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33节

  杨过闻言,心中微震。

  小龙女在桌下轻轻握住杨过的手,传音入密:“师叔祖心中有数。”

  杨过回握她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十五年来,师父不仅指导他们武学,更带他们遍历西域诸国,见识天地广阔,让他们在相依相伴中相知相恋。

  而今他与小龙女已结为连理,修为亦至大宗师巅峰,却始终摸不到先天门槛,这一卡便是三年。

  “师父,”杨过低声问,“天下连年征战,受苦受难的却是百姓,只是不知忽必烈能否坚持和师傅的约定?”

  李长安淡淡一笑:“权力如山洪倾泻,能自守底线者,不论敌我,都值得几分敬重。”

  正说话间,楼梯口传来一阵轻快脚步声。

  “掌柜的,来壶最好的碧螺春,再上几样你们拿手的点心!”

  声音清脆如银铃,是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女,身着鹅黄衫子,明眸皓齿,眉目间隐有几分黄蓉的灵动,却又多了几分郭靖的端正。

  她身后跟着个少年僧人,也约莫十三四岁,和李长安当初第一次见到杨过时差不多大年纪,浓眉大眼,神态略显拘谨,步伐却沉稳非常。

  二人拣了杨过他们邻桌坐下,少女一双妙目四下张望,满是好奇。

  “君宝师兄,你说这终南山比桃花岛如何?”少女笑问那少年僧人。

  被称作君宝的少年合十道:“郭襄姑娘,小僧自幼在少林寺长大,未曾见过海外仙岛,无从比较。但终南山雄浑壮阔,确是道家的仙家福地。”

  郭襄!李长安手中茶盏微微一颤,几滴茶水溅出桌案。

  他目光也柔和下来,凝视那少女面容,果然从她眉宇间看到了郭靖与黄蓉的影子。

  “是你郭伯伯和黄伯母的小女儿。”李长安传音给杨过小龙女两人。

  杨过小龙女两人都比较诧异,但两人眼中泛起一丝罕有的温情。

  郭襄似乎察觉到有人在注视她,转头看向杨过这一桌。见杨过俊俏的脸庞,她眼中闪过一抹好奇,却仍礼貌地点头微笑。

  目光扫过小龙女时,她明显怔了一下,似是惊讶于世上竟有如此清丽绝俗之人。最后看到仙风道骨的李长安,她更是睁大了眼睛,显是被老者的气度所慑。

  “三位请了。”郭襄起身拱手,举止大方得体,“晚辈郭襄,这位是张君宝师兄。见三位气度非凡,想必是江湖前辈,冒昧请教尊姓大名。”

  杨过心中百感交集,几乎要立即相认,却念及自己师傅李长安还没说话,也不好开口。

  李长安含笑答道:“老朽姓李,这两位是敝徒。姑娘姓郭,不知与郭靖郭大侠如何称呼?

  郭襄脸上顿时放出光来:“那正是家父!前辈认识他?”

  “郭靖大侠名满天下,天下谁人不识?”李长安温和笑道,“姑娘这是从桃花岛来?”

  郭襄俏皮地眨眨眼:“瞒不过前辈法眼。我是偷溜出来的,爹娘都不知道呢!”

  说着压低声音,“反正有娘的丐帮在,他们迟早会知道的。”

  “郭襄?”小龙女轻声问,这是她首次开口,声音清冷如泉。

  郭襄脸上忽然飞起两朵红云,忙道:“是、是。我娘带领的丐帮神通广大,我去了哪里,他们总能找到,一点也不好玩。”

  说着急忙转移话题,问张君宝:“君宝师兄,你说是不是?”

  张君宝憨厚点头,却明显不知眼前三人是何许人。

  茶馆内的议论声此时又高涨起来。

  先前那书生又道:“纵有约定,蒙古铁骑终究是外虏。”

  虬髯汉子却叹道:“可惜郭大侠年事已高,听闻近年身体大不如前。不能再次出来领导武林人士共抗蒙古…..”

  郭襄闻言色变,急道:“这位大哥说什么?我父亲身体好得很!”

  满堂顿时寂静,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郭襄身上。

  虬髯汉子慌忙起身:“原来是郭二小姐!失敬失敬!在下胡说八道,姑娘莫怪。”说着便要结账离去。

  郭襄却拦在他面前,正色道:“阁下且慢!你说我父亲身体不佳,是听谁所说?还是亲眼所见?”

  虬髯汉子支吾道:“这个...武林中皆有传言...”

  “谣言止于智者。”郭襄语气转厉,“如今朝廷危难之时,阁下却在公共场所散布摇动军心的言语,该当何罪?”

  杨过暗暗点头,心道这丫头确有黄伯母的聪慧和郭伯伯的正直,处事却更有锋芒。

  便在此时,楼下忽然传来一阵骚动,马蹄声杂乱,有人用蒙汉双语高声呼喝:“大汗有令,搜查南宋细作!闲人避让!”

  郭襄脸色微变,下意识看向张君宝。少年僧人立即起身,护在她身前。

  不多时,几个蒙古官兵走上楼来,为首的是个百夫长,目光如鹰扫视全场。

  “所有人站在原地,接受检查!”百夫长汉语生硬却威严。

第47章 少女郭襄和少年张君宝

  茶馆内众人噤若寒蝉。蒙古统治襄阳已有数年,虽较别处温和,但兵威仍在。

  百夫长逐一检查众人文书,走到郭襄面前时,眯起眼睛:“小姑娘,你的通关文牒呢?”

  郭襄强自镇定:“在家忘带了。”

  “忘带了?”百夫长冷笑,“我看你形迹可疑,跟我走一趟吧!”

  张君宝挡在前面:“官爷,这位姑娘确是郭靖大侠之女,可否通融?”

  “郭靖女儿?”百夫长眼中闪过异色,随即喝道,“那就更可疑了!拿下!”

  几个士兵上前就要抓人。张君宝摆出起手式,竟是要以武相抗。

  “小和尚,你要与官军为敌?”百夫长怒极反笑,“正好一并拿下!”

  眼看冲突将起,一直静坐的李长安忽然轻咳一声。

  只是寻常一声轻咳,却如清风拂过堂内,莫名让所有人心头一静。

  李长安缓缓起身,向百夫长拱手:“官爷且慢。”

  百夫长打量老者,见他气度不凡,语气稍缓:“老先生有何话说?”

  李长安微笑道:“这位姑娘确是郭靖之女,老朽可以作保。官爷奉命行事,自当尽责,但若误抓了郭大侠千金,引起襄阳百姓不满,恐于大局不利。”

  百夫长沉吟片刻,道:“老先生言之有理。但若无凭证,我亦难交代。”

  李长安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通体莹白,上刻奇异纹路:“请官爷将此物交与你们统兵元帅,他见后自然明白。”

  百夫长将信将疑接过玉佩,触手温润,知非凡品,态度又恭敬几分:“末将遵命。却不知老先生高姓大名?”

  李长安摆摆手:“山野之人,名号不足挂齿。官爷请便。”

  百夫长不敢再问,率众离去。茶馆内顿时松快下来,众人纷纷向李长安道谢。

  郭襄快步上前,郑重行礼:“多谢前辈解围!不知那玉佩是何宝物,竟能让蒙古元帅买账?”

  李长安含笑不答。

  此时张君宝也上前行礼:“晚辈少林寺张君宝,多谢前辈解围之恩。”

  李长安目光在少年身上停留片刻,颔首道:“根骨奇佳,心性质朴。可惜少林武学虽博大精深,却未必最适合你。”

  张君宝怔了怔:“前辈何出此言?”

  李长安却是还没回答,但杨过心中一动,似有所悟。小龙女也若有所悟地看着他,二人目光交汇,均感对方心中波澜。

  忽然,杨过周身气息波动,竟似有突破之兆。小龙女亦感体内真气流转加速,与杨过气息呼应。

  李长安颔首微笑:“看来是要突破了。”

  郭襄和张君宝惊讶地看着二人周身渐渐凝聚的气场,难以置信。

  大宗师巅峰至先天境界,这一关卡了多少英雄豪杰,就连中原五绝前辈都是如此,但两人竟在此时有了突破迹象?

  杨过与小龙女相视一笑,双手相握,气息交融,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悟道状态。

  李长安遥望终南山,百五十年的光阴在眼中流转,最终化为一声轻叹:

  “缘起缘灭,红尘万丈。这人间,终究是值得的。”

  约莫一炷香后,杨过与小龙女周身流转的气息渐渐平复,双目开阖间精光隐现,显然获益匪浅。

  “多谢师傅/师叔祖点拨。”二人齐向李长安行礼。

  李长安微笑颔首:“机缘已至,突破在即。此处非久留之地,随老朽回终南山吧。”

  杨过与小龙女自然无异议。十五年来,他们早已习惯跟随师父云游四方,潜心修行。

  李长安转而看向两人:“老道欲带郭襄、君宝两个孩子同行,不知过儿你们两人意下如何?”

  杨过一怔:“师傅是指...郭襄和那位名叫张君宝的小兄弟?”

  “师叔祖做主便是。”李长安还未说话,小龙女急忙拉住杨过,然后郑重行礼回应道。

  三日后,终南山下。

  五人行至古道上,山色空濛,云烟缭绕。

  郭襄一路叽叽喳喳,对杨过尤为好奇:“杨大哥,你的武功真好!能不能教我几手?”

  杨过面对这明媚少女,总是不自觉地柔和了语气:“郭姑娘天资聪颖,自有良师指点,何须我来班门弄斧。”

  郭襄嘟嘴道:“我爹娘整天忙练武,姐姐又嫌我烦,都没人好好教我。那个我娘...不说也罢。”说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小龙女轻声道:“过儿,郭姑娘既有心,你指点一二也无妨。”

  杨过对妻子微笑点头,又对郭襄道:“那得空时,我教你几招防身术。”

  郭襄顿时笑逐颜开,又转向张君宝:“君宝师兄,你也一起学啊!”

  张君宝憨厚点头,目光却始终追随着郭襄的身影。

  李长安走在最前,听着身后对话,嘴角含笑。行至半山腰一处平台,众人歇脚。远望终南山群峰连绵,云海翻涌,气象万千。

  郭襄忽然道:“前辈,您为什么要带我和君宝师兄来终南山啊?是不是要收我们为徒?”

  李长安捋须笑道:“老朽年事已高,早已不收徒了。只是觉得与你们有缘,带你们来看看这终南胜境。”

  郭襄眨眨眼:“那杨大哥和小龙女姐姐不就是您的徒弟吗?”

  “他们不一样。”李长安目光深远,“过儿是老朽弟子,小龙女是其媳妇,也算老道弟子。但你等二人却是和老道无缘。”

  郭襄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眼睛一亮,凑到张君宝耳边低语几句。

  张君宝听后面露难色,但在郭襄期待的目光下,还是鼓起勇气走向杨过。

首节 上一节 33/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