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金陵十三钗 第49节
说完,陈世杰紧盯着苏耀阳,就怕这家伙嘴里蹦出关你屁事的话来。
苏耀阳沉吟良久,最终还是缓缓颔首。
“既然上峰有令,我自然是要遵从的,不过也希望日本方面能够遵守他们的承诺,如果让我发现日本人撕毁协议,那也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第88章 休整 扩充
1938年3月初,江苏高邮的清晨裹着湿冷的雾气。
青石板路上凝着薄霜,苏耀阳踩上去时发出细微的脆响。他站在石桥边,望着乌篷船从氤氲的河面划过,船娘的小调混着水声飘来,仿佛在在耳边,又仿佛隔得很远,让人有种忽远忽近的感觉。
自从被重庆任命为南京保安团的团长后,苏耀阳还得到一本密码本和一部电台,用陈世杰的话来说,这就是南京保安团的身份凭证,平日里用来跟上级联络用的。
只是问题又来了,光有密码本和电台也不行,最重要的电报员却没送来,这才是最麻烦的。
看着手中薄薄的密码本,气得苏耀阳差点跟徐世杰翻脸。
还是黄观涛和李高远这两个老油条经验丰富,悄悄找到了徐世襄,给他塞了两封银元后,这厮终于答应给他们派一名电报员过来。
果然是人情世故无处不在啊。
有了电报员后,苏耀阳第一时间就给五战区司令部发去封电报,请求率部到徐州进行休整。
五战区司令部的回复倒是挺快,也同意了保安团休整的请求,但却将休整的地点放在了高邮。
高邮就高邮吧。
苏耀阳便带着保安团三千官兵,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兼程后来到了高邮县。
高邮位于JS省中部(今YZ市代管),地处京杭大运河沿岸,南邻扬州,北接淮安,是苏中地区的水陆交通要道。
虽然此时徐州会战已经拉开序幕,但日军尚未大规模进攻苏中地区,高邮属于后方防御节点,并非战役核心战场。
有鉴于此,偌大的高邮县城只有一个五百多人的保安团,外加一百多名负责治安的警察。
苏耀阳率领保安团来到高邮后,县长和高邮县原保安团长第一时间就亲自上门拜访,姿态放得很低,甚至还第一时间就给保安团送来了一批粮食和十头大肥猪。
这让原本已经做好受白眼准备的苏耀阳感到很是诧异,后来在和两人喝酒时一经询问这才知道。
虽然高邮地并非战役核心战场,但谁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会突然杀出一支日军。
一旦高邮变成战场,仅凭他们这点人和枪连炮灰都算不上,分分钟就得被人灭了。
所以对于这支来高邮休整的队伍,县长自然是极尽讨好,为的就是哪一天当事不可违时,对方会拉自己一把,最起码逃跑的时候能带上自己。
既然人家都这么坦白了,苏耀阳也不吝啬释放自己的善意,很痛快的答应了这点小要求。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耀阳、李高远、黄观涛三人趁着这段难得的休闲时间对保安团进行了一番大调整。
除了对原先的六个步兵营和炮营进行兵力和武器装备上的微调外,苏耀阳还增加了一个直属团部的特务连、一个运输营(责弹药、物资的运输,装备了六十辆道奇十轮大卡和一百多匹骡马),一个后勤处、一个卫生队(新招募了十多名医生和护士)、一个通讯连以及一个高炮营(装备了十八门博福斯40毫米L/60高射炮)
随着保安团的规模增多,对人员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原本三千人出头的规模已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此,苏耀阳不但在高邮县一带招收了两千多新兵,还让黄观涛亲自到徐州的各大医院四处撒币,拉拢那些养伤的军官和老兵,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如今的保安团人数已经扩充到了五千多人。
按理说,私自扩军是不被允许的。
但如今正值战乱,到处都在打仗,加上保安团如今地处后方,消息闭塞。
高邮县的县长和原保安团长看到保安团扩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闲得蛋疼的向上面打小报告,所以这三个多月来,苏耀阳一行人就这么窝在高邮县悄悄的发展。
不过期间也不是没有事情发生,看到一批批包括坦克、卡车、高炮等物资源源不断悄无声息的来到保安团,要说李高远和黄观涛不惊讶和担心那是假的。
但他们随后又一想,反正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现在担心又有什么用。
再者说了,部队实力得到扩充和发展,那也是用来打鬼子的,有问题吗?
还是团座说得好啊……难得糊涂,何必较真呢。
另外还要说一句,除了以上的部队外,苏耀阳还实现了对约翰的承诺,组建了一个坦克连(拥有九辆霞飞坦克、三辆M3半履带车(运兵/补给)和两辆维修吉普,)。
看到苏耀阳兑现了承诺,这可把新上任的坦克连长约翰高兴坏了,这两个多月来一直泡在连队里进行狠抓训练,刻苦程度就连苏耀阳也感到佩服。
就在保安团的训练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徐州战役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二月初,北段之敌由于SD省主席韩复榘率十万大军不战而退,致使日军长驱直入,抢占了大半个山东,占领济南、泰安、兖州、邹县、济宁、青岛、蒙城等地,直逼滕县、临沂。
滕县、临沂自古就是徐州的两个北大门,尤其是滕县,南距徐州一百多公里,扼守津沪铁路的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更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点。
为了拿下藤县,日军派出了矶谷廉介为首的第十师团第33旅团总兵力约为一万人。
而负责藤县防务的川军122师,总兵力只有可怜的三千多人,且装备老旧仅有一些汉阳造步枪和少量机枪,无重炮支援。
尽管双方实力对比悬殊,但122师在师长王铭章少将的率领下,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准备和日寇死战到底
三月十四日,第三十三旅团长濑谷启少将指挥麾下的第10、63两个步兵联队,在一个炮兵大队(约12门75毫米野炮)和独立重炮兵大队(4门150毫米榴弹炮)以及十辆九五式坦克的掩护下,正式对藤县发起了进攻。
为了防止国军其他部队对藤县进行支援,日军第五师团还还向临沂方向发起了进攻,用来牵制庞炳勋、张自忠部。
一时间,以藤县为中心的方圆百里内烽烟四起,到处都是枪炮声。
3月15日,坐镇徐州的李宗仁就收到了122师发来的求援电报。
第89章 还有一支部队
1938年3月15日的徐州城,春寒料峭中透着一丝躁动。
徐州和平饭店,水晶吊灯将宴会厅映得通明。
这里正在召开募捐大会,一名名募捐人员正穿梭在宴会大厅的各个角落,参与宴会的士绅名流们则纷纷慷慨解囊。
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战区参谋长中将和一名女翻译的陪同下,踏着锃亮的军靴迈进大厅时,呢绒军大衣下摆扫过门槛,带起一阵凛冽的风,眉间那道川字纹在镁光灯下显得更深了。
记者们举着相机往前挤,镁粉爆裂的白光里,徐祖贻下意识抬手挡了挡。
有个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女记者被挤掉了发卡,青丝散落时露出耳后未愈的擦伤。
“请诸位静一静!”李宗仁的广西口音在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此时的他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对大厅的众人道:“欢迎诸位光临,请大家入座。”
虽然他已经这么说了,可热情的众人却不肯入座,全都围在他跟前。
看到众人如此热情,李宗仁笑着走过来同众人握手。
“李将军您好!”
“你好!”
“感谢你们支持我们的抗日事业!”
当李宗仁走到中间时,一位金发碧眼,三十来岁的外国女记者开口询问道:
“李将军,自从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转移阵地的说法已经成了失败的同义词,请问李将军这次来徐州是不是也要指挥您的部队转移?”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李宗仁。
李宗仁沉默了一下,这才转身对众人道:“我想请新闻界的朋友注意,太原会战我军曾经转移阵地,但十八集团军却在平型关取得重大胜利。
淞沪会战我军也曾转移阵地,可日军为此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
这次宗仁奉命来徐,就是要粉碎日军南北夹击合围徐州的战略企图。”
李宗仁的话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哗啦啦……”
众人全都鼓起了掌。
但很快,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一名褐发的外国男记者不怀好意的问:
“可是据我所知,日本方面宣称,如果日本军队在津浦路方向受到中国军队抵抗的话,那么他们将把徐州变成第二个南京,李将军……您对此有何看法?”
此言一出,周围所有人都露出了气愤的神情。
这个时空,虽然由于苏耀阳的出现,在南京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但也因此惹怒了日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日军将怒火倾泻在了南京军民的身上。
南京方面依然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消息传来,全国军民无不愤恨至极。
这个老外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揭所有人国人的伤疤。
李宗仁轻哼了一声,“以我之见,今日徐州绝非昨日南京。
况且,日军虽然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但他们似乎也没好到哪里去,据我所知,日军在南京城内被我国军队消灭了一万多人,第六师团更是有两个步兵联队全军覆灭,这点怎么没听日本人提起过啊?”
“哈哈哈……”宴会厅里的众人放声大笑。
此时距离南京战役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日本人在南京吃了个大亏的消息也扩散到了全国各地,李宗仁这么一说,所有记者士绅们全都大笑起来。
结束了记者招待会后,李宗仁在徐祖诒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指挥部。
指挥部里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几缕青烟从桌上的陶瓷烟灰缸里缓缓升起。
李宗仁刚脱下军帽,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茶盏里的碧螺春冒着热气,却来不及啜饮一口。
参谋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到近很快出现在他面前,手中的电报纸也在微微发颤。
“念。”
李宗仁的指节叩在红木桌面上,震得茶杯里的茶梗打了个旋。
参谋咽了咽唾沫:“藤县外围阵地尽失,日军重炮已轰塌东城门……”
话音未落,徐祖诒猛地撑住地图桌,震得插满红蓝小旗的沙盘簌簌作响。
徐祖诒有些焦急的对李宗仁道:“长官,之钟(王铭章)撑不了多久了。122师原本就是一支杂牌军,全师上下也就三千多人,重武器更是一件都没有,再这样下去,藤县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作战室内昏黄的灯光在徐祖诒紧锁的眉间投下阴影,他攥着电报的手指节发白。
李宗仁的香烟在青瓷缸沿轻磕,簌簌落下的烟灰堆成小小的坟茔。
他目光扫过沙盘上122师简陋的木质标识——几根孤零零的火柴棍歪斜插在代表藤县的土丘旁,被象征日军兵力的锡皮坦克模型三面合围。
铜制座钟的滴答声突然变得刺耳,每一声都像在锯断紧绷的绳索。
良久,李宗仁转过头问徐祖诒:“第20军团呢?到哪了?”
徐祖诒苦涩的摇了摇头,“汤恩伯未按命令全力驰援,仅派小股部队试探,第20军团的主力如今还滞留在临城(今枣庄薛城区)以南。
我催促了他好几次,但汤恩伯总以“需集结兵力”“等待战机”为由拖延时间,”
作战指挥部的电风扇嗡嗡转动,却驱不散满室燥热。
上一篇:被逼出祖宅我带家人大鱼大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