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穿成书生郎

穿成书生郎 第92节

老皇帝垂眸看着地上跪着如同惊弓之鸟的人,又道:“朕时也纳闷儿为何会如此,今而踏入翰林,也算是得知一二。孔卿啊,你名孔有德,却是德行有失啊。”

孔编撰也算是伶牙俐齿之人,但今在皇帝跟前也说不出多的借口来,身子抖得如筛糠一般,千言万语也只吐出了一句:“陛下…….”

“罢了,也同吏部省下些事吧。”

皇帝面中无色,让人瞧的心惊:“翰林孔有德调刑部照磨。”

诸人心中心思各异,方俞默了默,照磨可是正八品官员啊,这一下子掉了几个阶,可真是有够倒霉的。孔有德今下年纪也不小了,如今再降品阶,恐怕这辈子是很难爬上来了。

再者刑部是什么地方,生死打杀,在翰林养老养惯了的文官过去不单要受武官排挤,也难以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啊。

方俞总结了两个字:真惨!

翰林里没有人敢求情,也没有人想替孔有德求情,只余下一个匍匐在地上已经泣不成声的人谢了皇帝的雷霆之恩。

老皇帝好不易安排了儿子前往西北,暂且是去了心头的一桩事情,这阵儿便想四处走访检看各个部门的政务,而翰林院距离皇帝最近,他也想来看看翰林院可否把秋猎的事务处理好,不巧把嚣张的孔有德撞了个正着。

也是命,孔有德做惯了媚上欺下之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

老皇帝又抬眼看向一旁微低着头恭恭敬敬的方俞,问道:“册子可修订好了?”

方俞见皇帝问话,连忙道:“微臣已经大致做好,不过还未来得及给翰林大人阅过。”

“不妨事,先取来同朕瞧瞧。”

方俞只好照命令把厚厚一叠册子捧起来递过去,如公公先行结果,瞧着后木雕细作的封面,眼睛一亮:“哟,陛下,您瞧,可真漂亮!”

皇帝看着厚重的画册,便由着如公公捧着,自己翻开,头一页是方俞后头补画的皇帝带着皇子皇孙从紫禁城出去的浩瀚场景,第二页是猎场安营扎寨的画面,一页页下去很有故事串联性。

秋猎方俞随行的时候画的稿他便瞧了一部分,有画了一半的,还有没有瞧见的,今下回来又补了一些,他翻看间心情好了许多。

方俞余光瞥见老公公捧着画册供皇帝看有些吃力,里头的画稿实在多,且又镶了木质封面,有多沉他再清楚不过了,于是自荐道:“陛下,微臣回来补充画了一些,容微臣同您介绍吧。”

皇帝点了点头,如公公把画册转递过去时眼睛中尽数是和善的笑意,方俞连忙客气把画册捧了过去,同皇帝翻看讲解,笑道:“画册上的字是翰林大人撰写的,微臣的几个字实在是登不得台面,连翰林大人都瞧不下去了,年下此番忙碌也硬是抽挤了时间来把微臣的活儿给做了。”

老皇帝也笑了起来:“秦爱卿的一手字着实是好,几位皇子的字便都是他教的。”

方俞恍然大悟一般道:“难怪微臣怎么求翰林大人指点一二一手烂字,翰林大人都不肯呢,今下可是破案了。”

翻开了会儿,老皇帝有些站累了,道:“如盛意,把画册带去朕的寝宫,朕晚些时辰瞧。”

如公公欢喜的应了一声,小心把画册合上给身后随行的年轻太监。

老皇帝临走前又看了方俞一眼:“今翰林有个空缺,你便顶上去吧。”

第131章

翰林大人和乾侍读从吏部对政务回来,路上便听说皇帝亲临了翰林,又对翰林做了调动和发落,惊出一身冷汗来。

两人火急火燎的赶回去,这才知孔有德被贬降到了吏部,方俞顶了孔有德空出来的位置。

得知这个安排,那便觉得没事儿了。孔有德的处事态度上头的人也不是傻子一点也不知道,只不过他一直没有在领导面前犯大错,也不好厉行处置,翰林终归还是皇帝的翰林。

孔有德走了也算是去了颗毒瘤,至于方俞升迁,那是迟早的事情,皇帝中意方俞,往上顶空出来的位置也合情合理,着实在这一批新科进士之中,方俞是最拔尖儿的。

“小方大人,恭喜恭喜啊。”

“便说方编撰处事能力强悍,这番升迁的可真快。”

翰林的同僚都恭喜起方俞来,会说话的早早就喊上了方编撰,对于这般风向,方俞以前在云城的瀚德书院就已经见识过并习以为常,他得当的谢了同僚的恭贺,又说了几句好听的,要做东请得空的同僚吃盏茶酒云云。

翰林大人和乾侍读作为领导说了几句寄予厚望的话,便把孔有德原本主持的政务转交到了方俞的手上,对于升迁遣调一事儿翰林倒是雷厉风行,很快孔有德就被收拾好东西要去吏部报道了。

同僚一场,别人不愿意送送这位编撰一职还未坐稳当就被调走的孔大人,翰林大人和侍读到底是在官场混迹了多年的老人,还是撑着情面送了送孔有德,又简单交代了几句过去应当如何工作云云。

方俞没有搬动位置,前头的空位暂时没有人做便被堆上了典籍,没有了那张讨人嫌的摸鱼面孔,他也是身心难得的舒畅,下午便领着诸人把西北的事情完成了大部分,再用两日收尾便能结束。

下朝后,方俞从翰林院里出来,见着阴沉沉的天竟然飘起了雪。

院儿里有炉子地笼尚不觉得冷,又忙碌着做事儿,且不知外头变了天气。他拱起手吸了口冷气,还以为怎么也得十二月了才下雪,没曾想冬月便飘起来鹅毛大雪。

他举头望着灰沉沉的天空,指头大片的雪铺天盖地的卷过来,像是才下不久,紫禁城还未积起雪花来。

但按照这样的雪势,恐怕不出半个时辰紫禁城便要陷入雪色之中,红墙白雪,冰锥挂廊檐,他微微一笑,倒也是别样一番景色。

“小方大人,不加快些步子,待会儿路被薄雪盖住了可要打滑啊。”

方俞回头见着同样也揣着手的林老大人小心着步子朝这头过来,笑呵呵道:“这好生大的雪,上午竟是一点苗头也没有,这朝伞也未带一把进来,大氅也不曾裹上一件,从礼部出来险些冻坏我这老骨头。还是年轻好哟,瞧着穿的这般单薄还立在此处看雪。”

等着林老走了上来,方俞才再动步子,两人一道往宫外走去:“不怕林大人笑话,后生老家偏南,少有见雪,更何况是在冬月就下如此大的雪。”

“云城着实是少下雪,不过老夫也好些年未有回乡,那头的事情尽数还是你恩师写信同老夫说道的。待你以后在京城待久了,便还瞧的这雪心烦。”

方俞笑了一声:“所谓是远香近臭。”

“老夫听说你升迁了?”林老笑眯眯道:“今日还走脱的这般早,没被央着去吃酒?”

“林大人消息可是灵通,这才几个时辰的功夫,瞧这礼部都知道了。”

方俞笑着摇了摇头。

“礼部离吏部近距离吏部不远,升降都得在那头过手续,你这是皇上钦点的,吏部自然要放到前头来办,消息岂能不传出来的快。”林老是打心眼儿里高兴,方俞是他的后生,两家又来往密切,如今人颇得圣心,前途大好,他在礼部也是面子沾光,今儿都还不是自己去打听的,便有礼部的官员前来同他说道。

林老冒着冻手的风将手从袖子里抽出拍了怕方的肩膀:“好样的。待回去老夫要给你老师写封信过去,他要是晓得了定然也高兴。”

方俞敛起眉眼,比起同僚的羡慕祝贺,倒是这些老长辈的欣慰让他觉得更加贴心更有成就感。

“还未答谢林老的教导,若非您和老前辈们引路,后生还不知要走多少弯路。”

“诶,要紧的还是你为人机谨,会琢磨圣心。”

两人说着话倒是很快就到了宫门口,方俞正想邀请林老顺道去府上喝一杯,权当是小小庆贺一番了,结果今日前来接他的雪竹火急火燎的拿着大氅上前来。

“看你这火烧眉毛的样子,没有凉着。”方俞笑着把大氅披上。

雪竹却道:“今日乔夫人到京了。”

方俞眼前一亮:“岳母到了,这是好事儿啊。”

“便是乔夫人到了,正夫十分高兴,情绪有些高,下午便肚子疼,连忙请了产婆和大夫,这朝正在接生呢。”雪竹着急道:“小的出门时正夫便已在产房了。”

方俞闻言眉头直跳,想着尤镰生孩子何其凶险,他心里登时乱成了一团麻,连忙道:“走,走!快赶回去!”

着急忙慌的行了几步,他才晃然想起跟自己一起的林老大人,转头去老大人只朝他摆手:“快去吧,到时候老夫就直接过来喝满月酒了。”

方俞连连给林老做了礼,赶紧登上了马车,让车夫快快挥着鞭子回去。

“主君也别太着急,有乔夫人相陪着,正夫也不会觉得担忧害怕。”

方俞瞧着外头漫天的雪和急速往后退的街景,心一直提着,有岳母在,他也安慰了几分:“幸好是岳母到了,否则我在宫里,一时间没有寻着人传信儿进去可就只得他一人在家里了。”

他心里越是着急,出了皇城的车马便是越慢,下雪的时间越久,地面就越发的湿滑起来,城中人不敢快行车马,路便拥堵起来。再者又是京城初雪,这个时辰正好赶上书院下学,看雪的放学的,下朝的,当真是挤做了一片。

方俞将头伸出马车外,先时行得慢也就罢了,今下更是堵住了路,还不知要堵到何时才能疏散开来,眼见着到家也甚远,他连停车都不必叫了,径直掀开马车帘子便跳下了马车去。

只余下马车夫在后头看见自家主君在风中飘飞的衣玦。

“岳母,鹤枝怎么样了?”

乔母方才从产房里出来便撞见了上气不接下气跑回来一身官府的方俞,连忙迎了上去:“还好,别急。瞧这跑得,雪竹不是套了车马去接大人了?”

“外头雪大,路上堵了,我见久久疏散不开便步行先回来。”方俞道:“岳母此行舟车劳顿,却是还未得好好休息便赶上了鹤枝生孩子。”

乔母道:“赶早不如赶巧,过来车马队伍行的慢,倒是也不觉得劳累,只要孩子平安,我便都放心了。”

方俞见着端着热水进进出出的婢女,以及产房中隐隐发出的呻/吟,他心里很没有底,闭上了嘴说不上寒暄的话来。

乔母倒是未曾见怪,见到方俞如今高官厚禄,两人又成亲这许多年,瞧着方俞一颗心全然要紧系在自家小哥儿身上,她十分欣慰。

眨眼的功夫方俞便跑到了产房外的廊子下,他扒着窗看了好几回,随着屋里乔鹤枝的声音心也一抽一抽的,转头问一旁的乔母:“我是不是不能进去?”

乔母无奈:“大人进屋去不合适。”

“也是,也是……我进屋也帮不了什么忙……”方俞在廊子下来回踱步,又时不时的顿住脚听屋里的声音,见着婢女端着盆子出门来便抓着问屋里的情况,见着乔母能进去,他脖子伸的老长,恨不得眼睛就长在乔母的身后随着进去看看乔鹤枝。

许是乔母进去把方俞回来的消息带进了屋里,里头的声音小了一些下去。

冬日白昼短,下起雪来天黑的越发快,不多时方俞便觉得周遭暗了好多,他叫住了仆役:“去,把灯点上,今儿点的亮些。”

“是。”

仆役叫人连忙去点灯,不多时,府里廊檐下,花园中疏忽间便亮堂起来,照的漫天的雪花一片温黄,金灿灿的,好似也不如那般寒人了。

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寂静的雪夜,方俞踱着的步子顿时一停,一颗心立时落回了肚子里。

“生啦,生啦!”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方俞耳边的恭贺声越来越多,今天他听到太多的恭贺声了,却是抵不上家宅中的恭喜。他破门而入,进了内室里,一眼瞧见一身素衣,微微散落的墨发已经叫汗水给打湿了,满脸虚脱之相的乔鹤枝。

他小心捧着乔鹤枝的手,疏忽间喉咙便哽咽的厉害,眼睛也发起热来。

乔鹤枝从未见过方俞这样,他伸手蒙住了方俞发红的眼睛,声音有些哑:“可不许丢人。”

方俞握下蒙着自己眼睛的手,亲了亲他的手背,轻轻点了点头。

乔母把裹得松松软软的孩子抱了过来让小两口看,声音格外温柔:“鹤枝清瘦,没想到这小家伙倒是挺重的,定然是养胎的时候姑爷照看的好。”

方俞小心翼翼的抱过孩子,小小的一只握着粉嫩的拳头,他看着十分喜欢,乔鹤枝轻轻的用手指摸了一下孩子的脸蛋儿,也露出了个虚弱的微笑来。

好半晌后方俞才想起来:“是小哥儿还是……”

乔母微愣,只怕方俞晓得以后会失落,两人成亲好几年才好不易有个孩子,第一个又是:“小哥儿。”

没想到方俞眸子里的笑意更盛,他神采飞扬的看向床上的乔鹤枝:“瞧,我便说是小哥儿吧!鹤枝,你果然给我生了个小哥儿,我实在是太高兴了!”

身旁的人突然凑上来亲了他一口,乔鹤枝见着一群仆妇都还在,微微叠起眉毛:“别闹了,快正经些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是,是,瞧我这都高兴的糊涂了。”方俞笑的像个二傻子,他瞧向窗外,眼中尽是初为人父的喜意:“孩子来的巧,正是京城初雪。”

“翠玉封梅萼,青盐压竹梢。便取名青盐可好?”

第132章

家里多了个小主子,连带着配备的就有奶妈丫头又一溜圈儿的人伺候,方家的头生子,又是方俞烧香拜佛盼来的小哥儿,万事都万物都精细的安排伺候着,府邸里突然变得好生热闹。

乔鹤枝养胎的空闲功夫里做的小衣小帽小鞋子一杆尽数派上了用场,小家伙被安放躺在小摇床里,养了些日子便改了刚刚出身时的黑黑黄黄的模样,一天比一天白嫩起来。

圆溜溜的眼睛比乔鹤枝的眼睛还要大一些,活生生像是滴溜儿饱满的葡萄,不单是小两口和乔母,便是家里的奶妈子和仆妇丫头都夸小主子生的水灵。

可细下一想,主君相貌端方,正夫又貌美,两人生的孩子自然是不可能会差的。

京城的雪像是云城的雨水一般,到了冬日便下的没完没了,府邸里的下人每日都得把廊檐上的冰锥打下来,庭前屋后的扫着雪。方俞上朝以后,乔鹤枝便与乔母在暖卧里逗着小青盐。

首节 上一节 92/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后大佬只想撒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