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34节

  “妾身见过侯爷。”

  邹氏怀抱琵琶,螓首低垂,扭着柳腰向王景盈盈一拜。

  弯腰时,宽松的衣领间那呼之欲出的娇羞与妩媚,撩得王景心弦大动,直呼要命。

  王景不由感慨,如此天生丽质,难怪就连曹老板这样的千古奸雄都把持不住,相遇之后便每日与她取乐,不思归期。

  曾经的自己,也质疑过曹老板,觉得不就是一个女人吗?

  何至于此?

  如今轮到自己,方知何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从质疑丞相,到理解丞相,最后成为丞相。

  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王景昨日豪掷万金,睡至日上三竿才醒来,只觉得浑身神清气爽,每个毛孔都在舒展。

  貂蝉虽然也有倾国之色,可到底年纪还是太小了,不像邹氏,芳华正茂,可以彼此毫无保留地深入交流。

  这一交流,王景就和邹氏交流了一整夜,双方都彼此非常满意,并且愿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王景伸了伸懒腰,正想起床,这才发现他的胸膛上趴着一具软玉般的香躯,那沉甸甸的充实感,带来着香香暖暖的旖旎,仿佛冬日里温暖的被窝,让人难以逃离。

  王景用手拍了拍邹氏的翘臀,温柔地说了一声:“该起床了。”

  “嗯,不要嘛,让妾身再睡一会儿。”

  邹氏昨日夜里和王景就彼此间未来的深入合作关系,激烈地交流了一宿,娇柔如她已然有些体力不足,因而此刻只想懒洋洋地趴着,一点也不想动弹。

  虽说刚死了丈夫,可邹氏却丝毫没有伤心。

  她才二十五岁,正是如花绽放的美好年纪,怎么可能喜欢一个四十五岁长得还丑的粗鄙武夫?

  因此被王景收入房中,她是心甘情愿,得到了身与心的双倍的满足,只觉得这份幸福来得太过突然。

  如果一切都是梦的话,她才不要就这么醒来。

  王景既温柔帅气,又位高权重,还是出身太原王氏这样的顶级世家,如此夫婿,世间又有哪个女人能够拒绝得了?

  看着邹氏娇憨的俏颜,想起昨夜的疯狂,王景不由心中暗叹:“真是个迷死人的小妖精,我可不能学丞相啊。”

  如今洛阳局势波谲云诡,王景身上担子,一点也不轻松。

  于内,袁杨两家心怀不轨。

  于外,各路诸侯虎视眈眈。

  眼前的局面,对王景而言,可谓是内外交困,众心不服,稍有差池就得提桶跑路,退守并州老家,甚至步上董卓的后尘。

  董卓之前所遇到的问题,如今换汤不换药的,全都一股脑地摆在了王景的面前,情况甚至要更加的凶险和恶劣。

  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因此刚用过早膳,王景就叫来荀攸商议大事。

  “主公,暗卫打听到了来自太尉府的消息,袁隗已与杨彪联手,明日朝议,他们将会全力阻击我等的提议。”

  现在的洛阳朝堂,被分成了三大势力。

  袁隗、杨彪还有新晋崛起的王景,其中王景的人脉根基最浅,所属的政治派系里,能拿得出手的也就王允和荀爽这两位名士。

  王允资历够老,地位却不够高。

  荀爽在士林中的地位倒是够高了,可称一代儒学宗师,奈何却属于清流,因为党锢的缘故,失势了十多年,如今对朝政的影响力已经很小了。

  若袁隗和杨彪联手,王景除非直接掀桌子,学着董卓那样大开杀戒,否则根本不可能斗得过这两只政坛老狐狸。

  但王景一点也不慌,反而神色从容:“之前从袁绍的部下那里得来的东西,如今倒是正好派上用场。”

  心中早有定计,王景又特意吩咐了一句:“公达,你不要出手,此事就交由子峻去办。”

  荀攸知道这是王景在维护自己,不想让自己难做,心中不禁感动:“是,攸明白。”

  随后刚刚出任司隶校尉这一要职的史阿便被叫了过来,神色恭敬地问道:“主公,唤阿前来,不知有何差遣?”

  王景拿出一份名单,交给史阿:“名单上的人,你挨家挨户去拿人。”

  史阿一看,双目一瞪,震惊二字直接写在脸上:“主公,这些人皆是朝中大臣,无故擒拿,恐怕会惹来非议。”

  王景目露寒光,表情冷然:“谁说我们是无故擒拿?证据早就准备好了,而且是罪证确凿,你只管抓人就是,出了事我来扛。”

  刚刚被王景保举为司隶校尉的史阿,自然愿意卖命:“属下遵命!”

  说完立刻带上百余缇骑,开始挨家挨户的跑去抓人。

  不出半日,前前后后就有十余位身份显赫的朝中大臣及其家属被史阿逮捕,有些敢于反抗的,还被史阿带人翻墙杀入,砍死了不少家丁护卫。

  一时间,浓烈的血腥味再次让整个洛阳人心惶惶,生怕又来一次董卓之乱。

  而这个时候的王景,却是优哉游哉地搂着邹氏,在西园里观花赏景,好生快活。

  直至袁隗和杨彪怒气冲冲杀来,要找王景兴师问罪,才打破了西园的宁静和旖旎气氛。

  两人之所以如此怒不可遏,完全是因为被史阿抓入大牢的人里,大多都是他们的下属和世家旧党的成员。

  王景此举毫无疑问是在剪除二人政治上的羽翼,毕竟他们身份再尊贵,下的命令也得有人听从。

  要是手下和盟友都被抓光了,以后在朝堂上还怎么和王景以及王允所属的新党斗争?

  对于两人的来意,王景心里门儿清,因此一点也不急躁,反而语气轻慢地调侃了一句:“袁太傅,杨司徒,如此良辰美景,两位也是来陪我赏花的吗?”

  王景懒洋洋的卧在美人怀中,也不起身迎接,反而张口等着邹氏拨开一粒粒葡萄,兰指一拈,送入他的嘴中。

  这等傲慢无礼的姿态,让本就脾气暴躁的杨彪,更加的不能忍,直接怒声质问道:“祁侯!伱派史阿去抓我们的人,究竟是何用意!”

  王景眼皮轻抬,不以为然的回了一句:“他们犯了事,被依律处置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杨司空难不成想要藐视国法,逼我徇私放人?这不好吧,若是被人传扬开去,有损你老人家的名声啊。”

  “你!”

  杨彪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憋死过去。

  站在他身边的袁隗倒是能沉得住气,不过从那拧起的双眉,可以看得出他心中同样怒火难平:“祁侯,你说他们犯了事,不知可有证据?”

  “你要证据是吧?”

  王景高喊了一声:“文和。”

  贾诩应声而来,恭恭敬敬地行礼之后,才将怀里抱着的文案卷宗,递给王景:“主公,资料都在这里了。”

  王景闭着眼睛嗯了一声,然后将卷宗丢到袁隗和杨彪脚下:“袁太傅、杨司空,你们要的证据来了,想看的话可以慢慢看,我不急。”

  卷宗不少,足足有九卷之多,每一卷里面都记载着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件,内容十分详尽,涉及大大小小数百官员,全都是他们违法乱纪,包庇族人,鱼肉百姓的恶行。

  “胡说八道,这是污蔑!”

  杨彪很想当场把这些卷宗给撕了,里面的东西实在是太过吓人。

  若是泄露出去,整个洛阳官场怕不是要掀起一场十级大地震!

  王景又吃了一颗邹氏递来的葡萄,然后冷笑说道:“杨司空想撕可以随便撕,反正给你们看的只是副本。至于说是不是污蔑,派人挨个查就知道了,反正我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大不了接下来的十年里,我在洛阳什么都不做,专门督促史阿将名单上的人一一法办,明正典刑。”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难查的案子,无非是敢不敢掀桌子,往死里查罢了。

  王景明摆着就是在威胁袁隗和杨彪,不给老子上桌吃饭,那这一桌子菜你们呢也别吃了,老子直接掀桌。

  名单上,有不少姓袁姓杨之人,这些可全都是袁隗和杨彪的族人,王景也不怕他们不就范。

  真要不肯就范,那就直接掀桌,大开杀戒。

  王景现在手握证据,都是当初袁绍担任司隶校尉时辛辛苦苦搜集来的,在袁绍逃离洛阳时,这些资料自然随同袁绍的旧部一起落到了王景的手里,成为了他手里的一张王牌。

  有这些证据在手,王景杀人那叫明正典刑,谁敢反抗,谁就是乱臣贼子。

  有实力,又有大义,任你袁隗和杨彪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无可奈何。

  袁隗和杨彪气得捏紧双拳,纸质的卷宗都被他们的手掌给抓成了邹巴巴的模样,可见他们心中有多愤怒。

  但那又如何?

  王景依旧是卧在美人膝间,神态恣意,浑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语气更是轻慢至极:“考虑好了么,拖延时间对你们不利,我听说大牢里环境不太好,万一哪位进去之后染病而亡,那可怪不得我。”

  病死狱中?

  怕不是“被病死”在狱中吧!

  袁隗和杨彪听了这话,深深呼吸了好几口气,这才压住心中那直冲脑门的怒火。

  但王景接下来的话,又让他们的血压伴随着的怒火直冲脑壳。

  “三公之位,我要一个。”

  “九卿之职,我要三个。”

  “还有其他一些官职的任命文书,我都罗列好了,廷议的时候,你们署名同意就好。”

  王景随意地开出条件,仿佛在市集里卖肉的摊贩前挑肥拣瘦一般,将一些重要的官职挑挑拣拣地装进自己的篮子里。

  如此做派,用“过分”这两个字都不足以形容,在袁隗和杨彪看来,简直跟明抢没有任何区别。

  以往的官职分配,那都是他们在暗中和灵帝刘宏较劲,哪里轮得到王景这样的小辈开口说话?

  因而一听王景的要求,杨彪和袁隗两人当即为之大怒。

  “这不可能!”

  “祁侯,你不要太过分了。”

  三公之位,早已坐满,九卿之职,更是掌握实权,从来都不够分的。而为了拉拢政治上的盟友,同时也是让手下安心办事,袁隗和杨彪早就许诺出去了不少官位。

  王景现在张口就要三分之一,等同于从身上割肉,让他们如何答应?

  对于两人的反应,王景也是看在眼里,懒得与他们讨价还价,直接语气冷冷地说道:“我不是在征询二位的意见,该是我的东西,你们最好交出来,不然我只能自己伸手拿了。”

  眼见王景已经有了亲自下场掀桌的准备,而且手段比董卓要高明得多。

  董卓只能靠蛮力,王景却握着大量的黑料,就算真动手也是师出有名,谁都没办法站出来在大义上指责他半句。

  袁隗终究还是比杨彪更能沉得住气,心中权衡利弊之后,也只能无奈答应王景的条件:“不知祁侯想要哪些官职?”

  看见袁隗服软,王景总算是没再枕着邹氏的大腿,坐起身来说道:“三公里面,司空归我,九卿之中,我要廷尉、大司农和少府这三个。”

  三公里面,司空主管全国土木建筑工程。

  九卿之中,廷尉掌刑法判罚,大司农纳粮食谷物,而少府则是管山海池泽之税。

  这几个全都是油水丰厚的职位,但并不涉及要害。

  袁隗和杨彪默默对视一眼,交换了眼神,便选择了答应王景的条件。

首节 上一节 134/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