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国运英灵榜: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国运英灵榜: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第138节

  “天象有变,应该立即回师!”

  但却遭到了王振的厉声斥责!

  二十八日,明军到达阳和,这里是大同官兵和瓦剌军战斗的战场。

  只见这里尸横遍野,阵亡明军的尸体已经腐烂得臭不可闻。

  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诉说着他们的苦难。

  亲征大军就是在这种惶恐和不安不断叠加的心态下,缓慢地到达了大同。

  ......

  然而明军到达大同后,却没有见到瓦剌军的踪迹。

  这让明英宗很是沮丧。

  最后,他考虑到巨大的后勤压力,低落的士气以及不明朗的战场态势,决定班师回朝。

  八月初十,亲征军自大同返回京师。

  然而“赶巧”的是,一路不见踪影的瓦剌军,却在土木堡附近出现了!

  朱祁镇和王振很紧张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遇见了敌军。

  也先太师同样很紧张、很高兴,因为他们已经在这里等待很久了!

  于是,血腥的会战展开了!

  残阳如血,两军厮杀在小小的土木堡,喊杀声震撼天地,响彻山谷!

  不知道过了多久,喊杀声渐渐平息,一切归于平静。

  八月十七日,明京城就收到了土木堡战败的消息。

  亲征军大败,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明英宗正统皇帝被俘。

  是为“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致使皇帝被俘。

  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埜"5;7,"备.用!.群,8:!.5,0;2:9!6',!5?0.?1、户部尚书王佐、侍郎丁铭、王永和以及内阁成员曹鼎、张益等五十余人全部被杀!

  无数文官武将战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亦随之毁于一旦。

  京城的门户亦已洞开。

  强盛的大明朝由盛转衰。

  由朱元璋打下的江山,转乱世为治世。

  再到朱棣,将北元重新打回部落形态。

  远渡重洋,四方来朝。

  还有仁宣之治的积攒。

  这一切的一切,都即将要付诸东流。

  大明眼看就要变成下一个宋朝。

  国度沦陷,山河破碎,人心惶恐。

  而当时于谦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局面。

  ......

  “我真是服了这个英宗。”

  “他应该是想要向他老祖宗朱棣一样,成为一个军功皇帝。”

  “但是又没有那两把刷子,对兵是一窍不通!”

  “连己方的士气低落都不知道,难道他是想着什么都不做。”

  “就坐着轿子骑着马跑出去逛一圈,敌人就会一触即溃。”

  “而他,就能成为像永乐大帝一样的明君了?”

  “只能说他的愿望很美好,但是现实却很残酷。”

  “还有就是他的老子,死得太早了。”

  “他还是小孩就当了皇帝,所有人都顺着他。”

  “自然就会觉得自己是神,是天下无敌的了。”

  “他的祖宗朱元璋,那可是从讨饭到当皇帝的!”

  “朱棣,以及之后的仁宗和宣宗,也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哎,可是仅一代之隔,境遇差距竟就如此之大。”

  “造成的结果,也相去如此之远。”

  “我现在算是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说,怎么没想到不让未成人的皇子继位了。”

  “别怕,还有于谦!”.

90:天子叫门,臣子死战!

  八月十七的朝会,于谦厉声喝斥主张南迁的徐珵。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休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此时代理监国的皇帝弟弟,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让他全权主持京城的防守事宜!

  但是此时的京城已然是一个空架子,留给于谦的~,只有内忧外患。

  第二天上朝,一个本应最该被关注的问题浮出了水面:“谁应该为这场危机负责-?”

  答案当然是王振!

  文武百官向朱祁钰要求-惩处王振党羽。

  愤怒的官员们甚至当堂打死了三个王振的爪牙!

  被吓怕的朱祁钰想要逃走,却被冷静的于谦留住了。

  因为王振的党羽统领着御林军,一旦朱祁钰离开朝堂,御林军很可能与官员爆发冲突,局势也必更加的不可收拾。

  幸好,在这混乱的局面中,于谦保持了冷静,他请求宣布群臣打死奸臣是合法的,并惩处王振的余党!

  这一举措让大明内部矛盾得到了一定的解决,于谦也真正成为了朝廷上下所有人的主心骨!

  只是,这时消息传来,蒙古铁骑已经出兵,于谦一个人,能否扛得住大明朝要塌的天呢?

  ......

  于谦此时需要面临着的,是三个巨大的困难。

  第一,没兵。

  土木堡一役,明军在北方的精锐近乎全军覆没,京师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

  于谦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调兵。

  经过火速动员,于谦凑够了二十二万兵员。

  然而这些都是怎样的士兵呢?

  他一共调了三类兵:预备役,备倭军和运粮军。

  通俗地说,这些军都属于后勤部队一类。

  而于谦,正是带着这样的后勤部队作为主力,获得了保卫大明京师战役的胜利!

  第二,没粮。

  京城粮草的主要囤积地设在通州,而通州与京师则有段距离。

  运粮需要不仅需要时间,也缺乏人力。

  而也先率领的士兵随时都有可能攻打过来,到时很可能会占据通州,反倒会为敌方提供粮草。

  这时便有人建议把通州的粮草烧了,可于谦却并不同意。

  一旦烧粮,敌人不可能会不知道,到时候他们只需要围城便能取得胜利。

  如此便将失去最后唯一的胜算!

  于是于谦在征调士兵的同时,又下达了另一条命令:

  “所有部队必须从通州进京,自行取粮!”

  这下可真是一箭双雕,解决了粮草问题。

  ......

  但是还有一个风险,那就是此时做这个出头鸟之人,其实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朱祁镇被俘,也就是说,此时的明王朝是缺乏统治者的。

  如果敌人将朱祁镇作为人质,那么到时明朝军队就会束手束脚,难以抵抗。

  册立新君,事不宜迟!

  但是在古代,这种提议其实是有着巨大风险的。

  因为如果将来局势变化,提议的人可就性命难保了!

  可于谦却又一次,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

  就像当初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南迁那样,于谦再一次站出来推举朱祁钰为皇帝!

  这其实是于谦最伟大的地方,他不可能不明白这样做的后果。

  相反,他深知如此行事的可怕,但是他依然去做了。

  因为在于谦眼里,只有国家的生死存亡。

  只有百姓的祸福安危,才是他所关注的唯一焦点!

  如果有些话说了就会死,但必须要有一个人说,那就由他于谦来说!

首节 上一节 138/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我在大观园种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