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38节

  说着又嘻嘻笑起来,“不过我可以经常溜过来玩!”

  李长安道:“来去自由,随时欢迎。”

  周伯通忽然正色道:“老道,说真的,这两个娃娃都是好材料,你可得好好教。”

  李长安微笑:“顺其自然就好。”

  周伯通点头:“也是,因材施教。”说着又跳起来,“天色不早,我该回去啦!不然那些牛鼻子又要念叨了!”

  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林中,只余声音回荡:“下次带好玩的来给你们!”

  郭襄与张君宝相视一笑,都觉得这老前辈虽然行事古怪,却真诚可爱。

  李长安望向来路,目光深远:“缘聚缘散,皆是自然。”

第54章 混元太极

  终南山的清晨,雾气比往日更浓些。

  张君宝照例早起,在溪边练完一套少林基础拳法后,见李长安已坐在那块惯常打坐的青石上,仿佛与山石融为一体。

  “前辈早。”张君宝恭敬行礼。

  李长安缓缓睁眼,目光澄澈如泉:“小家伙,今日老道欲传你一套拳理,可愿学?”

  张君宝心中一凛,忙道:“晚辈求之不得。”

  这些日子来,他虽得李长安指点,但多是启发自悟,从未有正式传授。

  此刻听闻,不免既期待又紧张。

  李长安微微一笑,起身立于平地:“看好了。”

  只见李长安缓缓起势,动作似慢实快,似柔实刚,双手划圆,带动周身气流旋转,仿佛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明明只是简单几个动作,却蕴含无穷变化,暗合天地至理。

  张君宝看得如痴如醉,只觉这拳理既熟悉又陌生,仿佛早已印在骨子里,只是今日才被唤醒。

  但张君宝不知道的是,这套太极本就是后期他自创的。

  一套演练完毕,李长安收势而立,气息平稳如初:“此谓太极。”

  张君宝喃喃重复:“太极...”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李长安缓缓道,“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张君宝若有所悟:“就像前辈方才演练时,看似缓慢,实则蕴含无穷变化;看似柔和,实则刚猛内藏?”

  李长安颔首:“刚柔并济,阴阳相生。君宝,你从终南石刻中所见星象运转,实则与太极之理相通。”

  说着,李长安以指代笔,在地上画出一个太极图:“你看,阴阳相抱,循环不息。星宿运转,四季更替,乃至人体气血流动,皆暗合此理。”

  张君宝凝视太极图,只觉脑中轰然一响,往日所悟的星象知识纷纷涌上心头,与方才所见的拳理相互印证,渐渐融会贯通。

  “我明白了!”少年眼中放光,“星象运转有轨可循,武功变化也当有法可依!但又不是死守成法,而是随势而变,如同星辰虽按轨迹运行,却也有细微变化!”

  李长安欣慰笑道:“善。太极非固定招式,而是一种道理。掌握了这个道理,则无招无式,却又可化万招万式。”

  接下来的日子,李长安开始系统传授张君宝太极精要。

  “气沉丹田,意守膻中。”李长安轻按张君宝腹部,“这里是人体的天地根,气归于此,方能生根发芽。”

  张君宝依言调整呼吸,只觉一股暖流自丹田升起,循经脉流转,舒畅无比。

  “注意了。”李长安忽然轻轻一推,张君宝顿觉一股柔和力道涌来,下意识便要硬抗,却听李长安道,“勿抗勿顶,顺势而化。”

  张君宝福至心灵,身体微侧,将来力引偏,竟轻松化解。

  “妙!”李长安赞道,“这便是太极中的‘化’字诀。”

  郭襄在一旁看得眼热,也跟着比划,却总是不得要领。

  “不对不对!”周伯通不知从哪蹦出来,嘻嘻笑道,“小女娃太急躁!太极要慢要柔,你这么快,像是在跳舞!”

  郭襄嘟嘴:“周前辈懂太极?”

  周伯通挠头:“这个...不太懂...但看老道练过几次!好玩得很!”

  说着模仿起来,却学得四不像,逗得郭襄哈哈大笑。

  李长安也不阻止,任他们玩闹,只对张君宝道:“太极重意不重形,重内不重外。君宝,你性格沉稳,内心澄净,最是适合此道。”

  张君宝认真点头,继续潜心练习。

  数日后,张君宝已初步掌握太极基本要领,演练起来已有模有样。

  这日清晨,李长安将他叫到身边:“君宝,太极之上,尚有混元。今日便与你讲讲混元大道。”

  张君宝屏息凝神:“请前辈指点。”

  “混元者,天地未分之初,混沌一体之谓也。”

  李长安目光深远,“太极分阴阳,而混元合阴阳。练到极处,返璞归真,复归混沌。”

  说着,李长安缓缓推出一掌。

  这一掌看似平淡无奇,却仿佛蕴含天地初开之力,掌风过处,树叶无风自动,溪水泛起涟漪。

  张君宝看得心神震撼,只觉这一掌中蕴含的武道至理,远超自己理解。

  “前辈,这...这如何练得?”

  李长安收掌,笑道:“不急。混元之道,非一蹴而就。需先明太极,悟透阴阳变化之理,方能进一步合阴阳,归混元。”

  他指着远处山峰:“你看那山,看似静止,实则随地而动,随天而转。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相依,混元一体。”

  又指天上流云:“云随风动,风随云变,风云际会,混元天成。”

  张君宝凝神静听,只觉李长安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值得细细品味。

  “人体小天地,宇宙大天地。”李长安继续道,“练混元者,便是将自身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相合,汲取天地精华,炼化混元一气。”

  说着,李长安将手按在张君宝背心:“静心凝神,体会气机流动。”

  张君宝只觉一股温润气流自背心涌入,循经脉流转,所过之处舒畅无比。

  这股气流既不同于少林内功的刚猛,也不同于全真内功的清正,而是一种包容万象、混沌莫名的感觉。

  “这便是混元一气。”李长安收手道,“包罗万象,又返璞归真。”

  张君宝久久回味,忽然问:“前辈,混元一气可能化解世间万力?”

  李长安颔首:“混元一气,可化可生,可刚可柔。化则无形无质,生则无穷无尽,刚可开山裂石,柔可绕指缠绵。”

  接下来的日子,张君宝在李长安指导下,开始尝试修炼混元一气。

  起初进展缓慢,混元一气难以凝聚,每每在将成未成之际消散。

  张君宝却不急不躁,只是静心体会,反复尝试。

  郭襄看得着急:“君宝师兄,要不要试试我们郭家的九阴真经?或许有帮助呢?”

  张君宝微笑摇头:“多谢郭姑娘好意。但前辈说过,混元之道,须得自悟自得,不能借鉴太多外来功法。”

  周伯通也插嘴:“小和尚说得对!老道的功夫古怪得很,就得用古怪法子练!”

  李长安笑道:“非是古怪,而是顺应自然。君宝心性质朴,最是贴近自然,故能领悟混元真谛。”

第55章 少年版一代宗师悟混元

  终南后山山巅,晨雾未散。

  张君宝正以太极拳法击打松树,树干震颤却不见摧折。

  李长安悄立其后,袖袍随风轻扬

  李长安皱眉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开口:“君宝,你可知松枝因何而弯?”

  张君宝收势行礼,“前辈早安。松枝柔韧,故能承雪不折。”

  李长安点了点头:“那为何你拳风刚猛,反不如昨夜积雪压枝之效?”

  一边说着一边指尖轻点积满白雪的松枝:“看,雪重枝垂,自然之道也。”

  张君宝凝神望去,见积雪悄然滑落,松枝倏然弹起,好似抖落万千银珠。

  张君宝呆立半响,迟疑着开口:“晚辈愚钝...莫非刚不可久,柔不能守? ”

  李长安内心非常满意,果然是自创大道的人,这天赋无与伦比,但脸上还是毫无表情,却是以枯枝在雪地画圆,然后缓缓开口:“太极者,非刚非柔。你且推这积雪试试。”

  张君宝运劲推雪,雪块四溅却残留满地。

  但接着李长安随手轻拂,积雪顺势聚成浑圆雪球,在枯枝顶端滴溜溜转动。

  他看着未来一代宗师张君宝陷入沉思,忍不住解释:“劲断意不断,形散神不散。你方才打松树三百拳,可记得风中松针如何飘落?”

  张君宝想了一会,用不太确定的语气道:“前辈,似...似旋涡般盘旋而下? ”

  李长安也不说话,只是含笑将雪球抛向山涧。忽有山风掠过,雪球竟在空中自行旋舞,久久不坠。

  待到这场景,李长安才提高一些声音:“小家伙,看好了,混元之机,不在力拒,而在气引。”

  说完,袖袍轻展,风欲摧之则借风势,重力欲坠则化坠劲,天地万物皆可为我所用。

  眼神还在迷茫中的张君宝忽然以掌接住几片飘雪,雪花在掌心气旋中凝成冰珠。

  这时的少年张君宝才仿佛清醒过来,略微带着一丝兴奋:“所以太极拳并非招式...是模拟万物运转之道?”

  李长安现在苍老的双眼才泛起笑意:“且看潭中落叶。”

  一边说着一边指向深潭,“漩涡吞叶非用力,流水自然成旋机。混元之境,便是将自身化作天地间的漩涡——不拒滴水,不斥微尘,却能让飞瀑倒卷,云气归心。”

  张君宝闭目而立,拳架渐化圆融。

  周身雾气竟开始环绕流转,衣袂无风自动。

  张君宝喃喃自悟:所以松枝承雪是太极...流水成漩亦是太极...

  李长安轻抚长须,内心也忍不住自豪,谁能理解这种后学者给初创者传授大道的乐趣?虽然有些剽窃的羞耻感,但只要自己不说,谁又知道呢?

  想到这儿,他哈哈大笑:“教你抱元守一,实为今日混元无极。太极非圆,乃生生不息之态;混元非满,乃包罗万象之虚。”

首节 上一节 38/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