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20节
每个人都在讨论着这件事。
而因为大多数人都在这十天中买过东西,这一百八十亿他们也贡献了自己的消费。
聊起话题来,更加有参与感。
“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买了什么东西?”
“我买了一只手表,之前一直想买欧米伽,这次借着机会,开通了鼎峰银行卡,八五折直接到手,爽得很。”
“你呢,买了什么?”
“我买了一台冰箱,说实话我之前就是新力冰箱厂的工人,屈臣氏冰箱太抗造了,用料很足,不比日本品牌差,而且价格上亲民太多了。”
“我都担心屈臣氏以这样的价格买会亏本。”
“真的这么好吗?那我也想买一台了。”
“放心,这是十年老冰箱人的肯定。”
那个汉子五大三粗,拍着胸口信誓旦旦:“我现在就等屈臣氏什么时候发售电视机,我想给家里换台彩电。”
......
中华总会!
“相比起去年的购物节,今年春节的这次旅游狂潮,来的突然,但是取得的效果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到。”
邵维鼎坐在圆桌的一边,环视了周围的一圈人道:“我手上是过去十天各大商铺商业街的详细销售数据。”
说话的同时,已经有人在拿着文件逐一的分发下去。
圆桌上坐着十二个人,全都是港岛顶尖华商。
而在圆桌之下,还有近七十多人的代表团。
他们全都是中华总会各大行业的代表人物。
“从这些数据上很明显可以看到,我们港岛本地的消费潜力仍然极大,购物节一天的时间对于游客来说过于仓促,对于港岛本地人而言,时间也尤其的短。”
“所以我建议,应该学习这一次的成功经验,将今年的购物节进行升级,延长它的时间。”
郑宇通看着手上的资料,他经营着珠宝和酒店两大行业。
港岛旅游人数增多,对于他的产业而言是极大的利好。
去年购物节之后,他的资产在股市上涨了十亿。
这些都是隐形收益。
可是购物节从一天延长为更久,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在这段时间内让利。
一天的让利很多人可以接受。
但是十天八天的肯定会有人嘀咕。
毕竟把游客吸引了过来,就能宰客。
将游客视作是只会来一次的猪来宰,这是许多旅游城市的弊病所在。
而邵维鼎在中华总会中设立消费者协会。
其目的就在于此。
不光是为了从港鹰政府手里分权。
更大的目的,还是为了遏制住这种恶性循环的开端。
只要有消费者进行举报商家宰客,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或者协会抽查到。
没有任何留情,直接清除出协会,撤掉推荐商铺的旗帜。
从源头和口碑上,以后世互联网思维,将劣币驱逐良币的生态斩断。
“邵总,你觉得延长多少天合适?”
郑宇通将手上的资料放下之后问道。
“三天!”邵维鼎看着他道:“三天的时间,是个居中的区间,大部分游客能在港岛待得时间也就是三天。”
“太长了,游客没有紧迫感,无法促使他们大量消费。太短了,又会错失很多的消费群体。”
听到三天,郑宇通点了点头,这在他的心理区间。
“时间呢?”
他又问道:“还是十一月十一日吗?”
说实话,他到现在都不清楚这个日子有什么特殊。
“时间改为12月31日。”
邵维鼎回答道:“这一天是公历年中的最后一天,距离西方的圣诞节不远,第二天又是元旦。”
“元旦这一天,几乎全球每一个国家都会放假。”
“日本更是连放三天。”
“作为来港游客的最大群体,日本是我们需要着重争取的对象,时间定在这一提案,可以方方便日本游客利用节假日前来游玩。”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
在场众人,没有一个人不点头的。
“我同意这个提案。”
郑宇通第一个发言。
他的话音落下,李钊基等人也都点头。
霍正英、鲍玉港更是不用多说。
“好,进入第二个议题。”
邵维鼎继续开口道。
(求发电,求催更,九月的最后一天,急需)
第553章 全方位产业升级,大踏步拥抱内地
“请大家再看一遍手上的数据报表。”
邵维鼎指着其中的一系列数据道:“透过这些数据,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港岛的购买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这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这几年港岛经济繁荣,大部分人都吃到了发展的红利。”
“但随之而来的是,人工成本的逐步提高。”
这几年屈臣氏工业园宝成工业园吸纳了近百万的劳动力进入,从事于各个产业。
其他行业也为了吸引工人,相继的提高了工人的工资。
再加上过去两年中,港岛基础设施的翻新,和各类项目的推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投入。
这些都带来了人力成本的提升。
毫无疑问,这个趋向是好的。
港岛市民们手上钱多了,就会想着改善生活,积极购物,进一步刺激着港岛的消费市场。
但是矛盾的地方就在于,人工成本的增加,反过来会让行业利润降低。
导致钱会逐步从制造业,流入到更容易赚钱的金融和地产这两大行业上来。
那历史又会重演。
这是港岛这个地方的特质所决定的。
邵维鼎自然不可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中华总会作为港岛目前的最大商会,必须要提前预警。
“我建议,港岛各大产业来一次彻底的升级。”
“过往的代工产业,能够建立我们港岛自有品牌的,由总会来进行扶持建立,打响港岛制造这块招牌,进一步提高商品的品质,去国际市场上争夺更多的利润。”
“不能建立自有品牌的,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全部转移到内地进行投产。”
邵维鼎的声音抑扬顿挫。
这第二个议题,毫无疑问就是港岛的产业升级。
港岛制造业发达,但大部分产业都是代工工厂。
而代工只不过是接触了制造业的皮毛罢了。
利润大头都被品牌方拿走了,代工厂赚到的都是辛苦钱。
与其等着人工成本一步步上升,利润逐步下降,而失去这些产业。
不如趁现在,抓住机会,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
“邵总,我有一个问题。”
在代表席上,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男人站了起来,“我是做园艺工具代工的,主要为欧美的一些品牌生产专业电动工具及配件业务。”
“您看我的这个状况是适合转移到内地,还是说自建一个相关品牌?”
“如果自建品牌,总会可以给予我什么样的支持。”
坐在邵维鼎身旁的袁天帆低声道:“他是创科的老板钟志平,做过两年的贸易,前年开始进入园艺工具代工行业。”
邵维鼎点点头,园艺工具这个行业十分小众,主要机具就是草坪修剪机、割灌割草机、绿篱修剪机、油锯、水泵这些。
割草养护,城市绿化。
这些都不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所需要考虑的事情。
也就只有欧美发达国家中产阶级以上,才会购入这样的器具。
所以知名的园艺工具品牌,必然也是来自欧美。
钟志平选择的这个切入点,毫无疑问十分刁钻。
目前虽然小众。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他很清楚,现如今不起眼的园艺工具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而且也正因为小众,颠覆这个市场的可能性就大。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