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1845 第119节
奥斯曼对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同化也有,而且持续了几百年。成功让北部地区的部落效忠他们,但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往那种情况已经不顶用了。伊朗支持的什叶派部落将他们的势力驱赶到汉志地区,而为了巩固他们的地盘,自然要更加依赖伊朗。
波斯湾沿岸地区的经贸文化也影响到内陆,胡富夫、利雅得等城市随着商贸的开通繁荣起来。利雅得因为处于半岛中心,加上周围有绿洲农业,因此可以单独建立一个省份。
纳赛尔丁对半岛的投入是前所未有,英国人不知道这个地方有啥可以投资的,不就是可以出产点珍珠、鱼、还有一部分粮食。难不成他能挖出黄金来?
不管英国人怎么看,反正伊朗对半岛投资还要继续下去。这点毋庸置疑。
“沙阿,利物浦的棉花已经涨到60美分了。”
赛义德没想到棉花价格在几个月内涨的这么快,抛出去的话可以获得六倍的利润。
“再等等,战争不会这么快结束,估计价格还得涨。”
目前英法等国的纺织厂原料基本告罄,真正的暴涨还在后头。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南方顶得住北方的进攻,不然怎么会游说南方推动铁路建设来让英法入局。
伦敦政府很有兴趣,而且投资也不高,帕默斯顿马上表示要投资500万美元。法国也不甘落后,要投资300万美元,另外两国还会提供1800万的贷款。
伊朗投资的少,也有150万美元。然后,南方铁路公司成立,并且拜托英国商人去伦敦发行股票。一共25000股,一开始每股价格1.25美元,后来直接炒到3.75美元。
不仅是里士满到新奥尔良的铁路,还有其他地方的铁路都在计划中。这些如同诱饵,正在诱惑英法两国的投资者一步步支持他们。
铁路的建设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南方邦联计划利用铁路网络快速调动军队和物资,增强对北方的防御能力。
北方联邦对南方邦联的铁路建设感到极度不安,开始加强对南方的军事压力。并向英法两国提出强烈抗议,指责他们干涉美国内政。北方还威胁要切断与英法的贸易关系,试图迫使两国撤回对南方的支持。
不过,已经有人愿意支持南方邦联了。英国下议院中加入南方协会的议员从16名增加到48名。帕默斯顿开始试探性地与南方邦联的外交官接触,讨论承认南方独立的可能性。尽管英国政府尚未正式承认南方邦联,但其态度已经明显倾向于支持南方。
而南方政府看铁路这么有效,也顾不上其他的,直接将能给的都给了。通过铁路和其他方面向欧洲国家展示其潜力和前景。南方邦联还承诺,一旦独立,将给予支持其的国家更多的经济优惠和贸易机会。
不仅是英法,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都拉上,人越多越好。只要得到任何一个欧洲主要国家承认,他们的处境就好很多。
“沙阿,其实我们对联盟国的投资可以增加到其他工业中,他们看着只不过是一个大号的棉花种植园。大量的生活用品和机器还得进口,如果战争结束,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让北方重新控制。”
“是啊,所以要准备让北方进一步破碎。”
纳赛尔丁拿出一份文件递给赛义德,“看看这个。”
赛义德拿过来一看,“纽约州独立运动报告,沙阿,您要让纽约州独立?”
“这也是一个半吊子主意,具体情况还得具体分析。
知道吗,有些事情我的确是异想天开,但架不住总有这个苗头。听说现任的纽约市长要求纽约独立成为一个国家,那就连带着纽约州一起好了,这样他们也不算太小。”
此时在北方内部,对南方的同情者并不少见,尽管他们并不占主流,但他们的存在对北方的战争努力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同情者通常被称为“铜头蛇”。他们反对战争,主张通过谈判与南方和解,甚至承认南方的独立。他们认为战争是林肯政府为了扩大联邦权力而发动的,牺牲了北方的利益。
铜头蛇的支持者主要来自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俄亥俄、印第安纳和伊利诺伊等州。这些地区的农民和小商人担心战争会导致经济崩溃和税收增加。同时反对征兵制度,认为这是对普通民众的压迫。
在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一些同情南方的北方人通过地下活动支持南方,如为南方提供情报、物资和资金。他们甚至组织了秘密社团,试图破坏北方的努力。
“现在的情况看,美国实在是太恐怖了,建国的时间和我祖先就早几年,领土面积就扩大了好几倍。而且还没有对手,这样的国家放在美洲,只会是个祸害。
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就让他们分分,这样也算减轻他们那位林肯总统的负担。也是好事。”
第329章 国内的事
赛义德觉得是根本不可能的任务,先不说南方会不会赢得胜利,就纽约那样的地理位置,北方也不会让他独立。
纽约港口控制着五大湖跟纽约的运河,一旦纽约独立,那五大湖就完了,只能走密西西比河。而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港口是新奥尔良,这下北方的经济肯定会遭受重创。
“试试就知道了,盯着利物浦的交易所,再过不久,应该要涨到1美元了。”
赛义德退了出去,纳赛尔丁被自己想的计划逗乐了。有时候,真的是异想天开。
帕默斯顿和拿破仑三世都想着从美国获得利益,但伊朗和墨西哥之间的大使互动是不是有点多了。
一想到墨西哥总统曾经去过伊朗,一切都感觉不对劲,难不成,他给伊朗留了更肥的订单?
事情也的确如此,在接下来的战场上,北方军队在马那萨斯进攻南方军队。不知道南方军队从哪里得到一个大杀器,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结果,32000人的北方军队,只有4800人回来。他们的狼狈随着报纸传到了北方的每个角落。
北方民众对他们的军队出人意料的失败感到震惊,因为人们普遍预计他们会在战斗中轻松获胜。双方都很快意识到,这场战争会比他们想象的更漫长、更残酷。随后林肯总统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再招募五十万名士兵,服役期最长至三年。
南方内部的反应更为平缓。他们意识到,尽管他们取得了胜利,但不可避免的更大的战斗也意味着他们将承受更大的损失,所以几乎没有进行公开庆祝。胜利的喜悦消退后,杰斐逊·戴维斯总统号召增加四十万名志愿兵。
不过,这伊朗的东西这么好用,可得继续进口才行。特别是子弹,得多购买点。
纳迪尔机枪的好用给伊朗军队带来了很大便利,这样面对人海战术,也能轻松破局。
来自各地的火车将货物运送到德黑兰,加上经济发展,德黑兰人口突破30万。城市中是一片繁忙景象。
“我说穆斯塔法,你去了撒马尔罕贸易做的如何?”
“还可以,当地正在修建铁路,以后坐火车,两天就能到撒马尔罕,以后就不用骑骆驼去了。”
随着疆域的扩大,伊朗商人也可以去更多的地方贸易。而且不用交关税。中亚的撒马尔罕、布哈拉和塔什干,就是新的贸易地点。
“最近河中的需要很多货物,基本上运送什么都会赚钱。而且从浩罕还可以进入远东来经商,我国正在和远东讨论这件事,未来说不定能直接进入远东内地。”
两个商人讨论河中的情况,经过总督的一系列政策,当地的商旅开始增加,获得的税收也增加。而且采矿业和农业也开始发展,金矿已经开始生产黄金。河中开始成为伊朗一块源源不断产生利益的地方。
河中的金矿和其他矿产资源开始大规模开发,为伊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农业和手工业也在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随着铁路的修建和政策的支持,河中地区的贸易迅速增长。撒马尔罕、布哈拉和塔什干成为伊朗商人的新贸易中心。
“你呢,在宰赫兰做的如何?”另一个人询问。
“真的佩服沙阿的眼光,当地的部落水果蔬菜罐头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带的货物很快就卖完了。而且我从当地收购了不少珍珠,听说欧洲人愿意用这个当首饰,准备去试试。”
“这多亏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俄国人也不会轻视我们了,以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姿态全都没了。”
“谁说不是呢”
俄国人对伊朗产生了相当大的认知转变,一方面是和伊朗对战的失败,另一方面是伊朗在中亚的态势,俄国没有半点威慑,这让俄国商人感觉以后在伊朗可得小心了,不然俄国可不会给他们讨回公道。
“对了,最近德黑兰正在讨论开设议会的事宜,你要不要看看?”
“啊,不是有议会了吗?”
商人不能理解,不是说专家会议增加到85人,这不就是议会吗,怎么还要议会。
“这个啊,他们已经说了。专家会议不是真正议会,要效仿英国议会,所有事情都要让议会决断,这才是真正的议会。”
穆斯塔法听到朋友的话,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这个话题感到有些困惑。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若有所思地说道:“效仿英国议会?这听起来可不简单啊。专家会议虽然人数增加了,但毕竟还是由沙阿和贵族们主导的。如果真的像英国那样,让议会掌握大权,那沙阿的权力岂不是要被削弱了?”
他的朋友点了点头,压低声音说道:“没错,现在德黑兰的学者和商人们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这是伊朗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只有让议会真正掌握权力,才能确保国家的长远发展。但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动摇沙阿的权威,甚至可能引发内乱。”
德黑兰的知识分子和商人阶层中,改革派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认为,伊朗需要效仿英国的议会制度,建立一个真正的立法机构,以确保政策的透明和公正。
保守派,尤其是贵族和宗教领袖,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沙阿的权威是伊朗稳定的基石,任何削弱沙阿权力的改革都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我们还是不要掺和这个事,沙阿要是发怒可怎么办?”
“怎么,你害怕?”
“能不怕吗,突然要求放权,哪个人愿意这么做,更何况是沙阿。
再说,沙阿这几年治理的也不错。还是老老实实赚钱才好。”
商人们虽然支持改革,但也担心触怒沙阿。他们知道,沙阿的权力依然强大,任何挑战他权威的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穆斯塔法的朋友叹了口气,“也许你说的对,再看看吧,沙阿也不是固执的人,说不定某一天就想通了呢。”
第330章
“各位,这几年来我们已经增加了400名成员,这是自由党的胜利,是民众的胜利。”
自由党主席阿克巴尔向台下的成员宣告着自由党的发展情况,他们的成员增加,报纸的销量也在成倍增长。商人、大学生是自由党的支持主力。
自由党倡导社会平等,反对种族和宗教歧视。他们主张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民众的素质和能力。因此也得到了亚美尼亚人等少数民族的支持。
但有支持的就有反对的,那些保守派屡次对自由党的活动造成袭扰。而且他们组建了两个团体前来阻击他们,一个是有众多开明地主和工厂主组建的进步党,另一个则是由王族组建的复兴党。他们的背后都有大人物。
“现在,我们不能沉浸在进步中。如果没有真正的议会,我们会一直请愿下去,直到沙阿听到我们的呼声。”
众人鼓掌,他们的目标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政府的政策正在向着他们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相信很快就能看到议会了。
成员们这么想,但高层不这么想。阿克巴尔在演讲后召见所有高层,开始说出他们的情况。
“各位,目前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相信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视对象。”
“那他们会怎么做?”一个人询问。
“不好说,我国根本没有议会的直接发展机会,不像英国,九百年前就有议会的雏形,然后不断提高地位。
现在,就希望沙阿能够接受我们的请求。君主专制不可能长久,议会政治才是正道。”
阿克巴尔也带着自由党的人前往英法荷比四国考察议会政治,政党轮流上台执政,有任期限制,这些都是要学习的。
当然,他们也看到了1848年革命的情况。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对抗,总会以民众失败而结束。所以,一个好的君主对政策实行有多么重要。
阿克巴尔的话让自由党的高层们陷入了沉思。他们知道,尽管自由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伊朗的政治环境与欧洲截然不同。保守派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推动议会政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由王族构成的复兴党目前成为仅次于进步党的第二大政治团体,核心成员大多来自伊朗的王族,他们拥有丰富的政治和经济资源。这些成员不仅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还与国际上的保守势力保持着密切联系。支持者包括许多大地主和大商人,他们通过控制土地和商业资源,为复兴党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复兴党通过报纸、演讲和集会,宣传他们的保守理念。他们强调沙阿的领导地位和国家的稳定,试图赢得民众的支持。而进步党也是如此,三方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理念,争夺更大的话语权。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闹腾。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对俄国敌视,对奥地利和墨西哥持友好态度。在这个时候,谁要说和俄国友好,谁就是投敌。
这也别怪他们,谁让伊朗被俄国欺压的太久,没有什么比割地赔款更加耻辱的事情了。而奥地利和伊朗都面临着俄国的威胁。这种共同的敌人,使得两国在外交上走得更近。
同时奥地利的技术为伊朗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伊朗的工业发展离不开奥地利的帮助,同时奥地利也离不开伊朗的原料和煤油。
伊朗民众对俄国的敌视情绪根深蒂固。无论是商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都对俄国的扩张行为感到愤怒和不安。既然俄国能扩张到太平洋,那他们也要这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朗民众对奥地利和墨西哥的友好态度。他们希望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增强伊朗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
——————————
利物浦的棉花价格正在不断攀升,但也是平稳的上升。但这几天情况不同,棉花价格突然蹿升到1.5美元,第二天涨到2.1美元,甚至还在继续攀升。交易所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不安,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场价格风暴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博弈。
突如其来的价格上升对纺织业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打击,其原因竟然是南方邦联主动停止了棉花出口。
这一决定立即引发了全球棉花市场的震荡。南方邦联的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向欧洲国家施压,迫使他们承认南方的独立地位。北方的海上封锁已经持续了数月,切断了南方的棉花出口。南方邦联的主动停止,使得欧洲的纺织厂陷入了原料短缺的危机。
棉花价格的暴涨引发了全球投机热潮。伦敦和巴黎的金融市场充斥着棉花期货的交易,价格从最初的60美分一路飙升至2.2美元,甚至更高。同时这导致了纺织品的价格飙升,进而引发了通货膨胀。欧洲的民众开始感受到生活成本的上升,社会不满情绪逐渐蔓延。
伊朗趁机抛出一部分棉花,1200万里亚尔转手就获得了超过2.5亿的资金。翻了20多倍。这虽然缓解了部分棉花短缺的压力,但也引发了价格的剧烈波动。伦敦和巴黎的金融市场对伊朗的举动反应强烈,棉花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幅波动。
所有人都没有了解这背后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获利的行为,以为是投机者准备抛出获利。他们只担心棉花价格可能会迅速下跌,导致市场崩盘。
不过交易所的价格证明他们多虑了,价格还在上升。一个月时间里上升到一磅2.66美元。这段时间一直有价值百万英镑以上的棉花抛出,不知道是谁有这么雄厚的财力,不是罗斯柴尔德这样的银行家,就是哪些大贵族。
源源不断的资金通过维也纳的银行进入纳赛尔丁的金库,前所未有的数额让所有人感到震惊,这就是厉害,比种地和工厂赚钱多了。这要是以后再有战争,不得是重要的投资机会。
第331章 调整
上一篇:说好打穿港综漫威,竟然吞噬星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