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39节
朝阳破雾,张君宝双掌间雾气渐成混沌气旋,脚下积雪化作晶莹的太极图案。
张君宝睁眼惊觉:“前辈!这气劲自己流转起来了!”
李长安颔首而笑,见少年张君宝掌中混元气旋仿佛吞纳晨光,又恍若初生的宇宙,异常神异!
果然,张君宝终于成功凝聚出一丝混元一气。虽然微弱,却纯净无比,蕴含无限可能。
李长安仔细探查后,欣慰道:“善。混元初成,日后只需勤加修炼,自能日益精进。”
他顿了顿,又道:“君宝,你可知老朽为何独独传你此道?”
张君宝恭敬道:“请前辈明示。”
“因你心有天地,却不执着天地。”李长安目光深远,“太极混元之道,最重心性。心容天地,则能纳混元;心无执着,则能化万物。”
他指着终南石刻:“你从石刻中见星象,是因你心容宇宙;郭襄见剑法,是因她心向武道;老顽童见拳法,是因他心喜玩闹。各人见地不同,皆因心境不同。”
张君宝若有所悟:“所以武功高低,不仅在于修炼,更在于心境?”
“正是。”李长安颔首,“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一套武功,不同人练来,威力天差地别。”
周伯通忽然跳过来:“老道说得对!就像我的空明拳,那些牛鼻子师侄练起来死板得很,一点都不好玩!”
郭襄笑道:“因为周前辈心里只想着玩,所以空明拳才那么灵动多变呀!”
周伯通得意道:“那当然!武功就是要好玩才行!”
李长安微笑不语,任他们说笑。
待二人说够闹够,李长安才对张君宝正色道:“君宝,太极混元之道,老朽已尽传于你。日后能到何种境界,全看你自身造化。”
张君宝跪地行礼:“晚辈永感前辈传道之恩。”
李长安扶起他:“不必多礼。他日你若开宗立派,当时刻牢记:武道非为争强好胜,而为修身养性,体悟天地。太极混元,更是如此。”
“晚辈谨记。”张君宝郑重道。
接下来的日子,张君宝修炼更加刻苦。混元一气日渐充盈,太极拳理也越发纯熟。
这日,周伯通又跑来蹭饭,见张君宝在练拳,一时兴起又要切磋。
“小和尚,试试我的空明拳!”周伯通嘻嘻笑着攻来。
张君宝不慌不忙,太极拳展开,圆转如意,将周伯通的攻势一一化解。
周伯通越打越惊,只觉自己的力道如泥牛入海,被化得无影无踪。
偶尔几招精妙变化,也被张君宝以简单招式化解。
“不好玩不好玩!”周伯通跳开,“小和尚这拳法太赖皮!怎么打都打不着!”
郭襄拍手笑道:“那是因为君宝师兄的太极拳专门克制您这种直来直去的打法!”
周伯通挠头:“那该怎么打?”
李长安微笑道:“老顽童你可试试以虚对虚,以柔对柔。”
周伯通眼珠一转,忽然招式一变,竟也学着太极拳理,以柔劲对敌。
这一来,二人打得更加精彩。柔劲相碰,无声无息,却凶险异常。
周围树叶无风自动,地上尘土缓缓旋转,形成一个个小小漩涡。
郭襄看得目瞪口呆,这才知太极拳看似缓慢,实则威力无穷。
拆到百招开外,周伯通突然跳出圈外,嚷道:“不打了不打了!小和尚越来越厉害!再过些时日,怕是要超过我老人家了!”
张君宝收势行礼:“周前辈承让。晚辈只是取巧而已。”
周伯通却正色道:“不是取巧!是老道的太极确实厉害!”
说着转向李长安,“老道,你这太极拳比我师兄王重阳的先天功还有意思!”
李长安笑道:“武功无高下,境界有高低。伯通兄的空明拳练到极处,也不输太极。”
周伯通嘻嘻笑道:“那倒是!我的空明拳最好玩!”
夕阳西下,将四人身影拉长。
张君宝望着天边晚霞,忽有所感,缓缓打起太极拳来。
这一次,他的动作越发自然流畅,仿佛与天地韵律相合,与晚霞共舞。
郭襄看得痴了,喃喃道:“君宝师兄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周伯通也收起嬉笑,认真观看。
李长安颔首微笑:“混元初成,天地相合。君宝已得太极三昧矣。”
待张君宝收势,眼中神光内敛,气质越发沉稳深邃。
李长安道:“君宝,今日之后,太极混元之道,需你自行探索了。老朽能教的,已尽数传授。”
张君宝恭敬行礼:“晚辈永志不忘。”
李长安抬头望天,目光仿佛穿透云霄,看到遥远未来:“他日开宗立派,太极传承,就托付与你了。”
山风拂过,带来阵阵松涛,仿佛在回应着老者的嘱托。
远处古墓方向,忽然传来一声轻微响动,石门似乎松动了几分。
看来,徒弟杨过和小龙女的先天之境,也即将快成了。
第56章 指点郭襄
郭襄看着张君宝演练太极拳,眼中既有为他高兴的神采,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羡慕。
这些日子来,她眼见君宝师兄武功日益精进,气质越发沉稳,心中既欢喜又有些不是滋味。
待张君宝收势,郭襄终于忍不住跑到李长安面前,扯着李长安的衣袖撒娇:“前辈偏心!只教君宝师兄,不教我!我也要学厉害的武功!”
李长安捋须微笑:“那你这丫头想学什么?”
郭襄眼珠一转:“就像教君宝师兄那样的!那种看起来很厉害的大道!”
李长安打量郭襄片刻,缓缓道:“君宝小家伙适合太极混元之道,是因他心性质朴,近于自然。而小丫头你...”
李长安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灵动机敏,博学多才,反倒不适合走同样的路子。”
郭襄嘟起嘴:“那前辈就是不教我了?”
“非也。”李长安笑道,“老道要传你的,是另一条道路——条最适合你的道路。”
郭襄顿时笑逐颜开:“真的?什么道路?”
李长安不答反问:“小丫头,你这些年来,都学过哪些武功?”
郭襄如数家珍:“桃花岛的落英神剑掌、兰花拂穴手、弹指神通,还有爹爹教的降龙十八掌中的几招,娘亲教的打狗棒法的一些变化,还有...”
她忽然压低声音,“我还偷偷记下了一些《九阴真经》的内容,只是不太懂...”
李长安颔首:“博采众长,确是黄蓉的女儿,如出一辙。来,将你最熟练的招式演练一番给老道看看。”
郭襄应声而起,先使一套落英神剑掌,身姿飘逸如花瓣纷飞;再接几招降龙十八掌,刚猛中带着灵动;最后以弹指神通收尾,指风凌厉。
演练完毕,郭襄期待地看着李长安:“前辈觉得如何?”
李长安沉吟道:“招式精妙,却未能融会贯通。桃花岛武功轻灵变幻,降龙十八掌刚猛无俦,打狗棒法精巧多变,九阳真经厚重绵长——这些武功路数不同,若不能融为一炉,反而互相掣肘。”
郭襄苦恼道:“那该怎么办?我都想学,都不想放弃。”
李长安微笑:“为何要放弃?既然都喜欢,那便融为一体,创出属于自己的武功来。”
郭襄睁大眼睛:“创、创武功?我能行吗?”
“自然可以。”李长安目光深远,“老道从你方才的招式中,已看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来,随老道细细琢磨。”
接下来接近半年的日子,李长安开始专门指导郭襄。
“桃花岛武功轻灵多变,适合女子修炼,但失之柔媚;降龙十八掌刚猛正大,但过于阳刚,不适合女子体质。”李长安分析道,“九阴真经倒是有道家阴阳并济的韵味,可惜你只得残篇。”
郭襄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李长安继续道:“故而当取各家之长,补其之短。以桃花岛武功为基础,融入降龙十八掌的正大刚猛之意,再以九阴真经的绵长内力为根基,当可创出一套适合女子修炼,却又威力不凡的武功。”
郭襄眼睛一亮:“就像...柔中带刚,刚柔并济?”
“善!”李长安赞许道,“小丫头果然一点就通。”
于是,在李长安指导下,郭襄开始尝试融合各家武功。
起初并不顺利。不同武功运劲法门不同,强行融合反而导致内力紊乱。
有几次郭襄甚至气血翻涌,险些受伤。
张君宝看得担心,悄悄问李长安:“前辈,郭姑娘这样练会不会有危险?”
李长安淡定道:“无妨。创功本就是艰难之事,有些挫折再正常不过。”
周伯通也跑来凑热闹:“小女娃要不要学我的空明拳?好玩又好学!”
郭襄却倔强地摇头:“多谢周前辈,但我一定要创出属于自己的武功!”
经过无数次尝试失败,郭襄终于摸索到一些门道。
又是数月过去,她兴奋地跑到李长安面前:“前辈请看!”
说着演练起来,但见招式既保留了桃花岛武功的轻灵,又融入降龙十八掌的刚猛意境,指掌间劲力吞吐,刚柔并济。
李长安看得连连点头:“妙!这一招‘金顶佛光’,取降龙之刚猛,化落英之轻灵,融九阴之绵长,未来有大成之机!”
得到肯定,郭襄更加努力。
她将桃花岛武功与降龙十八掌进一步融合,创出一套独特的掌法;又将打狗棒法化入剑法,创出精妙剑术。
李长安不时点拨:“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刚柔并济,方为至上。”
又一日,郭襄在练功时忽有所悟,只觉体内九阴真气自行运转,与刚创出的武功完美契合,功力大增。
“前辈!我好像...突破了!”郭襄又惊又喜。
李长安探查后欣慰道:“善!你已初步融合九阴残篇,创出属于自己的内功心法。此功源于九阴,却不同于九阴,当可称为‘峨眉九阳功’。”
“峨眉九阳功...”郭襄喃喃重复,眼中放光,“真好听!”
周伯通蹦过来:“小女娃创功成功了?好玩好玩!快让我试试威力!”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