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85节

  “所以,就派了我作为代表,希望邵先生不要介怀。”

  邵维鼎摇摇头道:“荣先生说哪里话了,我怎么可能看不出上面在为我考虑。”

  “而且要是陈部长真的来接我了,那才是折煞我了,非得上国际新闻不可。”

  内地一名分管经济的部长,来接机一名港岛商人。

  别说到时候新闻联播会报道,就是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不得全部报道啊!

  那他邵维鼎在全球都要出名了。

  而很显然,这种名声,对于他一个商人而言,有些太过灼目耀眼了。

  “陈部长还真来了。”

  车里,荣继曾突然一句话,将其他三人全都呛到。

  “什么?”

  何汉昌都猛地回过头,看了过来。

  邵维鼎也满是诧异:“陈部长现在在哪?”

  荣继曾笑道:“陈部长虽然没有亲自来机场,不过现如今已经在燕京饭店等着各位了,他说你们都是国家的功臣,一定要为你们接风洗尘。”

  听到这个消息,邵维鼎有意外,却并不惊喜。

  在他看来,自己这一行,必然会有高官接待。

  不是陈部长,就是李部长。

  反正就是那几位负责经济的实权人物。

  一路无话,一行人很快就到了燕京饭店。

  八十年代,燕京饭店是除了大会堂和钓鱼台之外,国内最为顶级的接待外宾场所了。

  选在这里,也是图一个低调。

  这一次邵维鼎表露出来的态度,引起了中央极大的重视。

  所以,特地将地方安排在了这里。

  此刻,燕京饭店已经被包了场。

  等候在门口的,无一不是副部级领导,有文化部的,有商业部的,甚至就连电影局的人都有。

  “欢迎邵先生,一路辛苦。我们这里的条件比不上港岛,条件落后了一点,但是在吃的方面,你可以尽管放心。”

  商业部的副部长上前,亲切的握着邵维鼎的手说道。

  其他人,都老老实实站在身后,露出笑容。

  电影局毫无疑问是为了《少林寺》和港岛的合作前来,文化部则是因为《话说长江》在内地和港岛两地造成的轰动,特地前来感谢。

  至于商业部,自然不必言说。

  “赵部长,你客气了,几十年前港岛的条件比燕京还要差,现在不一样发展的很好吗?”邵维鼎笑了笑,他从荣继曾的介绍中,已经知道对面这位叫做赵克东,是商业部的副部长,手上握有实权。

  赵克东听后,双眼一亮,笑道:“邵先生,你认为内地也会和港岛一样,发展起来?”

  “当然,这是肯定的。”邵维鼎毫不犹豫道:“大家都是中国人,内地有十亿同胞,有建国以来发展完善的工业体系。”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这下面有多少自然资源。”

  “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都不是港岛可以比拟的。”

  “可以说,只要内地下定决心,大家一起为了经济建设而发展,别说是港岛了,日本,美国才是中国要比肩的目标。”

  “邵先生,不是在说笑?”

  赵克东身后一人突然道。

  “您是?”邵维鼎问道。

  “鄙人文化部副部长谢军。”谢军再次道:“邵先生,日本和美国的经济百倍于我们,说是有道鸿沟都不为过,你刚刚那话,未免有些太过想当然了吧?”

  邵维鼎笑了:“连我这个港岛人都对国家有信心,您作为文化部的领导,反而没有信心?”

  改革开放之后,对于国外,很多人都有一种自卑的情绪。

  但是邵维鼎没想到,连这种级别的人,都是如此。

  “比肩日本美国,这中间差距太大了,国内五六十年内都很难达到这个程度,我只是实事求是罢了。”谢军也不慌张,淡淡说着。

  “这句话我听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邵维鼎淡淡笑道:“不过依我看,也用不了五六十十年的时间,十年,中国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就能在国际格局中展露头角。”

  “三十年,中国的GDP一定可以超过日本。”

  这话落下,别说是谢军了,就是赵克东都有些不敢相信。

  “邵先生,这不太可能吧?”

  邵维鼎环视了一眼所有人,几乎每个人都在怀疑这个观点,他笑了。

  “各位应该了解港岛的经济发展,港岛的快速发展也就是过去这十年时间,从一个港口城市,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

  “日本,战后三十年,从废墟下重生,超越英法德意,如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工业基础,劳动力,人口,资源,该有的全都有,不逊色于它们任何。”

第406章 舌尖上的中国,打出去的最好的牌

  燕京饭店,某间包厢内。

  “这些,都是那位小邵先生说的?”

  一名老人,将秘书递进来的一张张纸条,全部看完后,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惊人的色彩。

  “是,现场还有几名来自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的记者,他们也全都记录了下来。”

  秘书低声说着。

  “好啊,告诉他们,将小邵先生的这番话,一字不落的发表出来,让咱们国人看看,连港岛同胞都对祖国这么有信心,何况是我们自己。”老人挥了挥手,“转告赵克东,让他快点把人请进来,别在外面磨磨蹭蹭的了。”

  “是。”

  秘书应了一声,就转身离开了。

  老人再次拿起桌子上的纸条,重复念着上面的话:“......十年,中国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十年,就能在国际格局中展露头角。”

  “三十年,中国的GDP一定可以超过日本。”

  “邵维鼎的这个预言,如果是真的,那该多好啊!”

  现在中国的GDP总量,大概就在2000亿美元左右。

  但是日本的GDP总量高达1.25万亿,美国更是拥有3.21万亿的恐怖经济总量。

  这中间相差万亿,几万亿的差距,能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填平的吗?

  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未曾有过先例。

  ........

  另一边,燕京饭店门口。

  所有人都被邵维鼎斩钉截铁的话,震惊到了。

  【中国,不逊色于它们任何】

  这句话,带给他们极大的震撼。

  就连原本不屑的谢军,此刻都有些恍惚。

  是啊,中国逊色于港岛什么呢?又逊色于日本、德国这些二战之后的战败国什么?

  连他们都能在几十年间快速崛起。

  中国,现如今打开了国门,进行了改革开放,又怎能说没有一点机会对他们进行超越呢?

  可是他很快又摇了摇头。

  不可能,日本德国能快速发展,是有美国扶持,抓住了机遇。

  中国现在一穷二白,连外资都不敢进来。

  又谈何发展。

  邵维鼎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人还是不敢相信。

  不过他也没有再想反驳的意思了。

  中国三十年的发展,本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一些人,坚定不移的为了祖国的发展,留在这片土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一些人,以为自己多么聪明,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机会,疯狂的往国外走。

  九十年代的移民潮,正是这种现象的大爆发。

  “赵部长,几位......”就在这时,一名三十多岁,穿着中山装的年轻文人,走了出来,扶了扶眼镜道:“陈公请邵先生进去。”

  听见这话,所有人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陈公,亲自邀请?

  而且看这话的意思,刚刚发生的一切,陈公都知道了。

  想到这里,谢军脸色都白了。

  赵克东却是坦坦荡荡,走到邵维鼎面前道:“邵先生,那我们就进去吧,别让陈公久等了。”

  邵维鼎点点头,看了荣继曾一眼,两人一同走了进去。

  这一幕,也被新华社记者给拍了下来。

  ........

  进了包厢,便看到一名老人坐在首位。

  荣继曾站起来,为邵维鼎做着介绍。

首节 上一节 385/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