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86节

  陈公笑了笑说道:“邵先生,你尝尝这个,这是我们燕京的特产,燕京烤鸭,在港岛肯定没有。”

  今天燕京饭店已经被包场了。

  饭菜早就准备好了,除了几个特殊的菜,其他菜在邵维鼎等人进来的时候,便全都上来了。

  邵维鼎随手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然后放几片烤鸭盖在上面,再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将荷叶饼卷起后食用。

  “邵先生吃过这燕京烤鸭?”

  看到邵维鼎如此娴熟的吃法,陈公有些意外。

  邵维鼎笑笑:“我这人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尤爱美食,这燕京烤鸭虽然没有吃过,但是却也知道吃法。”

  对于这燕京烤鸭,在前世他早就不知道吃过多少回了。

  每次来到燕京招待海外代理商,请的就是这个。

  只不过肯定是没有吃过国宴级别的燕京烤鸭。

  样子虽然差不多,但是入口的感觉完全不同。

  每一块鸭肉似乎都更有嚼劲。

  入口即化,整个口腔似乎都充满着香气和滑润感。

  “怎么样,味道如何?”陈公问道。

  赵克东几人也是一脸笑容,朝他看来。

  “果然名不虚传。”邵维鼎点点头笑了笑,而后忽然道:“像这种美食,在我们中国应该还有很多。”

  “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制作一期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呢?”

  “美食不含有任何政治元素,却可以将中国最淳朴,最朴实的一面,向全球各地展示。”

  “这不但是宣传了我们的中国的文化,甚至于还可能拉到海外的投资。”

  陈公一愣,诧异道:“拍一个纪录片,还能拉动海外投资?”

  他有些不敢相信。

  荣继曾、赵克东也向邵维鼎看来,对他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感到惊讶。

  反而是文化部的副部长谢军,皱眉沉思了起来。

  思考着其中的可行性。

  “当然可以。”邵维鼎笑了笑,继续道:“《话说长江》这则纪录片,已经在港岛开始播出,只播出了两期,就已经在港岛引起了巨大的讨论热度,掀起了一股爱国情怀。”

  “就连日本、韩国、星加坡等国家,都来到我们邵氏,求购播放版权。”

  “文化影响经济,随着《话说长江》的影响力扩张,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重新认识到我们中国。”

  “而投资,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博,是资本对于利益的追逐。”

  “只要他们觉得,投资中国,有利可图,就必然会有人来做这个选择。”

  “如果说《话说长江》还有一些人文历史上的隔阂,那美食相关的纪录片,文化隔阂更少,传播范围自然更大。”

  “对于中国所展示出的全新样貌,海外资本,不会没有察觉。”

  “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

  陈公听完,连连拍手:“好,好啊,邵先生你说的非常好,谢部长,你觉得这个‘美食纪录片’有没有可行性。”

  “有,太有了。”谢军满脸兴奋,毫不犹豫道:“光是在燕京,就有不少特色美食,全国还分各大菜系,地方上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

  “关于美食,我们可有太多的内容可以拍了。”

  “而且,吃这东西,比人文历史还要富有感染力,对于海外游子而言,吃或许是他们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乡愁。”

  听到这番话,邵维鼎却是对这个谢军的印象有所改观。

  果然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尤其是在这个年代,还真没有一个酒囊饭袋。

  谢军似乎察觉到了邵维鼎在看他,转过头问道:“邵先生,这个主意是您出的,给这个美食纪录片取个名字如何?”

  邵维鼎咂吧了几下嘴巴,舌尖一舔,淡笑道:“就叫《舌尖上的中国》如何?”

第407章 针砭时弊,准备放开了谈

  陈公是真的有些意外了。

  他是了解过邵维鼎的生平的。

  在港岛出生成长,成年之后便送到了英国接受西方教育。

  后来回港,以一手雷霆手段,收购了南洋黄家的资产,以此作为基础创办了斯沃琪集团。

  而后因为销售渠道的原因,被港岛的钟表行联手进行抵制。

  结果人家反手,另辟渠道,收购屈臣氏、全球机场免税店,以此作为反击。

  反而将一众港岛钟表行,打的落花流水。

  其中展现出的狠厉、果决,连他这个老革命家看了都不由得击节赞赏。

  现如今港岛市值最高的企业,原先只是作为斯沃琪的销售渠道罢了。

  后来通过屈臣氏,进入了药品、化妆品、日化、饮料等产业当中。

  邵氏影业的改制,背后隐隐也有着邵维鼎的影子。

  据说去年港岛票房第一的电影《追女仔》,就是来自于他的策划。

  遍数这些事迹,无不能看到其惊人的洞察力和决策力。

  只不过,如果这些都能归类为商业天赋的话。

  那《话说长江》以及现在这个《舌尖上的中国》,如果不对中华文化有常年的浸染的话,是绝对想不出这两档节目的。

  “舌尖上的中国......”

  再度重复念了一遍这六个字,陈公是越发的喜欢。

  “谢部长,你觉得这个选题怎么样?”

  他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谢军。

  “好,太好了。”

  谢军激动道:“‘美食’毫无疑问是一个国际化视角的选题,不同于‘长江’如此具有独特性。”

  “‘美食题材’是既具独特性又具共通性,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但对于吃,大家却是有共鸣的。”

  “通过展现咱们中国灿烂的美食文化,渗透着中国人民对传统、民俗、伦理与自然的虔诚,自然而然就能传递出如今国内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

  “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一种纪录片形式,一定会在国际上造成轰动。。”

  谢军这人,虽然执拗,但是还是有真材实料的。

  陈公点点头,笑了笑,看向邵维鼎:

  “邵先生,关于这档纪录片,你还有什么建议?”

  “具体的建议,这方面有专业人士会去做,我说出来反而显得业余。”邵维鼎微微一笑,说道:“不过,正如谢部长所说,它不同于‘长江’如此大气磅礴,具有独特性。”

  “它是一个接近民生,是我们身边的东西。”

  “所以,这个纪录片拍摄的视角,我建议选择平视,而不是仰视。”

  “所要挑选的题材,不是美食大师下精湛的厨艺和食物制作复杂的过程。”

  “而要挑选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元素,比如一个个寻找食材的村民、精心制作晚餐的大妈,主视角是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汇等等。”

  谢军此刻已经找来了笔和纸,一边听邵维鼎所说,一边将其所说的内容全部记下来。

  看见他这么做,陈公暗自点了点头,但注意力却始终放在了邵维鼎身上。

  “邵先生,你提的这些建议都非常好,不过我还有一事相求。”

  “您说。”

  “我想要邀请TVB的团队,和我们央视的团队一起拍摄这个纪录片,并且仍然希望这个海外版权,交给TVB来进行运营。”

  陈公看问题相当透彻,他很清楚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最重要的并不是它的拍摄环节。

  而是最后的放映环节。

  稳定、可靠的传播平台,合适的营销,以及在海外取得的影响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而这些,目前国内根本办不到。

  所能依靠的,毫无疑问就只有TVB。

  “这当然没问题,不过我建议可以适当加上港岛甚至是澳门地区美食。”

  邵维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并不像《话说长江》《大国崛起》、《故宫》这类纪录片具有宏大的主题。

  但是正因为如此,所以它的价值反而更大。

  是可以卖到欧美去的纪录片。

  而且,对于港岛,对于内地来说,都是一场极好的旅游文化营销策划。

  前世这部纪录片,不光收视率奇高,一拍就直接拍了三季。

  影响力,更是冠绝国内所有的纪录片。

  一度引发了海内外的旅游热潮。

  就是为了追寻美食的足迹。

  这场宴席,谈的自然不可能只是“美食”。

  这个话题,更多只是一个引子。

  酒过三巡之后,陈公向邵维鼎举了一杯酒,诚恳道:“邵先生,你在广东的三亿投资,对于我们国内而言,是雪中送炭之举啊!”

  “你放心,这个家电生产基地,地方政府一定配合,我来的时候,上面也交代了,说要听一听你的建议和想法,需要我们政府如何配合。”

  他看了看左右,笑道:“你放心,这里不是大会堂,也不是什么会议室,你可以畅所欲言。”

  邵维鼎看了看荣继曾、何汉昌,只见他们都投注着坚定的目光。

  对他挺有好感的赵克东,也是点点头,一副支持的模样。

首节 上一节 386/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