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05节
田灏已经快要麻木,他是文人,却也不是看出来,就靠这三千新募乡兵,怕是都不够反贼塞牙缝的。
“府台大人,府台大人不好了!”
“又出什么事了?”
田灏正在府衙院子里喝着闷酒,突然就见到自己师爷急匆匆跑进来,甚至都没让下人通传。
田灏直觉有些不妙,等师爷将一封密信递过来,打开一看,顿时脸色惊变。
湘西苗民义军击溃了朝廷大军余部,重新霸占了湘西,而后自去“苗王”王号,降为苗民将军,并打出汉军旗帜,正式宣告内附汉军。
不光如此,过往商旅还带来几个重磅消息,宝庆、永州的瑶民义军,居然也跟着打出了汉字旗号。
如此,算上早就被他们视为汉军部众的桂阳、茶陵义军,湖南还在朝廷控制下的地盘,就只剩下了他的永顺府,南边的沅州府、靖州直隶州,湘东的郴州直隶州。
换言之,在田灏这位永顺知府的眼里,湖南已经基本算是被反贼拿下了。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之前辰州有姜晟、刘君辅两位顶头上司顶着,常德还有荆州将军坐镇,这货当然没那么担心。
可现在,巡抚、提督、荆州将军全部战死殉国了,湘西倚仗的十万朝廷大军,也已经彻底没了指望。
师爷见着自家知府老爷半天不说话,有些等不及了,催促问道:“府台大人,而今时局至此,我等到底应当如何应对?还请府台大人,赶快拿个主意吧!”
拿主意?拿个锤子的主意!
他要是有主意,还用得着等到现在,田灏现在非常后悔,自己咋就那么着急,使银子给使到了永顺府这破地方。
穷乡僻壤,捞不到多少油水不说,还到处都有反贼。田灏已经被各路反贼给团团围住,他的北面是施南府的土苗(土家族)白莲教,西边是在四川到处肆虐闹事的川省白莲教,东边是汉军地盘,南边是湘西苗民。
四面汉歌,八面埋伏了!
“开仓放粮,多多募兵,防备反贼吧!”田灏沉吟了半晌,方才缓缓开口说道。
师爷被他这回答给整不会了,不是,你这算个屁的主意,募兵抗贼,这不是本来就在做了吗?
就算真要募兵抗贼,好歹也拿个具体章程出来,三句话不超过十五个字,有毛用啊!
可惜,不等师爷细问,田灏已经不给机会,当下摆了摆手令其退下。
“怎样?府台大人怎么说?”
“对啊!湘西苗民都投靠了反贼,我永顺府已是四面危局,稍有不慎就得万劫不复啊!”
师爷刚回到衙门前厅,在这里枯坐等候的王同知和李通判,就连忙上前开口问道。
“……放粮募兵。”
“什么?”
“府台大人说了,放粮募兵。”
“……”
三个人瞬间陷入到了沉默。
过了好半晌,那师爷忽然问道:“二位大人,不知你们是想活还是想死?”
王同知和李通判相互对视一眼,立刻问道:“师爷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些,怎么个活法,又怎么个死法?”
师爷摇头晃脑说道:“死法的话很简单,无非负隅顽抗,二位大人战死殉了大清。这大清的朝廷若是顾念苦劳,或许会为二位大人封妻荫子,让二位大人的家族富贵绵延不绝。”
“那活法呢?”李通判急忙问道。
“活法嘛!小人这里有上中下三策。”
师爷微微一笑:“下策,二位大人还是负隅顽抗,但能在破城前,就先假死脱身,今后隐姓埋名,或许能保命。”
“这样不行。”李通判摇头。
假死脱身,隐姓埋名,这太不靠谱了。
光是一个户籍问题就没法解决,没看人家朱三太子都七十多了,还被满清抓了出来凌迟处决。
师爷不紧不慢,继续说道:“中策,二位大人现在就弃城逃跑,往酉阳避祸。酉阳虽然也有贼寇,但都是战力较差的白莲教,而且还有朝廷官兵保护。二位大人可以一路潜逃酉阳,再上报朝廷,今上嘉庆新帝据说是个仁厚的,可能饶了二位。”
“……”
王同知听明白了,直接问道:“上策呢?”
“献城投降!”
“大胆(放肆)!”
王同知和李通判同时高呼呵斥。
师爷却是一点不怕,反而笑道:“二位大人尽可大声一些,最好招来几个衙役,把小人给抓了,那么二位大人也能去当大清忠良,为家族妻子谋个追谥富贵。”
这下,两个人都不说话了,刚刚也只是下意识呵斥,算是骤然听到不能听的话,说出来的条件反射。
可呵斥完后,他们发现自己居然并不那么反感,反而还有些想要认真考虑的意思。
这太可怕了!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是因为汉军已经几乎打下湖南全境,再加上彼时的四川、湖北、黔贵都不是有苗人造反,就是有白莲教反清,这局面跟圣祖年间的三藩之乱都颇为相似了。
师爷仿佛看透二人心中所想,说道:“二位大人想必已经看出来了,如今这大清江山,湖南已被汉军近乎全据,湖北、四川也有白莲教糜烂一片。就连黔贵西南,这里的苗人虽然已被压下,可只要湘西的朝廷大军战败,湖南巡抚、提督战死,湖南也被汉军全据,消息但凡传出去,黔贵苗人必定顺而复叛。”
这话还真是实话,苗民在满清朝廷的眼里,就是这么的反复无常。
可能第一年镇压下去,管了一年安稳,第三年又得起来暴乱。
没办法,满清朝廷改不了吃屎,压榨盘剥把人逼反,那就镇压,镇压完了,接着压榨盘剥,再把人逼反,再继续镇压……
师爷接着说道:“这大清已经快完了,二位大人是贵人,所以看不出来。但小人是师爷,自然看得明白,包括咱们永顺府,地方上早已经烂透。就算咱们治下的乡绅都能全力募兵,那也绝对挡不住汉军的大军!”
李通判皱眉问道:“所以,你还是来劝我们献城的?”
师爷笑道:“二位大人难道还看不明白吗?咱们手里只剩下了三千兵,就这三千兵,如何挡得住汉军的上万兵锋?而且,二位大人就那么确定,这三千兵不会倒戈,城中内外乃至地方乡里,没有士绅大户跟着投汉,去做带路党?”
此言一出,两人顿时一惊。
过了好半晌……
“献城投降真的能行?”王同知还是有些疑虑。
师爷咧嘴笑道:“呵呵,咱们不是还有府台大人在吗?”
好家伙,汉军都还没出兵,永顺府就已经准备投降献城了。
实际上,不光永顺府如此,南边的沅州府、靖州直隶州,同样也在纠结考虑。
要是换作半年前,别说纠结了,他们连想都不会想。因为他们可都是正经朝廷命官,哪怕官秩略低的靖州知州,也能穿正五品官服。
要他们从贼,怎么可能?
可现在,湖南被汉军全据,湖北、四川、西南都是白莲教和苗民在反清,闹得越来越大。
而且,汉军也不像寻常反贼,汉军好歹还算尊重读书人,除了分田、释奴和改税法有些难以接受,其他的完全就是开国皇帝,雄主模板了。
或许,他们也不是不能冒险梭哈一下。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
他们不敢真的去死,那么冒险搏一把,成了富贵百年,输了大不了还是一死。
提前请个假
出去约会了,晚更新(ω)
第153章 乱起
乾清宫。
文武满汉大臣,尽皆伏跪于地,不敢言语。
今天是正月二十六日,跟腊月的小年一样,也是南北独立分开来过,北方人要过天仓节,祈求五谷丰登,南方人要过观音开库,送财纳福。
不过今天,南北百姓们倒是各自过节,欢天喜地去了,但京师皇城里的满清君臣,却是有些坐蜡。
湖广的白莲教已经越闹越大,湖北就先不说了,白莲教贼寇和官兵正在襄阳反复拉锯僵持。而湖南境内,一支旗号为汉军的白莲教反贼那可就更厉害了,按照额勒登保和明亮联名送递京师的战报,整个湖南全省居然都已经大部沦陷。
额勒登保和明亮可没去区分,哪些是改旗易帜的其他义军,哪些是汉军实际控制的土地。就连郴州、沅州、永顺、靖州这几个还没失陷的州府,在这两名败军之将说辞里,也是成了汉军嘴里的鱼肉。
不把汉军吹的厉害些,不把汉军跟白莲教绑在一起,那他们两个的责任可不就大了去了!
虽然罪过还是不小,这可是湖南全省沦陷,死了一个巡抚,一个提督,最高都到正二品大员了,而且这里面还死了一个荆州将军,还是姓爱新觉罗的八旗将军。
这还得了?
“啪!”
乾隆一把将手中没看完的战报奏折给丢在了地上。
和珅跪在最前,连忙作势低头拜下,口中山呼:“万岁爷息怒!”
“万岁爷息怒!”
百官跟着一起伏身山呼。
“息怒息怒,你们让朕如何息怒?”
乾隆却是愈发愤怒,呵斥道:“额勒登保、明亮都把请罪折子送到朕这里来了,白莲教之乱蔓延四川、湖广,湖南全境都已沦陷,连湘西的苗子也死灰复燃。七省十余万大军啊!全被湖南的白莲教贼寇击溃,没了这十余万大军,贵州的仲苗(布依族)又降而复叛了。”
“你们要朕息怒,息怒就能让这白莲教乱平,息怒就能让湘西、贵州的仲苗乖乖听话?”
满朝文武再度低头,谁也不敢乱动,生怕一时不察触了乾隆的霉头。
嘉庆皱着眉想要说话,但又很快想起老师朱珪在回信里的叮嘱,谋定而后动,要隐忍不发,才能有机会。
经历了“一年之痒”的嘉庆,显然已经成熟许多,知道自己不能再妄动,必须要学会隐忍。去年他初登皇位,还想过要掌权,所以尝试把老师朱珪给调任回来帮自己,结果反被和珅诬告“结党营私”,他的老师别说回来了,还被贬到了安徽做巡抚。
呵呵,堂堂一国之君被大臣诬告“结党营私”,这事情放到哪朝都得是笑话。
既是笑话,又是悲哀。
嘉庆不敢说话,满朝文武不敢说话,但终究还是要有人说话。
去年因为福康安战死,所以又加正黄旗侍卫内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的和珅,稍稍把头往上抬了抬,就这么盯着宫殿地砖说道:“湖南沦陷,七省十余万大军尽皆溃败,都因额勒登保自作主张,分兵出战。让湘西兵力空虚,给了湘西仲苗可趁之机,而前线对白莲贼寇兵力不足。这才导致两线溃败,额勒登保应当立刻召回京师,听候发落!”
上来就是直接问责,也是和珅跟了乾隆几十年,比嘉庆这个儿子都了解乾隆的脾性。
乾隆非常好面子,而且特别刚愎自用,为了维护面子,甚至可以胡乱诛杀连坐大臣。
上一篇:世子稳重点
下一篇:大明:汉王朱高煦家的鼍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