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凭啥说我是战犯?

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47节

一开始肉联厂只针对日本人,后来又多了犹太人,再后来又多了外东北被坑杀的苏军,就连西北绿绿都差点被送进了肉联厂,最后还是南京感觉不合适,只进行了肉体毁灭了事,没有送到肉联厂去。

南京中枢大佬们都是要脸面的,甚至军方也对肉联厂的事情有意见,这种事儿发笔横财应个急,救一时穷困也就差不多了,常态化那是绝对不行的。

现在盟军阵营指着自己的鼻子骂什么反人类、种族灭绝、毫无人性,南京方面也只能唾面自干,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心虚到只能老实挨骂不敢还嘴。

此次前线发回来的情报之中就带了那么一股子军方态度,军方的意思就是,震慑效果非常好,对方很识相,要不要放他们一马,得饶人处且饶人?

文官也是抓住了这一点,提请老董停止肉联厂的扩大化,不能继续乱搞了,俄国不是什么小国,欧洲也不是小地方,真要是把所有敌人都送进肉联厂,国军接下来的战斗难度将会进入永久性的地狱级!

文官不奢求老董放过日本人,犹太人也无所谓,但其他已经有了自己主权国家和历史文化的民族,不能这么来了,否则这场世界大战打到下个世纪也不会有尽头的,摆明了没有活路,那么敌人肯定会战斗至最后一个人的。

老董也是顺坡下驴,做出了怀柔决策,当然肉联厂这种事儿不可能拿到台面上来说,只能够是强调前线军纪,提倡组建占领区“民主政府”,实施一定程度上的怀柔政策。

如果对方真的是识相,那就放过一马,如果是心怀鬼胎,那就没的说,继续往肉联厂送就行了。

至于已经被内定为肉联厂主要原材料的日本人和犹太人,那是宁可杀错不能放过的,毕竟雷老板的面子还是得继续给的。

高层有了一个隐晦的暗示之后,下面人自然是闻弦音而知雅意了,都开始改变了以往的三光策略,国防军毕竟是正规军,不是野兽部队,能够不杀人,也没有谁愿意滥杀平民的。

慎杀才是正常人的思维,绝大部分士兵都不是天生的杀人狂,当然类似日本人那种禽兽思维不在此例,毕竟他们在联邦眼中不算人类。

任何事都是要双管齐下,要恩威并施的,光靠杀戮没有仁慈,谁都不会认输的,不能把人往绝路上逼嘛,当然某些民族就是要灭绝的,这也是联邦高层的共识。

454.一支成熟的军队要学会自力更生

“扯淡!我们的军队,不是商队,他们这么搞想干什么?这群人到底想干啥? ”117师师长孟烦了上校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底下的人也都是一脸茫然,全都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神态。

事情的起因就是附近的俄国人忽然跑上门过来做买卖了,并且数量不少,很多都是本地民众,一直都是国军严密防备的敌占区潜在危险分子,大家刚来欧洲的时候还做好了像日本那样遭遇全民皆兵的情况,但没多久事情就开始有些不对劲了。

一开始之时莫名其妙的蹦出来一些俄国人拉着粮食跑到战区,这群人都是过来上缴苏军战时军粮俄国农民,鬼知道他们怎么在这种鬼天气跑到战区来送粮食。

国军发现之后人都懵逼了,感慨这群俄国人天生就是冻不死的体质么?大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呐,依靠人力拖拽着整车的粮食,顶风冒雪送到战区来,这到底怎么回事儿,没人明白。

实际上这群俄国农民都是接到了当地人民委员会的命令,必须要把足额足量的军粮送往指定驻军地点,农民运粮队出发之后,却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已经被国军占领了,那些需要补给的苏军要么被歼灭要么就是被俘虏了。

这些事儿没人通知他们,于是乎他们就埋头把粮食送到了国军门口,国军也不明白咋了?误认为这些俄国人是来做生意的,也就没有为难他们,用一些燃料还有生活日用器具换走了粮食,上好的新鲜谷物还有各类萝卜土豆也恰好都是国军急需的物资。

俄国农民也是懵逼状态下,被收走了粮食,然后砸了一堆燃料日用品和国军缴获苏军物资,然后稀里糊涂返回了,他们也不明白人民委员会为什么下令让他们给侵略者送粮食,但是没人敢违抗苏维埃的意志。

慢慢的周围的俄国村庄就开始有样学样,用粮食和窖藏的蔬菜以及腌制菜去找国军换东西,离谱的农民甚至还用私藏的黄金找国军买东西。

无论是什么都要,手套、帽子、火柴、打火机、煤油灯、手电筒、指甲剪.........只要是土地里面长不出来的东西,他们全都要,甚至连生锈的铁钉都会当成宝贝。

胆子大的俄国农民更是跑到战场上冒着踩地雷的风险,去拆卸那些废弃的坦克车辆残骸,连车窗玻璃都要拆回家,最离谱的竟然跑到了国军防线前方去偷铁丝网,被打死了不少人,还是继续偷。

有些国军阵地往往睡一觉起来就会发现,前天铺设的铁丝网全都消失了,连铁丝上面挂着的罐头盒都不见了。

国军入驻苏俄村庄,与当地平民的相处久了,就会发现这群俄国人似乎都是小偷,尤其是对轻工业品极其感兴趣,很多士兵的脸盆、牙刷、毛巾、牙膏肥皂甚至是内裤都被偷光了,后勤单位的维修用的扳手、螺丝起子也都是经常神秘失踪了。

这些玩意儿失踪之后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当地农民完全一问三不知,不管你说什么,他就是摇头,有些国军被偷的受不了了,赶紧离开了村庄。

洗个澡你一伸手就会发现肥皂洗发水没了,扔掉毛巾赶紧找,然后发现自己的内裤衣服也没了,转过身又发现毛巾也不见了,到最后脱在浴室门口的靴子也无影无踪了。

经常一个澡个把人洗成了光溜溜的状态,只有那些带标识的野战服才没有人偷,武器也没有人偷,因为那太显眼了而且国军肯定会追究到底的。

俄国老农民有自己的智慧,他们看着傻大黑粗,但却其实很精明,只拿自己最稀缺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于国军而言丢了很气愤,但又没到上纲上线的地步,犯不上撕破脸,可一直被偷却又很恶心人。

后来被整急眼的国军只能够开诚布公,表示可以交换,不能继续偷窃军队财产了,士兵们丢了自己的靴子内衣,那也是需要花钱重新购买的。

上头不想破坏还算过得去的占领区和谐关系,让底下人自己想办法,前提就是不能搞得到处烽烟闹游击队。

大冬天的谁都没法动弹,能够花一些不值钱的物资收买民心,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于是乎占领区军地贸易就这么开始了,就给明朝时期的边市贸易一样,通过交易付出一些微不足道的代价,让蛮夷获得好处,然后维持占领区的平衡稳定,先把这个严酷的冬天熬过去再说。

但谁都没有料到的是这些俄国人对于生活工业品的需求实在是太疯狂了,基本上只要是地里面种不出来的东西,他们就是无限量的需求。

国军是在秋季打过来的,苏联政府来不及征缴今年的余粮,俄国农民们手头粮食很多,一股脑的全都送到了国军这里来换取工业品,一把铁锤加一袋子铁钉都能换一百公斤的燕麦,这在国军看来很离谱,但在俄国农民看来很划算。

余粮是国家的,但铁锤和钉子却是自己的,这笔账怎么算不亏。

换着换着国军自己都受不了了,没必要弄那么多粮食农产品,他们来这是打仗的,不是来做买卖的。

117师现在师部仓库里面堆满了各种谷物和耐储存蔬菜,而他们手头后勤部队连一条备用轮胎都快没有。

“不能这么乱搞了,再这么下去,俄国人就要送女人了,我们过来打仗的,不是来做生意的!”孟烦了狠狠地拍了拍桌子,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荒谬的现状。

为了维持各地治安会的运转,为了维持占领区稳定,现在部队营地都快成集市商贸城了,就近的俄国人跑过来也就算了,最离谱的是还有远隔上百公里的敌占区平民跑过来做生意,这就属实离谱了。

现在冰原上出没最频繁的不是俄国游击队,而是俄国农民自发组成的商队,鬼知道这些人到底图什么,冒着随时冻死在路上的风险,就为了跑过来换几把剪刀铁锤还有没卵用的玻璃铁钉,简直荒谬,孟烦了都怀疑这是不是苏军的一种新型渗透战术。

国军认为俄国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国,他们的人民应该不缺工业品,所以这种诡异的贸易,肯定是俄国人想要渗透己方获取情报,或者是在粮食里面下毒,毒害自己。

国军的看法既对又不对,俄国的确是一个当今世上少有的工业国家,但却是一个瘸腿的工业国家,整个国家的全部工业产能几乎都是国有,几乎全都和军工领域有关,民用的工业在俄国目前非常匮乏。

城市居民和工人随手可见的工业品以及日用品,到了农村那就是稀罕物件,农村仅有的一些工业品也都是属于生产用具,而不是生活用具,并且这些工业品都还是公有的东西不属于私人。

苏联这一时期的军队很强大、工人很光荣、官员很富有,但唯独农民却过得异常凄苦,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生产可以出口换取外汇的粮食,然后提供优质的灰色牲口作为兵源。

苏维埃政府从农民手上拿东西拿人,那叫征集过剩物资以及征召人力,都是不用花钱的,因为所有的东西包括人都是苏维埃国有财产,自己拿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付出呢?

现在国军蹦出来,竟然愿意有偿的征集物资,俄国农民当然是用脚投票咯,今年赶紧把多余的粮食换成有用的东西,不然明年就得被征收队白白拿走了。

尤其是原理莫斯科以及西部欧俄地区的偏远城镇农民,这些人活了一辈子可能都没见过肥皂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竟然还有不用装油只需要摁一下就可以发光的手电筒。

俄国的强大只是相对于他们的军队和政府,俄国的繁荣目前也只局限于城市,至于农村偏远地区那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很多地方甚至依然还是保持当年沙俄时期的模样。

这是俄国人能够在一战结束苏维埃建立之后发展出如此强大国力的秘诀,也是他们强国之路上付出的代价。

所以说千万不要把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混为一谈,这两件事儿从具体过程来说,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俄国革命是城市为主,工人为主,中国革命一直到一九七六年,那都是以农村为主农民为主。

视线重新回到孟烦了先生的身上,他之前的怨气都还没有发泄完,很快电讯官又跑过来:“师座,上峰又来了新命令!”

“念!”

“接南京国防部通知命令,特此转达,前线各部队以师为单位,在占领区试行以下税制..........."

电讯官淋淋洒洒念了一大堆命令,孟烦了听完之后人都麻了,无力坐回了椅子上:“这到底是要搞什么,能不能认认真真的让小太爷打回仗呐?”

新命令内容很简单,那就是对占领区进行收税!各种税都要收!这条命令的初衷则是为了减少本土后勤消耗。

毕竟从本土几千近万公里运输物资过来,实在是太吃不消了,装备弹药没的说,但被服物资如果能够就地解决那就是最好了。

中亚以及欧洲地区—直都是棉花粮食产区,如果能够就地征集到大量物资,那对于后方本土将会是大好消息,高端工业品,比如大炮坦克,子弹炮弹、卡车飞机肯定是要从本土运输过来的,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军粮、被服、内裤袜子这些东西本土感觉没必要这么远运输过来,如此漫长的后勤距离,就算是一根针运到前线,一路上的消耗也是让人吃不消的。

了不起我给弄一些食品加工设备、还有纺织设备,送到前线占领区,你们自给自足去吧,原料多的是,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南京联勤部为了压缩后勤供给也是费劲了心思的,朱玉阶上将连军队大生产自力更生的办法都想出来,提前把南泥湾计划都搬上台。

由此可见南京对于这段长达近万公里的后勤线有多么的无可奈何了,但凡稍微有―点的办法,那也不至于半点办法都没有!

国防部也是被逼无奈才想出来军队自力更生,一边生产一边打仗的法子,掠夺这种法子太败名声了,国防部就美其名曰"征税”!

国军能够在占领区征集一吨物资,本土后方就可以减少三吨以上的消耗,这就相当于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的道理。

国防部能够把子弹炮弹军械装备万里迢迢送过来已经是极限了,这都还幸亏是陇海铁路延伸线终于修过了阿拉山口,北部延伸线也和西伯利亚大铁路汇合了,不然根本没法维持西线两百万大军的后勤。

原始空德军从柏林出发到莫斯科,也就撑死了一千六百公里的地图直线距离,而且沿途一马平川全都是平原,并且还有铁路以及公路。

但国军从南京到莫斯科地图直线距离是七千公里,实际距离从南京到石家庄,再沿着陇海线抵达迪化,再从迪化出发进入中亚里海,在抵达前线,这其中的实际路程一万公里都打不住。

原时空德军维持一百六七十万德军在东线,两千公里的后勤线就整得人欲仙欲死了,现在国军需要维持两百万军队长达上万公里的后勤补给线,这其中的难度提升可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指数性平方增长了。

西线军队打得越远,后勤就越难,国防部现在只是让前线军队收税搞贸易交换,将来如果兵力更多,估计到时候军队还得自己种地了!

国军可不是光有一个西线,还有南线和东线作战,接下来的太平洋战争甚至是未来登陆北美的作战,清一色都是几千上万公里的超远补给线。

可以说当前时代的国防军,前线军队战斗力已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次要因素了,决定胜败的主要因素是后勤的战斗力!他们能够把东西两条长达上万公里的后勤线维持住,那战争就能赢。

南京国防部形象的将这离谱的后勤方案称之为“赤道计划"!

455.俄式生产承包到户制度

天寒地冻的俄国大地,哪怕就是巨熊也得窝在洞里,但人类却可以顶着风雪交税!

孟烦了的师部已经变成了国税局,参谋们也按照缴获自苏联政府机构的文件资料,对照占领区喊来了所有地区维持会会长,前来核实本年度的实物税。

117师所处的契卡洛夫市方圆上百公里内,大大小小一百多个俄国人维持会长都跑过来,参会的另外还有一名特殊客人,那就是来自国内的湖广商会会长江庆阳先生。

江庆阳是被军方邀请而来,现在能够从本土抵达欧洲的商人是罕见的,尤其是在这种风雪严寒之中,商人们的确觊觎新占领区的丰厚利润和潜在商机。

但是连军队的后勤部队都难以抵达的地方,他们这群商人民间组织就更难了,商人想要赚钱不假,但前提是得有命花,大冬天零下三十多度,谁敢组织商队去欧洲赚军队的钱?那都不是商队了,而是极地科考队!

而江庆阳则是本土商人之中最特殊的一位,甚至比那些军政大佬家族撑腰的巨上更加牛逼!

因为江庆阳本人是银星勋章获得者,银星勋章呐!这玩意儿很多军政大佬本人都没有,但江庆阳有!而且是南京特批,并且有彭德华上将力主推荐的,这枚勋章往胸口一戴,常人见了都得喊—声“伯爵爷”!

军方有什么事儿第一时间也是想起这位爷,于是乎在欧洲占领区实行了本地税制之后,就邀请江庆阳过来参与此事。

江庆阳收到邀请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搭乘军方运输机直接来到前线机场,随行的还有二十多吨货物,这份待遇简直没谁了,这就是银星勋章的威力。

普通非军事人员想坐军队的运输机那是根本没门的,甚至非前线编制没有正式理由的军人想要坐飞机前往一线也是得看资格,一般没有个中校以上军衔根本拿不到这种关头之下的许可令,但人家江庆阳不但坐飞机来了,而且还带了二十吨货物!

要知道这可是寒冬腊月的西线欧洲占领区,后勤部队想要拿到二十吨空运配额都费劲儿,一介商人却办到了!

江庆阳来了西线欧洲占领区之后,立刻被战区司令部接见了,然后直接前往117师师部参与具体的税制计划。

上头也对江庆阳做出了指示,那就是必须竭力帮助军方在距离前线最近的地方建立起一些后勤保障体系,军队收税是没法直接消化的,只能够通过外部力量去把税收转化成可供战争的资源。

毕竟军队虽然说是自力更生,但也不可能放下步枪去磨面粉织布吧?这些事儿必须交给可靠的人,交给文官很明显不行,军队一向和文官过不去。

而且这种油水极其巨大的事情,军队交给文官来办那就是等于把到嘴巴的肥肉,让给死对头吃了,更是变相的把自己把柄交给对手。

别不信,军队照样也是有贪污的,不然那些个将军们凭啥一个个身家巨富,光靠将官一个月两三千华元的工资和补贴,能办到么?显然不可能!

这些事儿交给商人来办是最合适的,而且商人们也都是会来事儿的,很有眼色,知道孝敬大佬们,也知道分润利益给军队,这—点很重要的要。

孟烦了接到了命令,见到了江庆阳之后,就进行了交接,直接拍板实行了包税制,,就是元朝蒙古人时期那种税制,军队只需要拿到足够额度的物资供应,还有那些见不得光的“回扣"都能够到位,这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全都给包税人处理,军队只负责武力威慑,保障所有人都会老老实实听话纳税!

孟烦了还规定,开春融雪之后,军队要求的第一批物资就必须到位,这是死要求必须做到,否则就取消江庆阳的包税权利。

西线战区司令部,李宗仁元帅已经决定在开春融雪之后,立刻发起攻势,各部队都在疯狂的收集筹措物资准备开春之后的战役,显然光靠本土通过欧亚大铁路(陇海线延伸线)和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的那些物资远远不够。

上万公里的补给距离,两百万军队的需求量,这两条铁路就算是跑断了也不够,更何况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力太差了,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绝大部分路段全特么都是单线铁路,这你敢信??而且铁轨宽度不一样,内地火车运输物资还得换轨才行,严重影响效率。

而欧亚大铁路(陇海线延伸线)虽然是复线重在轨道,运力强出去老远,但里程不够,现在才修过阿拉山口,未来计划延伸出南线通往中东北非,北线通往欧洲平原,可那都是至少两年后才有成果的事情。

平常时节,西线部队还可以通过公路、土路,汽车甚至是骡马运输物资补充一下运力,但寒冬时节就只能够依靠铁路运输以及就地补给了,连内河运输都走不了,因为河流全都冻上了!

李宗仁为了满足开春之后的攻势需求,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就地征税也是一种勉强过得去的法子。

首节 上一节 247/3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