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穿成书生郎

穿成书生郎 第91节

方俞笑着走上前去:“夫郎都身怀六甲了还下厨,我怎能不赶着早些回来帮忙打下手呢。”

乔鹤枝端过篮子里的牛肉,柔声笑道:“今日丝雨出门买的一方好肉,是牛腱子肉,做酱牛肉正好。”

方俞见篮子里的肉色新鲜,像是存在井里才取出来的。他许久未曾这般悠闲过了,最是喜爱今日这样的日子,次日休沐,乔鹤枝一般都会在今日亲自下厨做点好吃的犒劳犒劳辛苦政务的方大人。

就似是上学时的周五放学,比周末的任何一日都要快活,他下厨的兴致大起,招手道:“丝雨,给小方大人取个衣襟来。”

丝雨掩嘴笑了一声,立马上道的服了服身子:“遵命。”

乔鹤枝拍了方俞的手掌心一下,嗔道:“快进屋去把朝服换了,待会儿衣裳弄脏了不好洗,便少给洗衣妇寻点儿事吧。”

“遵乔公子的命,乔公子当真是个怜惜婢仆的心善主子。”

仆役厨娘见着柔情蜜意的小两口,也是忍不住笑起来,在方府做的久些的仆役都知道休沐前一日晚上的厨房是正夫和大人的。

方俞匆匆回屋去换了一身便服回来,天已经灰蒙蒙的快黑了,入了浅冬,京城的天气变化很明显。太阳落山以后出的风已经开始凛冽寒冷,风扑在脸上冷的人哆嗦,早上前去早朝时在风口脸仿佛在被刀刮。

他搓了搓了手,望了一眼天,马上就是冬月了,待到腊月之时京城定然就要下雪。时间过的当真是快,眨眼之间便又到了下雪的时节。

回首之间,厨房里的灯笼已经被仆役点亮了,温黄的烛光和灶里的火交相辉映,倒是像在冬色里辟一隅暖色。

“你动作未免也太快了些,我都闻到香味了。”

他信步上前去,乔鹤枝已经把牛肉切分成小些的方块儿入了酱汁锅里。酱牛肉的酱汤底最为要紧,肉好不好吃全凭这些香料,方俞是个做饭白痴,但是这几年跟着乔鹤枝得了熏陶,相对于其余的做饭小白来说,也是能说出点东西唬唬人的。

就好比瞧着黑褐的料汁,知道里头放了老酱,识别的出□□八角,陈皮桂叶。在云城时乔鹤枝偶时也会做酱肉,不过做牛肉的时候算不得多,因着他对肉质要求高,牛作为这时代重要的耕种牲口,市面上的牛肉并不似其余肉那般丰富。

但那也只是局限于小地方,像首都这样的地方,要什么吃的没有,别说是牛肉了,便是熊掌也是有的。

方俞在灶前探头探脑的,这个锅盖揭开来瞧瞧,那个盏子里的端起来闻闻,见着乔鹤枝还起了一坛子醉蟹,又切齐备了匀细的姜丝,还有剥了皮的田鸡,心中大为满意。

乔鹤枝嫌他一大块儿还在这里像个毛孩儿一样捣乱,原本他挺着个肚子就不似以前灵便了,顿时嫌弃的拍开方俞把人赶到了灶下去烧火。

冬日烧火暖烘烘的,倒是个好差事儿,于是便欣然接受了下来。

“算着日子岳母应当也要到京城了,我派点人出去,到时候从这头过去接岳母。”方俞笑道:“岳父还来信说若不是云城的生意走不开人,他也要来京城,这次可是悔的很。”

母亲快要到了,乔鹤枝心里也高兴,他慢慢切着菜,思及过往,不禁也发出一声感叹:“我当时也没想到一走便是这么久。”

“等孩子大一点了,咱们再回乡去看看。”

两人闲唠嗑了会儿,乔鹤枝见牛肉酱的差不多了,便着手炒了菜,等几个菜做好肉刚刚合适。

纳凉后切厚片,牛腱切开还有好看的牛筋纹路,卤的弹口软香,引得人很有食欲。

方俞还提了一壶酒出来,两人在厅里用饭,春时的花厅,夏时的凉爽地儿,冬日便成了暖阁。在家里也顾不得什么用饭的形象,只管大口吃肉喝酒刨饭:“若是朝食也似这般可就好了,不求精致,但求可口丰盛。”

乔鹤枝夹了点方俞喜欢吃的姜丝田鸡嫩白的腿肉到他碗里,打趣道:“要朝食都像家里的饭菜一般,那你用起饭来还有端方的模样嘛。”

方俞筷子一顿,笑道:“也对,那些个闲的无事之人便爱借题发挥,说不准就要因为我吃饭不够雅观而参我一本。如此说来饭菜不好吃倒是还救了我一回。”

乔鹤枝被他逗的笑了起来,说闹了一番,方俞又提起楚静非要领兵出征一事,乔鹤枝敛起笑容微微叹了口气:“六王爷是有个有本事的人,建功立业是一回事,但家中人提心吊胆惶惶度日又是一回事了。”

方俞知道他也是见了辅国将军府才有这颇多感慨,也幸而当初他从文未从武,科举纵然是千难万难,可也好过拿命去拼富贵。

“好似我也不知六王也是否成家了,他总是神出鬼没的,又在人前从未表现出与我相识,我倒是知道他不是那般瞧不起小官小吏之人,估摸是另有成算,也未有意去相交。”

乔鹤枝道:“六王爷比你还年长一些,如何会没有家室,你当人人都似你一般不成。”

方俞失笑:“你这话是在嫌我老不是。”

“我可什么都没说。”

两人复又笑闹了起来,便是从旁伺候路过的下人听到里头传来的声音也只他们府邸是何其和睦。吃了饭时辰也还早,乔鹤枝见天气只是有风不算冷,便想让方俞同他一道去府外走走也好消消食。

方俞欣然应允,两人取了遮风大氅,披了正要出门去,雪竹急匆匆的踏进门来:“主君,外头有人送了帖来。”

“谁啊。”方俞眉头一皱,好不易得休沐一次,不会是这点时间都要给他霸占了吧,他打开帖子一看,顿时又为难的看向了乔鹤枝,递过去给他看了一眼:“此人便是说不得,说曹操曹操便到。”

“这个时辰还送贴,想必是有要事。”乔鹤枝给方俞拢了拢氅子:“你去吧,路上小心。”

方俞认同乔鹤枝的说法,歉意道:“我明日陪你一整日。”

乔鹤枝笑了一声:“我又不是小孩子了,犯不着为这点事情不高兴。”

方俞偏头在乔鹤枝的脸上亲了一口,让雪竹套了马。

马车一路朝着外城去,方俞想着楚静非送来的帖子上潦草的几个字,微叹,便当去给他送个行吧。

说来他还是进京以来头一次收到楚静非的邀帖,先前在秋猎的时候虽然落了马,倒是他在皇帝跟前晃悠的次数远远不如其余的几个皇子,秋猎半个月,他也才见到他几回,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有交际。

外城入了夜反倒是比白日还热闹嘈杂些,灯火旖旎,方俞寻到楚静非相邀的酒楼,楼里客人甚多,台子上正唱跳的热闹。

方俞堪堪瞥了一眼,正是在演他们投放的广告,看着台子上演技浮夸的戏子,他尴尬的摸了摸鼻尖,偏生台下看的人还不少。

“小方大人,里面请。”

方俞朝领路的人微微颔首,开门进了雅间,见着楚静非劈腿坐在矮桌前,正在饮茶。

“不知王爷深夜唤小官前来所为何事?”

方俞也懒得多客套什么王爷好雅兴云云,单刀直入了。

楚静非冷不伶仃的看了方俞一眼:“你们方府规矩当真是不一样,管戌时中叫深夜?”

方俞兀自坐下,闷声诽谤:“王爷又不比~次次早朝且居于皇城之中,自是不晓得小官这等居住于内城的民众苦楚,若不早些休息,岂不是赶不上早朝。”

楚静非敛了敛眸子,他放下茶杯,转而从身旁取出了个巴掌大小的紫檀木盒子推到了方俞身前。

方俞瞄了一眼,哟呵,皇家人出手就是大方啊,送个礼盒子都价值不菲。他伸手把盒子打开,瞧见里头安然躺着一枚精致玉佩,玉质极佳,其实最要紧不是玉佩值几个钱,而是玉佩上刻着一个楚字。

他抬眸看向楚静非,未置一言。

“我母亲出身低微,虽也是父皇潜邸中的人,但在我幼年时便已离世,父皇登基后追封为妃,她姓楚。”

方俞顿了顿,这很明显是再给投名状啊,他咂摸了一下,还是没有说话。

楚静非难得话多一回:“我那几位皇兄断然是舍不得离京的,西北出事时萧从繁便提前传了信到我手上,我出兵是迟早的事。”

“今我一走,朝中必要有人看着。我未有出身高贵的母家,也不是父皇看中喜欢的儿子,算不得什么好的依傍,你可以要,也可以不要。”

方俞看了楚静非一眼,垂下眸子将紫檀木盒小心收入袖中:“整好小官还缺一玉饰。”

楚静非见他答应的爽快,眉心一动,强调道:“你大可不必因先时我出手相助而感恩报效,那日便是我不出手你的车队也不会有大事。”

方俞摇了摇头:“小官自认让王爷蹭了一路吃喝算是还了人情了。”

楚静非叹了口气,方俞这人便不是个兢兢业业认真做事上朝的,只怕他是还未看明白朝中局势,便好心道:“太子庸懦难堪大任,父皇眼明心亮,可拥护嫡长之人众多,也有一争之力。老二是个笑面虎,自身强干,这些年没少拉拢大臣,早有党派;老四实心眼儿,城府不如老二,但母家出身高贵,树大根深,任其一个都比我强。”

“你是个既聪明又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人,我把话同你说明白,他日也别悔恨不知深浅而上了贼船。”

方俞又摸了摸鼻尖,要是楚静非不怼人其实也挺完美的,好好一个人,就是长了张嘴:“实在是难得王爷还愿意事无巨细的同小官分析其中利害,小官愿为王爷鞍前马后,不为别的,只为王爷的……人品。”

他想了想,对着楚静非实在是尬吹不起来,最后挑拣着说了个人品,总不能说英俊的面孔吧,这样应该会挨揍。

楚静非冷着一张脸盯着他,方俞有点心虚,最后在威逼利诱下,吐出了个很玄乎的借口来:“小官年少时坠过河,半死不活之际好像见到了仙人,仙人泄露天机,告诉小官如果踏实活下去,可以逆天改命,辅佐君王。”

楚静非看着方俞神神叨叨的样子不由得翻了个白眼,看他开些铺子弄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像是受仙人指过明路,倒像是脑子没有好全:“你可曾想过一种可能,现在你辅佐的就是君王。”

方俞压低声音,伸手遮了半边脸同楚静非道:“仙人透露,日月当空,普照大地,天下安稳。”

楚静非眸色微敛,他的皇室正名,纪曌安。

不过半晌,他又斜了方俞一眼,轻微叹了口气,当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过同方俞一盏茶的功夫,他竟然还信了方俞那张惯会拍马屁的嘴,实在是荒唐至极。

他真是病急乱投医去主动招揽一个把靠山寄托于这种事情的人身上,疯魔了。

“要不……你还是把玉佩还给我吧。”

作者有话要说:

方俞:上次这么无语还是上次。

第130章

楚静非领兵离朝已经冬月了,浩浩荡荡一身戎装的数万兵马出城,在晨霜之中尤显壮观。

老皇帝此番还在城楼上亲自目送了大军前去,可谓是寄予厚望。方俞跟在一系官僚身后,随着皇帝一同送了军队。

西北的战事占据了朝中人的视线有挺长一段时间,但是兵马押送了粮草,要赶到西北尚且一个来月,朝中繁杂之事众多,且又临近年关,朝廷各个部门都忙着总结对官员评校,很快就把战事的热度退到了身后。

方俞把秋猎的事情做了收尾,他先前画的图册言简意赅一眼明了,翰林院差事儿也好办,很快就编录好文字装订进起居注。方俞则把画的所有图册或裁减或修改,最后将其定制成了一本画集,倒是很像美术生出门写生出来的产物。

他从翰林的偏殿出去,将画册拿去给翰林大人和乾侍读看看,虽对自己的审美还是很放心的,但是还得依照宫里的规矩来,老前辈点头了才行。

他心情不错,前两日请了大夫到府里给小乔看脉,乔鹤枝身体康健,生产定然安妥,就在这个月了。

如今秋猎的政务处理好都过了以后,他也就空闲了,到时候也能多些时间可以陪乔鹤枝,他都已经跟乾侍读和翰林大人请示过了,愿意跟他批假,到时候都用不着他去吏部那头记假条还要看人脸色,便是乾侍读过去顺便就拿了。

这阵子吏部忙着在校对合算官员一年的政绩,犯事儿被记录云云,到时候表现好的继续任职或者是升降,以及过年的时候发放年终奖励等等,总之功过到时候做好册子到时候要往上递到内阁,太师检阅后给皇帝看,一年之中吏部最是忙碌的时候,像是寻常请假这等小事情没点脸面关系过去要吃排头。

方俞进到翰林里,朝廷里才出了西北战事,除却编录秋猎一事的官员,其余人都要忙记六王爷带兵出征西北,事情其实并不多,但皇帝重视此事,且又是皇子领兵,也是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诸人不敢懈怠,都仔细忙碌着。

因翰林大人和乾侍读还另有事情忙碌,靠近年关了,部门领导很难不忙,于是就把这个差事儿交到了孔编撰的手上。

这两日孔编撰手握大权,尾巴又翘的起来了。

“孔大人,可知乾侍读和翰林大人去了何处?”

方俞回到位置两位大人都没见着,小王也不在,见周遭只有孔摸鱼一人翘着脚在喝茶,同忙碌的翰林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好声问了一句。

孔编撰斜了方俞一眼,心情却不似吃茶一般闲适,呛道:“瞧小方大人这话说得,本官的眼睛又未长在两位大人身上,如何知道他们去了何处。再者素日里不是小方大人同两位大人最为亲厚吗,今怎还问起本官来了。”

方俞笑了笑,没在接着这事儿继续说道,便问:“不知西北一事进行的如何了?”

孔编撰听这话以为方俞是在讽刺他摸鱼,于是放下茶盏子,直视着方俞,声音也冷了下去:“我说小方大人,难不成你以为前去随皇上秋猎了便高人一等不成,如今竟还过问起本官的事情来了,您可真是劳心劳力啊,小方大人如此会操劳,屈居一个七品编修当真是不应该啊。”

“大人误会了,下官只是忙完了秋猎的事宜,见诸同僚都还在忙,便是想问问编撰是否还有事情需要人手的,也好一道做了,届时也可早些把皇上交待的事情办好不是。”

诸人闻言都往这头看了一眼,孔编撰凭着资历老,时常是抓着做事的漏洞摸鱼,把事情交给新进来的人做,新来的不甚熟悉政务,也只有被无偿压榨,完成以后功劳还是孔编撰的,先前坐在他旁边的小王最是倒霉,不过后来被乾侍读训斥以后,倒是收敛了一些,于是便去压榨做的远的新人了。

上头的大人也不是不管,可是领导毕竟事情多,又要面见皇帝,压力也是特别大,哪里有时间一直盯着手底下的人,只要没有闹出大事情来,领导一般是不会过问的,而且孔编撰历来又是个很会在领导面前装笑脸的人,来的第一天他就已经见识。

孔编撰对方俞早就不爽了,逮着机会便是冷嘲热讽:“小方大人当真是手脚麻利,这笼络人心的功夫实在叫人佩服,瞧这话说的何其好听,也难怪皇上也受用的很啊。”

“咳。”

孔编撰背对着窗户,嘴叭叭儿的说的痛快的很,往日同方俞打嘴战他通常都会败下阵来,今日方俞竟然被他说的一脸菜色开不了口,且还动动手脚,一副局促不安的模样,他心中更是得意,冲着远处咳嗽意图打断他说话的同僚道:“怎的,一个后辈未免还说不得了,便是因瞧的起他,这才对他格外严格些。”

“殊不知孔卿是这般带后辈的,不妨到朕跟前去同朕探讨一二如何管教官吏吧。”

淳厚的声音从后背处响起,孔编撰的瞳孔骤然一缩,险些一口气没能上来昏死了过去,他眼前直冒黑星,僵硬着身子转身过去,翰林里的诸人尽数起身同皇帝行礼。

孔编撰几乎是吓尿了,众人是拱手做礼,独他一人跪了下去。

老皇帝负手立在翰林窗外的走廊上,微微摇了摇头,颇有些失望:“朕记得当年你科考进翰林,文章和字都写得不错,原以为你会大有一番作为,可年年吏部的考绩下来皆是一塌糊涂,如今熬了这许多年的资历,总算填补做了从六品修撰。”

首节 上一节 91/1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后大佬只想撒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