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209节

  这不是扯淡吗?

  “一派胡言!”

  那名王姓学子忍不了了,当下怒斥道:“此子是在否定我儒家经典,这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完全不学无术之辈。”

  说着,还是气不过,就想伸手把邸报撕了,不让这等胡言乱语,污秽自己的眼睛。

  还是找出文章的学子,连忙把邸报抽回,因为这是他出钱买的。

  “王兄切莫激动,我这可是花了钱的,你若有钱给我,这邸报你撕也就撕了。”

  “多少钱?”

  “五十文。”

  “……继续看吧!”

  反禁欲的文章,已经被自动略过,接着往下看,此人观点在开头来了一下棒喝后,不忘继续穷追猛打,复而提出理学认为的气理论,不应该是抽象概念,而是客观概念。

  什么意思呢?

  就是儒家认为的心气,这个气应该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跟主观意识的抽象无关,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应该是客观存在。甚至还提出了所有事物都是运动状态,不存在静止之物,就算有绝对静止事物,那也是静中藏动。

  好家伙,要是聂宇看到,怕是得惊为天人,这货莫不是穿越者,居然知道原子是运动的。

  当然,实际上二者说法肯定有区别,但让现代人乍一看的话确实太像了,真的就很像穿越者用古人的说法,解释原子的运动和物质的化学反应。

  因为暂时还没学到这些部分,所以几个学子看完这篇气元论,都有些脑袋懵懵,不晓得这位老兄到底要说什么?

  看不懂,那就继续往下看,下面的内容说的比较简单,似乎是因为给的篇幅快不够用。先是提出人的知识不应生而知之,而是后天学习得来,又说理学儒家不应该是僵化一成不变,就连圣人之言,那也不是一直都对,应该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并由此进而提出了理势合一。

  那就是历史社会的变迁,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在运行,伪清必然是会消亡,就连现在昌盛的大汉,未来也会有消亡的一天云云。

  跟着还有人性性日生而日成,意思就是人性不是一成不变,儒家对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实际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随着身边事物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既可以在没有生命威胁前提下坚持性本善,也可以在生命受到威胁,或者得到了足够利益,转而变成性本恶。

  中心思想就是,人性善变,而非性善、性恶。

  看到这里,几个学子已经有些不知所措。

  既有文章突然结束,给了他们一种意犹未尽,同样还有这篇文章实在太过于离经叛道,几乎是从各方各面在反驳儒家治世的经典。

  难怪只有背面的这点篇幅,应该说邸报上给他们刊登了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怕是都得烧高香了。

  “此文如此大逆不道,到底是哪位大儒所写?”

  最开始怒骂的王姓学子,已经干脆用上了大儒尊称。

  离经叛道归离经叛道,可说的确实有理有据,还给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在没有被彻底辩倒前,那这观点就能开创一方新学派。

  “我看看……楚南邓显鹤。”

第283章 楚南邓显鹤

  “荆州大学府有学子私下斗殴?”聂宇颇为诧异问道。

  左观澜明白问的什么意思,连忙回答:“确实是学子间的私下斗殴,荆州府衙及时出面干涉,并未发现有人挑拨。而斗殴的起因,似乎是因为上期邸报的一篇文章,此文臣也看过,只能说着实不好评价。”

  “连你都不好评价,那孤倒要看看。”聂宇一笑,伸手接过左观澜递过来的那期邸报,直接翻到被特地圈画出来的文章。

  刚看开头,聂宇同样惊了一跳。

  好家伙,上来就是贴脸开大,喷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谬论,难怪那些学子们受不了。

  再往下面看,越看聂宇越是觉得心惊,心惊之余还有种强烈的既视感。尤其是里面的气元论和人性善变,几乎等于是把自己跟传统儒学划在了对立面。

  认真看完全篇,聂宇连忙往下去看署名:“邓显鹤?”

  这人他没听过,那名气应该不是很大,但对方宣扬的学术思想,他已经差不多想起来是师从何门。

  这明显是王夫之的学术思想,而且这个邓显鹤学的非常透彻。

  不仅把核心思想一一举证,还跟着推陈出新,适应当下大汉的改革,对王夫之的学术理论进一步做出了辩证解释。

  目前邸报上的辩论主旨,已经围绕在了三纲五常。

  双方名儒,纷纷引经据典,激烈辩论。

  聂宇最开始用来开团的那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圣人不能禁也”,早就已经被湖南来的名儒推翻。

  不能说是完全推翻,而是先赞同这句话是圣人之言,接着再釜底抽薪,用圣人之言来把这句话重新推倒。

  朱熹说寡妇改嫁,圣人都不能禁,没必要强求百姓也去恪守贞操。

  这话当然是对的,圣人不会有错,但不要忘了,失节事大的前一句,是饿死事小。

  什么意思呢?

  圣人的意思是,寡妇生活无依,都要饿死了,那当然能改嫁。这是迫不得己,为了养育子女,是为人伦大道而失节。

  没错,还是失节了,但为养育子女,可以原谅。

  可要是饿不死,或者没有子女抚养,就应该坚持守寡,否则便是不守妇道,淫娃荡妇。

  这个传统到迂腐的辩题,还真就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罗典无法反驳,就是败在了这一手,圣人之言只说了没条件的可以不守寡,但没说不守寡的不算失节。

  而且,要是浮于表面去理解,朱熹这位儒家恶圣,实际还是支持寡妇守节的。

  那就可以认为,朱熹始终坚持寡妇改嫁,就是失去贞操,只是圣人体恤百姓困苦,所以才做出了一些个人让步,这才是圣人该有的品德。

  辩论辩到这里,支持新《女诫》的辩手儒生,都有些束手无策。

  结果,邓显鹤这家伙异军突起,突然就发表了一篇文章,他也不围绕辩题里的女子改嫁算不算失节,而是直接贴脸开大,全盘推翻。

  先说失节,他直接言明,世人理解的失节与朱熹这位儒家圣人理解的失节,两者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世人认为失节,说的是女子改嫁算失节,这也是朱熹前后语段结合得出的结论,同样还是南宋以后长期政治宣传的结果。

  但邓显鹤认为,朱熹这是借事讽谏当时的南宋朝廷,认为南宋朝廷对金人称臣乞降,那些宋臣投降金国,便是文臣和朝廷的“失节”。

  堂堂中原正统,居然仕宦金人女真,这难道还不算“失节”?

  邓显鹤要么不说,要说就直接做绝,他太年轻了,读过最多的书还是王夫之的禁书遗作。所以干脆搬出了大汉和伪清,认为若是大汉有一天与伪清称臣议和,那大汉就是“失节”,而那些伪清的汉臣、文人统统也都是“失节”的汉奸。

  把辩题上升到朝廷层面,当场就打了反方的辩手名儒们一个措手不及。

  邓显鹤趁着对方没反应过来,接着又提出王夫之的核心理论。

  反对程朱理学的禁欲,认为气元是客观存在,否定生而知之,认为圣人经典也不该一成不变,又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只有根据实际需要的来回变换。

  这么一番理论发表出来,刚刚才因为上一篇“仗义执言”,得到了正方辩手支持的邓显鹤,马上就变成了众矢之的。

  本来双方辩手,还在围绕三纲五常、女子贞节打笔头仗。现在干脆也不打了,干脆联起手来先干邓显鹤这个儒家异端。

  邓显鹤实际上已经很保守,因为按照王夫之的全盘思想,那可是能上升到反皇帝的。

  均天下,反专制,这可太激进了。

  激进到伪清不得不大力压制封禁,不可使其重见天日,而历史上王夫之的学术思想真正得到抬头,还要等到鸦片战争打完以后。

  聂宇放下邸报:“此人才干如何先不说,胆子倒是真不小啊!”

  左观澜闻言瞬间了然,大王只说这个邓显鹤胆子不小,却没说对方大逆不道,更没有恼怒生气,那就说明对邓显鹤的理论至少都是不反感的。

  果不出所料,聂宇下一句便说道:“让礼部那边查查这个邓显鹤,看是哪里人士。若无问题,可推荐其去荆州大学府入学读书,这入学考就不必了。”

  左观澜眼眉微挑有些意外,大王居然如此看重这个邓显鹤?

  汉王亲自下旨让礼部推荐对方去荆州大学府读书,还不用参加入学考,这就算三年以后通过不了毕业考,那也能保底出来有个官身。

  因为这可是大学府,还是荆州大学府,相当于考上了清北,含金量还在清北之上,没法毕业都能给个官身。

  左观澜也不觉羡慕,大王已经给他透了口风,等南昌府城正式拿下,他就该走马上任去做南昌知府了。

  为什么不先给九江知府?

  第一是太快了,而且九江没完全拿下,还属于战事前线。

  第二在于南昌府离得近,未来提拔江西布政使、江西巡抚,那都要在南昌驻地办公的。

  聂宇的这套提拔流程,算是带了点历史名人滤镜,但不得不说。

  历史名人的能力确实有保证的,总不至于太离谱。

  左观澜收敛心神,又问道:“那荆州大学府的学子斗殴?”

  “没人出什么事吧?”聂宇问道。

  左观澜摇头:“多是学子之间扭打,最多只是擦破点皮,无人因此受重伤。”

  聂宇笑道:“那就不用去管,年轻人活动活动筋骨总是好的,天到晚憋在学府里读书,怕是骨头都得僵住了。”

  对于会出这种状况,聂宇早就有心理准备,历来的思想变革运动,吵得闹得最凶的地方,永远都是学校。

  因为学校年轻人多,血气方刚下当然会做出冲动之举,而聂宇作为这场辩论大会的裁判第三方,所要做的事情只是把控好局面。

  至于能不能吵出各方信服的结果?

  聂宇对此并不看好,就目前邸报刊登出来的文章,不说百花齐放,那也是牛鬼蛇神俱全了。

  想要有人能说服所有人,基本是在痴人说梦。

  不过这对聂宇和大汉来说没什么关系,大汉需要的只是文人们的吵架过程。

  谁赢谁输不重要,重要的是文人争吵不休,让争吵的议题扩散出去,连百姓都当做茶余饭后谈资。

  这些才是重点!

第284章 河南白莲教要顶不住了

  河南,六味居。

  “这条消息果真?”中年人掌柜看着手中密报,有些不太敢相信。

  面前送信的伙计也摸不着头脑:“掌柜的,您问我我也不清楚啊!但送信的说他们来自徽州。”

  掌柜的闻言皱了皱眉,他当然知道对方是徽商的人,他们能把六味居开到河南,还是靠着这些徽商的帮忙运作。

  要不然光靠大汉这脆弱的情报机构,能安插一两个细作来河南都是极限了。

首节 上一节 209/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