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305节

  贾宝玉勉强点了点头,可心思却早已飘到了九霄云外,全然不在诗集上。

  探春见贾宝玉这般魂不守舍的模样,心里不禁冷笑一声。

  这宝二哥,整日里心里眼里只有林姐姐,倒把旁人全当成了摆设,真是痴得可以。

  她懒得再多留,起身说道:“宝二哥既然身体并无大碍,我们也该回去了。

  老太太那儿还等着我们回话呢,若是回去晚了,老太太又要担心。”

  薛宝钗也顺势起身,笑道:“是啊,宝兄弟你好好养着,改日我们再来看望。

  等你伤好了,咱们再一起聚聚。”

  贾宝玉见她们要走,心里更失落了,可又不好挽留,只得干巴巴地说道:“你们慢走……”

  待她们离开后,贾宝玉猛地抓起榻上的枕头,狠狠砸在地上,怒道:“一个个的,全在敷衍我!”

  屋外,薛宝钗走出房门,回头看了一眼,唇角微勾,低声叹道:“林妹妹这一走,宝兄弟若是知道,怕是要难过了。”

  探春听见了薛宝钗的话,眉头微微皱起,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她想起平常时薛宝钗对林黛玉的种种评价和态度,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林姐姐平日里温柔娴静,知书达理,是怎么招惹到宝姐姐了,让她总是有意无意地说林姐姐的不好?

  她思索片刻,却终究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地跟在薛宝钗身后,朝贾母的院子走去。

  林黛玉被赵驹偷偷带走这事,让贾母大为恼火的同时觉得自己在府里大大地丢了面子。

  于是,她严禁府上的人提及此事,只是对外宣称林黛玉被林福接回扬州城去了。

  因此,薛宝钗并未察觉到林黛玉和赵驹两个之间的情况。

  薛宝钗瞧着探春神情微妙的模样,又见迎春和惜春也是低垂着头,沉默不语,心中不禁有些泄气。

  与此同时,一股难以名状的纳闷也涌上心头。

  林黛玉回扬州城这件事,着实让她暗自惊喜不已。

  一来,林黛玉在贾府,就如同横亘在她与贾宝玉之间的一块巨石,是实实在在的“绊脚石”。

  如今她走了,自己与贾宝玉之间便少了许多阻碍;

  二来,少了林黛玉这个“竞争对手”,她便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跟迎春几个拉近关系。

  毕竟,在这贾府之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多几个得力的姐妹支持,对自己日后行事也多有便利。

  当然,重点还是和有个侯爵表哥的探春和身为宁国府嫡女的惜春两个。

  她自问这段时间以来,对迎春几个可谓是尽心尽力。

  可为何一涉及到林黛玉,不管是贾宝玉,还是迎春几个,都是无脑地站在她那边?

  这林黛玉,究竟有何魔力?

  另一边,在贾母的屋里。

  等将迎春几个离去之后,贾母面上的笑意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心的恼怒。

  她下意识地看向王夫人的院子方向,眼神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忍不住骂道:“这蠢妇!有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看不上,偏生看上了那薛宝钗!真是糊涂至极!”

  鸳鸯正站在贾母身后,轻轻地给她捶着肩。

  听到贾母的话,她不禁轻声问道:“老太太,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生这么大的气?”

  贾母叹了口气,眉头紧锁,满脸忧虑地说道:“还不是为了宝玉的事!老二家的真是蠢得没边了!

  那薛宝钗虽说看着端庄贤淑,可她薛家如今不过是皇商,身份地位到底比不得正经官宦人家的小姐。

  更何况她那哥哥薛蟠,是个出了名的混账东西,整日惹是生非,名声臭不可闻。

  这样的家庭,能教出什么好姑娘来?

  老二家的却偏生觉得她好,还想让宝玉娶她,这不是把宝玉往火坑里推吗?”

  可说这话的同时,贾母心中又是止不住的担心。

  这薛宝钗三天两头就往宝玉院子里跑,送这送那,嘘寒问暖,若是两人看对眼了怎么办?

  虽说薛家如今也是皇商,家底丰厚,可,商贾之女的身份终究是低人一等。

  更何况她有薛蟠那样的哥哥,以后还不知会惹出多少麻烦来。

  若是真的让薛宝钗进了贾府的门,那贾府的脸面往哪儿搁?

  贾母越想越心烦,忍不住将自己的担忧一五一十地讲给鸳鸯听。

  鸳鸯静静地听着,沉思片刻后,忽然眼睛一亮,而后笑道:“老太太,奴婢倒是想起来,史大姑娘好像挺长时间没来咱们府上了。”

  贾母闻言,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她怎么就把这茬给忘记了?

  云丫头性子活泼开朗,天真烂漫,又和宝玉从小玩在一处,两人感情深厚。

  若是她来了,哪还有那薛宝钗的事?

  贾母当即拍板,对着鸳鸯吩咐道:“你现在就去,叫赖嬷嬷派了人去史家,把云丫头接到咱们府上来住些日子!

  就说我这老太婆想她了,让她来陪陪我。”

  鸳鸯笑着应下,转身便去安排。

  贾母这才稍稍舒心,端起茶盏,美美地抿了一口,心中暗自盘算着:“云丫头一来,宝玉自然就高兴了。

  至于那薛宝钗……哼,一个商贾之女,也配打咱家的主意?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第353章 亏空

  大景朝近来国泰民安,四方边境皆无战事侵扰,破锋军因此无需调动。

  身为指挥佥事的贾敬,倒也难得地落了个清闲自在。

  这日午后,阳光慵懒地洒在宁国府的书房里。

  贾敬端坐在案前,正专注地听着族学里几位先生,细细汇报着近来的课业进展以及学子的种种动态。

  他时不时地捻须点头,对先生们的讲述表示认可,偶尔也会插上几句话,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整个书房里气氛平和而融洽。

  忽然,一个下人轻手轻脚地走近,俯身在他耳边低声禀报:“老爷,荣国府的琏二奶奶来了,说有要事求见。”

  贾敬闻言,不禁微微一怔,手中的茶盏也顿在了案上。

  茶水在盏中轻轻晃动,泛起一圈浅浅的涟漪。

  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向窗外,只见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一片班驳的光影,可贾敬的心中却莫名地生出几分疑惑。

  他与王熙凤平日里鲜少有交集,王熙凤掌管着荣国府的中馈,每日里事务繁多,忙得脚不沾地,今日怎会突然跑到宁国府来找他?

  莫不是荣国府那边又出了什么棘手的事情,需要他出面解决?

  想到这里,贾敬挥了挥手,示意几位先生先退下,然后沉声道:“让她进来吧。”

  不多时,王熙凤款步走入屋内。

  她身上穿着一件藕荷色绣折枝玉兰花的褙子,那精致的绣工将玉兰花的娇艳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因为怀了身孕,她的体态比以往丰腴了些,但这非但没有减损她的艳丽,反而更添了几分富贵雍容之气。

  待屋里只剩下贾敬与她二人,王熙凤连忙敛衽行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叫了一声:“敬大伯。”

  贾敬的目光落在她微微隆起的小腹上,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关切。

  他略一点头,语气和蔼地开口问道:“琏哥儿媳妇,你如今正是该好好在自己院子里养胎的时候,怎么跑到我这边来了?

  可是有什么事?”

  说着,他抬手示意王熙凤坐下。

  王熙凤谢过座,在一旁的椅子上缓缓坐定,脸上的笑容也随之淡了几分。

  她眉宇间染上一丝愁绪,望着贾敬,语气恳切地说道:“敬大伯,实不相瞒,按理来说,您有公务要忙,侄媳妇不该来打搅您清净。

  可这事儿……侄媳妇思来想去,在整个贾家,也就只有您能管得了了。”

  贾敬闻言,眉头微微蹙起,心中的疑惑更甚。

  他看着王熙凤,沉声问道:“到底是何事?莫非是西府那边又出了什么岔子不成?”

  见贾敬主动发问,王熙凤仿佛找到了宣泄心中积郁的出口。

  她脸上瞬间浮现出几分委屈与愤懑交织的神情,眼眶微微泛红,当即对着贾敬大倒苦水:“敬大伯,您是真不知道,这荣国府里的那些下人丫鬟,一个个眼皮子浅得厉害,简直没个分寸!

  平日里,仗着府里人多眼杂,便绞尽脑汁地贪污、占便宜,仿佛这府里的东西都成了他们自家的,任由他们肆意拿取!”

  她越说越激动,双手不自觉地挥舞起来,继续说道:“小到几尺布料、几两银子,他们都不放过,偷偷摸摸地往自己兜里揣。

  大到采买之时,更是胆大包天,虚报账目、中饱私囊,这等恶劣行径屡禁不止!

  我虽一直严加管束,制定各种规矩,安排人监督,可她们就当是不知道似的,真真是是叫人头疼!”

  贾敬静静地听着她细数下人的种种不是,眉头越皱越紧。

  他微微低下头,端起茶盏,轻呷了一口热茶,然后缓缓问道:“这等事情,老太太可知道?”

  王熙凤听了这话,面上无奈之色更甚,仿佛被一层愁云笼罩。

  她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敬大伯,老太太年纪大了,如今只盼着能图个清净日子。

  这些糟心事,我哪敢拿去烦她老人家,让她操心?

  况且……老太太什么性子您还不清楚?最是会惯着府里的下人,处理起来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贾敬闻言,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贾母也就现在年纪大了,开始对府里的下人们变得宽容起来。

  想当年贾母年轻些的时候,管家手段那可是颇为严厉,府里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敢不听从她的安排。

  甚至可以说,她比现在雷厉风行的王熙凤还要无情几分,处理起违规的下人来毫不手软。

  贾敬思索片刻,心中权衡着是否要插手此事。

  这是荣国府的内务,自己是宁国府的人,贸然插手恐有不妥。

  于是,他沉声道:“既如此,你该去找你公公或是二叔商议,他们才是荣国府当家管事之人,怎么反倒跑到东府来了?”

首节 上一节 305/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