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都是我的! 第169节
王妃若当真喜爱我家玉儿,平日里多来府上走动,与她相见便是了。”
这话,明摆着就是在敷衍人。
贾敏辞世后,林如海将林黛玉送往荣国府,这会的贾母实际上已经担任起林黛玉监护人的角色。
莫说认干亲这类于林黛玉而言影响有限之事。
即便是林黛玉的终身大事,贾母在其中亦有着相当的话语权。
只是她一心想撮合林黛玉与贾宝玉,心里下意识不想节外生枝。
若林黛玉认下这门干亲,日后北静郡王或北静郡王妃为她牵线说亲,岂不是有碍她和宝玉的姻缘?
第222章 逐渐张狂
一旁的王夫人瞧着这情景,心中陡然“格登”一声。
莫不是老太太动了心思,要把那狐媚子许给她的宝玉?
平日里,贾母便有意无意让两人多亲近,宝玉又对那狐媚子痴迷非常。
这般一想,王夫人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都要裂开了。
她不自觉地看向正与几位王妃谈笑风生的贾母,暗暗咬了咬牙,心中发狠。
她绝不能让那狐媚子把她的宝玉给祸害了!
几人正说着话,外边便是传来鸳鸯的通报声:“老太太,大姑娘回来了!”
屋内众人闻言一惊,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只见一位身着浅碧色薄罗衫的女子款步走了进来。
她面容姣好,双眸灵动有神,肌肤胜雪,透着温婉灵秀之气。
衫子上绣着几枝娇艳欲滴的海棠,更衬得她身姿轻盈。
身后跟着的两个丫鬟,一个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身形纤细,举止间尽显小家碧玉的温婉。
另一个则生得眉眼含俏,身姿婀娜,一双灵动的眼眸顾盼生辉,透着别样的伶俐劲儿。
正是元春和抱琴、晴雯两个丫鬟。
贾母与王夫人瞧见元春,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王熙凤眼尖,忙笑脸相迎,说道:“大姐姐此番归来,可是为敬大伯的庆功宴而来?”
元春微微颔首,示意抱琴与晴雯将手中礼物交予琥珀收管。
她自幼便入宫,对家中诸多老亲的女眷难免生疏。
好在王熙凤心思缜密,当即拉着元春,将众人一一引见。
几人寒暄一番之后,便是重新落座。
贾母见仅元春一人,不禁心生疑惑,开口问道:“侯爷可来了咱们府上?”
以往赵驹还没出征的时候,元春回荣国府,赵驹皆会相伴同行。
元春面上的笑容一滞,强行欢笑道:“侯爷陪着可卿回秦家去了。”
方才她和秦可卿受封诰命,自然是喜不自胜。
哪曾想还没来得及庆祝一番,赵驹便是转头唤来府上亲兵,询问近日府中可有发生什么事。
亲兵自然不会帮她隐瞒王夫人给贾环下毒一事,一五一十地如实相告。
更令她惊恐不已的是,赵驹竟是不知何时在荣国府安插了眼线。
就连王夫人因赵驹送礼而为难赵姨娘与探春一事的细枝末节,都被打探得清清楚楚。
饶是这些事与她没关系,元春心中仍觉愧疚万分。
尽管赵驹表示她处置得当,后续不会再究责,但她哪里敢赌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好在她和秦可卿受封诰命,按惯例,是要回娘家庆祝一趟的。
赵驹这会回来了,自然是不会叫秦可卿独自一人回秦家。
她便是趁着两人不在的时候来这边一趟,想着叫贾敬来处理此事。
念及此,元春眉头紧蹙,心中愁绪翻涌,忍不住幽怨地瞥了王夫人一眼。
若她这母亲能少生些事端,自己又何至于如此心力交瘁……
王夫人与贾母只当是太上皇给元春加封诰命,赵驹因怜惜秦可卿还是个白身,故而有意疏远。
贾母还算克制,心底忌惮赵驹,即便心中略有不满,也不敢表露分毫,生怕被他知道。
王夫人却全无这般顾虑。
在她看来,自家女儿已然这般无名无分地跟了赵驹,自己好歹也算赵驹的丈母娘。
丈母娘教训女婿,难道不是天经地义之事?
当下,王夫人竟是不顾一众女眷还在,怒形于色,气愤道:“侯爷怎的这般糊涂,连轻重缓急都分不清了?
元春现在可是有诰命在身,不比那个没个份位…”
元春闻言,心头猛地一震,忙急切出声阻拦:“母亲,切莫胡言!”
此刻赵驹安插在荣国府的眼线不知隐匿于何处,稍有不慎,这番言语若被听了去,那还了得?
屋内,北静郡王妃、南安郡王妃、西宁郡王妃等一众命妇,皆满含好奇地将目光投向这对母女。
元春如今跟着勇毅侯赵驹,她们自然是知晓。
然而,听元春与其母言语间透露,她在勇毅侯府似未得到重视?
先前她们还因为元春受封诰命,又是赵驹的女人而对她颇为看重。
如今,看向元春的眼神却是逐渐轻慢起来。
王夫人话还没说完就被元春打断,顿时面露不悦之色,质问道:“我说的哪里不对?
你如今好歹也是四品的恭人,难道还比不上那秦可卿?”
贾母心中暗自恼怒,这愚笨妇人,怎地见元春得了诰命,便如此张狂起来?
她刚欲呵斥王夫人几句,便是听元春无奈叹道:“侯爷特意为可卿妹妹求了个三品诰命……”
王夫人原本还带着不贫之色的脸顿时一僵。
三品诰命?怎么可能?
屋内众人心思各异,一时间,气氛有些微妙。
这时,外边鸳鸯却是走了进来,神色恭敬,对着贾母道:“老太太,隔壁侯爷来了。”
贾母听闻,赶忙出声询问:“侯爷来了?敬哥儿几个可有好好招待?”
鸳鸯点头,有条不紊地说道:“这会正和环三爷几个吃酒说话呢。”
贾母听闻,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松了口气,对着鸳鸯说道:“叫敬哥儿几个可千万要好好招待侯爷,不可有半分懈怠。”
鸳鸯脆生生地应了一声“是”,便领命而去。
贾母这才转过头,笑着对元春说:“看来侯爷还是疼你的,这不,亲自来接你了。”
这话一出口,屋内原本微妙的气氛又有了些变化。
元春微微红了脸,低头浅笑,轻声说道:“许是侯爷今日得闲,顺道过来罢了。”
嘴上虽这么说,可心里却泛起丝丝暖意。
随着酒过三巡,佳肴更迭,时光悄然流逝。
待夜幕深沉,贾家这场庆功宴,终在欢声笑语与杯盏交错中落下帷幕。
赵驹瞧着酩酊大醉、人事不省的贾环,无奈地摇了摇头,旋即唤来一名丫鬟,命她将贾环送回院子。
眼见着时辰已近,赵驹刚想差人去唤元春出来,便是看见鸳鸯款步上前,轻声禀道:“侯爷,老祖宗有请,烦请您移步。”
赵驹心下纳闷,暗自思忖,这老太太找他做什么?
第223章 头疼的贾敬
一路上,先前的热闹喧嚣已消散殆尽,丫鬟小厮们正有条不紊地收拾着花厅内的残局。
赵驹随鸳鸯向内走去,开口问道:“鸳鸯,可知你家老太太唤本侯爷所为何事?”
鸳鸯脚步微顿,侧身微微欠身,摇了摇头:“回侯爷,这个奴婢可真不清楚。”
她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但是里头敬老爷、大老爷、二老爷都在。”
赵驹心中虽隐隐有所猜测,却并未表露分毫,只是默默跟在鸳鸯身后。
进了偏厅,便见贾母、贾敬、贾赦、贾政等人皆在。
赵驹与众人打过招呼,开门见山地询问找他所为何事。
贾敬和贾政率先起身,面带愧色,说道:“侯爷,家中妇人见识短浅,无端生出这等事端,还望侯爷恕罪。”
随后,便将王夫人之事的前因后果细细讲与赵驹听了。
赵驹早在亲兵处就已得知此事,神色间并无太大波澜。
他语气平淡地说道:“既然元春已经处置了此事,便就此作罢。
倘若日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你们还是尽早设个佛堂吧。”
虽说此事是借贾母之手处理,但元春到底惩戒了王夫人,于情于理,也得给她留几分颜面。
贾母等人听闻,不禁长舒一口气。
贾敬更是信誓旦旦地保证:“侯爷放心,断然不会有下次。”
赵驹听了,不置可否。
他对王夫人的性情多少有所了解,深知她绝非轻易善罢甘休之人。
不过,他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若是日后王夫人再招惹到自己,届时再行整治便是。
赵驹挑眉问道:“你们找本侯爷,就为了这事?”
贾敬见他似有告辞之意,赶忙上前一步,恭敬说道:“此次请侯爷来,实是有事相求,还望侯爷不吝赐教。”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