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35节

  江成没邀请对方吃饭,这个年代男女一开始认识,也不会请去吃饭。

  下午江成就回单位工作了,组织部见他相亲回来了,就派人来询问他对相亲对象有什么看法,要不要处对象。

  硬要说不满意的地方也没有,可也没自己什么满意的地方,要是说对方的长相自己没看上。那就不得了了,人家在学校是公认长的好看的。

  最后江成说想找一个跟他的专业相关的女生,那样有共同话题,在精神方面能有交流的。

  这倒是给组织部出了一道难题,这个年代女大学生本来就少,学工业的就更少了,只能慢慢物色了。

  相亲的事情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机械配件厂的扩建非常迅速。

  组建手动托盘车生产线的会议第三天,就有施工队的人来了。

  而江成要造车的零部件采购的也很快,周厂长说的边三轮的车轮子,也是第二天就有人送过来了。

  送来的时候,江成也看见了,是穿部队军装的人送过来的。送来的不光是轮子,是几辆差不多报废的边三轮。

  零部件都拆的差不多了,车轮也没轮胎的,轮毂有的地方都轻微变形了的。

  轮胎也送了一些过来,新轮胎。

  这边三轮应该也是拆的不能再拆了,有用的部件都拆到其他车上进行维修和更换了。轮毂因为比较厚实,最多就是有锈迹,很少有轮毂坏到不能用的。

  周厂长说的二手边三轮的轮胎就是这个了,轮毂装上轮胎就是车轮了。

  还是缺少发动机的原因,有发动机,这边三轮的车架也不会变成废铁了。这个年代也没有报废一说,只是实在没有多余的零件能修复了。才会出现就剩拆多只有轮毂的车了。

  可能还是因为有轮毂才送过来的,有些地方的边三轮甚至可能早就拆的一个零件不剩了。

  送来了四辆带有轮毂的边三轮架子,其中还有一辆是只剩下一个轮毂的。江成安排人把轮毂都拆了下来,剩余的边三轮车架让人放进了仓库。

  有几个车架,江成打算以后自己弄出发动机,就弄一套装置修复边三轮。虽然修复的边三轮也不能归个人,但车辆归厂里,个人有专属使用权就可以了。

  那时候比骑自行车方便多了,还可以带几个人。

  “江工,组织部介绍的对象,你怎么就没看上的,听说长的挺好看的。”在办公室内,谭雅萱画着图纸,好奇的询问道。

  “你听谁说的,长的好看我就一定要看上吗,别人觉得好看,我不一定觉得好看。”江成也在画着结构图说道。

  实习生张东胜不在办公室,他在车间记录数据。并且不光是记录新产品的数据,也在那边看一些设备结构图。

  因此在办公室内,谭雅萱能和江成聊一些工作外的事情。这也是这些天江成惯出来的,他没什么当领导的经验,在下属面前没什么威严。

  加上江成也没有以身作则的态度,忙的时候虽然很认真,但不忙的时候,就是喝茶看报纸,或者什么事也没有,也会去外面溜达一圈。

  这在职场也有上梁不正下梁歪一说,下面的职工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可能是上面领导管理的问题。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不过这样也有一点好,就是谭雅萱在有事忙的时候,也会很积极。早点忙完早点休息嘛,她知道自己手头上的事要是忙完了,江成不会安排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给她。

  “江工,那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谭雅萱好奇的询问道。

  “其实我看你就不错,要不我们谈对象。”江成笑着回应道。

  江成倒是不说喜欢上了谭雅萱才说这样的话,虽然她的样子的确符合江成的审美。但没有那种一见钟情或者念念不忘的感觉。

  这处对象嘛,别说谁俗,一般都是始于颜值的,就是觉得对方长的还可以。

  然后敬于才华,这才华不一定是你多有才,只要是还有点本事,不是一无是处就算有才华了。

  你觉得对方长的不错,又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已经就够了,可以尝试的交往了嘛。

  后面要在一起,还得合于性格,两个人要合的来。久于善良,心善,不管是对的外人还是家人,要心善,孝顺也是善良的一种。

  最后要终于人品,性格好,有善心也不行。人品也要好,有些坏人可能性格也很不错,也有善心的,但也不妨碍他干坏事。

  一个大家都觉得很好的人,可能私底下也会出轨。

  “江工,你别乱开玩笑。”谭雅萱脸红着说道,在她看来了,江成怎么会看上她。虽然年龄比她大八岁,但凭借江成的身份,年龄根本不算事。

  大学生都没看上,会看上一个中专生,而且谭雅萱认为自己长的还可以,但并不算很好看。

  江成听到谭雅萱的回应,认为是她拒绝了自己。不过只是提出处对象,并不是说直接成为对象。

  这也并不算是表白被拒,起码还没正式交往呢,也没什么好沮丧的。

  (好了,生活方面的写了几章,晚上见,后面的章节更精彩,下周会上架~~。)

第62章 加三斤(二合一)

  对于一个能改装汽车的人来说,有了车轮和发动机,其实设计一辆简单的车辆不难。

  都能改装汽车了,自然对于一辆车的核心整体结构了解。

  所以底盘的设计很重要,机械配件厂弄来的边三轮轮毂,加上现有的材质问题。为了安全稳固考虑,车子宽度肯定宽不了,江成在底盘宽度上面设计为一米二,车辆要是组装好后会比底盘宽一些,大概就一米三左右。

  长度的话,倒是设计在三米五。就这点长度,而且车子造出来载重量也不会多高,江成还是设计了两根纵梁。

  江成是真怕这高碳钢因为质量不行,车子开的时间长了,突然从中间断成两节。

  设计出了车底的大小其实框架就出来了,然后就可以填充式设计了,比如传动系统的组装,也就是发动机,放在底盘上面什么位置,如果固定发动机,可以底盘造出来后再现场焊接一些固定件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转向系统的设计,也就是方向盘设计在什么位置。还有连接方向盘的转向机,对于转向助力泵,江成没设计上去。

  这车造出来是说可以拉货,但这车底盘低,没有液压减震器,适合在平整的路上开。

  像一些万人大厂,厂房车间很多的,光厂里食堂就能有很多个。要是有领导来视察,坐上这样一辆车进行参观其实特别合适。

  车身不重,也拉不了多少货,江成就不打算搞方向助力泵了。

  甚至这车都不装电机,装电机也没多少用,光照明和打喇叭。而且发动机是手摇启动的,江成现在也不想去研究什么打火装置,用插口钥匙的那种。

  在这个时代的路况,晚上尽量别开车。车上备用一个手电筒就可以了,喇叭也有人工喇叭,要是觉得开车的时候按喇叭不方便,身上挂一个口哨呗,看见前方有人或者要转弯,吹一下口哨一样的。

  油箱也不用大,又不跑长途,有个二十五升大小的就可以了,车上再备一个装柴油的铁桶。

  反正没有电气设备的设计,一辆车子造出来很简单。比较麻烦的其实还是变速箱,如果只开二十多码,直接一个档位,挂档开就是了。转速慢,齿轮的要求也没那么高。

  可现在是用边三轮的轮子,制动方面就好操作了,也就是刹车和减速。

  不说车子要开多快,起码弄个两档,开一个四十码左右呀。就这个,起码要配上低精密的齿轮,不过这齿轮安排厂里的老师傅应该能生产出来。

  总体来说,凭借现在机械配件厂里的条件,不搞车辆外壳,车门,车窗,甚至仪表盘都不要,开多快全凭感觉控制。油箱有没有油,要是靠打开车箱去查看。

  江成感觉只要底盘和车架弄好了,各种零部件齐了。现场组装和调整可能就一两天,组装比较浪费时间的地方,可能就是如果固定。需要现场临时焊接很多固定件。

  但是完成第一辆,要是下次组装同配置的车辆,就可以提前焊好固定件,在组织的时候直接组织就完成了。

  江成是考虑到发动机和轮子难弄,也没去整什么组装图纸。可能这次组装后,下次帮其他单位组装,人家弄来的配件不一样。

  有一份自己画的草图就可以,不过江成弄的两档的变速箱结构图倒是让谭雅萱画了零部件图和整体结构图。

  对于组装车辆,江成可能真的天生就热爱,或者说他喜欢玩这类机械物品。让焊工在焊接底盘,自己天天在车间搞齿轮组装变速箱。

  在机械配件厂,工程师江成在造车,这事情逐渐传开了。没有造车的车间,江成天天拉着一些人在第四车间门口外的一个场地在弄。

  临时搭建了一个木棚子,六个车轮毂,还有焊接好的底盘就摆放在那里。

  在这个年代,别说机械配件厂在造成让人震惊了,就算是发动机厂在造车,消息传出去,也能震惊当地很多不小的人物。

  ~~

  四九城,重工业部。

  重工业部体系庞大,部门太多,综合管理太难。已经在商议撤销重工业部的事情,打算分成几个大的体系各自管理。

  在这重工业部下面的各部门主管领导,可以说都在关注撤销重工业部的事情。

  但是有几个部门的高层领导,却是在关注千里之外一个小小的机械配件厂发生的事情。

  “老赵,这个江成的信息很不对称呀,这是我们派过去的人发送过来的信息,他在昌城那边搞的东西可都不简单呀。”

  “哎~,李佬,我也知道呀。前些天那小子搞了个手动托盘车,结构图也被送过来了,东西虽然简单,但液压技术运用的很巧妙呀。还有那个液压千斤顶,操作简单,效能也比普通的强多了。”

  老赵叹着气回应道,可那小子不愿意来四九城,想赋予重任也不好操作。

  江成弄出手动托盘车和液压千斤顶,其实海外也有。比如瑞典在一九四八年就有了手动液压叉车,可人家不卖给这边。

  现在好了,有了江成设计的图纸,自己就可以生产了。

  昌城机械配件厂那边在组建生产线,四九城这边直接在郊区组建工厂了。这东西用在码头卸货,还有码头仓库使用,大量的工业单位都需要,甚至还可以出口。

  不过四九城这边生产的手动托盘车,不会使用机械润滑油。而是用液压油,使用从苏联进口的液压油。

  江成让机械配件厂去采购液压油,没采购到的信息他们这边都知道了。对于液压油的性能和机械润滑油一对比,就知道用哪一种好了。

  而昌城机械配件厂那边生产的手动托盘车,以后卖给国内单位就可以了。

  飞机厂,码头,军工~,这些部门优先,可以这样说,就算昌城机械配件厂生产一万件手动托盘车,可能不去那些重点部门,都看不到这东西的踪迹。

  当然了,真的生产后,昌城那边的本土单位可能会搞到一些手动托盘车。

  关键现在李佬和老赵谈论的不是手动叉车的问题,而是江成在机械配件厂那边在造车。

  甭管是在造什么车,起码他不是在仿造车。

  而且零部件都在依靠自己生产,车子真要是造出来,哪怕性能比较差,但也基本上是真正的国产了。

  当然了,发动机虽然是昌城那边生产的,可很多零部件是进口的。要量产化,可能会卡在这里。

  要是发动机的零件不需要进口,哪怕江成设计的车性能再如何差,都会成立一个加工厂。

  现在国内不在乎车子性能差,而是大家都没有车用,县里的一把手都是骑自行车呢。

  江成竟然会造车,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问题。要是大家知道他有这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去第一汽车厂呀,哪怕年纪轻,也能破格升为高级汽车设计工程师。

  “听昌城那边工业部的汇报,是那小子想吃肉了,才想着造一辆车去人家肉联厂换肉吃。”李佬质问道。

  “那边机械配件厂的厂长是那样跟那边工业部的人汇报的,还听说一开始打算用板车轮子去造车。”老赵感觉有点头大的说道。

  这叫什么事,一个美利坚的机械动力专业留学生回国,却因为馋肉吃,竟然想着造一辆车去换肉吃。

  这事传出去,不知道要打多少人的脸。

  虽然机械配件厂不是重点单位,很多东西的配给量不会优秀考虑,作为工程师该有的额外补助也不会少给江成一点。

  可这不是没照顾好留学生的理由,虽然说在国内高级的领导要以身作则,不要搞特殊化。但对于人才,搞点特殊化怎么了,不但要搞,还要光明正大的搞。

  要让一些有能力的人,知道国家重视他们。

  “那小子现在一个月能吃到多少肉。”李佬询问道。

  “那边居民定量一个月目前是四两肉,他身为七级工程师,能有五斤肉的补助。”老赵回答道,这一个月的量比普通人多十倍多了。

  “这是不行的,他在美利坚那边待了很多年了。在那边很容易吃上肉,现在回国了,反差太大了。我们虽然不能跟美利坚比,但是也要照顾到这一点。让那小子按照高级工程师的补助算吧,加三斤。”李佬说道。

首节 上一节 3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每日盲盒,我赶山打猎喂饱全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