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波斯帝国1845

波斯帝国1845 第97节

  长州藩就算是拥有最强的陆军也受不住这样的进攻,他们决定和谈,洋大人太厉害了,还是尽早恢复和平才行。

第264章 就这么结束了?

  12月8日,四国联军在大阪登陆。这下天皇也着急了,因为大阪距离京都太近,这样下去他自己也会有危险,于是在一个星期后撤回了自己的旨意。

  这下子不和谈不行了,在坚船利炮面前,萨摩藩和长州藩还是低下了自己的头颅。这场在黑船来航后最大的会战,在一个半月后结束了。

  从损失方面来看,萨摩沿海岸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建筑被毁,其中不但有民房,还包括了钱币制造局、兵工厂以及大量的商铺。尽管建筑被毁得厉害,可伤亡人数并不多,加上被伊朗处死的也才658人。

  伊朗方面则阵亡13人,受伤50人。同时还俘虏了1980名俘虏,这些会在战争结束后都给返还。毕竟他们还要消耗粮食和精力。

  不过这次的谈判也是充满更多火药味,因为伊朗的条件又加码了。包括但不限于:开放鹿儿岛、大阪、名古屋三个港口,同时赔偿联军650万美元,折合里亚尔3100万。并且还要在横滨和长崎割让一块土地作为公共租界,伊朗、英国、美国、荷兰和法国各自在鹿儿岛和大阪获得一块租界。

  这些条件让那些大名无法忍受,赔款,能理解;割地,绝无可能。手下的武士也嚷嚷着要决一死战,但联军用火炮浇灭了他们的热情。洋大人打不过啊。

  至于赔款,大名们是一点钱都不想出。但又不能不出。

  结果是他们想了一个相当缺德的办法——以财政困难为由问幕府借,并且告诉幕府,如果不借的话,那只能接着打下去了,到时候战火会扩大到整个日本也说不定。

  幕府并不傻,当然不想做这个冤大头,只不过这事儿闹得确实很严重,都已经真刀真枪地打起仗来了。作为中央政府的自己若是继续揣手旁观,恐怕要出大乱子。因此,在财政相当不宽裕的情况下,仍是准备拿出赔偿。

  当议和文书递交到琉球的阿卜杜拉时,他整个人是懵的。这战争结束的太快了,自己都准备好了你告诉我说结束了?看来这日本也不怎样嘛。

  不过,这次出兵也适当扩张了伊朗的范围。新收的小弟琉球见奄美大岛回来了,都欢欣鼓舞,贵族们争着抢着要和阿卜杜拉见面。这下子伊朗在东亚更加忙碌了。

  “没有想到,外国人这么强大。大人恐怕已经失去了信心,要一蹶不振了。”

  看着伊朗人在划分鹿儿岛的范围,被安排干活的胜海舟心中感觉无尽悲凉。他们的国家,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虽然很难相信,但这就是现实。我们的军队其实很强大,但内力太小。等战争结束,我们应该致力于国家力量的培养。”

  大久保利通也想开了,外国人的确很强大,但他们也可以学习外国人的强大之处。就像一千多年前,他们派遣遣唐使去唐朝学习;几百年前和葡萄牙人做生意,获得了火枪。现在,他们也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然后武装这个国家。

  “这场战争,能让不少人陷入沉思。”

  一声叹息,随风飘去。

  ——————————

  坐落于黑海沿岸的苏呼米是疗养胜地,有不少温泉和亚热带植物园。冬天的时候在这里度假再合适不过了。

  纳赛尔丁和妻子漫步在植物园里,看着这些见不到的植物,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这些都是在德黑兰见不到的,真希望每天都能看到。”

  “这还不简单,让人在德黑兰修建一个植物园,将这些植物转移就行。”

  纳赛尔丁觉得自己平常疏忽了家庭,应该让他们生活的更丰富多彩点。弄个植物园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次的度假还算不错,至少让沙阿那颗烦躁的心平复了下来。接下来的每天就是到处走走看看景色,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当然他也不是一点对外界的消息不知情,各地发生的大事都通过电报让他了解。例如正在俄国国内发布的自由宣言。

  沙皇亲自宣布这个消息,自宣言颁布时起农民获得自由乡村居民的全部权利,如同意履行相关义务并保留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可在地主庄园内居住,为保障农民正常生活,地主需给农民一定量的土地供其经营,农民在履行相关义务后即可使用份地,此类农民为临时义务农。同时,农民有权赎买其宅旁地,地主同意后农民可赎回长期使用的份地并归为私有,等等。

  《关于农奴脱离依附地位的总法令》是农奴制改革中另一份重要的法令,该法令详细规定解放农奴的条件,法令涉及内容繁多,每一条都竭力维护地主利益。

  大改革对于农民是双重剥夺:一、剥夺了农民对地主的宗法依赖关系,及其最低限度生存保障;二、通过赎买把农民货币化或劳务化资源剥夺殆尽。

  地主经济摆脱掉了农奴的宗法依附关系,使土地经营由超经济的封建主义社会职能转变到纯经济的赢利职能,通过赎买方式,积聚资金;通过剥夺依附关系,整合资源。地主经济走上了保守的地主经济道路,即“普鲁士道路”。

  这样的改革虽然有缺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发展。而这个改革只是开始,未来还有一系列的改革等着俄国。

  而相比之下,伊朗的农业一开始就以暴力手段废除了农奴制。获得土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产量提升。

  而农民的积极性又鼓励工业和商业增长,一部分农民赚钱成为了富农,而贫农也不愿意一直穷下去,他们自发抱团,成立合作社,粮食亩产增加两三成,副业收入成倍增长。

  农业上出现的这种模式得到了沙阿的肯定,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抱团特别重要。因此农林部下令在全国推广农业合作社,并且通过适当提升农产品价格刺激农民积极性,鼓励他们采用工业化方法耕作。

  当然也有食古不化的人,不过这些跟不上时代的人注定要被淘汰,伊朗和纳赛尔丁可不会停下来等他们。

第265章的结束

  南高加索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当地的反抗情绪已经消失了很多。比起同为基督教的兄弟,还是异教徒对自己好啊。

  而从南方来的伊朗人定居,也逐渐影响当地人的生活。你既然在伊朗的国土上生活,那么波斯语必须学会吧,而且还要努力融入进伊朗社会。这样才能持续上升,努力赚钱而抚养家庭。

  在南高加索,其主要居民以格鲁吉亚人和亚美尼亚人为主,当地交流也基本上使用这两种语言。而从伊朗夺走的北阿塞拜疆则没有这种负担,重新融入进伊朗社会。

  而到了今年,第比利斯、埃里温等东部地区出现了变化。大量来自伊朗地区的民众到这里生活交易。既然来了不可能不带家属,而这些人的家属必然影响到该地区的方方面面。其中饮食习惯,文化语言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因为他们基本都是经商和工人,其收入在该地区来讲必然是中高层。而想要赚他们的钱,你要是连交流都不会,还怎么赚钱。

  纳赛尔丁和家人在苏呼米玩的不亦乐乎,就是苦了在德黑兰的阿米尔,他还要去工作,不管是国内治理还是外交,他这个大维齐尔都需要查看。

  最近因为筹措资金,国内的茶糖、烟草等价格上涨,这引起了不少人抱怨。不过和奥斯曼的战争让他们还能忍受这样的情况,各种议题都因为胜利而转移。

  “奥斯曼的第一笔赔款已经来了,我们将他投入到铁路建设中。听说为了筹款,奥斯曼是砸锅卖铁,再向法国借了8000万法郎的钱。”

  奥斯曼愁啊,虽然他地大物博吧,但6500万里亚尔的现金实在是有点困难。加上国内各种情况,只能再向欧洲贷款。

  “等着吧,以后有他们受的。现在需要在美索不达米亚移民开垦,另外根据沙阿的命令,未来要拿出4000万来在全国范围内植树。”

  农林部知道这是他们的事情,种树是沙阿特别重视的项目之一。国内的树木只能满足20%的要求,其他的都需要从俄国和印度进口。

  当然这仅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水。种树能改善现在的水土情况,一些耐旱的植物还能给地方带来一些其他好处。这也是纳赛尔丁一直注重的情况。

  “沙阿放心,我们会继续跟进。”

  国内的情况也就这几个,国外的话,远东不知道如何了,而欧洲又来了个重要情况:奥地利帝国的罗腾洛文首相会前往德黑兰觐见纳赛尔丁。

  这应该是欧洲国家首脑第一次来到伊朗,可见伊朗的国际地位提升的效果。而对方这次来还带上了不少大臣贵族一同前来,看样子是要讨论什么大事。

  远在苏呼米的纳赛尔丁也收到了奥皇弗朗茨的私人信件,一开头就写着你的朋友弗朗茨。

  也对,在主要国家统治者中。纳赛尔丁和弗朗茨的年龄差距是最小的,弗朗茨就比纳赛尔丁大一岁,而且他们还是同一年继位,也遭遇过内战,同样的,都平定了下来。这样相同的遭遇,恐怕世界上也难找。

  弗朗茨其实也挺孤独的,国内国外都不顺利,自己的私人生活也不幸福。自己的妻子和母亲因为各种问题而对立,他夹在中间挺难受的。

  而国内的问题,特别是民族问题让他更是头疼。匈牙利在1848年后安静下来,但那些人不服。还说要不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时他们帮忙,玛利亚特蕾莎女王能坐稳王位?

  奥地利国内其他的民族也讨论着要不要独立,这对哈布斯堡的神圣地位产生强有力的冲击。

  就这还是内忧,外患则多了去了。北方的普鲁士从成立以来就不断找奥地利的麻烦,先是拿走了西里西亚,再然后是争夺德意志邦联的主导权。而原本稳定的南方正在遭受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困扰。

  就在伊朗和奥斯曼战争进行的同时,奥地利和萨丁尼亚也发生了一场战争。萨丁尼亚打算夺取奥地利控制下的伦巴第和威尼斯地区,但仅靠他们自己可不行,还是得找外援,于是他们找到了法国。

  此时撒丁王国的首相是加富尔。他是一个非常具有外交手腕的人,一直想摆脱奥地利的控制,实现意大利的统一。加富尔分析了局势,认为要实现统一,必须借助法国的力量。

  为此,加富尔在出席国际会议上,拼命痛斥了奥地利对意大利的粗暴干涉,并向法国示好。法国的拿破仑三世也投桃报李,向撒丁王国释放出了同情和支持。

  拿破仑三世和萨丁尼亚首相加富尔在秘密会面后,签订了共同对奥战争的密盟条约:法国会在萨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受奥国攻击时予以协助,但萨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需以尼斯和萨伏依两地做为交换。这项密盟对双方都有其好处:一方面帮助对方统一意大利半岛的计划,另一方面也能削弱法国的劲敌奥地利。

  加富尔和拿破仑三世还进一步密切了法撒关系,拿破仑三世决定让自己的堂弟娶撒丁国王的女儿为妻。接着就是开战了。

  战争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有了法国支持,奥地利输了。奥地利割让给法国几乎整个伦巴第,随后法国也将这些领土转交给萨丁尼亚。

  这场战争严重打击了奥地利的威信,弗朗茨也是痛苦不已。家人已经不是听他倾诉的对象,这么看来,比他小一岁的纳赛尔丁是唯一一个有共同语言的了。

  在信中,弗朗茨真诚的邀请对方再次访问维也纳。因为八月他的儿子鲁道夫出生,他想邀请他的朋友前来。同时两国应该负起责任,共同维护从亚得里亚海到黑海的和平。

  纳赛尔丁也开始回信,表示自己会让政府进行讨论。相信很快就会见到的。

  说起来,奥地利是纳赛尔丁好感度最高的欧洲国家。也许是因为他们是扩张幅度最小的国家,在目前的情况下,以奥地利为突破口打入欧洲是伊朗的最好选择。

  写好了信,盖上信戳。就以最快的速度向维也纳送去。

  纳赛尔丁就在苏呼米庆祝诺鲁兹节,这也是对过去一年的伊朗做个重要总结。伊朗已经摆脱了过去的积贫积弱的状态,重新回到了大国行列。

第266章 奥地利联动的巴尔干

  休假完毕的沙阿神清气爽,在过节之后返回了德黑兰。果然休息过后对工作的热情也提高了。

  奥地利看来是遇到点情况,先是奥皇给自己写信,然后是奥地利首相访问伊朗。明里暗里都是求助的意思。

  “关于奥地利,你们的看法是什么?”

  伊朗现在也就是需要奥地利这样的国家来维护他们在欧洲的外交网络,因此政府特别重视这个。

  “沙阿,目前来看奥地利在去年的战争中失败,让他失去了一部分土地和威望。而北方的普鲁士也准备争夺这个德意志地区的领导权,而奥地利皇帝看样子无法解决任何问题,企图通过和其他国家的交往来解决目前的局面。”

  综合奥地利过去几年的情况,佩泽什基安觉得哈布斯堡王室已经进入举步维艰的境地。1848年革命后遗症加上经济危机,让国内的民族势力再次闹事。

  “这也是我们可以在欧洲保持影响力的关键节点,两国可以达成一个更好的协议。甚至还能恢复过去的同盟。”

  伊朗和奥地利之间的贸易也是节节攀升,去年两国贸易一共是680万里亚尔,是增长最快的。此外,两国在人员往来中也是相互给予方便,哈布斯堡展现出来的亲和力是其他欧洲国家所没有的。

  还有一个重要情况纳赛尔丁没有说,那就是他在奥地利国内有一笔重要投资。

  他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说是在欧洲进行投资,结果他们直接去收购奥地利的铁路去了。而这是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帝国政府为解决其经济困难而将铁路出售给商人所造成的结果。

  投资公司成立欧洲铁路公司,收购了匈牙利王国境内的一部分铁路,并且在得到维也纳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准备建设更多的铁路。同时因为和瓦拉几亚亲王的关系,公司得到了从久尔久到布加勒斯特的铁路订单。

  这样的投资计划自然需要良好关系的保障,所以伊朗和奥地利之间的关系发展必须提速。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也要再去一次维也纳了。去圣彼得堡的情况延迟一下,看看能不能直接从奥地利去。”

  既然要去,那就去的更多一点。干脆从苏呼米出发,经过黑海进入多瑙河,最后来到维也纳。

  佩泽什基安自然也是同意的,沙阿出访也是能改善其他国家关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加固国家的友谊方面。

  “你们先走吧,我想和大维齐尔说说话。”

  众位大臣知道这是沙阿和他老师之间的谈话,马上离开了办公室。阿米尔开始向纳赛尔丁汇报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沙阿,臣了解到不一样的情况。奥地利派首相出访不仅是友好表示这么简单,他们还想在接下来的巴尔干问题上得到我们的支持。”

  伊朗鼓动的巴尔干民族起义让奥斯曼焦头烂额,最危险时敌军已经打到奥斯曼旧都埃迪尔内,而从东部将军队转移过来后情况才逐渐转好。

  但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奥斯曼一个国家能决定的,奥地利、俄罗斯、英国和法国表示要以谈判来解决问题。并且开始私下讨论情况。

  俄国的野心依然是最大的,因为巴尔干大多是东正教徒还有斯拉夫人,这不就是天生让俄国统治的地方吗。

  而奥地利也有话说,他们也可以控制巴尔干,原因很简单,这里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巴尔干半岛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仅限于奥地利和土耳其两国。此外,奥地利帝国内部居住着大量斯拉夫族群,因此他们也担心泛斯拉夫主义会在国内蔓延。在这种背景下,奥地利帝国与俄罗斯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展开了角逐。

  双方的首次对抗发生在希腊独立战争期间,俄罗斯帝国为希腊起义军提供了武器支持,并帮助希腊人最终赢得了独立。尽管俄罗斯帝国未能完全控制希腊,但至少促成了巴尔干半岛上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倒下。

  奥地利对此深感忧虑,在随后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选择与法国和英国站在一起,共同对俄罗斯帝国实施制裁,并派兵进驻摩尔多瓦,迫使俄国撤军。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俄奥关系彻底破裂,双方在巴尔干地区展开了直接的竞争。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成为竞争的关键,奥地利在这方面完全落入下风。所以,弗朗茨想要伊朗支持奥地利吞并波斯尼亚,这样起码还能得到点什么。

  手中的扳指转动一下,纳赛尔丁对巴尔干兴趣不大,因为隔的太远。而奥地利吞并波斯尼亚也是他当初访问时就答应的。

  “我们可以支持奥地利吞并波斯尼亚,不过他们也应该改善一下塞尔维亚的关系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他们在当地的人缘也太差了。”

首节 上一节 97/2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