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418节

  这时候米哈伊尔的前同事,莫斯科大学数学系的前讲师萨巴涅夫,跟米哈伊尔布林重新搭上了关系。萨巴涅夫告诉他,如果财力有限而且在西方没有富亲戚,就来中国吧。

  萨巴涅夫现在在中国,他几年前和米哈伊尔布林样参加了OGAS项目,在OGAS的代码初步完成之后团队一分为二,萨巴涅夫去了中国,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现在的偃师科技,1976年,萨巴涅

  夫又将自己的编制落在了北京轻工业学院,任副教授。

  此时萨巴涅夫就在首都国际机场接米哈伊尔布林。

  “真了不起,这就排队买到小轿车了,而且买了两辆?”

  米哈伊尔布林看见萨巴涅夫和他妻子克谢尼娅一人开了辆小轿车来一米哈伊尔布林全家五口人,行李也多,辆车装不下。在苏联,尽管引进了两个大汽车厂,但要想买辆车也得排队,去年

  (1977年)说是登记之后3年取车,今年1月份就已经要排到4年后了。

  萨巴涅夫:“只有克谢尼娅开的那辆车是我家的,我开的车是借同事的。不过,在中国买车确实不用排队,想买车到4S店交钱就开走。”

  米哈伊尔布林:“那我得考虑考虑安顿下来之后买一辆车了。我银行账户里还有9万卢布呢。”

  萨巴涅夫:“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在中国车并没有那么贵,在苏联卖 万一千卢布的车在中国只卖2万人民币也就是不到4000卢布,官价。我开的这辆车就是2000元买的。坏消息

  是,你户头里的9万卢布不能马上全部兑换成人民币,每个人每年有个限额,你可能要用超过10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兑完。

  米哈伊尔布林:“原来如此,怪不得我签约的时候工资是分成两部分的,部分发人民币,部分发卢布。

  萨巴涅夫:“人民币的部分与中国同职级的讲师教授的薪水相当,人民币+卢布的工资总和与我们在苏联时的薪水相当。中国的工资平均水平与苏联相比还是低很多,我是说以官方外汇牌价相比。但

  是,在中国生活的体验比在苏联好多了。

  谢尔盖布林:“萨巴涅夫叔叔,听说中国的商店里什么都有?‘

  萨巴涅夫:“是的是的,什么都有。小谢尔盖今年几岁了?”

  米哈伊尔布林:“四岁多,马上就五岁了,我刚开始教他阿贝尔群。”

  萨巴涅夫:“我们苏联的特供商店的那一套物流和售卖系统,在中国就是普通的超市物流模式和结账系统,咳!苏联呀”

  米哈伊尔布林申请的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的职务,而且一次通过,在莫斯科大学是教授在北京大学也是教授。这让萨巴涅夫羡慕不已。萨巴涅夫到中国先是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后来还是想回归老本

  行研究数学,这时候他发现,自己在北大清华中科大这样的学校只能以高级讲师应聘,只有北京轻工业学院开出了副教授待遇。

  萨巴涅夫最后选择了北京轻工业学院,因为副教授比高讲待遇上了一个档次,工作定了之后就能安排到一套两室一厅的小产权房。

  米哈伊尔布林是正教授,北大签约时就给他安排了套三室厅。这也是“刚需”,因为米哈伊尔布林是带着自己母亲和两个孩子过来的,三室一厅也就刚够住而已。

  “北京轻工业学院在哪?哦,在这儿”

  米哈伊尔布林对照北京市地图,找到了萨巴涅夫的学校,并目测了一下:“比北京大学小很多。”

  萨巴涅夫:“但是它也是中国的‘重点本科大学。”

  一周之后,两人在北大校园内的馆子再聚会,米哈伊尔布林全家已经安顿下来了,包括两个娃的幼儿园。

  萨巴涅夫:“米哈伊尔,你听说了吗,中国可能要放宽入籍政策,放宽一点点。

  米哈伊尔布林:“副教授够不够入籍标准?

  萨巴涅夫:“这个,副教授就要有其他的年限或者积分加在一起才行,但是正教授就基本上肯定能过。所以我要努力升正教授....

  米哈伊尔布林:“那我得考虑考虑了。哦,成为中国公民,工资里面的卢布部分会变没吗?

  萨巴涅夫:“按照现在的公布的政策,入籍10年之内是不会变的。而最重要的好处是,兑换卢布更自由了。

  米哈伊尔布林:“说到这个,那我可能就不考虑了。..天哪,中国校园里什么奇形怪状的人都有。”

  两人看向饭馆门口,一个身穿很旧的军大衣、戴厚厚的眼睛的中年人脚步飘飘地走进饭馆,向服务员伸出两个手指头,服务员就"‘好嘞,您稍等"。再然后,中年人坐在离门最近的地方等餐,顺手就从

  一兜掏出一 卷草稿纸和笔,开始演算什么东西。

  萨巴涅夫:“这个人我都知道呢,陈景润,他把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到了1+2。我在偃师科技的时候就听过他的报告。

  米哈伊尔布林:“噢!陈氏定理就是他啊。”

  萨巴涅夫:“他除了 数学什么都不关心,没有妻子,没有女朋友,每天都来饭馆点外卖,很显然他也不会做饭。恐怕也不想花时间做....

  1978年1月1日起,中国对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放宽移民政策,并且设定了移民配额。苏联每年有4万配额,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加起来2万左右。

  ISO”

  哦,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定义是由人大讨论国务院颁布的,当然颁布的时候没说这是中国认证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只是移民政策法规中的一条,但是这条现在被非正式地称为中国版的“社会主义

  在这个认证列表里面包括苏联、东欧诸华约国家、南斯拉夫、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玻利维亚。

  就这么些,其他没了。

  在宪法里写了社会主义的印度不在其中。(8亿印度人口,太可怕了)

  宣称自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埃塞俄比亚也没在其中。

  移民基本上只针对学术和技术人才,高端的学术/技术人才可以直接走直通车通过,差一点没达标的人才可以通过在中国工作年限以及其他的加分项来达到入籍标准。

  在中国公布新的入籍政策的时候,人们开始再度审视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主要是苏联与东欧,他们的同岗位的工资水平对比。

  从华约几个国家公布的社会年鉴,看起来好像中国人的平均工资并不高。

  按照官方汇率,苏东诸国当中,只有阿尔巴尼亚人的平均工资是低于中国、保加利亚的平均工资和中国差不多,其余各国都明显比中国高。比如东德的平均工资是中国的2.15倍,苏联的平均工资是

  中国的2.6倍。

  如果不用官方汇率,而用平均物价指数来衡量呢?... 苏联还是高,理论上是中国的1.6倍左右,东德也有1.4倍。但是,在1978年1月,入籍政策正式实施之后,中国移民局接收到的申请立马爆炸,

  苏联本年度4万个名额,收到了31万份申请书,东德6000个名额收到了7万份申请书。

  ..奇了怪了。

  这可能是平均物价指数也不一定准确吧,因为这个物价指数也是合法商店的售价。

  在上海蔡司工作的300多名东德专家全员递交了申请书。不只是光学和机械的技术专家,而是所有入职超过5年的职工全都达到了入籍标准。

  只是能有多少个通过就不知道了。根据上蔡的消息灵通人士的报告,这次入籍名额和申请名额差别太大,可能要用摇号的方式决定。

  东德员工全员申请入籍不是什么大新闻,大新闻是上蔡来自西德的员工也有一批填了 申请表递上去。

  “这次不是只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入籍政策吗?克师傅,你填这个干什么?”

  在上蔡的餐厅,中国、东德的同事好奇地问餐厅的西点厨子西格弗里德克林斯曼。

  “我?啊,我出生在勃兰登堡呀,勃兰登堡不是在东德嘛。

  “现在我们收到的入籍申请书,基本都是已经在中国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外国公民,他们,按照现在的政策,可以说早就已经完全符合入籍条件了。

  移民局局长冯益土在国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时间是1月15日。

  才1 5天就收到了这么多入籍申请,移民局估计在两个月内还会有更多的申请书投过来:总有些苏联或德国专家下现场的、蹲点驻扎的、工作忙的,所以没空写申请表,或者还有的第一时间没考 虑好

  没下决心的。

  “外国专家,尤其是苏联的技术专家,自1950年起就大批来到中国,为中国的工业建设和科技发展做贡献,当时来中国的苏联和东欧专家基本上是由政府派驻的,项目完成之后也绝大部分返回了国内,但也有少数申请继续留在中国并获得了原国家许可。

  “我们统计过,这部分专家有900多人。甚至,其中有100多 人,他们来中国的时候年龄就不小了,在中国干到了60岁退休。年纪最大的那个今年已经73岁了。”

  陈沄:“他们到了60岁之后,我们有没有给这批专家发退休金?”

  冯益土:“有。原先是按照苏联的退休金标准,后来发现苏联职工的退休金标准很低,我们就按就中国的标准给他们发了。.. .. .50年代由政府派出的技术专家为主,从1960年以后,根据中国与苏东诸

  国的协议,自由或者半自由前往中国就职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逐渐增多,而政府派出援华专家逐渐减少到最后完全停止了,现在新进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都是个人就职的模式。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去年一年,有7万多苏东各国的公民进入中国谋职,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每年6万移民总份额是颇为紧张的。然而,”

  “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已经在中国工作超过5年的现在这几十万专家,他们如果提出入籍申请,是不是应该给予一个特殊政策,否则排队排得也太长了。”

  陈沄:“你是说,入籍条例应该补充个规定,并且为这些1973年或者1972年以前就在中国的外国专家给一一个外卡,数字可能得有.几十万人”

  冯益土:“是的。第一年,考虑到过去这么多年陆续到中国参加中国建设的专家数量极大,我们额外地多放名额,从明年起再恢复原本订下来的那个数字。”

第126章 我不管,苏联的火箭就得是最大的

  《地面上可以看到天宫空间站吗?在合适的时候肉眼都能看见!》

  “近日,一场寒潮席卷了华北。在气温骤降的同时,强西北风让华北大部分地区上空连续数日万里无云,昼夜能见度均为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准,特别适合天文观测。

  “天文爱好者可以用消费级天文望远镜甚至简易光学镜片组就观察到木星卫星、土星光环、数个可视星系团,并且在佛晓和入夜时有可能看到天宫空间站。

  “天宫3空间站是现在人类发射入轨的最大空间结构体,它的总质量已近150吨,全长55米,最大宽度39米,运行在高度约370千米的圆形近地轨道,绕地球 周约需 1个半小时。”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研究院张帆钱告诉记者,在去年底,天宫3号更新了太阳能发电系统,新增的两块太阳能电池阵列让天宫 3的反射面积更大,因此现在不仅可以用小型天文望远镜看到天

  宫3,在晴朗的夜空中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它。

  舱体

  “肉眼观察天宫3空间的最佳时段是日出日落的前后,此时天宫3空间站能被太阳照射到,反光特别明显。如果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对准观察,则能观察到天宫3的舱室细节,比如分辨出天宫3的各个

  “不过,要想用建议天文观测器材看到天宫3空间站,需要提前查询天宫3空间站的轨道位置,然后把天文观测器材对准特定的天空区域。此外,天宫3空间站一个半小时绕地球一周,周因此当它出

  现在视野中时,人们能发现它明显在空中移动,因此天文观测器材需要设置手动或者自动跟踪,才能保证长时间持续观察。

  .1978年1月底,小年夜之前的两三天,北方地区城里的楼顶、近郊区,经常可见三五个一群、冻得哆哆嗦嗦的精神小伙。虽然他们一个个裹紧大衣和羽绒服,鼻尖耳朵冻得通红,可人真的是精神,

  找到一个空旷的地方,扎三脚架摆天文望远镜,有的看表掐时间,有的调整望远镜,其中有的天文爱好者还带了相机,把相机固定在天文望远镜目镜端就能拍到天宫空间站。

  哒。

  根据报纸上的建议,傍晚和佛晓前是观测天宫空间站的时段,而佛晓又比傍晚好一天空 更明朗,地面的光污染也少。于是就苦了这些爱好天文或航天的青少年了,要在一天里最冷 的时间段到户外蹦

  现在,中国、美苏,以及全世界对航天的兴趣又被提了起来,因为去年中美苏三方的航天合作协议、对外公开的共同宣言,第一次明确地表示了 下一一个航天的大目标是载人登陆火星。

  对于中国人来说,南极洲有空间站了,北极点去过了,珠穆朗玛峰经常上;发射卫星不是事儿,空间站也建起来了;载人登月美国人做过了没意思;所以还真就是载人登陆火星最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新闻比较涨热度:1月21日,苏联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火星8号成功地在火星"阿拉伯台地”软着陆,并发回了组照片。在照片中火星锈红色的天空和荒凉的地表让这个星球看起来像是地球的某处沙漠戈壁,这更让人增加了对火星的好奇程度。

  现在中美苏都朝火星发射过探测器,美国和苏联发射得多,两国各发射了七八枚火星探测器,中国发射了2枚。

  这是中国的火星探测进行得较晚,一些粗略的观测项目美苏已经拿到了数据,中国就不必做了。中国的第一枚探测器是绕火卫星,在1970年发射、1971年抵达,在反推火箭减速之后泊入火星轨道,

  成为一枚火星的极轨卫星。这枚探测器现在仍在工作。

  第二枚探测器是火星着陆器,320公斤的着陆器在火星上发回了200多张照片,然后报废。

  当苏联公布"火星8号"的照片之后,中国公布了自己的第三枚火星探测器荧火3的发射计划。

  荧火3是

  是人类向火星发射的质量最大的物体,比苏联的火星8号以及美国的海盗2号大得多。荧火3也是无人软着陆,但它的功能的确更多:萤火3携带一 辆火星车,如果项目成功,这将是人类制造

  的机器第一次在火星 表面巡视考察。

首节 上一节 418/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