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36节

  这事情传出去,要丢工业部的脸了。而且这事情可能也瞒不住,这不是像上次那样,江成弄了一个空气压缩技术,技术好像不比苏联的差。

  在技术这方面,可以用机密的形式进行消息封锁。谁要是乱说话,那是要付出严重后果的。

  但回国的留学生馋肉,想着去造车换肉吃。这事情传出去,还真没办法计较。

  这次是拿车子去换肉,下次呢,会不会有回国的留学生,造一颗导弹去换包子吃。

  老赵点了点头,给江成加三斤肉是小事,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这小子真的能不能造出车子。

  而且还有一件事,沈阳那边的电工机械厂申请派一些技术人员去昌城那边交流液压叉车技术。

  沈阳电工机械厂在一九五四年试制了一台1.5T平衡重式蓄电叉车,不过车子是造出来了,性能很差。举升重物的时候很吃力,跟传统的机械千斤顶一样,是螺旋式升降的。

  四九城重工业部这边有人曾经是沈阳电工机械厂的领导,所以国内有液压手动叉车的事情,那边很快得到了消息。

  想把技术结合,弄出电动液压叉车。

  这事情暂时是被压着的,打算等江成那边搞完了车子再说。

  要是江成真能把车子搞成,老赵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觉得那小子会不会自己就能造出工程叉车,而且还不是蓄电池的。

  ~~

  三月十三,春意盎然,机械配件厂里的一些树木也长出了新的枝叶。

  机械配件厂在昨天发了上个月的工资,食堂也一般会选择在发工资的时候弄点荤菜。

  而且同样是在昨天,机械配件厂已经公布了内部招工的消息。厂里那些三四十岁的职工对于这消息很兴奋。

  因为三十五至四十岁左右的人,他们的子女刚好是符合招工的年龄。但是厂里也不是说只招年轻的厂内职工子女。

  家庭条件有特殊情况,比较困难的,也会照顾。厂里上年评比出来的劳模,就允许推荐亲戚进厂。

  手动托盘车的生产线建设的很快,现在不开始筹备招人,等建设好了后就要拖延开工了。

  不过发工资也好,招工也罢,对于江成来说没有今天重要。

  本来江成是打算一个月内把车子搞出来的,但是采购方面很给力。而且直接用的是边三轮的轮子,不需要改造轮子就可以直接安装制动刹车系统。

  另外就是江成依然没设计固定座椅,还有车身,打算组装好后,用木头在车架上做一个护栏。车架组织好后,面上也不装铁板,装木板就可以。

  现在钢铁资源紧缺,公交车和班车上面都是安装的木制座椅。机械配件厂如果不是有部门在协助,他们想买车底的钢材可能还要说明原因,申请后才能买到。

  今天就是车子进行组装的日子,还从汽车站那边的汽车保养厂调来了几个师傅协助组装。

  江成可不想真的每个部件都要亲自动手,这个年代的车辆组装工具都是传统的。没电动工具,就算能指挥厂里的人帮忙,那得一个一个的指挥。

  而找会修理汽车的人来帮忙,其实如何固定一下部件,也是可以互相讨论的。

  厂里的唯一司机刘勇,今天也是加入到车子组装中。

  江成也不知道他在造车的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今天厂外一些单位来观看的人不少。

  车子还没开始组装,天空就下起了细雨,春雨绵绵。

  不过车子是在临时搭建的车间里组装的,不受这一点点小雨的影响。

  在江成的指挥下,五六个人组织一辆车子,如果不是要临时焊接固定点,装装停停,半天时间不要都能装好。

  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车子逐渐成型,不过车架上没有用板子封起来,底盘组装好的结构还暴露着。

  要想试开,还得明天调试,然后把底层车架组装好。

  (晚上电脑出问题了,写到一半突然全部结束进程。耽误了许久,只能先写到这里了。)

第63章 昌城汽配厂要造车

  花了两天的时间,江成设计的车子终于算是组装好了。

  简陋到没有后视镜,转向灯,大灯,喇叭。开车的时候除了前方,左右和后方都靠扭头。不过江成还是费心弄了一个倒车装置,多一节齿轮组合的事。

  开车技术好的人,站起来看着后方就可以倒车了。

  操作起来其实跟拖拉机没多少区别,只不过拖拉机是手扶的,靠双臂摆动转方向。江成弄的是方向盘,方向盘还是拿普通的无缝管压成了一个圆圈,再用几根管子连接焊在了转向杆上。

  这车子组装好后,试开肯定得江成来。会开汽车的肯定会开这个,但还是江成来打一个样。

  车子没座椅,江成让人从办公室搬了一把椅子当驾驶座,车子还没开动,他自己动有点害怕这椅子不固定,别转弯的时候把自己甩出去。

  而江成敢开,就有人敢坐。周厂长让人从食堂弄了一写长板凳过来,也是不固定,放在车架上面的木头板上面。带着厂里的几个领导干部就坐上去了。

  这车子要出事故,来一个翻车,机械配件厂的高层领导可能要一半去医院了。

  后勤部的人,还准备好了鞭炮。安排人守在了车间门口,车子只要能启动,开出车间门口,就打鞭炮庆贺。

  江成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扶着方向盘,一只手夹着烟在抽。

  看了一下身后坐着长条板凳的一些人,这个年代好呀,没胖子,真要出问题,喊一声跳车,感觉大家都能迅速的跳下车。反正离地面又不高。

  很多人还因为资格不够,不能坐上车而羡慕车上的领导呢。

  江成看了一眼周围的人,也看到了在一边兴奋的谭雅萱。完全是没心没肺,好歹自己也是她的直系领导,也不担心安全问题。

  “刘师傅,启动吧。”江成对着站在车头拿着手柄钥匙的刘勇喊道,刘勇是厂里唯一的汽车司机,如何用摇杆钥匙启动发动机,他可是有巧劲的。

  “好的,江工。”收到命令的刘用,拿钥匙对准了安装发动机的车箱预留出来的孔。把钥匙插了进去,开始摇摆了起来。

  柴油发动机是新的,几下就被刘勇发动了起来。

  江成感觉屁股下的椅子在轻微的抖动,他是给安装了减震器的。否则就不是轻微的抖动了,因为驾驶的位置靠近发动机,不抖动才奇怪呢。后面坐在长条凳子上的人,倒是要好一点,但也有感觉。

  踩好离合和刹车,手刹一放,变速器挂一档,有点怪紧张的。

  江成是真想来一句‘瞧好了’,然后刹车一松,油门一踩,冲出车间再来个九十度漂移。

  但是只能慢慢来,当车轮转动,车子开始动了的时候,所有来观看和车上的人都激动了。

  连一个仪表都没有的,江成也不知道开的是多少码,开多快全凭感觉。

  开出车间后,因为没多远就要拐弯,江成也不敢开太快。车身不宽,他真怕拐弯把人甩出去。

  在开车车间后,身后就传来鞭炮声,厂里新来的机修工其中一人就去话务室打电话了。

  江成在厂里简单的转了一圈,回到车间门口就下车了。

  没什么意思,不好玩,只能算是一辆工具车,体验不到刺激感。

  江成带着谭雅萱回办公室了,他打算慢慢升级厂里的设备,混日子过。给厂里弄出的液压千斤顶和手动托盘车,算是对的起这份工资了。

  而且升级设备也是在为厂里做贡献,没必要让自己忙个不停。

  但是厂里现在有四辆边三轮车架,为了自己出行方便,倒是可以想办法先搞一个单缸或者双缸的发动机。

  差什么零件就想办法制造什么零件,设备造不出来,就升级。

  不过真的不能单打独斗,没必要每一个零件都想着自己厂来生产。那不是能耐,是傻冒。

  “江工,你真厉害。”回到办公室,谭雅萱佩服的称赞着,竟然能造车,还是六个轮子的那种。

  “那是肯定的。”江成也点高傲的回应道。

  谭雅萱笑了笑,自从上次江成相亲完后,说出了想跟她尝试处对象的话。不管是不是玩笑话,她是感觉自己跟江成亲近了不少。

  起码上下级的拘束感少了很多,有时候上班期间,谭雅萱也会主动开口闲聊。

  现在谭雅萱是知道江成在昌城的情况了,这边直系亲人也就只有一个妹妹了。他没有哥哥弟弟,要是他不结婚生孩子,他这一脉就要断了。

  而谭雅萱的情况,江成也了解了一点,还有一个妹妹叫谭悦。不过在家里,她妹妹的谭悦的日子过的不好。

  其实谭雅萱小时候就叫谭萱的,是后来读书的时候加了一个雅字。不过她妹妹没加这个雅字,是因为雅字代表了文雅,文雅的人肯定要有点文化。

  给谭雅萱加了一个雅字,是家里人希望她读书能行。

  而在这个年代为什么指望一个女人读书行呢,是因为谭雅萱她妈妈在生谭悦的时候,有点难产,出了不少血。

  后来虽然顺利生出了谭悦,母女也算平安。可就因为那次生产,谭雅萱的妈妈就不能怀孕了,身体伤到了。

  谭雅萱家里其实也重男轻女,她妈妈不能怀孕了,有点责怪是谭悦害的。不是因为生她才导致的,他们谭家能没儿子嘛。

  所以谭雅萱和她妹妹在家里的待遇是天差地别,一个读了中专,一个书都没读过。

  而且当年谭雅萱的妈妈生她妹妹的时候,伤到了身体,年轻的时候还不觉得怎么样。现在才到中年,身体就不好,干不了重活了。

  就在江成跟谭雅萱闲聊的时候,周厂长也回办公楼这边了。

  “江工,你不忙吧。”周厂长站在江成的办公室门口询问道。

  “不忙,怎么了,车子出问题了?”江成询问道。

  “不是,是汽车修配厂那边的人,他们想搞汽车,想邀请你去当技术指导。”周厂长说道。

  汽车修配厂,就在八一大道汽车站那边。之前是叫汽车保养厂,现在也有很多人喊哪里是保养厂。

  昨天在厂里车辆组装的时候,就是那边安排了几个师傅来帮忙。而且他们来帮忙,是因为听到消息这边机械配件厂在造车,主动派人过来的。

  在组装车子之前,哪怕就安排了人来查看。

  “修配厂要造车,他们有造车的条件嘛。”江成有点吃惊的询问道。

  现在解放卡车都没造出来,昌城这边的一家汽车修配厂竟然想造车。

  看样子目前国内的工业企业虽然大部分是在北方,南方也有勇猛之辈呀,江成感觉自己在南方,在昌城,要是竖起了威望,说不定一举高呼,还能跟北方工业较量一番。

  真要那样,就不杀回四九城了,在某些领域里,可能北方的工程师得来南方学习技术。

第64章 我家有鸡蛋糕

  昌城汽车修配厂,之前是汽车保养厂,开设在汽车站旁边,主要是就是给汽车进行保养和修理,也生产一些简单的汽车配件。

  到后来随着技术的积累,加大了配件制造业务,汽车保养厂才改名为汽车配件厂的。

  但是和很多单位一样,配件制造有时候是依靠一些零件的进口进行组装才能生产出来的。

  在零件进口方面,苏联那边只要不卡着,的确可以完成很多汽车配件的生产制造。

  现在那边主要生产和组装一些刹车片,车灯,轴承,气缸套等等。那边也有进口轮胎可以更换,机油,滤芯,变速箱等等。

  但很多东西那边也只是有货,并不是他们生产的。因此他们一般也不对外卖,你单独去修理更换一个轮胎可以,但要去那么买一个轮胎就不行。

  江成以后如果想造车,哪怕是‘修复’那几辆边三轮,跟汽车修配厂合作是很不错的选择。

  在没有打算搞属于国内真正全国产的汽车之前,江成也没有说不去用进口的东西。

  只是江成买不到发动机呀,能买到的话,他也不会想着去制造单缸或者双缸的发动机先用在边三轮上面了。

首节 上一节 36/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