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519节
并且还负责为英国的路透社采集新闻。
“跳槽就算了,能偶尔吃上这么一顿,我就足够了。”
于超擦了擦嘴上的油渍,正要说话。
目光一瞥,就看到电梯口打开。
迈步走出来的不是邵维鼎,还能有谁。
而在他的身后,霍正英和何洪生联袂而至,一左一右先后走出。
于超瞬间将饭盒放下,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快步走上前,路过李钰身边的时候,低声道:“你家老板来了!”
李钰刚回头,其他人也陆续看到了这一幕。
立刻有人惊呼。
“出来了,邵维鼎出来了。”
瞬间,大厅内的记者全都一窝蜂的冲了过去。
“邵先生,你收购港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其脚下的物业吗?”
于超快人一步,几步就走到了邵维鼎的身前飞快问道。
邵维鼎有些意外,笑着问道:“你是哪家报社的记者?”
“我是南华早报的记者于超,这是我的记者证。”
于超亮出了胸前的证件后,又问道:“邵先生,您的产业一直与制造业实业相关,鼎峰银行的创建是你第一次打破这个规律。”
“收购港灯,是不是也有意吸纳港灯的物业,进入地产行业呢?”
香港电灯创立于1889年,经过了百年的发展。
香港电灯的供电体系已经十分完善和成熟,旗下的电厂、配电站均位于发达地段,同时拥有大量物业单位,开展地产、工程等多元化经营。
于超有这样的猜测不足为怪。
甚至于港岛很多财团,都是如此猜测。
邵维鼎也是没有想到,这些记者问的第一个问题竟然不是过去十天港岛的总营业额。
而是港灯。
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个叫做于超的记者,缓缓出声道:“在收购港灯之前,我的手上就已经持有大量的物业。”
“宝成实业、佳宁集团、以及通过招标投得的土地。”
“与其说我要通过港灯进入地产行业,不如说,我就已经进入了这个行业。”
“只不过我从事的并不是住宅地产,而是商业地产。”
邵维鼎看向他问道:“你知道九龙公园旁正在兴建的商业中心吗?”
“那是我的物业。”
说完他看向所有围拢过来的记者:“它的名字叫做【海港城】将会是港岛最大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港岛未来的地标之一。”
“今年七月海港城将正式向外招商,欢迎全球任何有意向打造高端用户群的品牌前来竞标。”
于超的喉咙咕噜咕噜转动了一下,他没想到竟然问出了这么一个惊天消息。
“邵先生,我是星岛日报的记者王城。”一名戴着眼镜的中年记者,趁机问道:“目前港岛最繁华的地带是中环和铜锣湾,您为什么觉得【海港城】会成为港岛未来最繁华的地带?”
邵维鼎淡淡一笑:“去年港岛购物节的总营业额,以及今年春节期间的营业数据,都在证明港岛正在向亚洲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的阶段过渡。”
“九龙的繁华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行着发展。”
“海港城位于九龙与香港岛接洽处。”
“地利得天独厚,人口为港岛最稠密地带。”
“再加上海港城从建造起,便被赋予的集合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巨型城市综合体性质。”
邵维鼎闲庭信步道:
“而且,这座【海港城】是我打造的项目。”
话语中夹带的浓浓自信,让人倾倒。
但没有人质疑这一点。
只因为“邵维鼎”这三个字,在如今的港岛,份量太重了。
记者群中的李钰深吸一口气,摆脱了这种情绪,快速问道:“邵董您好,我是朝阳日报的记者李钰。”
“哦,我知道你。”
邵维鼎看了她一眼笑了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邵董,自从1月20号以来,海外游客来港的人数不断增长,在大年初一这天达到了巅峰。”
“我想问,过去这十天,能够统计到的总营业额是多少?”
李钰很清楚这场记者会,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邵维鼎扫视了一眼众人笑道:“我知道在场很多人都在期待着这个答案。”
“我们统计了鼎峰银行的所有明细数据,以及各大商店递交上来的营业额数据。”
邵维鼎缓缓道:“经过了庞大的运算,过去十天,港岛能被统计到的各大商铺的总营业额共一百八十亿七千六百四十二万。”
嘶!
听到这精确到万的详细数据。
一瞬间,整个大厅都沉寂了下来。
随之而起的是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明报记者焦声,他看着面前年轻的过分的邵维鼎,再看了看站在邵维鼎身边的霍正英和何洪生。
一个港岛顶级财团的家主,一个澳门最有权力的华人。
这样的组合,不引起关注都难。
“邵先生,我是明报的记者!”
“何先生和霍先生出现在这里的原因,能透露一下吗?”
焦声的这个问题,迅速将一众记者的思绪拉了回来。
邵维鼎则是看了眼身边的两人,淡笑道:“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由霍老和何先生来回答更好。“”
说着,他让出了位置。
何洪生看了眼邵维鼎有些微不可察的错愕,但很快笑了笑,接过采访的话筒道:
“其实,我来港岛,来金门大厦,原因很简单。”
“是为了感谢邵先生,因为他和中华总会推行的港澳台一体化战略。”
“在过去的十天,澳门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记录,拿下了足足三十六亿港币的总营收。”
“比之去年同期足足翻了一番。”
“在这里,我仅代表澳门博彩旅游协会谢谢中华总会,谢谢邵维鼎先生。”
话音落下,全场错愕!
这可是澳门赌王啊!
(还有)
第552章 震荡了整个港岛
港岛的十日营收,澳门的十日营收。
让整个港岛彻底沸腾了。
再也没有人关注所谓的港灯未来,没有人再关注怡和和汇丰达成的合作。
所有人都被这两个数字给震惊到了。
一时之间,整个港岛,无数媒体都在对此进行疯狂的报道。
《邵维鼎:港岛正在向亚洲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的阶段过渡》
《海港城,未来的港岛地标,对于港岛的又一记重磅炸弹》
《惊人的消费力,港岛向服务型社会转型迫在眉睫》
......
2月1号。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埋头看报纸的人。
有的人更是直接拿着报纸,大声念出里面的文字。
周围围观的市民,听到了过去十天,港岛竟然卖出去了这么多货。
都极为意外。
而每一个人也都切身实际的体会到了,他们脚下的城市正在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在发展着。
“太惊人了,一百八十亿港币的销售数据,这得养活多少产业,养活多少人啊?”
“旅游市场大有可为,邵先生提出的购物天堂,旅游中心的概念极其的有前瞻性。”
“没错,我们港岛本来就是一个港口城市,制造业的发展肯定会有瓶颈,新的产业增长毫无疑问就是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
“没错,服务业是我们全港市民都能参与到其中的产业,我们全港人都能从中得到巨大的收益。”
有些人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连忙询问。
说话的那人解释道:“你看,旅游业发达,游客来我们这里消费购物,他们肯定是需要向导、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这就等于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出来。”
“然后购买我们的产品,港货销量提升,就需要更多的订单,工人的工资是计件收入,自然也能有所上涨。”
“没错,”另外一人也补充道:“旅游业的发达能促进整座城市的商业繁荣,港府收到的税收多了,能够投入到民生建设的钱也就多了。”
“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景点、酒店各大商超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肯定会进行升级,使用这些设施最多的还不是我们港岛人!”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