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都是我的!

红楼:都是我的! 第277节

  她这样说,还不是为了宝玉的那件雀金裘?

  要知道,往日里,哪怕贾宝玉只是胡乱写上一首打油诗,老太太都能夸得天花乱坠,好似那是绝世佳作一般。

  如今却如此态度,定是那狐媚子……是了!老太太对那狐媚子疼爱得紧,估计这会子巴不得把那雀金裘赏给她呢!

  邢夫人瞧见王夫人这副模样,心中暗自得意。

  她故意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阴阳怪气地说道:“要我说啊,二太太也别太往心里去。

  小孩子作诗,本就是个玩乐的事儿,何苦这般较真,平白失了肚量?”

  “你……!”

  王夫人猛地转过头,双目圆睁,眼中怒火熊熊燃烧,几乎要化为实质。

  她可以接受贾宝玉写的诗比不过别人,这不代表着她能容忍邢夫人借此机会踩她一脚。

  “够了!”

  贾母见状,再次用力拍案,震得桌上的茶盏都跳了起来,“一个个的大庭广众之下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厅内霎时安静下来,静得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贾母顶着王夫人那满是不甘心的眼神,缓缓环视众人:“既然此次作诗排名已定,也没有什么问题,那这雀金裘,就归玉儿了!”

  贾母话音未落,王夫人就猛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死死地盯着贾母,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愤,却不敢再多言一句。

  贾母说着,对着琥珀示意了一下。

  “林姑娘……”

  琥珀会意,连忙托着放着雀金裘的托盘,脚步轻盈地走到林黛玉的跟前。

  紫鹃见状,赶忙上前将托盘接过,小心翼翼地捧着。

  林黛玉离席起身,莲步轻移,缓缓行至贾母跟前。

  她今日身着一件月白色绣折枝梅的褙子,那精致的绣工将梅花点缀得栩栩如生,更衬得她肌肤晶莹如雪,宛如仙子下凡。

  她先福了一礼,声音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多谢老祖宗赏赐。”

  说罢,便是屈膝要行大礼。

  “玉儿这是做什么?”

  贾母连忙伸手拦住,故作不悦道,“又不是大过年的,不必如此多礼,快起来。”

  说着,她又是叫了鸳鸯将准备的其他礼物拿出来,赏给了贾宝玉和迎春几个。

  贾母看着她这一众孙子孙女,心中暗自庆幸。

  好在这次拔得头筹的是她的玉儿。

  要是这雀金裘被后面的探春或者是贾环得了,那可真就叫她呕得慌。

  毕竟在她心里,这雀金裘也只有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个才配得上。

  贾母怀里的贾宝玉把玩着刚分到的琉璃手串,眼睛却时不时地看向林黛玉。

  看着她径直回到座位上,一时之间心情有些复杂。

  自己为了这次作诗,可是准备了许久,日夜苦思冥想,没想到竟也比不过林妹妹即兴而作,真真是有些无地自容。

  就是不知道林妹妹写的究竟是何等佳作。

  想到此处,贾宝玉心中就像被猫爪子挠着似的,痒痒难耐,当下便闹着要瞧瞧林黛玉写的诗。

  贾母本就因没能将那雀金裘给贾宝玉,心里头藏着几分愧疚。

  这会听到他这请求,自然是一口应承了下来。

  她脸上满是宠溺的笑容,说道:“好好好,我的乖孙,想看便看。

  鸳鸯,还不快把诗笺拿了给宝玉?”

  林黛玉虽然有些不太愿意,但贾母都发话了,她也不好再出声拒绝,只是微微抿了抿嘴唇,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罢了罢了,大不了回去将刚才写的诗重新默写出来就是。

  诗笺这等能随身收藏的东西被贾宝玉碰过,她是再也不肯收着了。

  贾宝玉迫不及待地从鸳鸯手中接过那一叠诗笺,见上边第一个是贾环写的诗,下意识地看了一遍。

  只见那字里行间,满篇都是“恩泽”“龙颜”之类的词句,贾宝玉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

  那神情,就像看到了什么令人厌恶的东西。

  果真就是读书读傻了,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平白糟蹋了这么好的诗,真真是呕也呕死了……

  只是下一秒,他的目光扫到了林黛玉写的那首《圣节望阙感恩》。

  刹那间,贾宝玉仿佛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整个人都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回过神来,僵硬着脖子,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正在和迎春几个说笑的林黛玉。

第336章 闹翻

  元春刚带着贴身丫鬟抱琴和晴雯行至内厅门口。

  守门的丫鬟眼尖,一瞧见是她,赶忙屈膝行礼。

  元春温柔一笑,正欲抬手示意免礼,却冷不丁听见内厅里传来一阵激烈的争执声。

  听着里边开始变得有些嘈杂,她的脚步不由得一顿,停在了原地。

  此时,厅内的气氛已然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点就着。

  “林妹妹何等清贵高雅之人,怎的也学那些满心功名利禄的禄蠹,写出这般俗不可耐的诗来?”

  贾宝玉的声音里满是焦躁与不悦,眉头紧皱,满脸的不认同。

  “诗以言志,每个人志向不同,所写之诗自然各异。

  宝二哥如此评断,未免太过武断专横了些!”

  林黛玉的声音依旧如往常般清冷,可每一个字都如利刃般锋利,显然此刻她的心情已是糟糕透顶。

  “林妹妹还是快些把这诗改了吧!

  我瞧着你之前在二姐姐屋里写的那首《咏中秋》,辞藻优美,意境深远,写得极好。

  何必非要写成现在这样……”

  贾宝玉仍不死心,苦苦劝说,语气里甚至带着几分央求的味道。

  “我写诗,何须宝二哥在一旁指手划脚、多管闲事?”

  林黛玉冷笑一声。

  紧接着,王夫人那不满的抱怨声也随之传来:“林姑娘这话说的可有些过分了!

  不管怎么说,宝玉都是出于关心,林姑娘何必说出这样伤人的话来?”

  王夫人这话一出,内厅里的气氛顿时凝固。

  林黛玉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手中的帕子,指节因为用力而泛了白,身体也微微有些颤抖。

  躲在外边偷听的元春,面色微微一变,心中“咯噔”一下。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她还是敏锐地听出,此刻林黛玉正被人刁难。

  而且从王夫人那略带刻薄的语气中不难听出,她对林黛玉的不满已经积攒了许久。

  想到这里,元春的面上闪过些许苦涩,心中犹如被一块巨石压住,极为难过。

  母亲王夫人明明清楚,此刻林黛玉已经和赵驹有了婚约。

  将来嫁到勇毅侯府,那可是要做侯夫人的。

  而自己呢,虽说现在有个诰命在身,可在勇毅侯府,终究不过是赵驹的小妾罢了。

  可以说,自己将来在勇毅侯府的日子过得如何,很大程度上都要看林黛玉的脸色。

  别看王夫人这会拿赵姨娘没办法。

  那是因为赵姨娘有贾环和探春两个孩子,而且背后还有赵驹这么个强大的靠山存在。

  在正常的府邸中,正室夫人对小妾有着绝对的压制权力。

  就像贾代善当初一去世,贾母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将他的那些小妾和庶子打发出府去了。

  但凡王夫人稍微为自己着想一下,不说跟林黛玉打好关系,就是以平常心来对待林黛玉,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夫人竟是一点为她着想的心思都没有。

  这怎么能不叫元春感到心寒?

  但此时情况紧急,元春根本来不及多想,竟是不等丫鬟向里边通报,就径直迈步进了内厅。

  她主要还是担心林黛玉会受委屈。

  毕竟不管怎么说,林黛玉此刻都是晚辈,稍有不慎就容易吃大亏。

  众人正被这场争执搅得屏息凝神,大气都不敢出。

  见到有人从外边进来,众人纷纷一惊,目光齐刷刷地转向门口。

  贾母率先反应过来,连忙堆起一脸笑意,说道:“元春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派人说一声。”

  元春微微一笑,目光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轻轻一扫,温声道:“今儿个是中秋佳节,侯爷特意带了我回府团圆。

  方才在门外,似乎听到些争执声,不知是因何事起了这般不愉快?”

  贾宝玉听到这话,脸色微红,赶忙低下头,不敢与元春对视,也不言语。

  林黛玉则神色淡然,只微微福了一礼,便静静地站在一旁,不发一言。

  贾母揉了揉有些胀痛的脑门,而后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还不是这两个小冤家,好好的写几首诗都能吵起来。

  本是图个乐子,没想到倒闹出这么一出。”

  她语气里满是无奈,目光在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来回游移,眼神中透着几分疲惫与纠结。

  虽然她已经放弃了将两人凑成一对的想法,但这并不影响林黛玉在其心中的地位。

首节 上一节 277/3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