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50,傻柱他爹 第155节
当然,有事他老伴,或是儿子阎解成去开门。
“老阎,是我,开一下门啊!”老易的声音在院外传来。
一听是老易,三大爷有火气也不好发。
再说三大爷他可是个文化人,可不是个暴躁的性子,只不过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爱算计,也不是什么大事……吧!
披上衣服,穿好裤子,套上布鞋,三大爷也就拿了手电筒出门。
刚才看了下家里的闹钟,都晚上11点多了。
“我说老易,你这上哪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开了院门,三大爷就问着。
他到了时,易中江两口子都吃过了。
“去了趟我弟那。”老易随口说。
老易也挺郁闷,何保国不肯把自行车借给他,他只能走着去易中江那,可是走了许久,但易中江陪他又喝了点,只是没什么下酒菜。
又走着回来,这让他有些窝火。
在他看来,何家自行车多,要是借1辆给他用一下,不就好了吗?
至于贾东旭不肯把自行车给他用,他倒是没太多想法。
对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何保国还觉得不借才是理所当然。
各人的想法不同,这太正常不过了。
“江子媳妇也快要生了吧!”三大爷顺口问。
搬出去之后,易中江两口子有时也会来四合院,三大爷看着李美丽肚子越来越大。
“快了。”老易笑着说。
老易语气有点酸,要是他没和贾张氏结婚,老太太没准把李美丽介绍给他,不过,他也不行啊!李美丽嫁给他堂弟还能怀上,嫁给他还能怀上吗?
如果能有个亲儿子,让老易和贾张氏过一辈子,他也愿意。
其实老易这算好的,这年代绝户的日子可是很不好过,有些绝户甚至跳河,一死了之。
虽说是院里一大爷,厂里六级工,但老易他也怕被人吃绝户啊!
原本以为贾东旭是他亲儿子,靠得住,结果他被贾张氏骗成傻子了。
现在,想和贾张氏离个婚都难。
至于收养了个孩子,也只是多个保障。
他堂弟如果能过继个儿子给他,也就更好了。
“老太太可真行。”
何保国也是一笑。
今天易中江的媳妇要生了,而李美丽也照顾过老太太一段时间,老太太不去看一下也不太好。
于是,老太太就让贾张氏背她去。
然而,贾张氏能答应才怪。
她虽然白白胖胖的,但她身体……不太好,对,就是不太好。
严格来说,这院里的胖子就2个,傻柱媳妇,还有贾张氏,二大爷看着胖,但人家一身腱子肉,毕竟是六级锻工,天天抡大锤的,
再就是贾张氏好吃懒做了,多走几步都不愿意的人,背个老太太走老远的路?
既然贾张氏不愿意背,老太太就让她骑车带她去。
贾家买了自行车,贾张氏也骑过,现在也会骑。
老太太强行霸占了自行车,贾东旭脸都黑了,但他能怎么办?骂不能骂,打又不能打。
贾张氏又不愿意,老太太就要自己骑了,这下,贾张氏妥协了。
老太太她会骑自行车吗?再说一大把年纪的,腿脚也不好,万一再摔了。
而贾张氏也不太好说不去,毕竟她和李美丽也算亲戚,还来往呢!现在李美丽要生了,她有时间也不去看看,老太太要是再添油加醋的帮着宣传一下,街坊邻里会怎么看她?
就她不好好照顾老太太,老太太心里肯定恨死她了。
这时,自行车铃声在院门口响起,就看到贾张氏推着车进了大院,老太太拄着拐杖走在后面。
生了个闺女,挺可爱的。
看贾张氏脸上还有着笑容。
有人问起李美丽生了没,贾张氏则是笑着:生了生了。
难怪贾张氏会心情不错了。
在贾张氏看来,李美丽生了个赔钱货。
什么?贾张氏自己也是个赔钱货,这不一样。
虽然也算是亲戚,但贾张氏却见不得人好。
轧钢厂。
老易赶在开工之前回到车间。
“老易,怎么了?脸色不太好啊!”有工友看到老易脸色不好,也就关心的问了下。
“没什么。”老易却不想多说。
中午在厂里吃过饭,趁着有时间,老易借了辆自行车就去医院。
他希望李美丽生个双胞胎,一下生2个大胖小子,结果却只生了个闺女。
于是,老易就有些失望,这脸色当然就不怎么好。
说起来,老易他脸色比易中江都差。
没错,易中江也是重男轻女,在农村就有个女儿,却也不愿意养。
接着,有人问贾东旭了。
贾东旭可是老易的徒弟,还是老易的‘儿子,。
贾东旭也的确知道老易的脸色为何差。
虽然知道说了会惹老易不高兴,但贾东旭现在还怕这个?
要知道,老易在厂里针对贾东旭也不短了。
哪怕贾东旭成了二级钳工,也还是被老易针对。
毕竟二级工的地位可远比不上六级工。
加上老易还是贾东旭的师傅。
贾东旭不是不想解除和老易的师徒关系,但一旦解除,对他更没好处。
一群人就围着贾东旭,随着贾东旭讲,这些人面面相觑。
老易的堂弟?
易中海易中江,没毛病。
原来是个农村泥腿子,在乡下快活不下去了,进城投奔堂哥,这种情况不少见。
傻柱他爸帮易中江找了个工作?好人啊!
院里老太太还热心的给易中江介绍了个对象?
原来是易中江的媳妇生了,说好过继个儿子给老易,结果却生了个闺女。
“难怪易师傅的脸色不好了。”
“堂弟的媳妇生孩子,他就惦记人家孩子,过分了吧!”
“虽然他帮了堂弟,他堂弟也说了过继个儿子给他,但他这也……”
“他也不容易,没个孩子也日子不好过。”
“他不容易?那别人就容易了?一点都不体谅别人。”
“谁说他没孩子,他收养了个儿子。”
“老易他有儿子?”
“那可不!”
听着周围众人的议论,贾东旭就偷笑。
这下,老易在厂里的名声肯定要下降一些了。
随着时间,车间里是越来越多的人谈论,很快也传到了老易耳中。
老易瞪着贾东旭。。
南锣鼓巷街道办,不少人在排着队,都是来领粮本和粮票的。
粮票已正式发行,往后买粮食就不只要有钱了,还要拿上粮票和粮本。
就是下个馆子,也一样要粮票。
而粮票又分为细粮票和粗粮票,以及本地粮票,全国粮票,以及特殊粮票。
顾名思义,本地粮票是在当地用,去了外地也就没用了。
全国粮票可就厉害了,能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至于特殊粮票就没必要多说了,毕竟是特殊的,一般人都无法看到,更别说用了。
伴随着粮票和粮本,再就是定量问题了。
城市户口才有定量。
不同的城市,定量也未必一样。
生活在南锣鼓巷的众人,最关心的当然是四九城的定量。
人群中,贾张氏和马荷花这婆媳二人也在。
秦淮茹也抱着孩子来排队,
上一篇:哈利波特:我和无数个我速通诸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