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417节

  古巴的“安哥拉志愿军第一旅“现已改名“埃塞俄比亚志愿军第一旅”,12月24日晨,第一旅的30多辆T 62坦克出现在德雷达瓦镇外,三个坦克排和三个装步排在开阔地展开,以倒三角形向德雷达瓦的

  索马里军队压迫过去。

  索马里军队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直到他们手中的T3485在一干 五百多米的距离上毫无反抗能力地挨个被点名,索马里人才开始思考对面的坦克怎么炮打得这么准"。

  在半小时后,索马里在当地的最高指挥官被T62坦克炮送上了天,德雷达瓦的索马里人连会思考的都没有了。

  不过,虽然索马里军队战术素质比古巴志愿军差很多,但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多了。至12月底,出境在欧加登作战或者负责占领区维持的索马里军队已达到7万人,吉吉加德雷达瓦哈勒尔这一带就聚

  集了4万人(只有这片地方不是沙漠戈壁)。

  德雷达瓦被攻击之后,索马里的前线指挥官在下午反应过来,从吉吉加向德雷达瓦派了三千人和10辆T55坦克,八千多埃古联军与六千索马里军就在德雷达瓦厮杀成一一团。

  在空中,古巴志愿军驾驶的米格21与索马里空军的米格机发生首次空战,古巴米格21击落了架索马里米格17,索马里空军大为震惊,赶忙把他们手中的米格21调了10架增援欧加登方向。

  “近几年来,苏联霸权主义把魔手伸向东非,埃塞俄比亚已成为苏联控制之下的傀儡国。苏联还拚命地向印度洋和红海地区扩张。

  “英勇的索马里人民并不害怕同新沙皇进行正面的坚决的斗争,索马里人民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正义斗争不会停止,我们不但将击败埃塞俄比亚傀儡军,也将击败苏联的附庸古巴军队,最终把苏

  联从东非赶出去,将自由和独立归还给埃塞俄比亚。

  “只是为了撵走苏联势力,我们迫切需要国际的援助,特使先生。

  巴雷面见美国特使拉蒙斯。刚刚赶走苏联军事顾问不到两个月的巴的雷把自己说成了独立反抗苏联扩张主义的斗士,好像他和他的索马里过去几年和苏联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似的。并且直率地伸手向

  拉蒙斯要援助。

  拉蒙斯:“关于发生在欧加登地区的战事,美国非常关注。我们所关注的是,首先欧加登地区的社会秩序和民生物资必须得到保证,从美国所学握的情况,到现在已有超过40万难民逃离欧加登,占当

  地总人口的80%,当地居民大多数缺乏食物和饮水,而这一切都是战争 引起的。这种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啊?就这?难民算个什么东西?居民没食物了不知道抓一只斑马吃吗?

  巴雷脸上露出非常难看的表情:“特使先生,在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扩张步伐面前,难民和饥饿问题是个小问题。

  拉蒙斯摇摇头:“在美国国会,这两个问题的大和小与您所描述的并不一样。而且我想提醒您,欧加登地区正在受难的平民,他们和你们是同族。”

  巴雷:“只有 击败埃塞俄比亚和古巴人,我是说彻底的击败,欧加登才能恢复和平,那里的居民才有可能过上和平的生活。”

  拉蒙斯:“从德雷达瓦再往西就不是欧加登地区范围了,你还说要彻底击败,你对埃塞俄比亚的领士要求,并不是只有欧加登地区,对吗?”

  当然不止欧加登地区,在9月份,攻占吉吉加之后,索马里军队控制的报纸可是在鼓吹"两路包抄闪击亚的斯亚贝巴”呢。

  美国特使来索马里是传递这样的信息:

  我们是有可能对你进行支援的,但支援仅限于防卫索马里自己,而这个索马里指的是1960年国境线定义下的索马里,不包含欧加登。

  如果索马里军队从欧加登地区撒出,完成撤军之8起美国就会表示对索马里的支持,如果埃塞俄比亚或者古巴人越过1960年国境线打进索马里境内,美国可以给索马里政府各种援助,防止战争变成

  你入侵我我入侵你的反复复仇行动。但现在,战争的性质没有变化,美国不能给援助。

  这完全不是巴雷想要的美国援助,于是索马里现在也没辙了。

  在会谈的最后,就要站起来走人的时候,拉蒙斯特使对巴雷说道:“还记得上个月从亚丁湾和东非经过的中国舰队吗?”

  巴雷:“嗯啊?

  拉蒙斯:“如果我得到的信息没错,中国不但没向索马里派遣特使,甚至他们的大使在三个月前就回国述职了,到现在都没有返回摩加迪沙。”

  巴雷:“嗯啊?

  拉蒙斯:“保重。

  ....

  拉蒙斯对索马里抛出的方案其实中国也提前知道了。

  中国表示美国的方案有点“天真”。不是说对埃塞俄比亚的行为预测有点天真,而是对巴雷的行为预测。

  12月26日,埃古联军在欧加登反击的第三天,黄华飞往莫斯科与苏联方面商谈。

  欧加登战争的热战结束后,这片地区应该如何平下来,如何确定东非的国家秩序和政治原则,这首先应该 和苏联协商并达成共识。这件事本来直接介入的大国就是苏联,因此苏联的态度在很大程

  度上能决定后续的情节走向。

  最终采取什么方案现在还没有确定,但可以肯定对索马里的巴雷政府应该是 个不小的惊喜。

  在这前一天12月25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离开尼日利亚港口拉各斯,沿着大西洋东侧继续北上,开往英国进行友好访问。

  英国之后是横穿大西洋抵达古巴,古巴之后是经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顺访夏威夷、日本,再返回中国。

  四舰编队这次是环球航行任务,新中国海军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编队出访东南亚诸国、印度、安哥拉、尼日利亚以及英国等国家都是预先安排好的,访问吉布提是在编队出航之后,因为欧加登战争的缘故加塞进去的。

  不过这就造成了一点尴尬,从大航迹图看,中国舰艇编队从印度出发,到了吉布提了,但就是不进入红海走苏伊士运河,所以埃及萨达特还询问为什么中国舰艇编队不顺便也访问一下埃及。不过预

  定的计划就是这样,安哥拉和尼日利亚是必须去的,所以如果走苏伊士运河,反而有点绕路。

  ....

  英国。

  伦敦。

  《中国军舰即将前往不列颠,或为讨要香港而来》

  ...英国小报丰富的联想力。

  中英香港谈判正在不紧不慢地进行,不紧不慢的意思就是双方谈的进展很慢但还没有翻脸的意思。

  除了香港,英国还正在与阿根廷谈马岛归属问题。马岛的谈判快谈崩了。

  阿根廷军政府他不按牌理出牌啊。

  英国海军的实力,如果只算水面舰,现在还是略为超过中国一点的,皇家海军账面上还有2艘中型舰队航母,其中1艘现役1艘封存,1艘轻型航母。除此之外,无敌级航母第一艘已经下水,第二艘刚

  刚开工,第三艘也拨款建造了。

  只是英国现在穷得厉害,据说现在英国想让澳大利亚人买下无敌级的第三艘,这样省钱。

  如果澳大利亚坚决不买,那么还有另一个方案:把唯一的一艘正规舰队航母"皇家方舟"号退役拆掉,到1981年,英国海军将不再拥有舰队航母,只保留”海鹞航母”(3艘无敌级航 母和1艘赫尔墨斯

  皇家海军的缩水过程从1945年持续到现在,而且还将会一直缩下去。

  随着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拉各斯开往伦敦,这这12天的航程里,英国小报的标题也一直在 变化。

  《中国军舰已过西非,皇家海军本土无艘航母》

  《中国军舰在里斯本外海,皇家海军赫尔墨斯号或将受命迎接中国军舰》

  《赫尔墨斯号锅炉点火成功!》

  1月6日,中国海军四艘军舰穿越英吉利海峡,来到伦敦港外,"赫尔墨斯“号在伦敦外海迎候。

  “这就是英国的航空母舰吗?”

  “怎么上边只有直升机?”

  “这军舰好破啊,漆都掉了。”

  “不但掉漆,还生锈了。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

  中方编队上的海军官兵对着"赫尔墨斯"号指指点点。

  30+高龄的“赫尔墨斯"号:.. (矜持)

  “赫尔墨斯”号,半人马级航空母舰的最后一艘,1944年开工的“二战剩余品”。

  航母。

  它现在还是装弹射器拦阻索的正经航母,变得不正经要等过两年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时候了。由于飞行甲板太短,根本装不下主流的喷气式战斗机,从1973年之后赫尔墨斯”号就是一艘直升机反潜

  因为"皇家方舟"号在东地中海与美国海军联合执行任务回不来,所以此时英国本土附近最大的军舰就是它了。

  在中国海军军舰依次进入伦敦港的时候,码头的市民和船员第一一次目睹 了中国军舰出现在伦敦。

  首先是1.2万吨的导弹巡洋舰“湖南"号,然后是两艘驱逐舰“衡阳”号和“长沙”号,然后是补给舰“青海湖”号。

  此时已经航行了1.9万海里的中国军舰,全舰上下竟然意外地干净。

  因为在拉各斯,热情洋溢的尼日利亚海军基地人员和码头工人给四艘军舰全身上下擦洗了一遍,干干净净出航的,因此在伦敦出现时,中国军舰上下只有轻微的污渍从拉各斯到伦敦这4500海里

  距离的污渍。

  “二十年前,我们的利物浦号抵达中国,这是你们现代化海军的开端。中国和英国在海军领域的交流大于对抗,这让我感到高兴。”

  皇家海军舰队总司令约翰崔切尔爵士与来访的编队指挥彭凯群少将会晤。

  彭凯群:“利物浦号现在是中国海军的广东舰,它在英国经历了二战、又服役了那么长时间,转到中国海军又继续服役了20年,但这艘舰的舰况依旧很好,可以说质量是非常过硬的。”

  约翰崔切尔:“遗憾的是,在皇家海军中,已经没有城级巡洋舰在现役了。”

  彭凯群:“我们也在拟定火炮巡洋舰的退役计划,包括广东舰和台湾的中山舰。”

  约翰崔切尔:“在她退役之后,你们会永久保留这艘舰吗?我是说,作为博物馆舰对公众陈列开放。

  彭凯群:“我们的确有这方面的打算。如果快的话,在下一个十年,广东舰就会成为海军博物馆的陈列品。

第125章 中国制定的社会主义ISO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教授、0OGAS系统第三分 系统算法师米哈伊尔布林带着全家走下飞机,踏上中国的土地。

  1977年10月,米哈伊尔布林从波兰华沙参加数学会议回来后,在家庭晚餐会上对家庭成员们宣布:是时候全家移民了。

  移民的第一道途径是 以犹太人的身份,申请移居欧美。米哈伊尔布林私下向朋友打听了一下政策,立刻就犯难了:

  钱不够。

  苏联对犹太人移居欧美的申请完全放开,反正你们不是资本家就是潜在资本家(大雾),爱走走,只是,要交钱。名成年人要交4万美元才能放行,像米哈伊尔布林这样的大学教授要想出国,一

  口价8万美元。

  他妻子尤金妮亚布林是大学讲师,6万美元,加上俩小孩,加上米哈伊尔布林的母亲,全家五人移民的代价是22万美元,16.5万卢布。

  米哈伊尔布林的朋友说,除非在欧美和以色列有亲戚,否则苏联家庭当然很难凑得够这么多钱。真想移民的话,借点钱吧,出国之后还钱还算容易。你在国外挣了美元之后可以在黑市兑换成卢布再

  还给苏联国内的朋友,因为卢布黑市价官价差别很大,如果你欠了苏联国内的朋友10万卢布,只需在国外攒6、7万美元就肯定能兑到10万卢布,而不是要攒13.3万美元。

  虽然朋友是这样建议的,可米哈伊尔布林还是非常痛苦。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夫妻双高知的家庭,还因为前年参加OGAS项目拿双份工资有了几万卢布的额外收入,结果要掏空家底外加借几万卢布

  才能润出去,能不痛苦吗。

首节 上一节 417/6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拿剑逼着水镜为我打广告

下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