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115节

  汉地这些年天灾人祸次数增加,草原则更加早,族中大祭司早就发出警告,“腾格里在发怒”!

  为了自己,也为了族群,匈奴必须夺得代地,通过复杂山地四出劫掠汉家,才能维持住生存,甚至是强大起来。

  伊稚斜、赵信都坚信,夺得代地,靠着手中的弯刀,胯下的战马,整个大汉都会是匈奴的粮仓。

  “自次王,你在汉家多年,熟知汉事,此次南下,你为先锋。”

  伊稚斜双手抓着赵信的双臂,肃穆道:“我不要再像寻常大掠那样,抢得些许牛羊人口财货后便回到大草原,这次是攻占,是要一举越过恒山,攻下晋阳,稳定占据代地,如同当年的中山国一样,在汉家北边立国称王,再图进军华夏腹心!”

  中山国,不是大汉的诸侯王国,是两百年狄戎在中原建立的国度,国力鼎盛之时,有战车九千乘,为强国,一度是华夏各国的心腹大患。

  伊稚斜,决心复现昔日之景。

  “是,大单于!”

第172章 闪电

  闪电袭击河西走廊。

  当霍去病率领三万精骑从匈奴右贤王本部杀出,从阿拉善沙漠杀出,从来没有想过腹背受敌的草原右翼部落,立刻便陷入了僵直。

  靠着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手段,数万轻骑大杀四方,几乎全部是一边倒。

  作为卫将军随从,霍光时刻计算着战果,擒获匈奴右贤王、单桓、酋涂、稽且、遨濮、呼子耆五王、王母、王子八十一人。

  国相、将军、当户、都尉等高官一百零八人,国相、都尉临阵率众投降者七千五百人,斩首数十三万六百级!

  这是有史以来,汉家对匈奴,不,对游牧之族歼灭人数之最!

  其中,大部分斩级在匈奴右贤王本部。

  匈奴之中,有三个三万户部落,分是单于本部、左贤王本部、右贤王本部,整个右贤王本部,在霍去病的歼灭令下,被屠戮一空,仅此,就贡献了十万级。

  如此动人的战果下,汉家大军仅仅损失了六千骑,霍去病部兵力的两成。

  这不是结束。

  顺手宰了折兰、卢侯两个以为汉军人困马乏,试图黄雀在后的匈奴小王。

  擒获、斩级再上一个台阶。

  整个河西走廊,只剩下浑邪王、休屠王两个万户部落。

  辗转了数千里的“闪电”,终于慢了下来。

  “鹰击司马!”

  “末将在!”

  “知不知道我们不能久留?谁让你停下来的?”

  “将军,缴获太多了……”

  “统统扔掉!不要让这些缴获成了我们的负担,传令下去,稍事休息后,即刻出发!违令者斩!”

  霍去病再次下达军令,对所谓缴获毫不在意,匈奴的东西,怎么能与回到长安后上君的赏赐相提并论呢?

  “是,将军。”

  鹰击司马赵破奴领命,犹豫道:“将军,那些俘虏、降虏怎么办?”

  灭掉折兰王、卢侯王后,俘虏、降虏正式突破了万人,缴获可以放在马背上,不影响行军,真正让大军慢下来的,是经不起大折腾的“人”。

  “你们看着办吧!”霍去病淡漠道。

  “诺!”

  赵破奴得令,调转马首去往了大军后方。

  霍光这才开了口,“大兄,杀俘不祥。”

  古往今来,杀俘者,多有不祥,人屠白起、霸王项羽、淮阴侯韩信,包括本朝的飞将军李广,等等,都有杀俘之事,而后命运“多奇”。

  “子孟,你能在鹰击司马走后才说话,就代表成长了。”

  霍去病望着霍光,夸赞了一句,“现在回答我,我军的战果是怎么诞生的?”

  “拦者死,挡者毙,六日纵横千里,不休息,不调整。”霍光不假思索道。

  日行一百六十余里,里面还包括杀戮的时间,这样的杀敌推进方式,他在书中都没有见过。

  很多轻骑数日没有下马,吃睡都在马背上,昼夜行军不停,一些过于劳累的将士甚至会走着走着摔下马去,然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在霍光看来,大军行进的速度,比着匈奴传递身后来敌消息的速度还快。

  这是奇迹。

  也是辉煌战果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我军要面对的是什么?”

  “浑邪王、休屠王两个匈奴万户部落!”

  “如果再留下缴获、俘虏,以我军现在的行进,什么时候能到?”

  “三日后!”

  “不出两日,折兰、卢侯之亡,就会被休屠王所知,七日后,就会被浑邪王所知。”

  自从知道霍光的儒家倾向后,霍去病对霍光的教导,就恨不得一字一句提点,“如果三日后我军抵达休屠王部,那时,休屠王必然调整了防御,我军长途跋涉,休屠王军以逸待劳,我军能胜否?”

  “大胜之势,非休屠王军所得抵抗,我军必胜!”

  “那好,有准备的休屠王军能比无准备的休屠王军对我军多造成多少伤亡?”

  “大兄,我不知道。”

  “两千伤亡,多吗?”

  “不多。”

  “休屠王部一战,我军胜势受阻,接下来的浑邪王军,是不是能对更加疲惫的我军造成更大的死伤?”

  “是。”

  “三千人,多吗?”

  “不多。”

  “为了万名降虏,让我军多造成五千伤亡,就是我这个将军的祥瑞吗?”

  霍去病凝望着霍光的眼睛,认真地问道:“为了我一人之祥,多致五千死伤,我该如何对那五千死者、伤者家眷交代?

  战争至此,我军人人历经数十战而不死,为帝国当之无愧的精锐,多死一人,就是帝国莫大的损失,五千人,整个大汉都要为之哀伤,我要如何对上君交代?”

  霍光默了下,“降虏都死了,大兄恐怕就无法对朝廷里的衮衮诸公交代了。”

  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伤家眷,也不知道如何面对上君,但他知道,如果杀降的事情发生,朝野上下必定有无数“道德表率”弹劾、抨击大兄不仁,是个屠夫。

  霍去病拍了拍变得暗沉的配剑,冷漠道:“我的剑,会给他们交代!”

  “大兄,众矢之的,便是授人以柄,如有一日,上君要对你动手……”

  “不会的!”

  霍去病打断了霍光的话,声音温柔而又坚定,“子孟,我希望你也能有我和上君之间的信任和亲谊,你是有大才的人,日后进入朝堂,必然能助上君一臂之力。”

  霍光默然。

  他是无法对君王这种存在毫无保留相信的,尤其是大汉君王,刻薄寡恩,冷酷无情,杀亲族如杀鸡犬,他相信,上君亦是那种人,未登基便能对母族动手的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人臣者,要惜身。

  霍去病没有勉强,后军位置传来一阵骚动,是鹰击司马赵破奴下达了军令,“把这些俘虏都给我射杀了!一个不留!”

  翌日,休屠王部破。

  五日后,霍去病过玉水河,攻入浑邪王部,霍去病剑斩浑邪王,擒获浑邪王子。

  “你!该醒醒了。”

  “你是什么人?”

  “你是什么人?”

  “浑邪王子金日磾。”

  “好!擒的就是你这个浑邪王子,传令,把这个浑邪王子押回长安!”

第173章 反攻

  仲夏之夜,碧空如洗,星河灿烂。

  中、外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却在中夜时分,经着习习凉风,入宫觐见。

  陛下的罪己诏进京了。

  宣室殿上。

  四盏宫灯光芒大放,两朝朝臣望着班前阶下展开的《南阳罪己诏》。

  诏书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反思了十数年来对外连战,尽管战胜诸大小国、族,然而大汉将士也因战争、因饥乏丧生者也数不胜数。

  第二部分,检讨了横征暴敛、刚愎自用,导致朝廷局势不稳,继而民不聊生的问题。

  陛下,学聪明了。

  一干文武神情各异。

  这看似诚恳的罪己诏背后,却充斥着心机。

  从明面上看,陛下是服软的,对执政时期的过失进行忏悔,并予以补救,让人闻之同情心软。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

  在上君执政下,大汉才收复了南越、西南夷,武功盛德有了显著提升。

  陛下这时却对“连续对外作战”表示了后悔,还对死去将士表示了哀悼,这很容易让人产生反对继续战争的情绪。

  不论继续战争是出于君主武功盛德的私欲,或是出于大汉帝国战略的思量,某些善人、愚夫、有心人都会借题发挥,反对对外战争。

  陛下的后悔,太“及时”了。

  执政二十载,不见丝毫悔意,南巡方数月,就满心悔过。

首节 上一节 115/1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家父崇祯帝,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红楼:都是我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