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利率拉满,我的金钱无限增值

利率拉满,我的金钱无限增值 第478节

  吴东义点头,“HCG的确投过,但最近一轮融资上,HCG的态度比较暧昧,并没有明确表态。”

  陈诚皱眉想了想,温书凛表达过对新能的兴趣,之所以没有追加投资,恐怕还是和目前HCG的经济状况有关。

  CGG的改组已经让温书凛元气大伤,再加上脱母之后没有CGG总部的支持,温书凛不得不谨慎地对待往后的投资策略。

  “新能那边这次要多少钱?”陈诚直白地问。

  “7.8亿。”吴东义如实地说着:“他们计划出让20%的股份。”

  陈诚心里快速地计算了一下,20%的股份对应7.8亿的融资,意味着新能动力的估值已经达到了39亿。

  这个估值在初创企业中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也反映了市场对铌酸盐电池技术的看好。

  “估值有点高了。”

  陈诚沉吟道,“不过,如果他们的技术真的能够突破,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他看向吴东义,“老吴,你对新能动力的管理团队有什么了解?”

  吴东义想了想,说道:“除了张启明教授之外,新能动力的CEO是李明远,他之前是在EP动力做高管的,出来之后,自己成立了这家公司。”

  “还有这层关系?”

  “是啊。”吴东义想了想,“不过,有件事,我没想明白,也没有找到关联。”

  “什么事?”

  吴东义压低了声音,“就是这位张教授吧,他是学术界的大拿。EP动力是以锂电池为主,那为什么李明远在离职之后,就说服了张教授,让他加入新能动力,把铌酸盐的技术都拿出来呢?”

  陈诚也陷入了沉思,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吴东义又回忆了一下,“还有啊,我记得当时新能动力在申请一项重要的政府补贴,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补贴最终没有批下来。我当时还觉得挺奇怪的,因为以新能动力的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应该很有希望拿到这笔补贴才对。”

  陈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你知道是什么补贴吗?具体数额是多少?”

  吴东义说道:“具体是什么补贴我不太清楚,只知道是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的。至于数额,我当时听说是相当可观的,大概有几千万吧。”

  陈诚心里一动,几千万的政府补贴,对于一个初创企业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果新能动力是因为某些原因失去了这笔补贴,那对他们的发展将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看来这家公司有点意思啊。”陈诚面带微笑,“银通这边怎么说?”

  “银通的体量你又不是不知道,就算要吃下这块大饼,资金来源都得筹备。”吴东义回答道:“想投,但得找人嘛。”

  陈诚连连点头,“行,那你先帮我盯着。及时沟通。”

  “恩!我回去之后先联系联系能挖动的人,然后看看他们的诉求。”

  吴东义继续说:“然后把人组织起来,对创能进行一次尽职调查。”

  “你安排就行,我信得过你。来吃菜吃菜。”

  陈诚拿起筷子,指着桌上的菜,“尝尝这剁椒鱼头,看看正不正宗!”

  ...

  ...

第346章 六四分成

  送走吴东义后,陈诚拨通了温书凛的电话。

  “恩?”

  陈诚站在窗边,“那什么,创能的人我见了。”

  “怎么样?”

  “还行吧,中规中矩。”陈诚顿了顿,“不过,我倒是对新能很感兴趣。”

  温书凛问:“我不是还没给你联系他们吗?你怎么就感兴趣了?”

  陈诚将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追问:“那这位张启明教授,你对他了解多少?”

  温书凛沉吟片刻,“张启明啊,材料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在铌酸盐电池领域的研究很深入,拿过不少国家级的奖项。为人比较低调,一心扑在科研上。怎么了,你对他有疑问?”

  “我有点好奇,他怎么会加入新能动力这样一家初创公司呢?按理说,以他的资历和成就,应该有很多更好的选择。”陈诚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温书凛轻笑一声,“这你有所不知,张启明一直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产业化,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平台。

  新能动力的CEO李明远之前在EP动力工作,对新能源行业很了解,而且很有商业头脑。

  他给张启明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承诺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他的研究,这才打动了张启明。”

  陈诚微微点头,心里对温书凛的解释有几分认同,但同时又觉得似乎还有些隐情未被完全揭开。

  “听你这么说,李明远确实有眼光和魄力。不过新能动力目前融资 7.8亿,出让 20%股分,这个估值在初创企业里可不低,你觉得这个价格合理吗?”

  温书凛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从技术潜力来看,铌酸盐电池一旦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前景不可限量,这个估值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

  但正如你了解到的,他们目前还面临诸多挑战,技术转化、市场推广、原材料供应等问题都需要解决。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妥善处理,这个估值就显得有些偏高了。”

  陈诚再想了想,“对了,我听说新能动力之前申请一笔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的政府补贴没批下来,数额大概有几千万,你知道这背后的原因吗?”

  温书凛在电话那头沉默了更久,“这件事其实有些复杂。据我所知,新能动力申请的这笔补贴,原本是极有希望获批的。他们的技术实力和项目前景,在众多申请企业中都相当突出。”

  “那后来是出了什么变故呢?”

  问题就出在一份关键的文件上。”

  温书凛叹了口气,“新能动力在提交申请材料时,其中一份关于技术专利归属权的证明文件出现了争议。虽然他们一直坚称技术专利完全归属于公司,但有其他方提出了异议,声称部分核心技术存在归属不明的情况。”

  陈诚皱了皱眉,“那这个核心技术到底是不是新能的?”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温书凛的语气透着些许无奈,“据我了解,新能动力的核心技术,一部分源自张启明教授早年的研究成果,另一部分则是他入职新能后公司自主研发的。而提出异议的,正是张启明教授之前所在的科研机构。”

  陈诚立刻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是说,张教授之前所在的机构认为,新能动力使用的部分技术,实际上属于他们?”

  “可以这么理解。”

  温书凛说道,“虽然张教授已经加入了新能动力,但他之前在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可能并没有完全厘清。这也就导致了在申请政府补贴时,出现了技术专利归属权的争议。”

  “那新能动力和张教授之前所在的机构,有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沟通和协商?”陈诚追问道。

  “当然有。”

  温书凛说道,“双方进行过多次沟通,但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科研机构坚持认为,新能动力使用的部分核心技术,应该共享知识产权,并要求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而新能动力则认为,这些技术已经经过了公司自主研发和改进,完全属于公司所有。”

  “所以,因为这个争议,政府部门才没有批准新能动力的补贴申请?”陈诚问道。

  “正是如此。”

  温书凛接着说,“评审委员会为了避免卷入知识产权纠纷,最终决定暂缓审批新能动力的补贴申请,直到他们能够提供清晰的专利归属权证明文件。”

  陈诚沉思片刻,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他算是彻底明白了。

  他又想了想,“那你这次对新能的观望,除了钱,也有这个原因?”

  “没错,专利归属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给新能带来很大的麻烦。”温书凛坦言道:“如果后续陷入诉讼程序,这不仅是对新能还有HCG都是一个大麻烦。”

  “再加上现在铌矿也没了,我有点举棋不定。”她接着说:“但是,我对这个技术是有信心的。”

  陈诚点点头,“那我要见见这位张教授,你能帮我安排吗?”

  “你要见他?”

  “对,当面谈谈。”陈诚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既然这家公司的核心人员是张启明,那直接找他谈,或许能更直接。

  “他在哈尔滨。”温书凛说道:“而且,他一般还不愿意与人交际。”

  陈诚不急不忙地说:“没事,你先联系看看。”

  “行吧,我这边试试。”

  挂断电话,陈诚转头看向还坐在座位上的童嘉鹭,“旅游去吗?”

  童嘉鹭眨眼着眼,“去哪儿?”

  “哈尔滨。”

  “多久出发呀~”

  陈诚笑了笑,“你先回去收东西,出发之前,我会告诉你的。”

  童嘉鹭猜到陈诚肯定不是去旅游的,不过想着能陪在他身边,她心里满是欢喜,“好呀,那我回去好好收拾,把漂亮衣服都带上,说不定还能顺便拍些美美的照片呢。”

  陈诚看着那开心的模样,笑了笑,“走吧。”

  童嘉鹭拎上包,跟上陈诚的脚步,“老公,我们现在去哪儿?”

  “我回万宝堂,那边人应该快到了。”

  陈诚看了看时间,“你...过去打包两个菜吧!”

  “好耶!”童嘉鹭挽住陈诚的臂弯,半个身子靠在他身上,“我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的~”

  ...

  ...

  回到万宝堂,已经是下午四点。

  陈诚刚一进门,美香后一脚也到了。

  “诚哥~”她笑眯眯地叫着。

  “来了。”陈诚点头回应,身后的童嘉鹭拎着从山茶花买来的奶茶,“啊,美香,我不知道你要来,就只给娥儿姐带了。”

  “没事,没事。”美香心情大好,“我不喝。”

  三人走了进去,萧美娥也终于见到了快三天没见的陈诚。

  “小诚,你回来了!”她开心地走了过来,“诶?美香?童经理?你俩怎么来了?”

  童嘉鹭赶紧送上奶茶,“娥儿姐,我不知道你喝什么味儿,就在你店里挑了一款畅销的。”

  “谢谢。”萧美娥接了过来。

  陈诚扫了扫店里,“小娥,有人找过我吗?”

  “噢!他们在包厢里。”萧美娥立刻反应过来。

  “行,我们先过去瞧瞧。”陈诚朝包厢走去,“对了,待会童经理要炒两个菜带走,你让后厨准备一下。”

  “好...”

首节 上一节 478/5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人:开局发老婆,媳妇儿冯宝宝

下一篇:华娱:第一导演财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