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31节


“韦达的三种特殊类型方程展开式?也不是。”

“玩这种纯粹的数字游戏,费马是顶级高手,没错,应该是费马,他跟帕斯卡是好基友,两人经常书信往来,而这题是基于帕斯卡三角阵出的题。”

“费马这家伙一生中提了几百个假设,99%的假设都被后人证明是成立的,他被称为‘业余数学之王’,但我绝不相信费马的数学水平是跟我一样的业余级。”

“头大啊,费马的273个假设,我最多只研究过70个,到底是哪一个呢?是否触及到了我的数学知识盲区?”

沈奇放下圆珠笔,闭目养神,绞尽脑汁想办法。

副会长晃悠晃悠又晃到沈奇身后,他露出得意笑容,心中很满意沈奇现在这种状态:“小伙子,即便你能解出第一题几何题,熟知杨辉三角的规律,那又能如何?我出的第2小题,难度超出你的想象力了吧?”

就在这时,沈奇忽然睁开双目,双目炯炯有神:“我想到了,这是费马的(1+a)推论!他说这个推论肯定是成立的,不必加以证明,但他死后100年,他的法国同胞证明了这个推论。”

思路来了,思路来了啊!

沈奇的灵感如泉水涌出,他拿起圆珠笔,准备解题。

就在即将动笔之时,沈奇莫名感到背后袭来一股寒意,跟刚才一样一样的。

沈奇回头一瞥,非常不高兴:“卧槽,又是你!你又是路过?”

副会长故作镇定:“考场就这么大,我做为监考人员偶尔是会路过的。”说完负手离去。

“大叔你真的很烦诶!”沈奇以最快速度让自己冷静下来,进入第二题第2小题的证明过程中。

十分钟之后,沈奇写出了第2小题的全部证明过程,经费马(1+a)推论验证,这个证明是完全成立的,第4201行中任意一数为分数或负数的情形都适用。

“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都已破解,35分到手。”

连破两题的沈奇信心大振,他开始做最后一题。

副会长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溜达一圈之后迂回到其他选手身后暗中观察。

“贺涛,这个小伙子不行,除了懂个杨辉三角,别的题根本下不了笔。”

“罗明,来自南港市外国语学校,毕竟是名校学生,这个小伙子还可以,第一道几何题解答正确,但第二题的第2小题明显证错了,小伙子,你这是南辕北辙啊,方向性错误。”

……

副会长目测全考场答题进度最快、准确率最高的选手就是沈奇,他忍不住啊,实在是忍不住,便再次摸到沈奇身后,暗中观察。

沈奇忽然回头,他快要崩溃了:“大叔别这样行吗,你为什么非要跟我过不去?”

副会长还很无辜呢:“这份考卷是我出的,我就看看,不说话还不行吗?”

“卧槽,这卷子你出的?”沈奇万万没想到,他心目中的那位出题高手,居然是这位猥琐大叔。

023章 完成答卷

沈奇知道,出数联全国赛考卷的人都是国内知名的数学专家,出IMO国际赛考卷的人是国际知名的数学专家。

去年全国赛考卷由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清华数学教授、复旦数学教授联合出题,去年IMO总决赛考卷由普林斯顿数学教授、剑桥三一学院数学教授、东京大学数学教授联合出题。

这份全省复赛的考卷出题者,那肯定是全省数学界有地位的专家。

省数学会副会长的身高一米六几,脑门上挂着几缕稀疏的枯发,嘴唇薄,一开口就露出一嘴烟熏过的黄牙,显然是个老烟枪。

说他是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大叔,沈奇信。说他是全省数学专家,沈奇感到悲哀。莫非搞数学的人搞到职业生涯后期都会变成这样,学术越高端,形象越低端?

“这位专家,既然卷子是你出的,那你看呗。”沈奇妥协了,你爱看看吧,这是你的地盘,我能怎么办?

副会长笑笑不说话,退后两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沈奇稳定情绪继续做最后一道几何题。

这题很难,也很有意思。

题面要求答题者绘制出太阳系行星运动示意图,所用图形只能包含椭圆、直线和点。

乍一看,这是道物理题或者天文学的题目。

但如果不懂数学,答题者很难绘制出正确的示意图。

如果只懂数学,对最基础的物理学或天文学一窍不通,也无法给出正确示意图。

“有点意思,相当有意思。”沈奇画出第一个椭圆后,思索着下一步计划。

要给出正确答案,至少需具备三个最基础的物理学或天文学常识: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它们自转的同时均围着太阳公转,以及开普勒第一定律。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这是常识,200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冥王星定义为小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除名,所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

金、木、水、火、土、地球、海王星、天王星都围着太阳公转,这当然也是常识,小学生都知道。

开普勒第一定律的解释是:“每一个行星的轨道不是一个动圆联合的结果而是一个椭圆,太阳在它的一个焦点上。”这个定律记载于高中物理课本。

其实很多高中生均储备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各学科的都有,这些信息零散的分布在他们的大脑中,以碎片化的方式储存。如果不能按合理逻辑有效串联,他们会苦恼的发现,我读了很多书,但还是不会做题啊,那种综合性的难题根本无法下笔。

这就体现出数学的重要性了,数学是一种通用的强大工具,它服务于各自然科学,它提供简洁有效的数学描述和串联聚焦的思维逻辑。

即便是牛顿也无法用纯粹的物理语言完美解释天文学、力学和光学现象,所以他发明了积分,他用数学语言解释物理现象和天体运动。爱因斯坦同样如此,以及开普勒。

开普勒第一定律的文字描述只有一句话,开普勒推导出这句话用了大量的数学理论,他是个全能学者,在天文学、数学、光学上皆有极高造诣。

沈奇除了数学之外,其他科目指标都是1级,包括物理。

1级的物理指标刚刚够用,沈奇要做的是用几何作图法去阐述开普勒第一定律,他取S点代表太阳,A、B、C、D、E、F、G、H八点分别代表太阳系八大行星。

用几何作图法解释太阳系行星运动,也涉及到一些代数计算,比如说取地球公转周期和它到太阳的半主轴作为时间和距离的单位,这其实构成了一个方程组。开普勒当年用繁杂的代数方法求解这个方程组,耗费了他七年时间。开普勒去世那天,牛顿和莱布尼茨尚未出生,所以开普勒并不知道积分这种开挂般的存在。
首节 上一节 31/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