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88节

西北军群司令官彭得华已经接到了来自南京国防部的晋升和任命,他被晋升为陆军大将,即将前往西线战区总司担任战区参谋长职务。

同时他的副手叶宜伟上将也被调往新组建的喀山军群担任司令官职务,两位主官都被调离了西北军群前往新的岗位任职。

这也是惯例,最初一批组建的五大军群,西北、中部、北方、南方、南京,这五个军群的司令官除了西北军群之外,全都换了不止一遍。

西北军名义上第一任司令官是彭玉祥,后来因为被张学良牵连,被迫退役去了二线养老了,彭得华随后接任西北军群司令官职务一直到现在,从军群组建之初一直到现在,多年南征北战之下,彭得华在西北军群担任主官近四年了。

现在彭得华上将横扫南亚中东,功勋也足够了,升元帅肯定不够的,但升大将却毫无问题,国防部正好就顺势而为,将其调离了西北军群,避免出现什么拥兵自重的问题,虽然可能性极其低微,但制度摆在这里,彭得华再能干,也不能继续留下来了。

西北军群在彭得华离开之后也被改编成了北非军群,昭示着这一支部队下一步的作战目标,傅作义作上将被调过来担任新的军群司令官,副司令由杜聿明中将担任,军群参谋长则是丁伟少将。

本土也已经打通了印度洋航线,海军掌握了印度次大陆各处港口,并且占领了查戈斯群岛等印度洋中央岛屿,巩固了印度洋航线的安全性。

目前海军舰队的作战范围已经彻底延伸到了中东沿海,海上航道也彻底畅通了。

有了海运的加持之后,本土也给北非军群派来了增援兵力,以弥补他们的缺额,帮助北非军群扩充实力,以应对接下来更加艰难的战争。

新上任的军群司令官傅作义上将可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过来的,而是带了足足五万来自本土南京大营训练完毕的部队一块坐船来的。

“彭长官,恭喜您高升呐!”

机场跑到边,傅作义上将看着彭得华肩膀上四颗星的大将军衔,一脸的羡慕。

新老司令官在分别前进行着最后的谈话,彭得华脸上带着一股不舍:“傅司令官,西北军群的老底子我全都交给你了,这些都是百战余生的勇士,不要辜负他们。”

傅作义面带笑容,面相漫天的黄沙,迎着来自沙漠的干燥疾风,他的将官风衣衣摆被吹得猎猎作响。

“彭长官请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弟兄们的,这么多士兵把性命交托我手,傅某人定当竭力。”

彭得华看着一身风衣常服,脚下还穿着高筒靴头戴大檐帽,威风凛凛的傅作义,很是不放心:“傅司令官,这中东的天气,就没必要讲这些派头了,还是像我一样,穿胶鞋短袖吧,你这身行头,不嫌热么?

穿高筒军靴在这边走路都进沙子,常服大衣套着,可别中暑了。”

彭得华眼中很是担忧,这样一位继任者,这样一身行头,估计连中东的气候都还没弄清楚呢,何谈带兵打仗呐。

傅作义很给面子的脱掉了风衣,但剩下的行头却是动都没动:“军人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作为司令官,我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这是每一名国防军官兵都应该遵守的条令。”

两人之间各有各的风格,彭得华此刻是一身与士兵无异的短袖长裤迷彩服,头上戴着遮阳帽,脚下穿着迷彩胶鞋,这是最适应本地气候地形的装束,一线作战的士兵也就是多一件外套和携行具,脚下穿的是作战靴而已。

彭老总喜欢与士兵共甘苦,从不搞什么特殊待遇,到哪都是一副普普通通的形象,人堆里面一扎进去,不看军衔的话,你根本认不出来这是一位战功赫赫的陆军大将。

但傅作义风格却不一样,他崇尚等级森严,秩序严谨,令行禁止的那一套作风,每一级有每一级的任务和责任,条令里面规定了指挥官的着装,他就会一丝不苟的执行下去,天气再热也得坚持。

彭得华明白了傅作义的态度,也就没有多劝了,自己虽然军衔高一级,但人家也是上将大佬,军群司令官级别的人物。

“接下来你们面临的任务将会是务必艰巨的,希望你能够带着弟兄们坚持下去,输赢固然很重要,但活下去也是每位官兵的期望。

这些勇士们已经为国家做出了足够的牺牲了,还请务必善待他们!“

彭得华说完了最后一番话之后,转身走向了飞机,身后傅作义带着一群将领齐刷刷敬礼,送别这位可敬的老长官。

一直到彭老总的座机起飞升入高空,看不见了之后,傅作义才带着部下离开了机场。

彭老总最后一番话说的没错,改编之后的北非军群所面临的任务那可是实打实的艰巨无比。

北非军群首要任务就是跨过运河,攻入北非境内,但想要通过狭窄的苏伊士运河区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北非军群面对的敌人已经从英美联军换成了美欧联军了,主要敌人也变成了德军,战斗力提升了至少一个档次。

傅作义来之前,就在国防部述职的时候,领取了新的战略任务,整个北非军群的最终任务就是攻克北非,一直打到直布罗陀海峡,占领北非所有的能原产地,彻底摧毁掉欧洲获取北非石油的可能,打掉这座欧洲加油站!

北非现在可是欧洲最为主要的能源供应地,虽然北美已经开始向欧洲恢复了石油出口,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比不上北非的能源这么稳定且快速,欧洲使用北非能源的成本可比从北美运输过来低多了,无论路途长短,还是供应量,都强出去了一大截。

更要紧的还是北非这里的能源已经是欧洲上层权贵的聚宝盆了,于公于私,德国人还有整个欧洲都会使出吃奶的力气捍卫这片土地的,原始空的北非战争那都是为了殖民地和军事战略,也打得那么激烈。

而现在除了殖民地和军事战略需求外,北非的经济利益以及对于整个欧洲的能源安全同样至关重要,别说德国和意大利会拼命了,就连法国人和英国也会玩命的。

集结整个欧洲的力量,在北非出动百万盟军就跟玩似的,尤其是维希法国向德国彻底投效之后,德国人掌握了法国南部地中海港口以及几乎全部的法国海军舰队,地中海航线还有英国人的护航配合,德国人在北非地区带领盟军作战,后顾之忧完全没有。

听着很古怪,但就是如此,德国人带着盟军和国军在北非打仗,这就是未来百分百会发生的事情。

这一战必须打,国军想要彻底解决欧洲西线作战的后勤问题,光靠陆地运输远远不够,必须得依靠海运直达前线。

而本土的运输船想要从东南沿海运输物资一路抵达黑海,这中间的航程,苏伊士运河就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地方。

联邦想要平推欧洲,那就必须拿下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现阶段只有成本低运量大的海运才能够支撑数百万国军横扫欧洲,不然真要是从陆地万里迢迢的运输物资装备,国军能打到莫斯科都算是烧高香了。

北非战区接下来的战役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了北面欧洲战区数百万大军的成败,傅作义要是能够完成国防部授予的全部目标,晋升大将轻轻松松,甚至升一个元帅也不是不可能的。

未来很美好,但眼下却是非常残酷的,前途很光明,但傅作义手上的本钱却不够呐。

彭得华拍拍屁股带着战功和荣耀走了,留下来的却是一堆难题,首先就是兵力不够,都已经不是不够的程度了,而是稀缺!

彭老总留下来的老底子,说得好听是三十万百战老兵精锐,说得不好听,那就是三十万离家万里远征数年的疲惫之师。

傅作义自己带过来了五万生力军,都是本土久经训练的精锐部队,只是欠缺一些实战经验而已,战斗力肯定比不上久经战争的老部队,但作战意志和精神状态可就比老部队强多了。

再算上接下来会陆续归队的伤员病号,傅作义手上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十七万人不到的本部精锐,而他的敌人北非盟军,光是眼下就有上百万之多。

战争打响双方都撕破脸之后,欧洲肯定会无限支持北非盟军的,接下来他们还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抵达北非的。

欧洲人对北非的重视程度是超规格的,但联邦可就不一样了,国防部可没有给傅作义无上限的支持,这批跟着他来的五万生力军就是近期最大的支持了,本土承诺下半年还会努力再给五万人过来,剩下的就让傅作义自己想办法了。

毕竟欧洲战线才是东西阵营决生死的主战场,西线都还缺兵力,国防部没可能玩命的给北非增兵。

本土给了傅作义三个阶段的任务,第一就是夺取苏伊士运河,第二就是切断北非对欧洲的能源供应,第三就是彻底占领北非兵临直布罗陀海峡,锁死地中海!

本土下了死命令必须完成第一阶段任务,拿下苏伊士运河,至于接下来的任务就看情况了,算是保二争三吧。

拿下了苏伊士运河,就算是北非军群称职了,功劳没有,但苦劳还是有的,完成第二阶段,那就是有成绩了,傅作义晋升大将有望,其余人也都是升官发财。

完成第三阶段那就是超常发挥了,大将保底,元帅在望!其余人也都是跟着一块升!

国防部没有藏着掖着,所有的指标和奖励全都讲的明明白白的,办的成那就是决不食言,办不成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傅作义目前唯一获得的好消息就是,本土虽然给不了人,但却可以无上限的给物资装备,要多少给多少,海运航线摆在这里,随便一支船队的运量就可以让北非军群敞开了打三个月,本土出发的船队绵延不绝,要多少有多少!

傅作义就相当于原时空的隆美尔,但比隆美尔强多了,物资供应没有上限,就是人你得自己想办法。

活人当然不会被尿憋死,傅作义上任之后,立刻就出访奥斯曼王国,见到对方的苏丹国王之后,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就是勒令其三个月内征召五十万大军前往西奈半岛前线听命。

苏丹国王还想找借口,但傅作义却是半点机会都不给,你把全国上下的兵抽干了都得执行这个命令,士兵空着手来都行,到了地方之后装备都是现成的。

反正傅作义就是只要人,足够多的人,没有炮灰他可不敢去和百万盟军硬碰硬,而奥斯曼王国这么多的伊斯兰人口就是最完美的炮灰了。

清真教打基督教,这还需要什么理由么,给老子高喊大执政万岁往前冲就行了嘛,反正真主会庇佑你们的,死后还能上天堂有八十八个处女伺候你呢,这是老子给你的福报呐!

联邦将大量的伊斯兰教人口还有领土都给了奥斯曼王国,这可不是白拿的,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甚至说未来战争结束之后,奥斯曼王国就是制衡欧洲的关键棋子,南京想要把欧洲中东的局势开倒车,一直开到萨拉丁大战狮心王那会儿才算完事儿。

517.再抽下去还打个屁!

白崇禧将军现在很恼火,应该说是非常的恼火。

澳洲战役已经进行到了尾声,胜利就在眼前了,此时此刻的澳洲地区参战部队应该是很欣喜的,但现实却是没人高兴的起来。

尤其是白崇禧上将,他现在都快成了光杆司令了,一开始他率军入澳洲作战,把麦克阿瑟打得跟狗一样,麾下八十万大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但一开始这个数据就是有水分的,正儿八经的精锐本部,白崇禧只有三个集团军十五个师的部队,总兵力也就是二十四万人左右,其余的部队都是仆从国炮灰。

南方军群本来就是白崇禧的起家部队,从一开始就只下辖三个集团军而已,这些年大战下来没有扩充不说,反倒是还被玩命抽调了。

去年底,麾下第七集团军的精锐老牌85和86师被国防部抽调,驰援西线去了,年初的时候第七集团军剩下的三个师又被抽调走了82师和84师,第七集团军直接就被解散编制了,军长调到了亚太战区司令部当作战司长去了。

只剩下83师这—根独苗了,白崇禧还准备想办法征召南洋地区华人参军报国,重建第七集团军编制。

但国防部下手更快,南洋地区的华人都被本土给征走了,直到今年上半年快过完了,第七集团军都还没影子呢,国防部的调令又来了。

这一次联同83师在内,还要从第十六集团军抽走95、96两个师,一共三个师四万多人的部队打包一块送到北非军群去。

抽来抽去的,他白崇禧明明是节节胜利,但麾下大军却被月拆越少了,搞得跟自己打了败仗一样。

“岂有此理,简直就是不可理喻,国防部是想要彻底拆解掉我南方军群么?“白崇禧上将挥舞着手中的命令文件,一脸的涨红。

“这完全就是卸磨杀驴,念完经不要和尚!放下碗就骂厨子!我南方军群将士一路南征,收复港澳,拓土中南,而后横扫亚太,现在就快要拿下澳洲彻底奠定胜局了。

到头来却是鸟尽弓藏,曲终人散???”

从巅峰时期的十五个师外加四个装甲旅还有陆军海战师两个,到现在被国防部抽的七零八散,装甲旅被调到了海军陆战队去了,自己成立的陆军海战师舰队也被划归海军了。

本部十五个师的老底子也被抽调的只剩下了八个,而且这八个师全都是不满编的状态,国防军甲种师部队满编一万八千人左右,白崇禧现在剩下的八个师理论上应该是十四万四千人的部队。

但实际上把军部还有军群直属部队全都加一块,也只有十三万部队,每个师都是缺编状态,最严重的一个师都只剩下了九千人的部队,最多的一个师也只保持了一万三千五百人规模。

副司令官郑洞国中将走到了一旁,摘下了自己大檐帽,一遍摸着军帽上的帽徽,一边感慨道:“上头现在估计已经放弃了在太平洋战区的激进战略了,现在国防军的陆军主力都在向西线云集,白长官,大势如此,由不得人呐!“

白崇禧冷哼一声:“西线有什么好的,和那群白皮猪死磕到底是为的什么?南洋以及澳洲大陆还有太平洋才是国家的未来,这里的资源如此恐怖,纵深如此辽阔,现在不彻底把太平洋变成我们的内湖,还等什么时候?”

高层战略在今年初之后就开始转变了,原本的亚太战区激进战略变成了保守战略了,国防部将之前横扫北美的战略,变成了压制美国即可。

高层的想法就是拿下澳洲和夏威夷之后,就算是达成基本目标了,剩下的就是骚扰美国西海岸,有可能的话就登陆一下,丢一些仆从国炮灰去吓吓美国人,除此之外最多就是攻略阿拉斯加,拿下这个桥头堡,保持在北美地区的存在就可以了。

实在是抽不出人手了,国防部想要在西线保持五百万以上的一线作战兵力,保守估计得投入至少七百万以上军队,这样才能够维持一线五百万的作战人员。

番号序列前二十的所有甲种集团军未来都会被抽调前往西线参战,本土还会陆续组建新的部队投入。

预计在一九四三年左右,国军将会在西线保持千万规模的军队,以横扫欧洲。

只要扫平了欧洲,孤悬在北美的美国人,不用打也能困死他们了,到那时候,只要罗斯福不蠢,他就明白投降是唯一的出路了。

北美和欧洲是共生体系,二者拿下任一一个,另外那个都没法独自支撑的,当然你也可同时拿下来,但么干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了,光是补给线都得环绕几乎整个地球,联邦根本耗不起。

北美和欧洲只能选一个,打北美那就是全靠海上运输,美国人的战斗力虽然完全比不上欧洲,可他们的地形实在是太完美了,唯一有登录可能性的美国西海岸,任何一个将军看着地图上那雄伟巍峨的落基山脉还有科罗拉多大峡谷,内华达沙漠盆地,都得头皮发麻。

欧洲人虽然战斗力强了一截,但哪里的地形还是非常适合平推的,并且还可以海陆联动推进。

全力打欧洲,完全不用担心美国人反推东线,浩瀚的太平洋不止是美国人的屏障,也更是联邦的屏障。

但如果全力打北美,欧洲百分百会反推西线的,处于战略安全考虑,南京也必须先拿下欧洲。

只有统治了整个亚欧世界岛,那联邦就是名副其实达成了王道霸业!

再这样的前提之下,所有的力量都必须朝着西线集结,南京再怎么天真也不会真的认为,目前西线三百万大军就可以平推欧洲了,至少千万才差不多。

陆军力量要集结西线,海军更是如此,未来在地中海甚至是大西洋,联邦需要面对将会是美英法德多国海军的联合对抗,这些个全都是老牌海军强国,光是舰队级航母都能够凑出来十几艘,战列舰更是按打算,海军想要拿下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少不了血战。

空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都已经在欧洲和中东开始部署了,针对俄国的全面战略轰炸已经开始了。

大局之下,所有人都没法违抗,白崇禧也更加不可能,南方军群注定是要解散然后被纳入西线的。

国军在亚太战区未来的作战力量只会保持第二舰队三艘航母以及两艘战列舰和其他配套辅助舰艇的存在,陆战兵力也就是海军的四个陆战师和几十万仆从国炮灰部队。

有这些军事力量存在,东线保持主动不是太大问题,也就是没法横扫北美而已,这也不是关键,只有欧洲才是东西方阵营决生死分胜负的终结之地。

白崇禧看了一眼地图上的态势,满眼的恋恋不舍,整个澳洲已经只剩下了墨尔本和塔斯马尼亚州没有拿下了,麦克阿瑟指挥着美澳联军残部十九万人的部队,依托着岸防炮和水雷守住了墨尔本港口和巴斯海峡。

白崇禧麾下的南方军群本部都进入了休假状态,只需要派遣朝鲜部队去包围墨尔本就足够了,果子已经成熟了,就只等落地了。

澳洲已经被彻底孤立了,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已经毫无办法支援澳洲了,麦克阿瑟接到的命令也就是竭尽所能的拖延时间而已,欧美已经不认为澳洲占据还有机会转变了。

首节 上一节 288/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