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明君

万历明君 第197节

  难怪叫他前来。

  岳州府设有洞庭守备一员,岳州卫指挥使一员,兵丁5174名,当然,这是定额。

  前者是文官,专管洞庭湖,正五品官身,与岳州知府一级。

  钦差能杀固然能杀,但海瑞的意思,显然不在此处。

  弦外之音,还是要他赵贤来杀人,希冀他能够帮助钦差稳定湖广局势。

  他瞬间听明白了言外之意,却没第一时间答话。

  反而问道:“陛下不是让我戴罪入京?”

  很难说皇帝是为了保护大员,还是真的怒不可遏,让他即日入京。

  但无论是避嫌也好,皇帝诏令也罢,他都不应该在湖广盘桓。

  海瑞喝了一口米酒,将漏在桌案上的醪糟用筷子夹起,又放进嘴里。

  下咽后才笑道:“这不是还没宣旨吗?”

  “陛下令我便宜行事,我也没什么好避讳的,赵巡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

  他一到湖广,就打落陈瑞等人的乌纱帽,是为了立威。

  随后提拔徐学谟,以及如今保下赵贤,则是为了安定局势。

  就像皇帝的口头禅一样——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嘛。

  赵贤沉吟片刻,突然坐直了身子,认真道:“张楚城的事,我事先当真不知情,也绝无暗中放任的算计!”

  话音一落,大堂里静了静。

  海瑞放下碗筷,也正襟危坐:“巡抚衙门的印信,是谁动的?”

  赵贤面露苦涩:“巡抚衙门不常设,官吏多是从三司抽调,人多眼杂,可疑的人,实在太多了。”

  海瑞不置可否,追问道:“朱英琰是怎么死的?”

  赵贤自嘲一笑:“我杀的,或者,双脚离地半人高,一跃而起,悬梁自缢而死。”

  这就是三司衙门给的结果。

  脚下空空的自缢而死。

  或者是巡抚赵贤怂恿其遁逃,朱英琰不肯,便被赵贤下了毒手。

  海瑞没理会他的自嘲,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才重新端起碗,开口道:“我会查明的。”

  赵贤一听这话,当即舒了一口气。

  他就是怕钦差立功心切,要将他算进功劳里,借用他安抚湖广局势后,便是卸磨杀驴。

  但如今得了海瑞承诺,总算心里有底了——海瑞的承诺,他也愿意一信。

  他也不叨扰,起身道:“明日我便赶赴岳州,杀了洞庭湖守备丘侨,祭天怒、泄民愤。”

  海瑞见他应承,也舒缓了颜色:“让参议冯时雨一并去吧,修缮堤坝的事,事急从权,直接用脏罚银。”

  “兵丁就不必带了,岳州卫不日要与京营换防,总兵柳震处置此事,也要带兵去岳州,巡抚可与他一道。”

  赵贤点了点头,便要转身离开。

  突然海瑞再度叫住了赵贤:“赵巡抚,巡抚衙门此前镇压土司,多有土司内附。”

  “可有稍微亲善一些的,跟咱们往来贸易?”

  赵贤一愣:“土司?”

  土司就是施州、永顺,那些少民部族。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海瑞点了点头,意味深长:“私铸兵甲,总有去向嘛。”

第104章 咸菜豆腐,三怨成府

  五云宫阙连霄汉,金光明照眼。

  玉沟金水声潺潺,?囟观,趋跄看。

  仪銮严肃百千般,威人心胆寒。

  ……

  殿内侑食乐,一曲《殿前欢》,歌姬声婉转,舞女姿婀娜。

  麾竿、柷、敔、搏拊、琴、瑟、箫、笙、笛、埙、篪、排箫、钟、磬,各种松下交织在一起,宴会的氛围逐渐热络了起来。

  一阵嘘寒问暖、推杯换盏。

  太妃吴氏与王妃王氏,以不胜酒力为由,离开了宴会。

  邬景和目送这位太妃离开,心中明白,这是终于要开始说正事了。

  岷王朱定耀率先开口:“今上自登极以来,皇天眷佑,海宇宁谧,当为陛下贺!”

  说著他便起身,高举酒杯,遥遥对著北方,等著殿内众人一起。

  众人对视一眼,先后起身。

  邬景和挑眉看了朱定耀一眼。

  岷府……

  太祖十八子始封,传至如今乃是第七代,与世宗皇帝一辈。

  岷王府向来都不老实,正德时,岷府黎山王朱彦漠,便“收蓄奸徒,从臾为非”。

  到嘉靖时,又“招纳亡命,剽劫为盗”。

  最近的也就是隆庆元年,“结党横行,昼夜若狂,聚众殴打察使顾问几死。”

  总而言之,就是豢养匪盗的专业户,前科累累,不计其数。

  这也是此行重点要关照的对象。

  此时众人都起身遥敬皇帝,却见邬景和仍是端坐不动。

  东安王使了个眼色,永安王府辅国中尉朱英爌立刻会意。

  他佯作不悦,皱眉道:“我等起身遥敬陛下,红盔将军为何端坐不动?”

  俨然一副君上受辱的模样。

  话音一落,殿内之人纷纷朝邬景和看去。

  邬景和盘膝坐在桌案后,被人视线包围环绕,自顾自地夹了一筷子细嚼慢咽。

  这不是他不愿意保持基本的礼数。

  而是那位岷王朱定耀,话里有话,他不愿意接罢了。

  “皇天眷佑,海宇宁谧”几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是太祖皇帝当年分封诸藩时候的原话。

  其后紧接著便是说,“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他要是真敬了这话,恐怕就得是你好我好的路子上去了。

  邬景和也不去看什么辅国中尉,只迎上大殿对侧,岷王朱定耀的视线。

  他缓缓起身,走了过去:“陛下赐我手执黄钺,腰悬金印。”

  “君心之所托,圣意之所膺,皇权之所彰,帝威之所至。”

  “本官自是钦差,代表圣上,殿下又何必遥敬?”

  他在众人错愕的神情当中,轻轻接过朱定耀手中的酒杯。

  一饮而尽。

  而后施施然走回原位,笑道:“诸位敬我便是。”

  众人面面相觑。

  朱常汶张大嘴巴,没想到这位姑祖父,还有这么跋扈嚣张的一面。

  但是不得不说,潇洒得让人有点羡慕。

  襄藩、荆藩等来人对视一眼,没意料到抬出敬皇帝的名义,这么好一个台阶,邬景和都没下。

  甚至还说出这种嚣张的话。

  岷王朱定耀最后反应过来,面色铁青。

  这是有意辱他!

  朱定耀眼看就要发作。

  就在这时,坐在主位的东安王,终于发话。

  朱显梡苦笑一声:“我府一片心意,为将军接风洗尘,正是觥筹交错,其乐融融之际……”

  “将军又何必总自诩君父化身,让咱们吃酒也不自在呢?”

  皇帝隔得这么远,怎么一点面子不给,做给谁看呢?

  再说,又不是不让你交差,何必为难大家?

  双赢岂不是更好?

  邬景和摇摇头:“君父膺寄在身,不敢轻易抛诸脑后。”

  东安王朱显梡摸了摸肚子,只觉得有些棘手。

  这位驸马爷,还真是油盐不进。

  他顿了顿,终于放弃了试探,挥退店里的歌姬舞女,王府属官也默默退了下去。

  等殿内安静下来后,朱显梡才认真看向邬景和,开口说道:“姑爷,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既然姑爷说,圣上为湖广之事忧虑不已,劳心劳神。”

首节 上一节 197/3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以穿成红方首长,开局平推蓝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