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76节
查克菲尼要收购一家连锁零售商超,自然而然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两人确立了方向之后,查克菲尼立刻对港岛近百家商超百货进行了摸底分析。
而在港岛,商超百货近百家。
但是符合他要求能被他看中的却只有两家。
一家名叫惠康,怡和集团旗下最大零售商场,下属零售集团港岛牛奶公司,以及个人美容和护理品商店万宁。
怡和集团僵而不死,除了拥有丰富的地产业务之外,在零售、航运、酒店、保险等业务上也有许多资产。
在失去了九龙仓之后,怡和集团对于旗下公司的控制,明显又上了一个台阶。
再加上金门大厦的售出和九龙仓的售出,怡和集团手上拥有充沛的资金。
从他们手上收购惠康很明显不太现实。
而另一家则是屈臣氏。
现如今的屈臣氏,并不是后世那个遍及全球,旗下有七千多家门店的庞然大物。
而是一家药店和地产零售的综合体。
屈臣氏创办于1828年,本为广州的广东药房。
在1871年的时候更名为屈臣氏公司,以为贫苦大众广施良善著称。
后涉足地产,被和记入股,借由地产东风,涉足多项产业,后又在1972年收购了百佳超市。
所以,如今的屈臣氏俨然像是一个四不像。
即是一家有着自己工厂的药房,也是一家地产公司,又有零售超市的业务。
站在邵维鼎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屈臣氏根本不足以作为斯沃琪集团的零售渠道。
后世随便一家连锁超市,可能都比屈臣氏有着更加准确的品牌定位。
但是,可也正因为这样,屈臣氏的股权混乱,才给了他收购的机会。
而且,他知道屈臣氏身上潜藏的价值。
现如今的屈臣氏虽然品牌定位混乱,但是品牌价值很高。
因为药房,因为其健康、美态的理念。
顾客群体相当忠诚。
他只需要在屈臣氏的品牌理念中,加上一层“时尚”。
就能重塑它的品牌价值。
成为斯沃琪集团最好的零售载体。
这一点不但被邵维鼎所看重,查克菲尼同样看中。
但是不同于邵维鼎的先知先觉,屈臣氏内部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是迷茫的。
因为地产的缘故,1963年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记与屈臣氏共同经营港岛北角的一处地产,获得部分屈臣氏股份。
两年前李家城收购了和记,自然而然通过和记黄埔获得了屈臣氏部分股份。
只不过现如今的李家城还在和记和英国人管理层斗智斗勇,没有空闲关注到犄角旮旯处的屈臣氏。
所以,在这两年中,屈臣氏内部是非常混乱的。
他们不清楚是要继续走药店,还是经营零售,又或者是全身心投入地产。
而就在屈臣氏高层迷茫之际,一封收购意向书送到了他们手中。
“经理,斯沃琪集团派人来了,说要和您谈谈收购的事情。”一名屈臣氏高层慌张的带来了这个消息。
屈臣氏的总经理徐浩文正坐在办公室里,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立即咯噔一下。
完了,难不成这一次,斯沃琪集团将目标对向了自己?
提到收购,他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宝成实业。
这真不怪他这么想。
实在是因为当初邵维鼎收购宝成实业,弄出的动静太大了。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黄氏家族式怎么从港岛灰溜溜的跑回暹罗,他没法不在意。
“不过这一次好歹送来了收购意向书,应该不至于那么做吧?”
徐浩文心里忐忑的带着一众手下去门口迎接前来谈判的斯沃琪集团代表。
斯沃琪集团这次派来了两个人。
一名华人相貌,一名洋人。
洋人?
徐浩文瞳孔一缩,心中一紧,快走几步迎了上去。
“徐先生,我是斯沃琪集团负责零售方面工作,我叫宋尧,这位是我们斯沃琪集团副总裁,查克菲尼。”
一名近三十岁的年轻人自我介绍了一番,然后介绍了身边的那名洋人。
徐浩文听到对方的名字,立刻联想到了曾经出现在报纸,那个位列斯沃琪十大个人股东。
似乎也有一个人叫做查克菲尼。
莫非就是眼前之人?
想到这,徐浩文心中顿时一紧。
斯沃琪集团派出了一位副总裁,而且还是手握实权的副总裁。
看来对于这次收购十分看重啊!
他心里既是感慨,又是担心。
第76章 石破天惊的开始
“菲尼先生您好,我是徐浩文,两位里边请。”徐浩文自我介绍了一番,将两人请了进去。
无论对方的这次收购是善意还是恶意,他的姿态要做足了。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徐浩文和名叫宋尧的男子客套了几分钟之后,才逐步进入正题。
“我刚接到了贵方的收购意向书,两位就过来了。冒昧的问一句,你们这次来是为了收购屈臣氏吗?”徐浩文心中还存着侥幸。
宋尧直言不讳道:“是的,我们就是为收购而来。”
他是宋毅的弟弟,在斯沃琪集团任生产技术主管,不过在技术上他建树不多。
这一次组建渠道部,他特地被抽调出来,配合查克菲尼这个美国人推进工作。
“我知道现如今港岛对于我们斯沃琪集团贴了不少标签,比如强取豪夺,无视行业规则,价格屠夫,股市狙击手等等。”
“但是我想请徐经理也要认清一个事实。”
宋尧没有他哥哥那么沉稳能力超群,但是口才却是一绝,只见他侃侃而谈道:
“宝成实业自从被我们收购以来,发生了质的改变。”
“曾经市值不过十亿,如今我们集团市值已经突破了四十亿。”
“宝珀、雅典表相继热卖,蒂芙尼珠宝代理在手,劳力士、天梭、欧米伽、帝舵等钟表代理也正在洽谈中。”
“更是推出了我们港岛第一款自研原创石英表品牌Swatch。”
“时之廊三家分店正在同时装修,不日就将开业。”
“这就是我们给这个行业带来的改变。”
“不可否认,过程中的确侵害到了一些人的利益。”
“但是身处在斯沃琪集团阵营之下的所有人,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说到这里,宋尧言语间尽是骄傲。
徐浩文感慨着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不说其他,光是斯沃琪集团四十亿市值,股价就足足翻了四番。
而且就徐浩文所知道的,斯沃琪集团在收购宝成实业之后就犹如加上了马达一般狂突猛进。
“徐经理,我和菲尼先生先给贵方递交了收购意向书,然后亲自来到贵公司,就是给予你们充分的尊重。”
“我们没有选择直接在股市上动手发起收购战,这是斯沃琪集团对于屈臣氏展示出来的诚意。”
宋尧很懂得谈判的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不够,那就萝卜大棒一起上。
徐浩文也是很识时务的人,立刻道:“说老实话,我充分感受到了贵方的诚意。但是屈臣氏出售与否,并不是我们徐家一家就可以一言而决的。”
屈臣氏创始家族有三家,分别是徐兆禧、施乐士、李士利,其中施乐士是名英国人。
上市之后,又掺和进了和记,以及众多散户,股份非常复杂。
他徐浩文虽然是徐家代表,但是还真不能替其余股东做出决定。
宋尧笑道:“徐经理,我们当然知道屈臣氏的股份复杂性,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冒昧的上门。”
“你先看看这份文件,这是我们董事长给屈臣氏制定的收购章程。”
徐浩文一听到是邵维鼎亲自制定的章程,立刻接过。
章程很简单,他一目十行之下迅速看过。
主要传达了两大内容。
首先是收购之后的利益分配。
斯沃琪集团收购之后,每年需要从屈臣氏获取20%到30%的利润分成。
15%到20%利润作为企业的公积金,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
30%利润投入到屈臣氏的未来发展当中。
剩余股东和集团董事每年可从中获取20%固定利润分红。
这个利益分配,徐浩文是可以接受的。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