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963节

  在以北十七公里,有一座庄园,上百名贵族站在庄园外的山丘上,举着新旧不一的明制单筒望远镜,努力地寻找中晨雾里的敌人。

  可一切都是徒然,他们什么都看不到。

  但是这群贵族依然信心满满。

  一位贵族嘴巴里还喷着酒气,挥舞着拳头大喊。

  “大明人有火枪,我们也有!

  大明人有火炮,我们也有!

  大明有骑兵,我们也有!

  大明有勇气,我们也有!

  大明没有上帝,但是我们有!”

  一片“乌拉”声响起,响彻整个原野。

  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更是跃跃欲试,他的首相扬.扎莫厄斯基拦住了他。

  齐格蒙特三世很不高兴:“我们有伟大的波兰翼骑兵,可以攻破任何敌人阵地。我们还有父亲带来的火枪兵,足足三千人!

  加上丹麦人、勃兰登堡、波西米亚、巴伐利亚,匈牙利带来的火枪兵,足足有两万人,我们不比明国人差,怕什么!”

  这十几年来,作为大明盟国的奥斯曼购买了十几万枝隆庆二式滑膛枪,

  葡萄牙国王何塞一世在大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支持下,吞并西班牙,成立了伊比利亚王国,也购买了近十万枝。

  然后他们自己也开始仿制,由于材质问题,肯定没有原版的好用,但是也足够了。

  奥斯曼和伊比利亚凭借这二十几万隆庆二式滑膛枪,一个横扫东欧和东地中海,一个称霸西欧和西地中海。

  此间他们也向外转卖了原版和自制版的滑膛枪,大约有近十万枝,现在欧洲各国军队,没有一支上千滑膛枪组成的火枪军队,你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由于大明一支没有与欧洲大多数国家发生直接冲突,被暴打的莫斯科公国也是打落牙和血吞下,真实情况九分假一分真,所以欧洲大多数国家认为,他们的武器装备跟大明有差距,但是不大,完全可以凭借人数优势来填补。

  由此可见,欧洲诸国正在按照朱翊钧的计划好的,迅速天竺化,现在连思维模式也越来越向天竺三哥靠近。

  所以齐格蒙特三世的话,是在场欧洲贵族们的主流想法、

  扬.扎莫厄斯基继续苦口婆心劝道:“国王殿下,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大明有许多我们并不知道的秘密。”

  “能有什么秘密?打一仗就一清二楚!这里是欧罗巴,是上帝的地方!我们这些忠实的子民,一定会让那些该死的异教徒,有来无回!”

  太阳升起来,迅速驱赶了晨雾,一切都变得非常清澈通透。

  欧洲联军诸多贵族们,举着望远镜看向明军的阵地,看仔细后,放出一阵又一阵的大笑声。

  “懦夫!”

  “只会躲在地底下的懦夫!”

  “毫无荣誉感的混蛋!我们会把你们赶回地狱去!”

  联军贵族们士气大振,开始迫不及待地发号施令。

  一队队士兵扛着滑膛枪,排成一队队,在鼓声和笛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跟着旗帜昂首挺胸地向前走去。

  欧洲人确实善于学习,尤其是先进的战争技术。他们从奥斯曼和葡萄牙人身上学会了如何最大威力地使用滑膛枪。

  排成三排密集队伍,然后走到五十米之内,举枪开火互射,直到一方崩溃,另一方举起刺刀冲上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上百门火炮也在开火。

  这些火炮有的是通过威尼斯从奥斯曼手里购买的,也有的是自己铸造的。

  只是距离相隔太远,这些火炮轰鸣更像是在为步兵和骑兵出击壮行。

  打了两轮后就停止了。

  一个小时后,数万火枪兵密密麻麻地在明军阵地前展开,最近的不过一公里。

  还有近十万普通士兵,扛着长矛,配着长剑斧头,背着弓弩,排成一个个方阵,跟在火枪兵后面。

  突然,整个战场发出雷鸣一般的欢呼声。

  乌拉!

  一队背后插着羽翼旗,全身披甲的重骑兵出现在战场。

  波兰翼骑兵!

  *******

  新书《我只是牛马,却要我去拯救人类》,欢迎大家品尝。

第966章 番外二

  一身精光闪闪的铠甲,从头罩到脚。

  背后两杆羽翼,红得像火,在原野上向前飘动,仿佛要焚烧一切。

  满地高呼的“乌拉”声,就像一阵阵大风,把这一大片火云,向前吹动。

  以波兰翼骑兵为先导,十几万欧洲联军,步兵、骑兵、火枪兵,排成一个个方阵,气势汹汹直扑明军阵地。

  伊雷城西北四公里外的荒野上,是明军的阵地。

  三条南北长六公里的壕沟,纵横在这片土地上。

  它们之间还有无数条横七竖八的壕沟相连,各个节点又挖了许多圆形和长方形的地下掩体。

  有战地医院,有战地厨房,有战地仓库,有战地通讯中心

  在前面一条壕沟,每隔三四十米,会有一个向前突出一两米的圆形阵地,周围用沙袋垒成厚厚的墙,中间留一个口子。

  一挺零七式重机枪架在里面,枪口对着口子。

  主机枪手是位上士,坐在重机枪后面,刚刚把枪械检查了一遍,现在正在检查射击视界,指挥其他士兵,帮忙把射界前的障碍物清理干净。

  副机枪手用长方形的铁皮桶提了两桶干净水放在旁边。

  现在正在跟弹药手检查弹药。

  他们把弹药箱拆开,用工具把一发发7.62x63零八标准步枪弹,快速地压进帆布带里,一百发为一条,放到另外一个弹药箱。

  帆布子弹带两头有勾连装置,可以一条接着一条连在一起,保持持续射击。

  他们抓紧时间,压制更多的子弹带,那边的四个弹药箱里,堆满了帆布子弹带,足足两三千发。

  战事一打响,不知道需要耗费多少子弹。

  壕沟里,士兵们身子前倾,趴在壕沟的前方,上方摆了一排沙袋,用来补充掩护。

  大家把零五式步枪架在沙袋上,紧张盯着前方。

  这些都是新兵。

  老兵和士官们背靠着壕沟,步枪架在旁边,低头抽着烟,喝着热茶,啃着军粮饼干,抓紧时间补充热量。

  他们深知,战事一开始,谁也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不知道会什么时候结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饭。

  还有士兵低着头弯着腰,扛着弹药箱走过来。也有通讯兵弯着腰迈开两条腿,在壕沟里跑得飞快。

  也有带着蓝边帽子的政工军官走过来,看到他们严肃的神情,刚才还在嘻嘻哈哈抽烟喝茶,吹牛打屁的老兵和士官们连忙闭嘴,老老实实地低头喝茶抽烟。

  再往后两公里多的地方是炮兵阵地。

  十二门一零式八十毫米速射炮有序地分布在十二个炮位上。

  左右铲架分开,各撑在一个坑里。

  炮长看完接受连部下达的命令,下达口令,炮手摇动高低机和方向机,摇到位后,仔细地核对刻度盘。

  炮长上前,通过炮架上的瞄准器向前观察。

  此时是看不到敌人的,他看的是战场上的标杆,有的是自然物,山丘河流或桥梁城堡或树木。

  有的是炮兵预先设置在战场上,一根长杆,上面还有高度标识。

  观察这些标杆,再对照参数表,进而能确定火炮瞄准无误。

  一零式八十毫米速射炮口径为八十毫米,炮重一千一百六十公斤,炮长二点八米,炮管长三十六倍口径,有效射程:八千六百米,射角为-11°~18°,炮口旋转角度为6°,初速为五百二十米/秒。

  在远处,有一个热气球升上空中,足足有两百米高。

  上面有两个炮兵观察员,用望远镜观察测绘数据,两位通讯员通过电话,把数据传下来,先送到炮兵指挥部,炮兵指挥部通过计算尺和手工计算,核算无误后,把坐标数据通过电话下发给各炮兵连。

  炮兵连再直接下发给各炮长,也就是士官长兼班长。

  后面是地下掩体,顶部用粗木头架设,再铺上厚厚一层沙袋,可以抵御一发八十毫米高爆弹直接轰击。

  虽然敌人没有能力实施这样的打击,但是大明陆军炮兵操典就是这样规定,炮兵们严格按照规定来。

  地下掩体里是弹药库,炮兵们先搬出一部分炮弹来。

  炮弹有高爆弹,重六公斤,里面装填有零点九五公斤黄色炸药,威力是相当地凶猛。

  起初这种黄色炸药装在炮弹里,很容易与金属发生反应,发生爆炸。

  火药研究所想尽办法,添加不同成分,试图让黄色炸药不要跟金属发生反应,都没有用。最后有个普通技工出了个主意,把装填黄色炸药的炮弹内部涂上一层蜡,把它与金属隔离开,不就行了吗?

  一举解决问题。

  不过火药研究所在不同试验中,发明了其它新型炸药,这是另外的话题。

  有榴霰弹,重八公斤,弹壁薄,内装黄色炸药和上百颗钢珠,再加上空炸引信、触碰引信和延时引信,确保它一定要炸,还要炸得精彩。

  用来打步兵,简直是一绝。

  空炸引信其实也就是个定时引信。

  确定目标距离,算出落到目标上空五十米的时间是多少,再转动弹头前的转盘,确保榴霰弹在敌人头上五十到十米之间爆炸。

  在左后方七百米处是火箭炮阵地。

  十门一二式八管火箭炮排成两行,炮兵们正在给导轨上塞一百三十毫米粗的火箭弹,其直径为一百三十毫米,全长达到一千四百二十毫米,重量为四十三公斤,装药量高达八公斤,可谓是丧心病狂。

  射程可及九公里,八发齐射散布范围为90x160米,相当地犀利,用来打密集型步兵阵形,简直就是死神降临。

  唯一的不好就是这么先进的火箭炮,居然还是驮马拉拽。

  大明的内燃机还不给力啊!

  命令很快下达。

首节 上一节 963/9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