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30节


九点共圆是高中几何的基础知识,高中数学课本上有写。

沈奇正在用最基础、最简单的数学定理,去求解一道无比复杂的几何题。

这是纯粹逻辑推导能力的考验,是对图形观察力的挑战,高深的数学理论在这里不再管用,沈奇能做的就是一步步来,不要心急,莫要慌张,步步为营去挖掘蛛丝马迹,最终找到关键线索,求解出正确答案。

时间过去了四十分钟,沈奇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他在极其繁杂的原图上用铅笔拉出一条欧拉线,他将这条辅助线命名为K1K2。

26个英文字母已全部用完,沈奇只能按排序排到K字头,取K1、K2两点,连接成直线K1K2。

“哟呵!”副会长绕了好几轮,又绕到沈奇身后,他情不自禁的哼了一声,挺意外。

全考场12位选手全部在第一道几何题上遇到障碍,有一半的选手已经放弃了第一道几何题,转战后面两题。但后面两题似乎更难,他们露出生无可恋的绝望表情。

“这小子可以啊,仅耗时40分钟就找了这条欧拉线,观察力和推导力相当不错。”副会长很有兴趣的继续站在沈奇身后,观察中。

沈奇忽然觉得身后袭来一股寒意,他下意识的回头一瞥:“卧槽,有个人!”

“喂,别卧槽了,赶紧答题!”副会长严肃提醒,遂向前走去,假装自己只是路过而已。

022章 思路不断稳如狗

“哎哟我去,思路断了!”

做数学题就跟写小说一样,思路顺畅一天十更,思路若断十天一更。

沈奇即将破解第一道几何题的关键时刻,被副会长打断了思路。

“这个大叔真的好烦。”沈奇不得不重新梳理思路,这花费了他额外的五分钟时间。

求证过程写满了整张白纸,沈奇终于求出了sinψ的值。

答案令他惊奇,sinψ居然是1/2,这是个30度角。

拿尺一量,貌似是30度。

用罗巴切夫斯基作图法验证,果然是30度。

“我傻,我真的傻……”沈奇意识到一个低级失误,自己被复杂的几何图案所迷惑,正向推导花费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先用罗巴切夫斯基作图法直接算出ψ的度数,再去逆向验证这个ψ角为30度,至少能节约一半的时间。

当然了,罗巴切夫斯基作图法肯定不能在考卷上画,在草稿纸上画图没问题。

有了结论去验证结论,比推导一个未知数要容易一些。

这是一场博弈,出题者与答题者之间的数学游戏。

打仗是最好的练兵,考试是最好的复习。

虽然有系统的辅助,沈奇在难度极高的复赛中对于数学也有了新的认识。

假设与证明之间必然存在一种更深层次的关系,真理或谬论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对立,谬论或许是真理的一个逆推。

沈奇走神了,他想了很多很多,想了好几分钟,看来自己的数学等级还是太低了,很多问题想不明白呀。

“考试时间还有两小时,请各选手抓紧时间答题。”一位监考人员面向全体选手说到。

“两小时,还剩两道题。”沈奇回过神来,进入下一道题的解答。

这份复赛考卷是他做过题目最少的一份,仅有三题。

同时也是难度最高的一份,分值最低的第一道题就花费了沈奇1个小时的时间。

第二题是一道代数题,题面是这样的:

1

1-1

1-2-1

1-3-3-1

1-4-6-4-1

1-5-10-10-5-1

1、请计算出第1024行所有数字之和。(5分)

2、并证明第4201行中的任意一数为分数或负数的情形都适用。(15分)

其实不少高中生都认识这个数字三角形,杨辉三角谁不认识,参加过数联、奥数竞赛的中学生都知道杨辉三角的规律性。

沈奇当然懂这个数字三角形,这个数字三角形在中国叫杨辉三角,在西方叫“帕斯卡三角阵”,分别以中西两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

杨辉三角的规律性不难被观察出来,三角阵中的每个数是其上方紧邻两数之和。

依此类推,沈奇很快算出了第1024行所有数字之和为xxxxx……这是个天文数字,用2的1023次方表达。

第二题的第一小题简直就是送分题,所以分值不高,才5分。

难的是第二小题,分值为15分。

正向推导第4201行中任意一数为分数或负数的情形都适用,这就很让人头疼了,无从下笔啊,根本找不到一丝线索。

沈奇想要逆推,第2小题要求证明的内容,一定是能找到一条公式、定理或推论做为依据的。

“伯努利的排列组合或者是概率论?不对,不像。”
首节 上一节 30/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