希翼的光,纤细的手指不自觉地攥得更紧,连呼吸都微微放轻,等着妙玉的回应。
妙玉犹豫了一下,指尖在袖中轻轻捻了捻,目光落在林黛玉苍白的面容上,缓声道:“贫尼早年跟在师尊座下修行时,倒也学了几分雌黄之术,能辨气运纠缠之相,可否先给林姑娘把脉看看?”
这话刚落,林如海不等林黛玉开口,便急忙上前一步,连连点头:“自然是可以!求之不得!”
他一边说着,一边慌忙将自己的位置让开,伸手扶着林黛玉的胳膊,将她按在妙玉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生怕耽误了半分。
林黛玉被自家父亲按着坐下,心中莫名觉得有些不安。
但见林如海和赵驹两个对她而言至关重要的男人都在身旁,便是镇定了下来,轻轻点了点头:“有劳妙玉姐姐了。”
第380章 打算
许久过去,窗外的天已大亮,晨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在地面投下班驳的光影。
先前压抑的昏暗被驱散了大半,却未能完全冲淡屋中人心中的沉重。
妙玉指尖终于从林黛玉腕上收回,指腹还带着一丝微凉的触感。
她垂眸沉思片刻,才缓缓开口:“林姑娘这不足之症,倒不像是后天被人做了手脚,反像是先天便带在身上的根基亏虚。”
赵驹闻言,出声问道:“妙玉姑娘,既是先天之症,那可有办法缓解?”
先前他也曾寻过不少御医为林黛玉诊脉,可都是无济于事,开的滋补药方也不见成效,只一味叫她继续服用那人参养荣丸。
若妙玉能解了林妹妹的身体之困,那她自然不必再吃那害人的药丸了。
屋内所有人的视线都聚在妙玉身上,妙玉迎着这满室期待的目光,缓缓点了点头:“想要彻底根治这先天根基之亏,或许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
但若是只求缓解病情,让林姑娘不必再依赖那人参养荣丸,贫尼倒有几分把握。”
林如海猛地站起身,先前的颓然与痛苦一扫而空。
他对着妙玉深深作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多谢妙玉姑娘!多谢姑娘救我女儿!大恩不言谢,日后姑娘若有任何差遣,我林如海定当万死不辞!”
他一连鞠了好几躬,眼中的狂喜几乎要溢出来。
林黛玉也连忙扶着椅子扶手起身,纤弱的身子微微前倾,对着妙玉屈膝行礼,声音虽轻却带着真切的感激:“多谢妙玉姐姐出手相助,此恩妹妹谨记在心。”
她本就体弱,方才心情又此起彼伏,起身时动作略有些迟缓,却仍努力维持着礼仪,眼中的谢意比晨光更显明亮。
妙玉见状,抬手虚扶了一下,神色依旧淡然:“林大人和林姑娘不必多礼,也无需言谢。”
她目光扫过一旁的赵驹,语气平和无波,“林姑娘是侯爷的未婚妻子,而贫尼往后尚有多处需仰仗侯爷照拂,今日之举,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算不得什么恩情。”
妙玉取来纸笔,凝神写下三道药方,写完后又仔细核对一遍,才将药方递向林如海:“这三道药方需轮换着用,每日一剂,煎好后先送来给贫尼查看,确认无误再让林姑娘服用,切不可擅自更改药量。
林大人且先带林姑娘去煎药,贫尼还有些私事想要单独和侯爷说。”
林如海双手接过药方,如获至宝般小心收好,连声道:“多谢姑娘细致,我这就吩咐人去办!”
说罢,他连忙扶着林黛玉起身,对着妙玉又作了一揖,便匆匆往外走。
一时间,只剩下妙玉与赵驹二人。
赵驹目光立刻沉了下来,看向妙玉的眼神带着几分探究:“方才众人在场,姑娘想必是有隐瞒之处吧?”
妙玉点了点头,指尖在桌沿轻轻摩挲,语气比先前凝重几分:“不错,方才未说全,林姑娘身上的症状,并非只有先天根基亏虚那么简单。”
“难道是那癞头和尚在林妹妹的身上动了手脚?”赵驹眉头骤然拧紧,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杀意。
先前他便怀疑林黛玉的病与那和尚有关,此刻听闻另有隐情,杀意更盛。
妙玉先是一惊,显然没料到他会先想到癞头和尚。
随即她很快镇定下来,摇了摇头:“并非是贫尼师伯,还是与那人参养荣丸有关。”
“人参养荣丸?”赵驹追问,“不是说停药即可缓解?”
“停药能断了新的契约联结,却断不了旧的纠缠。”
妙玉缓缓解释,“那药丸林姑娘吃了十几年,即便如今停了,她身上的气运仍会下意识地往荣国府的方向‘流’,只是比服药时微弱些罢了。”
赵驹的心又提了起来,皱眉追问:“可我们如今在扬州,与荣国府相隔数百里,这样也能被汲取气运?”
妙玉见他知晓气运流转的门道,并不意外,只淡淡道:“相隔甚远,气运无法跨越空间传递,自然无碍。”
赵驹这才松了口气。
这会他已经在打算要不要将勇毅侯府从荣国府旁边搬走了。
妙玉似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轻声道:“林姑娘迟早还是要回荣国府去的。”
“为何?”赵驹眉头大皱,语气带着不解,“那地方对林妹妹而言无异于是龙潭虎穴,我怎会让她再回去?”
“非回不可。”
妙玉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先前林姑娘在扬州吃了近十年人参养荣丸,身上的气运早已被‘汲取’出一部分,只是因距离太远,荣国府那边未能接收到,术法只施展了一半。
后来她去了荣国府,那些被‘汲取’的气运便尽数落进了荣国府里。”
她抬眼看向赵驹,一字一句道,“东西在哪儿丢了,自然就是在哪儿取回来,林姑娘丢在荣国府的气运,若想收回来,只能回去一趟,从那里‘取’回来。
否则,她的根基永远补不完整,随时还有再度失控的可能。”
赵驹眼神一亮,先前因黛玉需回荣国府而涌起的烦躁瞬间被更强烈的念头取代。
他往前倾了倾身,对着妙玉问道:“能将失去的气运夺回来?”
妙玉心中莫名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总觉得赵驹接下来的话会超乎她的预料。
但她还是依实点了点头:“这等术法,虽说布置起来需耗费心力,且要寻得恰当的时机与阵眼,困难重重,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赵驹闻言,忽然嘿嘿一笑,又紧接着问道:“既然如此,那能否……将荣国府的气运也一并汲取到林妹妹身上?”
妙玉闻言一呆,显然没料到他会冒出这般念头。
愣了片刻后,才有些无语地看向他:“侯爷,以贫尼的道行,能将林姑娘丢失的气运稳妥夺回来,已是极限,哪有余力再动荣国府的根基?
更何况,那等逆天之举,恐会引来反噬。”
赵驹见她这般说,也不强求,摆了摆手道:“既然如此,那往后还要多多劳烦姑娘了。”
妙玉轻轻点了点头,语气平静无波:“侯爷客气,你我本就是各求所需罢了。”
第381章 找上门
等药煎好,赵驹眼瞧着林黛玉服下最后一勺汤药,又细细观察了半个时辰,见她呼吸渐趋平稳,脸色也褪去几分病态的苍白,只余下浅浅倦意,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确认不会出什么岔子之后,他又嘱咐紫鹃好生照料,便转身快步朝着院外的马车走去。
妙玉已在车旁等候,衣袂沾着些微晨露,神色依旧清冷。
此次他们外出的目的,就是去找甄士隐。
马车上,香菱愣愣地看着车窗上的窗帘,那素色布帘被风时不时掀起一角,露出外边飞速掠过的景象。
青石板路两旁的杨柳褪尽翠色,枯枝在风中轻颤,街角的茶肆飘出的热气裹着凉意,还有孩童缩着脖子追着卖糖人的担子跑过,一切都萧瑟又陌生,却又带着几分眼熟。
赵驹早在顺天府的时候就说过要带香菱来找父母,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到扬州城还没几天,就突然被告知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这消息来得太急,急得她连欢喜都来不及酝酿,只剩满肚子的恍惚与不安。
一旁的晴雯将她这副模样看在眼里,嘴角下意识地撇了撇,心里暗自嘀咕着。
她原本想怼几句“多大的人了,还跟个毛孩子似的慌了神”。
可话到嘴边,忽然想起自己也是个无父无母的,打小就在外边摸爬滚打,连亲生爹娘的模样都记不清。
若是真说了这话,反倒像是在嘲讽自己,落得个自讨没趣的下场。
她只得张了张嘴,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车外,假装在看路边的景致。
赵驹恰好瞧见晴雯这欲言又止的模样,又看了看仍在发楞的香菱,心里已然明了几分。
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将目光转向端坐一旁闭目养神的妙玉身上。
方才还没细看,这会静下心来打量,只觉得妙玉样貌极佳。
虽然不及林黛玉那般眉眼如画、秀丽绝尘,可她周身萦绕着一股冷清出尘的气质,似月下寒梅,又似山间清泉,让人不敢轻易亵渎。
似乎是察觉到了赵驹的目光,妙玉缓缓睁开眸子,那双清澈如琉璃的眼眸看向赵驹,声音平静无波:“侯爷可是有什么事?”
被人当场发现偷看,换做旁人或许会面露窘色,可赵驹倒也不觉得尴尬,反倒想起原著中妙玉的身世,便开口问道:“本侯看妙玉姑娘也到了适婚的年纪,家中父母不会着急你的婚事?”
这问题着实胆大,甚至带着几分冒犯的放肆。
若是换做寻常大家闺秀,早就羞红了脸,或是面露怒色驳斥。
可妙玉却是面色如常,指尖依旧轻轻拨动着腕间念珠,淡淡回道:“贫尼自小被送到师尊麾下修行,没几年功夫,父母便已去世,此后再无家人牵挂。”
赵驹闻言,尴尬地笑了笑,刚想开口说些“节哀”“莫要太过伤心”之类的宽慰话,脑海中却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随即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已知原身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就没了,自己穿越过来之前,原身的父亲赵国根也早已离世;
晴雯就更不用说了,自小就无父无母,唯一的亲人只有她那姑舅哥哥;
香菱此前也一直寻不到爹娘,如今才算有了着落。
想到这里,赵驹心中咋舌不已。
好家伙!
也就是现在运气好找到了甄士隐,要不然这一辆马车里,怕不是连一对父母都凑不齐。
他正暗自感慨,马车忽然颠簸了一下,车身摇摇晃晃的,像是随时要散架一般,连车窗上的窗帘都跟着剧烈晃动,将外边萧瑟的景致晃得支离破碎。
好在赵驹下盘稳,不用扶着车壁就稳住了身形,掀开车帘一角往外瞧,只见马车正行驶在一处偏僻地界。
这里是扬州城居民区靠西的地方,道路两旁连像样的房屋都少见,只零星散落着几间破败的茅草屋,路面坑坑洼洼,尽是碎石子,显然路不太好走。
他收回目光,面色有些复杂地看向身旁的妙玉,语气带着几分打趣:“你那师兄甄士隐,能找到这么个偏僻地方立起道观来,也是难为他了。”
妙玉闻言,面色依旧平静,指尖的念珠未曾停歇,声音清淡如旧:“出家之人,本就该断除尘缘,身外物无需在意太多。
道观只求能遮风挡雨、安心修行便好,是否偏僻、是否气派,并无要紧。”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