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304节

王耀武一脸的自信笑容,这并不是他自大,而是实打实的权柄在手!军群司令官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是上将职务里含金量最高的,仅次于国防部战略一厅厅长。

每一个军群都有自己的作战目标区,在这一区域内,军群司令官就是当之无愧的王,说什么就是什么,除非是战区总司指名道姓的下令规定你不能这么干,否则司令官的自主权利非常之大。

王耀武许诺让乌克兰人独立建国获得自由,只要仗打嬴了,一切顺利,战区总司和国防部甚至于南京中枢都不会不给面子,事后百分百会补上手续进行承认的。

王耀武拍了拍吴融的肩膀:“老弟,你就放一百个心吧,乌克兰人想要拿到这一切,就得付出代价,我们整个军群也就二十六万人兵力,就算人人都是铁铸的,那又能打几颗钉呢?

这么多乌克兰人,让他们拿到甜头再来帮我们,二十六万人大军立刻就会变成一百万,甚至两百万!乌克兰本地的工业、农业建设我们又没有花半分钱,心疼个鸟毛?

反正都是用乌克兰人血汗和苏联财富建设起来的,这不完全是迂他人之慨么?还能获得大量的生力军炮灰,帮助我们席卷东欧,何乐而不为呢?”

吴融被说服了:“好吧,我同意!命令文件上我也签字,我吴某人不是那种有锅就甩,有功就抢的小人,责任大家一块担着!”

王耀武愈发的开心了:“哈哈,老弟不愧是我的黄埔学弟,你这脾气我越来越喜欢了!”

王耀武和吴融都是黄埔出身,两人之间虽然有竞争,但那都是良性的竞争,不可避免的。

在具体作战指挥配合上面,两人的相处还是非常融洽的,王耀武的指挥能力还有为人处世,吴融都是佩服的。

同样,吴融的坦荡和义气也是王耀武异常欣赏的,两人都不是那种无耻小人,当然了,现在的国防军也不会让无耻小人晋升将官的。

军群司令部命令下达之后,伊兹梅尔地区的乌克兰人率先迎来了春天。

“士地是你们,粮食是你们,城市是你们,房子依然还是你们的!”

张子康中校站在高台上对着台下大群的乌克兰民众喊出了激动人心的承诺,他身旁站着伊兹梅尔临时市政府市长。

当着所有人的面,张子康中校将一份集团军军部签字盖印的移交文件,送到了临时市长的手中,此刻开始伊兹梅尔地区正式脱离了苏联,变成了一个自治政府,等待着未来不久乌克兰的正式独立,到时候伊兹梅尔就会变成新乌克兰的一员了。

台下的民众们没等仪式结束,就欢呼着散去,高举镰刀,背着麻袋或者驾驶马车,男女老少通通出动,去城外的麦田里面收割粮食去了。

今年的秋粮本应该上个月就收割完毕的,但因为大量的农机被抽调走了,地方上没有接到粮食统筹委员会的命令,属于国家的粮食没有人敢擅自收割,农民们也有动力去收割麦子,反正收下来全都是国家的,自己费什么力气呢?

而现在国军宣布这些粮食都是他们的了,这就让乌克兰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被彻底激发了,收多少都是自己的,国军一颗都不要,市政府也只会按照较低的比例进行征税。

实话实说,国军根本看不上乌克兰这里的粮食,联邦派遣军队来这里也不是抢粮食的,粮食这玩意儿本土已经够多了,没人会再往回拉的,不值钱的东西谁会去费力呢?

军队也看不上这些粮食,国军的军需食品只有相当小一部分才是原粮供应,绝大部分军需食品都是军工食品成品供应的,比如速热干粮、罐头、饼干等等这些。

原粮需求有,但不多,整个中欧军群也就是二十多万,全都顿顿啃面包那又能吃掉多少粮食呢?所以根本没必要和老百姓抢,说句不好听的,前线如果全都吃欧洲军粮了,本土的食品工业立刻就会遭遇寒冬的!

而且食品采购也是油水泛滥的重灾区,不少利益链条上的大佬们,那是根本不会允许军队去前线抢粮,而抛弃这根从从本土蔓延到欧洲的利益链条。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不是看怎么省钱的,而是看怎么才能够赚更多钱的!

“市长先生,你们要的,我们都给了,但我们需要的..........'

“尊敬中校笑声,请您放心,两千人的乌克兰独立军立刻就会组建,并且开赴到您的面前,乌克兰人为了独立不惜一切,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军队!当时我们缺乏武器....."

“这个同样不是问题,你们只需要出人就足够了,我们有天量的武器,无限量供应!”

谈笑之间,张子康就从伊兹梅尔临时市长手上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炮灰!来欧洲打仗,张子康熬了这么久,已经是充分意识到了炮灰仆从军的重要性,尤其是攻坚打巷战的时候,手头上炮灰不够,全靠自己人冲,那可实在是太心疼了。

乌克兰人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独立以及自由,那也是非常舍得付出的,他们什么都不多,但唯独愿意为独立自由付出一切的小伙子很多!

另一头,大批的乌克兰动员兵被集合到了城外,两千名乌克兰棒小伙一脸振奋和激动,来之前家中的长辈还有市政府的官员们就鼓动过他们一次了。

所有人都和他们说,接下来乌克兰人将会为自己而战,用鲜血和牺牲去换取属于乌克兰的光明未来,这样的言辞对于年轻人而言尤其是那些经历过了乌克兰至暗岁月的年轻一辈,那就是致命的毒药,他们恨不得现在就跟着国军往莫斯科猛冲了。

“排队领取你们的军服以及武器,领取完毕之后不要乱,听从命令继续集合!”

国军释放了之前被俘的苏军,甚至还从里海东岸苏军战俘营抽调了不少表现良好的乌克兰籍战俘过来,全都是连夜坐运输机来的。

前天都还是嚷嚷要进战俘营吃粮的乌克兰民兵,今天就变成了乌克兰独立军,这让国军松了一大口气也省了极大的力气。

这群人似乎连动员都不用做,自己就给自己做好了思想工作,领到武器和军服就嗷嗷叫的想要和苏军拼命了。

高台上一位铁喇叭政委重操旧业,对着底下的乌克兰小伙子们喊着自由独立的口号,他原本是苏军政委,但却是乌克兰人,古比雪夫战役期间被俘虏了,而后送到了中亚里海战俘营内。

在战俘营内,听到了国防军许诺给与乌克兰自由和独立,并且允许乌克兰人组建独立军的消息之后,这位政委立刻就改行了,带着一群乌克兰籍军官接受邀请,摆脱了战俘身份,乘坐运输机返回祖国了。

负责发放武器和军服的人,同样也是乌克兰籍的被俘军官,发放的武器和军服也都是国军缴获的苏式军用物资,本来国军根本瞧不上这些玩意儿,想要给乌克兰独立军配发自己体系的武器,但因为苏伊士运河没有打通,运力不够也就作罢了。

联邦国防军只要是运力足够了,根本不需要拿俄国人的莫辛纳干来武装自己的仆从军,南京还没有小气到这个地步,联邦什么都缺,唯独在粮食和军备上根本不缺,甚至都用不完。

南京大营战略仓库里面现在都还有三百多万支东大进口的五六半自动,其他各地储备也都是海量,根本用不完。

每一位乌克兰独立军新兵现在都能够领到一身苏军军服,一支步枪或者机枪,还有国军招牌武器六七式木柄手榴弹,另外还有苏军制式的携行具等等物资。

军服运气好的话就是没有窟窿的,运气不好倒霉蛋领到的军服就是直接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血迹明显还有窟窿,臭的不行。

枪械领取没有像兵临城下那样,一个人领枪一个人领子弹,而是每个人都有枪和子弹,运气好就是苏军仿造的半自动和突击步枪,运气不好就是莫辛纳干。

新兵们全身上下唯一国军制式的东西就是餐盒水壶还有联邦进口而来的零七式作战靴了,别的给不了,但餐盒水壶还有靴子那还是够发的。

“同志......”

“小子别叫我同志,叫我长官!赶紧给我吧那套该死的俄国称呼换掉!”

“是,长官!”

“想说什么赶紧说吧!”

“长官我刚领到的军服为什么是俄国人的军装?我想要穿你们身上的迷彩服!”

“你们会有新军服的,但现在不行!”

新组建的伊兹梅尔独立军,两千三百多人的兵力,七十多名军官都是战俘营释放的老兵,他们离开战俘营的时候被发放了一套没有标识的国军军服,新政府还没有确认自己独立军的规制,连国徽标识都没有弄出来。

军官们就只能找到颜料在左臂上涂出来黄蓝双色环,作为自己独立军的暂行标识。

士兵们也是同样的在左臂涂刷独立军标识,勉强做到可以在战场上的基本辨识,但也还是很危险,至少在晚上的时候,国军就叮嘱他们别乱窜,尤其是穿着苏军军装的新兵。

国军的警戒机枪可不会在夜晚仔细辨认你左臂的臂环,看到苏军军服那就是开枪扫射的!

兵贵神速,242团在伊兹梅尔停留了三天之后,就带着两千多仆从军炮灰继续前进了,这些炮灰甚至连接受训练的时间都没有,拿到枪就得赶赴战场了。

539.势如破竹

王耀武在乌克兰境内整出来的以乌制俄政策,不到半个月就展现出来了可怕的威力,整个西乌克兰地区几乎就是顷刻间倒戈了,属于是那种挡都挡不住的形势。

往往国军都还没有到呢,乌克兰人自己就撤掉了苏联旗帜,摘掉了党徽,宣布成立自治政府。

驻扎乌克兰境内的苏军也是一触即溃,压根没有多少成建制的抵抗,因为苏军自己内部都快打起来了。

苏军内部有不少的乌克兰籍官兵都已经信念动摇了,你让他们去对付国军,甚至去镇压乌克兰独立运动,那简直就是扯淡了。

苏军内部不稳,政委都快压不住了,乌克兰籍官兵在苏军内可不是少数存在呐,对付其他族裔官兵政委还有蓝帽子都可以铁血镇压,谁不服就毙了谁。

但对付乌克兰人那就不能这么干了,谁敢开第一枪,立马就会变成彻底的苏军内战,消息传到了莫斯科之后,斯大林都没有勇气下令镇压,这个关头之下,要是处理不好,说不定西线阵地的乌克兰官兵都会倒戈造反的。

打又打不得,说又说不听,乌克兰苏军内部的分裂已经是难以挽回的局面了,大批苏军开始撤退,收缩战线稳定住军队再说,不能让军队比国家都还先解体了。

但几乎没有多少乌克兰官兵愿意继续跟着俄国人走了,全都选择留在故土服从乌克兰自治政府的命令,俄国人的信誉,哪怕就是乌克兰人都信不过。

不管高层如何承诺安抚,给出各种优待,但乌克兰人不傻,真要是彻底离开了乌克兰撤入俄国境内,百分百会被莫斯科清洗掉,斯大林对自己人下手那可是从不心慈手软的。

出来混终归还是要还的,以往苏联从乌克兰掠夺走了多少,现在就要还回去多少,莫斯科呕心沥血在乌克兰境内建设的海量工业和农业体系,现在都已经是进入失控瘫痪状态了。

信仰和自己的自由相比,每一个乌克兰人都能够做出理智的选择。

过去苏联承诺的一切都是虚无的,他们承诺人人平等,承诺民主,承诺消灭剥削,但这些没有一条做到了,人人的确平等,但莫斯科党中央压倒一切主宰生死,民主也有,但那都是官员们的民主。

剥削也确实消灭了,再也没有地主剥削他们了,而是换成了国家来剥削。

那场大饥荒饿死了数百万人,已经是让乌克兰对苏联丧失了最后的向心力,苏联只能够用强悍的武力继续捆绑乌克兰,而现在当国军出现了,武力捆绑开始被动摇之后,一切都到了改变的时刻了。

“前进,最快速度前进,我们即将创造历史!”

“所有部队抛弃一切累赘,用出你们吃奶的力气,向基辅进击!”

24集团军军长汤沐雨中将对着无线电直接向各级明语广播了,作为主攻兵团,中欧军群派驻进入乌克兰境内作战的只有一个24集团军团。

最初目的也就是牵制苏军,分担西线压力,不能再让苏军这么轻易的从乌克兰抽调物资兵员,没有人会指望24集团军八万人的兵力就能够横扫乌克兰上百万苏联红军的,这种梦董建昌都不敢做。

可现在24集团军打进乌克兰之后,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各地纷纷倒戈易帜,乌克兰人竟然帮着国军打苏军了,王耀武一招以乌制俄,让24集团军拿到了梦幻开局,这仗打得比演习都还轻松。

国军进入乌克兰之后,只要是拿出承认乌克兰自治独立的口号,一路上全都是革食壶浆喜迎王师的乌克兰人夹道欢迎。

苏军根本就没有多少抵抗,那些继续效忠莫斯科的苏联红军都在拼命东撤,留下来的乌克兰官兵看在昔日同袍的情谊上没有阻拦,任由苏军撤退,而他们自己则是留在了原地等待乌克兰自治政府的命令。

大批的苏军开始撤离乌克兰,不撤不行呐,想要留下来,那就百分百得跟乌克兰人打一场,赢了才能转过头对付国军,但国军会给苏军留下镇压乌克兰人的时间么,当然是不可能的啦。

苏军没法打,真要是硬打,那就是先打内战然后再打国军,这就是做梦,内战只要打起来,军队就会原地解体,然后国军入场毫不费力的收割,趁着现在能撤,那就赶紧撤。

苏军撤离的两个主要方向,北部地区军队都在基辅聚集,这里虽然经历了多轮轰炸,但也还是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想要跑过国军机械化兵团的追击,那就只能够从基辅乘坐火车撤退。

南方地区黑海沿岸苏军撤退方向就是朝着克里米亚半岛撤退,莫斯科下令让这些部队进入克里米亚半岛防御。

正在追击的24集团军得到的命令很简单,先占了基辅再说,拿下基辅之后,才算是彻底拿下了乌克兰,也才能够全面实现以乌制俄战略。

苏军跑疯了,国军追疯了,24集团军八万人在乌克兰打出了其他战线八十万人都打不出来的战绩和速度。

国军主力也就是一个集团军八万人兵力,五个不满编的师,但身后跟着的却是几十万乌泱泱的乌克兰独立军,这群人硬生生两条腿跟上了国军轮胎行军的速度,嗷嗷叫的要解放全乌克兰。

国军每到一处几乎都是传檄而定,实在有人抵抗,国军也懒得管,交给后面嗷嗷叫的乌克兰独立军去对付就行了,一路上—场像样的野战都没打过,更加别提城市巷战了。

汤沐雨中将现在心情就跟中了五百万大彩票似的,这实在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呐,从军这么多年,那就没有打过这么顺的仗!

“喂喂,这里是24集团军,我是汤沐雨!”“老汤呀,我是吴融,你们军现在进展如何?”

汤沐雨中将从装甲指挥车舱口探出了半截身体,头戴大檐帽,披着黑色夹克,望着原野上—望无尽的行军队伍,他对着话筒喊道:“我集团军,畅通无阻,畅通无阻呐! ”

“什么畅通无阻,别给我打马虎眼,快汇报你们进攻到哪里了?”吴融追问道。

汤沐雨一板一眼的回答道:“目前我军前锋117师已经进攻至科维地区,距离基辅不足一百公里距离了,118师以及123师正在西面向基辅前进,119师和125师正在向第聂伯河东岸急进,合围态势已经成型了!”

话筒对面的吴融明显惊了一跳:“见鬼了,你们这是在行军还是在打仗?怎么这么快的速度?之前我都还以为空军侦查谎报军情呢,没想到是真的。”

汤沐雨道:“苏军根本没有抵抗力了,现在乌克兰人全都在帮我们,我都快弄不清楚周围到底有多少乌克兰独立军了,乌泱泱的全都是,打仗的活根本轮不到我们出手呐。”

吴融道:“很好,保持攻势!根据空军侦查汇报,基辅目前汇聚了苏军最后一股重兵集团,打掉他们,乌克兰就再没有人能够阻止我们了。

你让你手下那些乌克兰独立军注意一点,行军途中要有明显标识,空军已经抗议了很多次了,根本分不清楚谁是友军谁是敌军。

我会让空军注意敌我识别,你们也要注意战局变化,盯着一点乌克兰人,不能全部指望他们,要恩威并施。

—定要保障部队安全,基辅能打下来就打,打不下来不要冒险,我会给你们增调援军的!”

挂断通话之后,汤沐雨一脸的振奋,吴融的提醒他听进去了,但却没有打算执行,这时候就是趁你病要你命的时候了,停下来就是贻误战机,冒点风险怎么了,没有风险哪来的功劳。

汤沐雨继续下令:“通知各部队,即使轮胎爆了,履带断了,给我跑,给我爬,七十二小时之内合围基辅!”

“是,长官!”

基辅城内,还接受莫斯科指挥的苏军依然高达五十七万人的数量,但军队再多也没有卵用,形势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指挥官瓦图京大将竭尽全力试图维持对基辅的控制。

首节 上一节 304/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