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197节

  “若属下知情必如实相告。”

  沈兵问:

  “你可知蒙山营的魏降兵已被征为苦役?”

  魏呴面带戚容回答:

  “属下自是知道,只是……”

  说着就叹了一口气,这是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事。

  沈兵又问:

  “左校尉可知征为苦役的结果是什么?”

  魏呴沉重的点了点头:

  “属下知道。”

  沈兵又问:

  “若我有一法救他们于苦难之中,左校尉以为如何?”

  魏呴闻言不由双目一亮,抬头望向沈兵:

  “校尉的意思是……”

  沈兵干脆直说了:

  “攻楚,我只想知道可否放心用他们攻楚!”

  魏呴马上就明白沈兵这话的意思了。

  他没有任何迟疑就回答道:

  “魏呴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校尉可放心用他们与楚军作战。”

  沈兵回答:

  “我自是信得过你,也信得过黑甲营。”

  “但如何信得过他们……”

  魏呴赶忙说道:

  “属下认为校尉勿需为此担忧。”

  “秦军纪律严整、赏罚分明,于是万众无不归心。”

  “黑甲军便是先例,战场杀敌便能论功晋爵与秦人无异。”

  “降兵若是叛秦又能有何出路?”

  “投楚?复国?”

  “楚国又岂能给予我等如此待遇?”

  “魏王假更是视人不如狗。”

  “我等又何苦来哉?”

  说着便再朝沈兵行了个大礼,说道:

  “魏呴恳请校尉准许降兵脱离苦役上阵杀敌。”

  “若校尉愿予降兵机会,降兵必会奋勇杀敌勇敢争先。”

  “若他们有半点叛秦之心,到时勿需秦军出手。魏呴及黑甲营上下便饶不过他们。”

第一百九十章 点兵

  魏呴说的有理有据不由沈兵不信。

  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之前魏国百姓争相欢迎黑甲军那一幕影响了沈兵。

  那些可是百姓自发组织的,没有秦军逼着他们也并不全是黑甲军眷属,相当一部份是毫不相干的百姓。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魏国民心已经转向秦国。

  这对于沈兵来说有些难以想像,因为速度有些快,一时还没来得及适应。

  后来想想,沈兵觉得这也正常。

  首先,最重要的是这不是与外族而是中原内部的战争,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从来都不明显,尤其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更是如此。

  其次是魏王假不仁,便如之前所言,大王不仁民心更易转向。

  再次就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到现在中原各地已彼此征战数百年,百姓已迫切希望统一、希望和平、希望止战养息。

  而此时的秦国是最有希望统一中原。

  秦国在统一中原前的以法家治国的做法和精神还是很受百姓欢迎,这制度相对于其它六国而言更公平,同时也给了百姓进入上层贵族的机会,于是当然更受百姓拥戴。

  所以秦朝只短短14年便宣告灭亡着实可惜。

  有句话叫“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自春秋起长达数百年的大乱,一旦统一全国上下都不想打仗都想种田好好过日子。

  偏偏统一中原后嬴政又性情大变乱搞一通,再加上秦二世在赵高的控制下又胡作非为,于是本应出现“大治”的局面却成了“官逼民反”。

  于是“大治”就出现在汉朝。

  假如这些都没出现,那“大治”岂不应是秦朝?

  眼前这魏国军民也是中原百姓,潜意识中也有“大治”的愿望,民心会这么快就转向秦国也不奇怪……

  想通这层道理,沈兵这边就下了决心。

  他对杨端和说道:

  “将军,属下认为我等该从二十万降兵中选出十万精兵。”

  “如此我军方可攻楚。”

  杨端和想想也觉得没有其它选择,只得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这些事却不是他们能决定的,最终还需要嬴政点头……这可是十万大军的事,没有嬴政同意谁敢擅自作主?怕不是要反了?

  杨端和与沈兵还以为此事是难上加难。

  因为就连杨端和与沈兵都心存顾虑,嬴政又岂会轻易答应?

  没想到几天后嬴政那得到的答复却是:

  “有整训黑甲军且大败楚军之先例,寡人以为此举可行。”

  “上将军可依战时所需自行点兵整训!”

  杨端和与沈兵不知道的是,多疑的嬴政当然是信不过这些魏降兵。

  但转念一想,这是沈兵提出的建议……神仙派来助他的还能有错吗?

  于是甚至没有与其它人商量,大笔一挥就同意了。

  杨端和见此不由喜出望外,当下就让沈兵去点兵。

  沈兵目瞪口呆,赶忙拱手道:

  “上将军,属下只是建议,未曾说过要统领此军。”

  “何况属下还要指挥黑甲军……”

  没想到杨端和想也不想就回敬了一句:

  “魏降兵上下早已把你当作恩人。”

  “何况你还有成功整训黑甲军的先例,不由你来统领又由谁来统领?”

  沈兵一听这话还真有道理,于是只能灰溜溜的点兵去了。

  是时降兵正在城外的泥泞中艰难的挑土筑路,见沈兵和魏呴前来便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朝他们投来期望的目光。

  也难怪他们会这样。

  沈兵之前就从他们中选过兵,而且选兵后还成功组建了黑甲军甚至打败楚军立功晋爵。

  他们原本就是兵士,原本就该在战场上与敌拼杀建功立业。

  谁又会想继续呆在这做苦役?

  谁又会愿意在这饿死、累死、冻死?

  他们或许不怕死,但却怕这种毫无尊严的死。

  便是传回家里听着都是两回事:

  一种是某某在工地饿死。

  另一种是某某在战场战死……

  虽然都是死,但前者是受尽屈辱含恨而死,后者却是光宗耀祖自豪的死,甚至还能给家人带来爵位和田宅,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沈兵朝魏呴点了点头。

  魏呴恭谨的朝沈兵拱了下手,然后用激动得发颤的声音说道:

  “校尉受大王之令前来点兵十万,愿随我等从军者,列队待点!”

  降兵们不由暴出一阵欢呼。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多谢校尉,多谢左校尉!”

  接着众降兵的欢呼很快就变成一片感恩声,其中更是有人跪地磕头,也有人放声痛哭。

  这一刻,沈兵就知道自己的决定没错了。

  魏呴是对的,降兵其实早就有归秦之心了,只是身为魏兵没有很好的机会而已。

  想了想,沈兵又不由暗叹一声。

  此次他只能点兵十万,这也就意味着……还有近十万降兵要继续做苦役。

首节 上一节 197/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