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利率拉满,我的金钱无限增值

利率拉满,我的金钱无限增值 第477节

  陈诚哈哈笑了起来,“就算你想来,我也不会让你来的。”

  他顿了顿,“我会招人的。”

  “招人?砥立还要招人吗?”童嘉鹭问。

  “当然了,不然你以为我开的皮包公司啊?”陈诚调侃着:“难道就一个腰缠万贯的老板,一个怀孕休假的助理,还有一个懵懵懂懂的秘书吗?”

  童嘉鹭被逗得咯咯直笑,她也打趣着:“那你可得给我买五险一金。”

  “这都是小事。我先给你配辆车吧。”

  “真的?”

  陈诚扭头看着她,“昨天给你姐买车的时候,你那羡慕的小眼神,可骗不了我。”

  “哪有~”

  童嘉鹭否认着,半秒后,又撒娇:“人家就是想要嘛~”

第345章 招兵买马

  金融街,湘容和。

  窗外的喧嚣被湘容和厚重的木门阻隔在外,包间内,暖黄的灯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舒适的氛围。

  陈诚站在窗边,俯瞰着楼下人潮涌动,也不禁想起,自己以前也和这些正值饭点的白领们一样,为了那一口吃的,奔波于市井之中。

  而现在,身后的餐桌上早已上好了精致的菜肴,没有了午休的时间束缚,只有享受生活的惬意时光。

  不一会儿,包厢门被敲响了。

  陈诚转过身,吴东义出现在门口。

  他笑着走了上去,“老吴啊,有些日子没见了。”

  吴东义的脖子上还挂着银通的工牌,见到陈诚后,脸上的笑容也藏不住,“大诚!不,现在该叫陈总了!”

  “什么陈总不陈总的,来坐。”

  陈诚邀请吴东义入席,介绍道:“这是童嘉鹭,我秘书。”

  童嘉鹭微微颔首,吴东义也礼貌地点头。

  “最近怎么样?”陈诚问:“上次见你还是在楼下的便利店呢。”

  “诶,大诚,你这可记错了。”吴东义笑着摇头,“明明是在你的万宝堂里。”

  “对对对,瞧我这记性。”

  陈诚笑了笑,“这都给记混了。”

  “你现在是大忙人,砥立私募的老板,京信联盟的发起者,日理万机,哪能记得这些小事。”吴东义羡慕地说。

  “什么日理万机,还不是瞎忙。”陈诚摆摆手,“不过我没想到,你这都知道了?”

  “那可不!”

  吴东义前倾着身子,“前段时间,你那公告一出,好家伙,十家机构的联合声明啊,以前哪有过这样的阵仗!”

  “再一看名字,砥立私募陈诚,我当时还以为是跟你同名同姓呢!”

  “这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真是你!”

  陈诚听着吴东义的话,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都是机缘巧合罢了。老吴,你在银通干得也不错啊,我看你工牌都还没摘呢。”

  吴东义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的工牌,苦笑着说:

  “嗐,在银通就是按部就班地工作,每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哪像你,都已经自己创业当老板了,还搞起了这么大的联盟。”

  陈诚给吴东义倒了杯茶,“那有没有兴趣换个环境?”

  此话一出,吴东义算是明白今天陈诚请客的目的了,“你是说...去你那儿?”

  陈诚点头,“砥立刚成立,框架是有了,但急需人材啊!”

  他看向吴东义,“老吴,我太了解你的能力了。在投资分析这块,你是行家里手,那些复杂的市场数据在你手里总能被梳理得条理清晰。而且你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也非常精准,之前你做的几个项目分析,结果都和市场走向高度吻合,这一点我一直都很佩服。”

  吴东义听着陈诚的话,心中泛起一阵波澜。

  他在银通虽然工作稳定,但每天重复着相似的任务,早已没了当初的激情。

  如今陈诚的邀请,就像一道光照进了他略显平淡的职业生活。

  然而,他还是有些顾虑:“大诚,你对我的认可我很感激。但毕竟银通是我待了这么多年的地方,这里的人脉、工作模式我都已经熟悉了。去你的砥立私募,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我怕……”

  陈诚没等他说完,便接过话茬,“老吴,你来我这儿,不是打工。我把投研这个部门交给你,给你足够的自主权。”

  吴东义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手中的茶杯差点不稳。

  他怎么也没想到,陈诚竟然如此信任他,一开口就是要将整个投研交给他负责。

  “大诚,这……这太突然了。”吴东义结结巴巴地说道,“投研可是公司的核心之一,你就这么放心把它交给我?”

  “老吴,我们俩共事这么多年,对你的能力我还不了解吗?”

  陈诚从容地说着:“要不是银通投研前些年空降来了一个关系户,你早就是部门主管了。”

  他接着说道:“这些年,我看着你在工作里摸爬滚打,那些复杂的行业报告,别人焦头烂额,你却能轻松梳理出关键脉络。

  就说我离职前,你接手的那个可转债项目,你做的投资分析报告,有理有据,风险把控和收益预估都精却到厘了,要不是上面有人压着,这个项目哪轮得到别人主导,最后肯定是在你的带领下大获成功。”

  吴东义的眼眶微微泛红,陈诚的话戳中了他多年来在银通的无奈与不甘。

  他一直兢兢业业,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得到应有的晋升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如今陈诚如此坦诚地说出这些,让他感受到了被重视、被理解。

  “大诚,我……”吴东义刚想开口,却发现喉咙有些哽咽。

  陈诚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在砥立,我们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户,也没有论资排辈的规矩。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尽情发挥。我把投研交给你,就是相信你能带领团队,为公司筛选出最优质的投资项目,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吴东义的内心开始动摇,陈诚描绘的蓝图实在太诱人了。

  而陈诚也看出了他神情的转变,“薪酬方面,我不会亏待你的。”

  他停顿了一下,伸出五根手指,“底薪五十万一年,另外,项目奖金另算。”

  听到这个数字,吴东义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五十万的年薪,几乎是京城投研部主管的天花板了,再加上还有项目奖励,这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大...不!陈总!我......”

  陈诚抬手打断了他,“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你得替我招兵买马。”

  陈诚微笑道:“投研部门目前还是个空架子,我需要你凭借自己的人脉和能力,组建一支精英团队。我相信以你的专业眼光和在业内的口碑,一定能找到那些志同道合、能力出众的人才。

  而且,在团队组建和管理方面,你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只要是对部门发展有利的决策,都由你拍板。”

  吴东义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陈诚的用意。

  五十万年薪加上奖金,的确优厚,但责任也同样重大。

  组建团队,意味着他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投研工作,还要承担起管理和培养新人的责任。

  “陈总,你这是……彻底放权给我啊。”

  他顿了顿,“不过,团队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陈诚表示理解:“我明白,人才招募急不得,质量远比速度更重要。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我会全力支持你。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资金还是其他方面的资源,只要你有需要,尽管开口。”

  吴东义深深地点头,陈诚不仅给了自己发展的可能,还许以丰厚的报酬,这要是再不答应,全天下就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好事了。

  他站起来,端起茶杯,“陈总,你放心,砥立投研的组建,就交给我了!”

  陈诚见状,也站起身来,端起茶杯与吴东义碰了一下,“好!老吴,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把投研团队带好,咱们一起让砥立私募在行业里闯出一片天。”

  “好!”

  两人相视一笑,陈诚放下茶杯,“对了,我最近在考察两家公司,都是做新能源的。”

  他进入正题,“今天我先跟创能的谈了谈,还不错。你帮我做一个尽职调查吧,看看这家公司值不值得投。”

  说完,陈诚就给童嘉鹭递了一个眼色。

  童嘉鹭从包里拿出U盘,递了过去,陈诚接着说:“资料都在里面了,你先回去看看,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吴东义郑重地点头,“好,我会认真研究的。”

  陈诚又说道:“还有一家公司叫‘新能动力’,过两天我会安排你和他们见面,你也一并做个尽职调查,然后我们再综合评估,看看哪家更符合砥立的投资策略。”

  吴东义一听这公司名字,“新能动力?”

  “对啊。”陈诚看着他眼里的光,“你接触过?”

  吴东义点头承认,“银通最近也在接触这家公司,是做铌及其化合物运用的下一代电池,对吧?”

  “没错。”

  吴东义滚了滚喉咙,给陈诚送上了入职前的投名状。

  “新能动力主攻铌酸盐电池技术,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铌酸盐电池拥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循环寿命和更快的充电速度。”

  陈诚细细地听着,吴东义接着说:“新能动力的核心团队实力非常雄厚,首席科学家张启明教授是国内知名的材料学专家,在铌酸盐电池领域深耕多年,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

  我去年去参加过一次国内储能峰会,张教授当时也做了主题演讲,他的技术理念和研发成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东义顿了顿,喝了口茶,“不过,新能动力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铌酸盐电池技术目前还处于中试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

  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完善生产工艺,扩大产能。

  其次,市场对铌酸盐电池的认知度还不高,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推广和教育工作。

  最后,虽然铌资源目前依靠进口的比例较大,而且,提取和加工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制约铌酸盐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陈诚没想到自己的运气还真挺不错,能在与新能见面之前,就了解到了这么多的有用信息。

  “我记得HCG之前投过这家公司吧?”他故意问。

首节 上一节 477/5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一人:开局发老婆,媳妇儿冯宝宝

下一篇:华娱:第一导演财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