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第17节
锅中倒入适量的菜籽油,放入几块冰糖,待有焦糖色并起大量泡沫时,放入五花腩不断翻炒,当肉块开始出油以后,在锅里的油中加入姜片、大蒜粒、花椒粒、豆瓣和红辣椒,红辣椒可以多放。
炒出香味后,加适量水,然后再往锅里放适量的盐及少许醋,如有料酒,加适量的料酒,如没有,可用啤酒代替,可以倒半瓶,改用小火慢慢炖,一般一个小时以后,就成了。
软糯鲜香,肥而不腻。
值得注意的是,醋是增加红烧肉鲜度的,糖是炒糖色和提鲜,不能吃出太重的醋味和甜味来,所以醋和糖的量要掌握好。
然后用冰糖比白糖做出来的颜色要亮,要好看,口感也更好。
李响干掉了三碗菜,两大碗饭,继续干活,奶奶则收拾碗筷,回家清洗。
沉甸甸的稻子,散发着自然清新的稻香,李响一车一车地拖回家,摆放在后院里。
这个后院在他家房子的后面,所以叫后院。但实际上,面积很大,相当于大半个足球场,所以李响开辟了一条道路,在房子的一侧,可以通到前面去。
由于后院太大,他还没来得及做围墙,主要是之前钱不够,买不起水泥、红砖和黄沙。
似乎不做围墙也挺美的,他计划等有钱了,先把家里的老房子拆掉了重建。
李响的脱粒方式非常原始,一大块雨布铺开,就是那种常见的三色彩条塑料布,然后拿了凳子摆在上面,抓起稻穗,在凳子上摔打脱粒。
在李响的巧劲下,一粒一粒金黄的稻谷被震脱下来,洒得雨布上到处都是。
雨布铺得够大,也不用担心稻子飞到外面去。
一群鸡鸭见状,扑腾着翅膀飞奔过来,几只鸭子跑得慢,屁股扭来扭去,在后面“嘎嘎”乱叫,李响正要起身驱赶,两条忠心的大黄狗就“汪汪”叫着,跑了上去,拦住了这群家伙。
“哈哈。”李响不禁笑了,不过,他也不是小气的人,自家的鸡鸭想吃,喂一把就是了。
他俯身抓起一把新鲜的谷子,奋力一甩,顿时,鸡鸭兴奋了!这可是新收的稻谷,而且还是没有晒干的,蕴含水分,特香。
李响又连洒了三把,就冲两条狗子指了指:“大黄、二黄,在那边看着,别让它们跑到雨布上来。”
主要是,鸡和鸭都管不住屁股,会随意拉屎拉尿,要是跑来雨布上,吃点谷子是小事,撒个几泡屎尿,这谷子算废了。
两条狗子很有灵性,当即在雨布一侧的泥巴地上躺着了。
李响有种预感,这两条狗子绝对是潜力异兽,便琢磨着,要不兑换那个“变异生物鉴定功能”,鉴定一番?反正现在成就点也相对充裕了。
不过现在正忙着,倒没有时间去折腾,他继续摔打稻穗。
鸡鸭吃完就心满意足地走了,山林里的小鸟也想飞过来吃,两条狗子便又开始驱赶起鸟雀来。
房顶上的老狸花猫慵懒地打盹,听见叽叽喳喳的鸟雀声,便睁开眼睛,抬头往小鸟的方向望了望,眼神精光闪烁,很显然也想去“和鸟雀玩”,奈何大着肚子不方便,只好“喵呜”叫了两声。
一个下午,脱粒完成,将凳子挪走,将谷子里的一些稻草和大块的杂质捡出来。
天色也晚了,谷子不用特意收,将雨布的边角提起,朝中间“折”去,谷子便形成了一个谷堆,再用四周的雨布将其盖起来,在边角处压上石块。
就放在院子里。
反正晚上有狗子看守,也不怕动物来偷吃。
至于人?
李家村都是知根知底的,谁会去偷邻居家的稻谷啊。几乎都是老人和小孩,自家的稻谷都收不过来呢。
第二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等到差不多九点半的时候,李响将雨布展开,又加了另外两块更大的雨布,形成了一个大的晾晒场。
主要是后院没有硬化,前庭的硬化面积比较小,要不然直接晒在水泥地面上,效果会更佳。
用竹耙子将谷堆展开,铺成薄薄一层,开始晒谷子了。
之所以要晚一点,是因为太早的话,湿气太重,草地上露水都还未散去。
而下午也要早一点收,亦是同样的道理。
夏天的时候晒早稻就没关系,因为夏天温度高,一整天太阳都“辣”得很。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第28章 猫妈妈的私生活有点乱
晒的过程中,有两条狗子看守,倒不怕鸡鸭和小鸟过来“捣乱”,不过李响也没走开,他在凉亭中做木工活。
之前打造的三股钢叉,还缺少一根叉柄,之前一直没时间弄,刚好今天可以加工一下。
然后稻谷也需要勤翻动,这样才能早点晒干。
按照他小时候的经验,秋天通常隔一个小时翻一次,至少要晒3个太阳。
李响手中拿着的是一根长长的桦木。
是之前进山的时候砍回来的,本来准备冬天当柴烧的,但是这根比较粗长,而且生得笔直,想着以后可能有用,就留了下来。
他用锯子将其截成约两米四五的样子,然后用高密刀沿着表皮削砍,转着圈地砍,这根桦木的直径大约在7-12厘米,李响将其削砍成了五六厘米粗细的一根棒子,然后就换用木工刨子来刨,“精雕细琢”。
最终,这根桦木变成了一根笔直、粗细均匀、直径大约在4厘米、非常漂亮的叉柄。
他用单手握了握,刚刚好。
随后,将三股钢叉的“头”装了上去,并钉了一根钉子加固。
李响起身舞了一下,感觉挺好的。
虽然上次忘记了打造用于尾端配重的瓜锤,整把叉有点儿“头重脚轻”,叉头可是足足有五公斤特种钢呢,但是,李响力气很大,“举重若轻”,这点“不协调性”根本就不碍事。
最重要的,一柄农用的三股钢叉,若是做得跟古代冷兵器一样,或者跟猎叉一样,李响担心会成为“管制刀具”。
嗯,一句话,越土越好。土到那种人家一看,就是用来干农活的。
所以,这把三股钢叉上没有血槽,没有倒钩,除了叉尖很锋锐,每股叉都是圆圆的,叉身并没有开刃。
白桦木其实不是做枪杆,哦,不,叉把的好木料,尽管在古代,桦木曾经做过长矛的木柄,因为它还算坚硬和稳定。
但是有更好的材料,比如白蜡木、核桃木、赤橡木和柘木。
而且古代的枪杆,并非纯粹用木料,而是独特的积竹木柲(bì)。
也就是中间是一根质地坚硬的木棍,外围包裹一层或两层长条竹片,竹片的外面紧紧缠绕着优质藤条,然后用结实的丝线细密地束缚藤条。最后还要涂漆,用生漆一层又一层地均匀涂抹,使这些材料紧密结合成一体,光滑美观。
这样做出来的枪杆,比用纯铁或木做出来的要好得多,木芯在枪杆内保持了枪杆的硬度,而竹片在表面又能增加柔韧性,即便猛力刺向敌人的盔甲也不易折断。
纯铁的话,欠缺弹性,而且太重,非常耗体力。
比积竹木柲更加高端的工艺,则是马槊的枪杆。
一根马槊杆,制作异常复杂,而且耗时日久,往往需要五年才能制成,在古代非是世家大族无法拥有。
隋唐时期的单雄信就有一杆巨大的马槊,叫“寒骨白”,据说光枪头就重达70斤,曾经差点一槊戳死李世民,幸亏徐茂功及时喝止,太宗才侥幸躲过一劫。
这不是《隋唐演义》,而是《旧唐书·列传第三》里记载的。
虽然桦木做的“叉把”算不上好,但作为一柄“农具”,李响觉得还行。当然,如果有机会弄到更好的木料,他不介意换一根。
如果找到好的木料,他还想尝试一下马槊杆的工艺,拍一个视频:古法制作马槊杆。
就是时间有点长,等视频出来要三五年之后了。
另外就是,如果真做出来了,那么优良的马槊杆,配这么个土土的三股钢叉是不是太丑?
“呵,想太多了,到时候再说呗。”
而且,李响觉得,以后末世降临,没人管了,可以将三股钢叉重新锻打成合适的枪头嘛。
大概下午三点半,李响就开始收稻谷,依然是用雨布包裹谷堆,盖得严严实实,放在院子里。这几天天气预报都是晴天,不会下雨。
第二天早上起来,经过猫窝时,老狸花猫给了李响一个大大的惊喜。
李响目光一瞥,竟然发现猫窝里多了几只小东西,蹲下来仔细数了数,刚好五小只,都拱在猫妈妈的肚子边抢着喝奶。
“这猫妈妈的私生活有点乱啊。”李响看着可爱的小猫咪,不禁发出感叹。
因为,这五小只,竟然没有两只相同花色的。
一只白猫,一只狸花,一只三花,一只奶牛,一只小橘。
现在猫咪还太小,公母还看不出。而且李响也没有动手去摸小猫咪,因为刚出生的小猫崽是不能摸的。
刚出生的小猫咪,其身上的气息很单一纯粹,如果人类去摸了,就掺杂了其他气息,人的手经常摸这摸那,气息多少杂啊,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那就是,猫妈妈可能会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崽,会不给它奶吃,甚至将其咬死!
李响虽然是主人,老猫对他的气息应该还算熟,但李响仍旧没有冒这个险。
另外就是,刚出生的小猫非常娇弱,它们身上只有母源抵抗力,人去摸它,可能将细菌或病毒传给小猫咪,会导致小猫咪生病。
“恭喜你,母子平安。”李响冲老猫挥了挥手,老猫抬头喵呜叫了几声,似乎也很得意。
不过李响看得出来,老猫很疲惫和虚弱,于是琢磨着,做点好吃的,给老猫补补身子。
上次放稻田水抓的稻花鱼还没有吃完,李响就去“叠水瀑布”那里,挑出了一条最大的,打算做一锅美味的菠菜鱼蓉粥。
有荤有素,营养均衡。
这个时候,奶奶也起床了,也发现家里多了五只小生灵,不由十分开心。奶奶也是经验丰富,当然也不会去随便乱摸小猫咪。
李响将自己的主意一说,奶奶也起了兴致,说道:“我先去熬粥,你来做鱼蓉。”
“放心,交给我!”李响拿来菜刀和砧板,就在“叠水瀑布”下游杀鱼,去鳞、去鳃、去内脏,但是鱼泡留着。
这鱼泡,又叫鱼鳔,可是好东西,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免疫力、美容养颜、保护视力和促进大脑发育等。
最贵的鱼鳔应该是金钱鳘鱼胶,就是黄唇鱼的鱼鳔,也叫黄唇鱼胶,被称为“海八珍”之一。
第29章 老式风(扇)车
用清澈甘冽的山泉水将鱼肉洗净,去骨刺,然后用刀剁碎,就是鱼蓉了。
由于家里只有一把菜刀,剁不出马蹄音来,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李响决定,等下次去镇上或县城,再买一把菜刀。
过年的时候剁肉糜,做肉圆子,绝对用得着。
菠菜从菜园子里现摘的,拿回来洗净,切成碎末。
等李响的鱼蓉和菠菜末处理好,奶奶的粥也煮得差不多了,于是过去将鱼蓉和菠菜放入锅中,添加少许盐调味,再煮大概十分钟,盛粥开吃。
“奶奶,您先吃。”李响先给奶奶盛了一碗,端给老人家。
“好香!”奶奶用调羹舀起一勺,吹了吹,吞入腹中,赞不绝口。
李响去到前面的屋子里,将猫碗拿了过来,用清水洗净,装了满满一碗鱼粥,鱼肉多多,待放冷一些后,就端过去放在了猫窝的旁边。
这鱼粥,人可以吃,猫也可以吃。
上一篇:娱乐曹贼:开局婚房里是刘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