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第360节
——《南华早报》
“昨日股市收盘,屈臣氏的股价再次上涨,总市值来到124亿港币,斯沃琪涨幅同样惊人,市值已经逼近一百亿,来到了96.3亿的高度。再加上邵氏兄弟惊人的四十八亿市值。”
“邵家,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港岛最富有的家族。”
“邵氏有一子,名维鼎,号超人!”
——《东方日报》
“《长江》纪录片自十一月十一日上映以来,排片再次增加,上座率高达百分之九十。这部纪录片,以最纯粹的视角向所有港岛人,展示了最原生态,无关政治,无关金钱的山水风情画。乡愁无疑是深藏在无数港岛人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长江,就是我们的乡愁。”
——《文汇报》
“ 迈克尔·杰克逊成为非常可乐全球代言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最明显不过的信号。目前非常可乐在港岛市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9%,在南洋以及日本、韩国等地市占率也在60%左右,高居饮料市场第一的宝座。”
“现如今,邵维鼎再次放出“再来一瓶”这类前所未有的营销方式,投入十亿瓶非常可乐,毫无疑问,屈臣氏在试水欧洲之后,将登陆美国市场,在美国本土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一众国际品牌进行短兵相接。”
——《星岛日报》
“据本报调查,昨日TVB《群星演唱会》的收视率在海外,再破记录,有近三亿人次收看了这档节目,非常可乐、屈臣倍健、三洋电器等品牌作为主赞助方,获得了惊人的宣传收益。”
“在昨天的红馆舞台上,邵维鼎先生,公开宣布了屈臣氏双十一当天的营业额,高达十三亿六千万。毫无疑问,这完全证明了港岛购物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港岛购物天堂之名,彻彻底底名副其实。”
——《大公报》
......
双十一过后,整个港岛掀起了话题狂潮。
整个街头巷尾,几乎全都在讨论双十一购物节,在讨论邵维鼎,在讨论昨天轰动亚洲的《群星演唱会》
港岛大大小小的媒体,全都围绕着这些事情,从不同角度铺天盖地的进行报道。
虽然赞扬声、震惊声居多,但是却也不乏标新立异,专场反调的报纸。
比如说什么太多的游客,扰乱了港岛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更有甚者直接比如《香港钞报》,这家报纸直接出来就是唱对台戏,说港岛就不是一个旅游城市,根本不需要什么游客进来,这样反而会干扰到港岛市民自己的生活。
这些人如此报道,毫无疑问就是要挑起矛盾,给港岛制造混乱。
以标新立异的标题,提升销量。
前世内地富起来之后,因为港片的影响,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港岛情结。
再加上距离近,港岛毫无疑问成为了内地人旅游的首选。
但是,这泼天的富贵,港岛竟然就是没接住。
大量嫌弃内地游客的报道喧嚣尘上。
上门消费,竟然还被嫌弃?
问路还要收钱,一听普通话,服务态度都能变差。
这其中不乏真实事件,但是港岛媒体的恶意带偏才是最大的恶源。
所以,在举办这个购物节的时候。
邵维鼎就对此严防死守,不但推出了消费者协会,来把控港岛商家的服务质量。
而且,对于媒体的监督,也丝毫毫不放松。
中华总会以及消费者协会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这些动态,玛格丽特当即采取了措施。
以舆论的武器打败舆论。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谎话说一千遍也能变成真话。
所以,话语权这个东西,是绝对不能松手的。
与此同时,港岛各大集团,对于市面上这些消息反应不一。
一份又一份报纸,施约翰的眼睛看的发直,脸也已经麻木。
全部都是对邵维鼎歌功颂德,在这一点上亲英亲中的媒体,竟然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就连以往和邵维鼎唱对台戏的《东方日报》此刻也都乖乖的低下了头颅。
甚至于,还给邵维鼎冠上了“邵超人”的名号。
超人......呵呵。
施约翰冷笑,怒极。
可是却毫无办法。
他非常清楚,现如今是邵维鼎声望最为高涨的时候,现在去触霉头,简直就是找死。
思来想去,他发现自己能走的路只有一条。
转移资产。
现如今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邵维鼎越来越强势,在港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到了他的那方阵营。
尤其是那些华商们,这些天天内斗家伙,竟然此刻真的被一个什么中华总会给笼络到了一起。
面对着这些势力的强逼,再加上明年或许要启动的中英谈判。
施约翰头上的冷汗都滴了下来。
“一个购物节,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喃喃道:“不行,港岛现在太过危险了,澳洲,还是得去澳洲。”
与他这样想法的英资企业,此时不要太多。
怡和洋行、以及会德丰洋行此时是心惊胆战。
双十一,可以说是发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正因为如此,在看到最终成绩之后,他们才这么震撼。
竟然还能通过这种方式赚钱,而且是让整个港岛都在赚钱。
匪夷所思,前所未有。
掌管怡和的钮壁坚此刻是狂咽口水。
在面对着集团下一步的时候,一下子举棋不定了起来。
而至于一众华人富商。
看着眼前这些报道,同样震惊。
因为只有消息抛露出来,他们才能更加全面了解到昨天一天原来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购物消费、股市金融、文化娱乐,全面繁荣,全面爆发。
李家城看着东方日报上那句批语,神情恍惚。
“邵氏有一子,名维鼎,号超人!”
“这句话,为什么能引起我这么强烈的心理波动?”
“好像有什么东西,失去了一样。”
(还有)
第378章 日本轰动,经营之神大谈民族性
不止是港岛轰动了,因为各地的游客陆续返回。
再加上TVB以及各大电视台的卫星转播,所以在南洋以及日本乃至于韩国同样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各地的媒体直接坐不住,纷纷进行跟风报道。
他们震惊于一个购物节的影响力,更加震惊于,这个遍及全城的消费活动,竟然真的办成了,而且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日本媒体,率先在报纸上发问。
“港岛只有五百万人口,却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
“东京作为亚洲第一大城市,人口高达2850 万。”
“各类商家店铺更是多如牛毛,对于海外游客的吸引力,丝毫不逊色于港岛。”
“东京,能否沿用港岛的路径,举行一场类似的购物狂欢节?”
这一发问,直接激起了日本国民的热烈讨论。
也就在这一天,三洋总裁井植熏正躬谦的跪坐在一名老人的面前。
这名老人,不是别人。
正是创立“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特色式管理制度,被人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两人的关系,也十分亲近。
松下幸之助的妻子,正是井植熏与逝世的井植岁男的亲姐姐。
三洋创办的原因,也是因为当时正任松下电器行政管理主任的井植岁男,替他的姐夫成为松下的代罪羔羊,松下幸之助才得以重回松下电器,保住了他在松下的地位。
也正因此,三洋建立之后,松下幸之助让出了自行车车灯给三洋生产。
只不过,现如今的三洋早已成为了电器行业的豪雄,已然能够威胁到松下在该领域的霸主地位。
“熏,你觉得我们东京或者说日本的任意一座城市,能够举办类似于港岛购物节的消费活动吗?”
松下幸之助将面前的一杯香茗,送到了井植熏的面前。
他虽然已经87岁了,但是声音仍然洪亮有力,一副鹤发童颜的模样。
而中国人对于这位老者的印象,在此刻无疑是他与长者之间的“君子之约”。
松下作为第一批前来中国内地投资建厂的日本企业,松下幸之助的眼光和胆识,在这个时代无疑是出类拔萃的。
井植熏今年69岁了,但是在松下幸之助的面前,却十分的躬谦。
“我认为,几率很小,甚至是不太可能。”
他低着头说道。
“哦?你的这个看法,可是和正治有些不太一样,说说你的原因。”
松下幸之助瞥了一眼坐在左边的男人,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女婿,今年已然六十八岁,目前担任松下电器董事长的职位,是名副其实继承了松下幸之助经营意志的第二代经营者。
上一篇:海岛,全民垂钓,我独获史诗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