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911节

  因为大明官定的戏曲剧种,都是百姓群众选出来的,都是百姓群众喜欢它,热爱它,把它捧到一个地位。

  然后它也真心讴歌时代,讴歌大明,为大明建设,为百姓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做出巨大贡献。

  这样的戏曲,才配列入官定剧种,而不是那些金丝雀!”

  昆曲相关人员脸色惨白,摇摇欲坠。

  有的吓得浑身颤抖。

  难道今天开会就是要把我们一网打尽吗?

  其他徽剧、越剧等戏曲从业者,也是忐忑不安,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潘晟、杨令德看着台下这些昆曲人士,看出他们的心思,心里暗暗发笑。

  就凭你们这些人,什么大腕,名角,艺术大家,在权力面前都是小虾米。

  值得张四维如此大张旗鼓吗?

  你们只不过是搭头,药引子,张四维要对付的不是你们!

  果然,张四维端着茶杯喝了两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

  “昆曲为何变成这个模样?因为它成了某些文阀的工具!”

第918章 他的评论很中肯啊

  闭环了!

  潘晟、杨令德等官员转头看了一眼张四维。

  好心计,好手段。

  张四维继续说:“西夷有个文艺复兴,搞得轰轰烈烈,非常热闹。

  我们大明的文艺不需要复兴,因为自国朝以来,它一直在繁荣昌盛。只不过在皇上的领导下,更进一步,更上一层楼。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振兴大明文艺,给它插上翅膀,让它飞得更高。

  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大明的文艺工作方向。

  搞不清方向,就是假振兴,假繁荣,虚无没用。

  那么大明的文艺工作方向是什么呢?”

  张四维继续发言,话题也开始深入。

  潘晟虽然不喜欢张四维这个人,但是今天的会议却让他对张四维刮目相看。

  这厮还真是有些水平,能够从皇上的发言和御文里领悟到别人不明白的深意,抢先一步,对症下药。

  难怪张相暗示自己,尽可能地参加这个会议。

  现在看来,这其中包含的深意,远比自己刚才想到的要复杂得多。

  张四维故意停顿了半分钟,目光在台下众人的脸上扫过。

  “大明文艺工作方向和目标,圣明的皇帝陛下早就给我们指出。那就是服务百姓群众,丰富百姓群众的精神生活,在百姓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也要提高精神生活水平。

  那么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方略是什么?

  皇帝陛下也早就给我们指出,那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造百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在这方面,黄梅戏就做得很好!”

  张四维突然点名表演黄梅戏,让台下众人不由又惊又喜。

  很多人也明白为什么黄梅戏势单力薄,来参加会议也就两个人,却被安排在C位。

  人家现在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委表演的楷模!

  “黄梅戏如何起源,大家都知道。跟其它剧种一样,源于地方乡里城镇。

  但是黄梅戏不忘初心,坚持服务本色,看看它们唱的戏本,有《女驸马》、《孟丽君》这样抨击旧时代腐朽思想,歌颂新时代新女性,弘扬真正的真善美。

  《天仙配》,男耕女织,荣辱与共,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爱情。

  还有《扳竹笋》,”

  说到这里,张四维居然唱了起来。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做的什么粑?”

  俞巧莲都听呆了。

  她忍不住转头看向董理,轻声问。

  “舅舅,我们黄梅戏此前被上面点名批评过两次,好像就有这个精神文明委员会。

  怎么今天又被重点表扬了?

  这个精神文明委的张主任,看上去很大的官,怎么也会唱我们黄梅戏的小调?”

  “官场的事,说不清楚,你不知道哪片云彩,什么时候就刮风下雨,什么时候艳阳高照。”

  “真是奇怪了。《扳竹笋》我在安庆、合肥、武昌、南昌还有南京唱得多,但是进京后就唱的少。

  最近只是在西苑梨园里,唱完《女驸马》后,准备唱《孟丽君》时,中间过渡时唱过一出。

  这位张主任怎么知道的?”

  董理心里跟明镜似的,嘴里答着话。

  “当官的都神通广大,谁知道他是从哪里知道的。”

  台上张四维唱完后,笑呵呵地左右看了看,问潘晟和杨令德。

  “两位老大人,你们觉得这曲《扳竹笋》如此?不是说我唱得如何,老夫有自知之明,唱得不好。

  我问的是这个歌词。”

  潘晟呵呵一笑:“生动活泼,很有野趣。”

  杨令德淡淡一笑:“生动体现百姓群众生活,难怪大受欢迎。”

  “两位说得对。

  我给大家背一段对这《扳竹笋》唱词的评价。

  ‘唱词表现出少年的青春活力,它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春风,沁人心脾,亲切感人。

  《扳竹笋》好就好在俗!有人性的俗!’”

  张四维环视一圈众人,嘴角里挂着少许得意。

  “知道这是谁的评论吗?”

  众人纷纷摇头。

  俞巧莲有些焦急,迫切地想知道这是谁给的评论,说的实在太好了,简直就是对黄梅戏的精辟总结。

  张四维又开口,他故意卖着关子。

  “‘此前儒理旧学,礼教森严,男女大防看得比防倭寇北虏还要严。

  这是灭绝人性的迂腐思想!

  《天仙配》、《扳竹笋》,它们好就好在突破了迂腐礼教的约束,充分展现了人性真正的真善美。

  这些歌词,来自乡野田头,是百姓们在日晒夜露、风吹雨打的劳作中,苦中作乐想出来,唱出来的。

  包含着群众们的淳朴、真诚的感情,如此蓬勃生机。

  听到这些唱词,我们仿佛闻到了农田的稻花香,闻到了丛林山花的芬芳。’

  这些评论,是皇上在万历十年资政局全体会议第三次会议上,给大家说的。

  潘宗伯、杨太常,本官没有记错吧。”

  潘晟和杨令德连忙点头:“张主任记忆超群,一字不差。”

  台上台下的众人一片哗然,居然是皇上的评论。

  俞巧莲也想起什么,低下头,脸色红晕。

  心里却嘀咕了一句,他的点评,还算中肯。

  董理在一旁看了她一眼,神情复杂。

  “皇上的圣言真知灼见,让人醍醐灌顶,自然记忆深刻。”张四维继续说,“戏曲协会,必须以黄梅戏为典范,坚持皇上关于文艺工作服务群众的圣言指引”

  张四维终于讲完,潘晟和杨令德也简单地讲了几句。

  不过大家都只记得张四维精彩的发言,他俩的发言都像耳边风一样,转瞬飘走。

  潘晟和杨令德发言,也是应付差事,寥寥几句而已。

  两人知道,今天这场会,只是点了一把火。

  张四维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公开抨击对王世贞兄弟,对以苏州戏曲研究院为核心,《词林》、《戏曲评论》为喉舌的那伙东南文人团体展开围剿。

  要循序渐进。

  先把这把火点起来,再一点点蔓延开来,最后给它来个火烧连营。

  目前看,这把火点得很成功,有一冲燎天之势。

  这个张四维,还真会选目标。

  潘晟和杨令德讲完后,屠隆出来说话。

  礼部文化司艺术局是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主管衙门,身为艺术局主官郎中,屠隆就是文艺工作者联合会的对口官员。

  他长话短说。

  “根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指示,艺术局将对戏曲协会理事会进行改组,然后进行章程等各方面的调整。

  现在由精神文明建设委承宣厅沈长史,对改组工作进行指导。”

  沈一贯不客气地说:“刚才张主任、潘尚书、杨正卿分别对文艺工作以及戏曲工作,做了重要的讲话。

  屠郎中也指出要对戏曲协会进行改组和调整。

  在下就再补充两句。

  我代表精神文明建设委宣布两件事,一是提名著名戏曲著作者汤显祖为戏曲协会理事长,庆梅喜戏班掌柜董理为副理事长,庆梅喜戏班班主俞巧莲为常任理事.

首节 上一节 911/9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