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第181节
“商社这帮人也是活该,他们自以为缺了他们就没法转,自己去看人家怎么消气吧!”
“说实话,换我我也炸刺,投资这么大搞出这么大的场面,居然有人敢买通偷造设备来仿制,这么大的企业还怎么搞?”
“我我我,我们局一手扶持的卫生巾厂起步,结果这节骨眼儿上经办的科长……我是真特么不知道这事儿,你说这事儿搞得!”
“希望是因祸得福吧,其实人还挺好说话,很成熟谦虚,以他在平京……”
“好了,好了,这个不论,赶紧把事情推动起来才能看挽回损失不,但他说贸易中心那事儿,是真的已经留了点面子,我当时冷汗都出来了!”
“你才是不用说了,赶紧的。”
反正第二天一早,《江州日报》就头版头条刊登了相关内容,民营企业将大力参与新开发区建设。
这会儿让卫东都还没到那江南区的经济开发区呢。
回去的路上那位中年记者才再次认真的询问了下让卫东为什么觉得那个工业贸易中心效果不好。
开着车的让卫东没多想:“你注意看看他们对外宣传的数据就知道了,据说有四千多家全国各地工商企业来驻点,半年成交金额好像是两亿多,你平摊下每家多少?有些账啊就怕较真细算。”
记者就恍然了。
半年时间平均五万块的交易金额,每个月交易几千块。
对比卫生巾厂,一天就三十万。
这不是开玩笑嘛。
哪怕不拿卫生巾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划时代产品比,商州卖熟食都不止这个数儿。
所以第二天去经济开发区,就只跟了位摄影记者随便拍拍,大家都调整休息下,宁愿去采访那个即将翻修大楼的流金相馆。
因为这边就是面对一大片空旷田野,什么都得自己去推平建设。
但相应的,这基本算是国内第一座内地经济开发区,能向港资、台资企业划拨地块,也就能给民营企业。
这才是让卫东迄今为止第一次被允许拥有地块,虽然不是什么特别黄金的地方,但面积大呀。
目前正在谈的港资、台资也就三四家,你要哪,十万方够不够,土地出让金跟白送似的,甚至你先免费拿着投产回款再分期付,不要耽误了生产,而且建设厂房钱不够银行来贷款。
让卫东终于明白了那句“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代谚语。
这会儿只要获得了认可,只要敢要,真是空手套白狼似的拼命给,最后必然活生生的撑死,被这个场面吓住,也就错过了这种顺风而起的机会。
所以他还真是个异类:“我只是确认要,具体多大面积我都没概念,会由专家来定,但肯定要建设成漂亮现代化的工厂,重点是我这工厂人很多,那就必然要在厂区修足够的生活小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都能行吗?”
连后世的老保安都知道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是严格区分,这会儿的开发区官员却没这概念:“只要在你地块上按照规划修呗,为了生产发展都是可以的!”
让卫东还得解释:“假如我真的上万人了,就要考虑工人结婚生子,单身宿舍、员工公寓,结婚的住好点,还要有生活配套,不说电影院那么夸张,总要有商店、篮球场这些设施。”
他描述的是生活小区,在场所有人脑海里的画面都是国营厂的样子,全都觉得理所当然:“那肯定啊,没问题,地块用途上肯定会注明允许这样建设。”
让卫东不得不再细化下:“可我听说江州的房地产公司已经成立,未来这些房子我是要卖给员工的,这就是商品房了,也不违规吗?”
所有人顿时有点宕机!
超纲了。
国内还没开始卖商品房呢,所有城里人都是单位分房,只有极少数之前有老房子的城里人住回有据可查的老房,由房管所之类来统一管理。
让卫东是太在意这几条红线了。
起码划拨给我的时候就要说清楚,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我可以销售处置。
别特么以后拿这来收拾我。
结果开发区拿出几张区域图给他:“好像……台资公司申请了商品房销售许可,我们也正在申请批复,你是这个意思吗?”
让卫东才看了看自己的“邻居”,瞬间明白,这是啥呀!
这是狗屁个工业投资,直接拿了地块就是搞房地产,尽可能把地块靠近现在的繁华街道,那目的能是为了搞工厂吗,起码也是为了地块以后好升值吧。
让卫东还是有起码的单位老油条情商,那贸易大厦他都问了没修,才说不好。
现在这人家都签约定下的事儿跟自己没相关,他只点点头:“那行吧,就按照他们的条件意思申请,保证土地用途不违规……”
然后没忍住低声提醒句:“经济开发区就跟那水果摊卖东西似的,要把最好看最漂亮的摆在前面,再搞出立竿见影的重点成绩,这样四面八方来参观学习的时候,才知道大家做了什么工作。”
他自己也在商州搞工业园区,后世税务机关去的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太多了,各位同事领导回来都会说道。
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独立给优惠政策的经济小特区,除了拉动经济,迅速提升价值,最重要就是经(you)得(zheng)起(ji)各方看。
所以他才啥都不管先把三岔口清理干净,把自由市场打理出来,有了这个能给各方看的“样板”,再慢慢打理厂子。
谁有耐心看你在废旧仓库里搞生产啊、艰苦朴素的搞科研。
一定要有让人感觉眼前一亮,哎哟,真是很不错的全新惊艳,这经验也就算是取到了。
眼前这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乱七八糟,根本就看不到开发区设立以后的变化,让批复的各级领导怎么看,闻讯来的各方媒体、同行怎么看。
对方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醍醐灌顶:“卫东同志!帮帮我,我们正在焦头烂额呢!”
第203章 抱着金饭碗讨口
让卫东真是顺口一说,别被台巴子哄得团团转,好处都让那些家伙捞走了。
但他觉得习以为常的三四十年后场景,其实都是改革开放几十年大浪淘沙的最优解。
这会儿所有洋装穿在身的港台客商都傲气得很。
连他这么随口说来都让人获益匪浅。
这在全国都是最早的经济开发区,可以说谁都没经验。
更别说被点到的本地官员,用如履薄冰来形容绝对不为过。
因为各方给他们的说法都是自己去闯!
啥都要摸索。
难得听到点有用自然视若珍宝。
让卫东也不藏私:“您有空去商州看看,我们搞那个北较场工业园区,商业是商业,工业是工业,住宅……我们现在还没搞,首先最好有个管委会,这么多探索的事儿,不能谁一个人拍板说了算,我真心提醒,资本主义投资商最会花钱考验干部,千万不要上了这种当。”
甭管对方有没有被考验过,反正他一股脑兜过去,表达个老子绝对不考验的态度。
其实商州就他这个投资方,完全没有外商,还真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
“其次,整条街最亮的仔……就最有成绩的企业从建筑到规模都要做漂亮,方便各级领导、相关部门来参观,专门有人负责接待,我们那边有七个人……”
对方赶紧咬定:“那就是你了!”
让卫东都乐:“我要在外面跑的,生意是跑出来,我也不喜欢抛头露面。”
其实其他人都竖着耳朵在听。
国内就这样,指不定今天在警察口,明天就去带领开发区了。
还都以为让卫东是在商州打磨出来的经验,恨不得拿小本本记。
起码这说的都是他们闻所未闻:“最后注意区分港商、台商,甚至我说这个阶段可能外商还靠谱点,港台很多骗子,反正我们秉承一点,您来投资,该赚钱赚钱,带动了经济,发展了技术,增加就业岗位,总得给我们留下什么,别虚头巴脑的骗了贷款、骗了什么留下一地鸡毛,还不是开发区背锅。”
就很奇妙,明明让卫东是投资商,却又是隔壁市的工业区主导者,所以说来就是那种我们是一伙儿的口吻,别被现在鱼目混珠的投资商骗了。
很中肯很让人感同身受。
警察口的忍不住开口:“老唐,卫东这已经三番五次的提到注意提防这些港台外商的不正之风,这一块市里面也三令五申的在强调,开发区的各位千万不要以身试法,今年我们局都新增了经济科,抓了好几个典型案例……卫东,你看看这警务中心怎么搞。”
拉了转头反而低声开玩笑:“我说这开发区不如你来掌舵,起码你不会有经济问题。”
这话能是随便调侃的吗。
让卫东知轻重:“也不能这么说,我来,那我做什么都可能以权谋私,我也有企业在里面,所以怎么可能我搞,帮着出出主意提醒下是没问题的,警务中心简单,门口安保室加大点配一两部车,无论是巡逻、出警、办公都比较方便,我们厂里肯定也有食堂,再留间宿舍轮班休息下,这一片区域的安全不就有保障了,再开发点厂里保安打辅助,工作也没那么累。”
老保安说这个才是本行。
对方听得连连点头。
所以到这个规模,谋点私还不违规,简直不要太容易。
只是让卫东为了掩饰自己怎么如此头头是道,顺口提到:“我们商州工业园区几个人,市里面配了个警察,挺爱琢磨这些。”
人家马上就记在心里:“那要不把他调我们这边市局来?”
吓得让卫东连忙帮丁海峰摁住:“不能这么抢人吧,我在那边都没几个帮手,先缓缓,等我们做出点成绩。”
他真的有点吓到。
卧槽,现在我说话这么管用的吗?
如果说之前在西山厂,他可以作为副厂长享受些特权。
现在……身为江州市奉为座上宾的投资商,简直可以要风得风了。
换做真正二十岁年的年轻人,肯定已经有点忘乎所以。
让卫东却想的是,这算个鸡毛啊。
我才几个钱。
说白了他现在也就是照相机和卫生巾这两路产品,抢占了空白市场。
看似卫生巾每天提供好几万的毛利,但都滚动在庞大的销售体系里,如果他只是做这样产品,没准儿在回款之类的折腾中轻而易举的已经崩盘。
全靠照相机回款还算整齐及时。
至于收录机和食品厂,现在都是杯水车薪。
反正江州市这种态度反而搞得让卫东倏然而惊,因为知道只要自己亏损,走错哪一步,就会墙倒众人推。
这是往后几十年最常见的戏码。
北乔峰和南慕容不就是吗。
所以午饭都没有吃,简单的和开发区签署了投资协议,确认了大概的地块位置,完全没概念的让卫东还得想找谁来勘察。
其实他这会儿是真想接手个现成的闲置厂房来投产。
但容纳一万人的厂就不是小厂,改开才这么几年,这个级别的大厂还不至于这么快就艰难度日。
况且接盘厂房,就不可能给地块。
这么便宜的地块,还是要了吧,反正也不用先给钱,江州市也不怀疑他的支付能力。
开发区那位唐主任还是在协议书上签了预计十万方的厂区规划,而且想把这家厂给放到主干道边。
让卫东哭笑不得,强调开厂这事儿还得听专家的,譬如货运方不方便,要不要临江边好船运,建厂这事儿要讲科学。
上一篇:欺骗全世界,从把冰糖当毒卖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