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2节
不仅是军工厂,这里还有印刷厂、玻璃厂、火药厂几个小型工厂,都是曾经的总督阿巴斯.米尔扎建造的。虽然废弃了一段时间,但当初的人才没走,还留在大不里士。他们对国家的前景感到忧虑,在阿米尔和总督重振新军时义无反顾的加入了,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
“嘿,苏莱曼,最近怎么样?”
在街边的一家小吃店,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询问。
“还是那样,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你也知道,在现在的情况下能有一份工作是多么不容易。”
“是啊”,对方点点头“前几天有些人们去总督那里抗议了,俄国的商品让他们苦不堪言,而我国却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生产出这些商品。”
“你说的没错,萨迪格,好在总督已经开始训练军队,相信一定能够成功。”
萨迪格摇摇头,“只靠总督是不够的,我们还得联合更多的人,只有更多的人意识到现在的情况,国家才能尽快摆脱危机,重新走向强盛。”
“那么,你有什么提议?”
只见萨迪格信誓旦旦,直接说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计划。
“我们去西方吧,去伊斯坦布尔,再去其他的地方。我们可以见到许多新鲜事物。”
这个计划让他愣了一下,然后问出了最重要的问题:钱从哪来?
“这个…”,萨迪格也不知道了,但他的脑子转的很快。“我们可以去找总督,相信他一定不会拒绝的。”
苏莱曼听着要笑,不知道是笑他的单纯还是什么,总督会借钱给你游历吗。
“好了有时间做计划,还不如想想你的下一顿饭吧,最近大不里士新开了一家地毯编织厂,你没有去?”
“抢不过,人太多了,他们就要400人。我去一看,至少有一千多人呀。”
两人这么说着,对于国家兴亡,他们是非常关心的。之前在这里的改革让当地人开了眼界,他们第一次知道了西方国家强大的爆发力和先进的武器,也接触了各种各样知识。如今国家成了这个样子,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俄国的威胁让大不里士的居民感到恐惧和愤怒,十几年前的战争让波斯失去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而且还不断向波斯倾销货物,这样下去,波斯迟早会成为俄国的殖民地。
作为英俄大博弈的战场之一,从1804年开始俄国就不断向波斯发起进攻,先后吞并了埃里温、巴库、席尔万、格鲁吉亚、达吉斯坦和明格里、阿塞拜疆等原属于波斯或臣服于波斯的土地。俄国不断向南扩张,试图夺取一个暖水港。如果成功,他们就会对英国通往印度和远东的海上生命线进行挑战。
萨迪格在被朋友泼了冷水还是觉得这样才是正确的办法,决定亲自前往总督府说服总督。
——————————
英国驻波斯大使亨利.华莱士收到了大不里士领事哈蒙德的信件,对于大不里士总督的借款,他觉得伦敦政府会同意的。
为了阻止俄国南下,英国扶持奥斯曼在地中海,扶持波斯在印度洋。但波斯这样子他感觉很累,内部的斗争程度比奥斯曼还厉害,如果没有一个君主能够力挽狂澜,也就这么烂下去了。
现在总督想要英国借款,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他们可以趁机扶持对方成为波斯国王,只要能够阻拦俄国南下,基本上什么要求都能谈判。
“赶紧发到伦敦,快点。”
华莱士希望这个马上能送到,继支持奥斯曼改革后,大不列颠也要支持波斯改变了。希望能挡住俄国这个庞然大物的进攻。
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今天,俄罗斯一直是以欧洲救世主的身份自居。不列颠也非常感激对方在拿破仑战争中的帮忙,但对方狂热的土地扩张还是让他感觉到了危险。特别是在中亚和东欧的扩张,让英国在远东的路线岌岌可危,俄国甚至对英国皇冠上的明珠——印度都想要吞并。这是英国决不允许的。
所以英国又开始了大陆均势政策,通过帮助法兰西、普鲁士、奥斯曼、奥地利等国家来和俄国对抗。同时对方咄咄逼人的态度让几个国家感觉到不舒服,特别是俄国对多瑙河两公国的多次占领和拉拢让他们的宗主国奥斯曼感到危机。
奥斯曼的历任苏丹致力于改革来摆脱积贫积弱的局面,之前的马哈茂德二世更是被称为奥斯曼的彼得大帝,从军队到法律,奥斯曼上下焕然一新,但具体效果,感觉不怎样。特别是在俄国看来,对方还是一个不能打的,弱者。
第5章 计划
“老师你看看,现在市场上的货金币银币光样子就有十几种,这怎么能恢复经济呢?”
纳赛尔丁将桌子上的硬币交给阿米尔看,他怎么都没想到恺加王朝的货币系统竟然这么混乱。光是大不里士就有超过十种银币和五种金币,各地的度量衡还不太统一。这样混乱的制度难怪经济不好。
“不只是这样殿下,臣这次在大不里士进行了调查,商人们的请求基本都符合,不仅有外国货物冲击,还有贪官污吏从中抽取利益。”
阿米尔将自己的调查毫无保留告诉给纳赛尔丁,就算是曾经研究过近代经济的他来说,对于恺加王朝的现状仍感到震惊。
每年将近4000万卢布的货物从这里进入伊朗,虽然只能收取5%关税,但也有200万卢布。不过税吏上交的只有100万卢布,剩下的都被他们吞了。
不仅如此,中央派来的财政官的权力很大,他在助手的协助下,根据各省经济情况,制定应缴税款,因此很多当地首领愿意买通财政官,从而要求他对本省制定较低的税款,让他们中饱私囊。地方权贵经常支付高昂费用巩固获得的中央认可,这确保了他们能够排斥潜在的竞争对手,他们以中央的名义,巧立名目甚至是用暴力收取税款。
“该死,这要是放到以前那他们决不会活着。”
纳赛尔丁对这些中饱私囊的人非常厌恶,就是这些人阻碍了伊朗的进步和中兴。
“那么,殿下怎么处置这些人?”
纳赛尔丁咬着牙说道;“该~杀!”
这些人不除,那么纳赛尔丁的新政无法推行下去。并且国外势力也会渗透进来。
正当他苦恼时,让去叫首领征收税负的人回来了,但是样子有些不好。纳赛尔丁下楼一看,对方满脸是血,两只耳朵都不见了。
纳赛尔丁走进仔细看看,他派去的人竟然遭受如此对待,实在是不能忍了。
“该死…”纳赛尔丁忍不住了。
“老师,你说现在我带着军队去马拉盖,能不能把他们消灭?”
阿米尔也知道这是侵犯了总督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对于军事上的事情还得让专业的人来评估。
“殿下,这需要将军来做评估。”
现在的阿塞拜疆还有不少附庸的部落,他们各自为政,对民众做更多的压榨事情。而且还阻碍了当地法令的流通,这些人,必须要消灭。
“既然没有把握,那就请他们来大不里士吧。好好商量一下,让他们不再和我作对。”
阿米尔不知道总督要做什么,但肯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只能邀请那些部落首领前往大不里士,就说总督要请他们吃饭。
“大人,有几个年轻人来了,说是要见总督。”
阿米尔以为他们和那些商人是一样的,又是要抗议的,还是请他们进来,他想要听听这些人要干什么。
萨迪格和其他几个年轻人来到了总督府,他已经做好准备,一定能劝说成功。苏莱曼也在他软磨硬泡过来了,他也是希望总督能同意他们出国留学。
“你们今天来,也是要抗议的吗?”阿米尔向众人问道。
“大人,现在国家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希望能够前往欧洲进行学习,但自身筹备的资金不足,不知道总督能不能资助我们?”
虽然之前也有过送人去欧洲留学,但这样主动的还是第一次。阿米尔很重视,开始询问对方是不是真的愿意去留学。
“大人,现在的国家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俄国拿走了北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阿曼在英国的帮助下夺取了我们港口,就连奥斯曼都随时进攻掠夺伊朗的财富,这样下去,国家就会灭亡。”
“现在奥斯曼已经宣布了改变,我们也不能落下,想要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年轻人通常是具有相当的热情和忧国忧民的心理,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也对国家的前景感到悲观。因此希望能有新的事物来拯救这个国家。
“各位,你们要知道,这不是去别的国家旅游,而是去学习新的事物。你们不仅要远离家乡,还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你们能做到吗?”
“大人,您不用怀疑,我们都是愿意的,为了国家,我们准备付出自己的一切。”
阿米尔听完后,觉得这个国家肯定还有救,就答应他们的请求,具体的还得让他和总督说明一下,他还保证,如果总督不同意,他会自掏腰包帮助他们留学。
纳赛尔丁在后面都听到了,年轻人总是这样,任何变革都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既然他们想要去留学,那就答应他们好了。
“大人,您都听到了。”
阿米尔看到了总督,向他说明了前因后果。
“是啊,原本以为是孤军奋战,没想到,还是有人想要一同战斗的。”
纳赛尔丁很高兴,年轻人如此,他这个最年轻的总督也得好好干才是。
“去找找英国领事,看看送他们去欧洲留学需要多少费用。让他们去英国、法国学学新的知识。等他们学成归来,就安排他们进入政府。现在政府最缺的就是这种人。”
纳赛尔丁一边走,一边向埃米尔吩咐下去。向欧洲派遣留学生,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政策。
当然,这些还是要钱来做的,没有钱就寸步难行。阿米尔新设立的地毯编织工厂还在努力的寻找客户,目前已经接受来自欧洲价值2.5万英镑的订单,依靠着总督府,工厂不至于沦落到其他工坊被外国商品冲垮。
虽然任重道远,但从全国来看,纳赛尔丁的阿塞拜疆省已经是伊朗全国最先进的省份。农民的负担比其他地方轻,还有一些新兴地主投资工坊和改用货币地租。在其他省份的纺织业被外国商品冲击而衰败之时,大不里士的纺织业和地毯编制业受到的影响较小,并且努力克服困难,继续向国外出口产品。
第6章 中央
哈蒙德被邀请来到了总督府,作为英国领事,他大概知道被邀请的原因。回想奥斯曼现在正在励志改革,自己也想成为推动波斯改变的一人,扶持波斯后,阻止俄国势力侵犯印度,自己肯定能够升迁。
来到总督府,哈蒙德见到了纳赛尔丁,这位14岁的总督也在看着对方。哈蒙德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了难以想象的冷静和沉稳,就像波斯历史上那位阿巴斯大帝,说不定英国能够和他达成合作,共同应对俄国。
“尊敬的总督大人,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是我能效劳的?”
作为总督的嘴替,阿米尔替总督说出请求:“是这样的,总督希望能派遣一些人到贵国学习,不知道能不能答应?”
哈蒙德想了一下,说道:“联合王国会很乐意贵国学生前来学习,这将是两国合作新的篇章。”
具体情节还需要大使前来商谈,他已经得到消息,华莱士大使正在来的路上,自己需要总结一下事情,然后告诉大使,接下来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纳赛尔丁也知道了留学费用,每人大概准备200英镑就能负担他们未来五年的支出了。这笔钱将由总督府支出,只要他们能学成归国就好。
——————————
伊朗首都,德黑兰。
恺加王朝的第一任国王奥加·穆罕默德于1795年将德黑兰定为波斯首都。并且对德黑兰进行了颇具规模的规划,此时的德黑兰大约有15万人,是波斯人口最多的城市。
古列斯坦宫,这是波斯沙阿的居住地方。现在的波斯统治者穆罕默德正在召开新的内阁会议。
“陛下,人都到齐了。”
大维齐尔向穆罕默德汇报,沙阿宣布会议开始。
财政大臣率先报告财政情况,目前国家财政每年赤字150万土曼,这么下去可不行。国家会出问题的。
财政部的官员叫做财务官,作为恺加落后的官僚系统里的一员,他们也用非正式的方式处理公务,但财政官是当时恺加王朝少数需要专业技能培训的职务,而在当时的教育条件下,专业知识通常由父亲教授儿子,因此财政官的职位多是世袭。
由于在地方的根源深厚,即使他们履行财政责任的手段是粗暴和违法的,但由于在职能上,他们是财政系统的一部分,没有他们,财政系统就根本无法运转。
“关于这件事,不知道我亲爱的大维齐尔有没有办法?”
侯赛因擦了擦汗,对沙阿说道:“沙阿,我们现在需要扩大税源,可以对谷物加税。”
“不行,现在的税收已经是对农民非常压榨了,这么做,他们就没有活路了。”阿亚图拉表示反对,不过穆罕默德也觉得他说得对,农民根本榨不出钱来,应该对他们出手。前任沙阿法塔赫在位期间,恺伽王朝尚与什叶派乌莱玛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宫廷的赐封构成什叶派乌莱玛的重要财源。一位伊斯法罕的乌莱玛拥有伊斯法罕的400处客栈和2000处店铺,并且接受法塔赫·阿里沙赐封的大量地产。可以说教士阶层拥有最多的土地财产。
但现在的教士阶层已经不受沙阿掌控,宗教、司法和教育是他们控制的主要领域,寺院与巴扎(市场)的广泛联盟构成教权独立于俗权的社会基础。乌莱玛巩固了与民众的联盟,乌莱玛与包括商人和工匠在内的巴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教俗之间的力量对比逐渐改变,什叶派乌莱玛不再是国王统治臣民的御用工具,开始成为与世俗政权分庭抗礼的重要群体,国家的政治重心随之在教俗之间摇摆不定。
穆罕默德头疼的不想继续下去了,就宣布散会。这次的会议什么都没有达成,让他非常生气。
和自己父亲一样,穆罕默德也致力于改革让国家走上发展的道路。在他的努力下,照相这一在欧洲还是新鲜物的技术进入波斯。
穆罕默德一生气,自己就咳的不行,他从小体弱多病,最近的痛风又犯了。家族中的勾心斗角加重了他的病情,英俄的咄咄逼人让他的举措举步维艰,只能对细枝末节进行修剪。
“可恶,他们是不想活了,我是沙阿,是伊朗的主人,竟然遭受他们的羞辱。”
穆罕默德越说,他就越生气,身体也就越痛。
“沙阿,目前还是需要忍耐,他们已经不是往日听从命令的人了。”
老赛义德接连服侍了两位国王,对于穆罕默德的想法他最清楚。现在的部落、乌里玛和地主都开始不听他的了,颇有一股各自为政的意味。这对于国王来说是不能忍的。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