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32节
郭靖看着满城百姓,看着妻儿,一时之间难以做下决定。
最终还是襄阳守备大人长叹一声:"郭大侠,还是开...城门吧."
这一刻,郭靖没有反对,但身影仿佛再次苍老了十岁。
黎明时分,李长安带着杨过小龙女来辞行。
"郭大侠,后悔吗?"
郭靖摇头:"用一城换万民,值得。"他顿了顿,"只是不明白,前辈为何要帮蒙古人?"
李长安望着初升的朝阳:"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蒙古人一统天下已是定数。贫道所能做的,只是让这个过程少流些血。"
他拍拍郭靖肩膀:"你的侠义,在万民心中,不在这一城一池。"
说罢大笑而去,歌声遥遥传来:
"游戏人间一场梦,看破红尘笑东风..."
第45章 离开襄阳
襄阳城门缓缓开启,李长安一袭白袍当先而出,杨过与小龙女紧随其后。
三人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城头上,郭靖夫妇目送他们远去,神色复杂。
"郭伯伯和郭伯母终究没有相送。"杨过轻叹一声,内心也有些不舍,自己自从娘去世后,除师傅李长安和小龙女外,就就属这名义上的郭伯伯对自己有些牵挂。
好似有些感应,就连杨过背后的玄铁重剑都在肩上微微晃动。
李长安头也不回:"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况且..."
他顿了顿,"有些分别,不相送反而更好。"
小龙女忽然轻声道:"有人来了。"
前方薄雾中,现出两个身影。
金轮法王大红袈裟在晨风中猎猎作响,达尔巴侍立身后,如同铁塔般巍然不动。
杨过瞬间警惕。小龙女的白绸带也无风自动。
"不必紧张。"李长安摆手,向前走去。
金轮法王双掌合十,竟执弟子礼:"数日不见,前辈依旧风采依旧。"
李长安笑道:"法王客气了。不知新大汗可还安好?"
杨过闻言一震,不可思议地看向师父。小龙女也露出讶色。
金轮法王郑重道:"大汗特命贫僧在此等候,转达三件事。"
他取出一卷金帛:"第一,大汗已下旨,蒙古铁骑所至,不得妄杀一人,不得焚毁一屋,不得掘坟戮尸。"
李长安点头:"还有呢?"
"第二,大汗请问道长,终南山之约可还作数?"
李长安抚须微笑:"自然作数。"
杨过再也忍不住:"师父!这是怎么回事?"
李长安转身看向杨过,眼中带着罕见的郑重:"过儿,你可还记得为师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杨过点头,却仍不解。
"蒙古崛起已是定数。"李长安叹息,"为师所能做的,只是在洪流中尽力保全百姓性命。"
金轮法王接口道:"杨居士可知,若非道长与大汗有约,襄阳城破之日,便是血洗之时。"
杨过如遭雷击,踉跄后退:"所以...所以师父助忽必烈夺取汗位,是为了..."
"为了少流些血。"李长安望向远方,"战争难免,但屠戮可免。"
小龙女轻握杨过的手:"杨过,师叔祖用心良苦。"
金轮法王取出一枚虎符:"第三件事,大汗请道长收下此符。见符如见人,蒙古军中无人敢违。"
李长安却不接:"法王代老朽回话:约定既成,不必以物为证。若违誓言,天涯海角,必取首级。"
金轮法王躬身:"贫僧定当转达。"
他迟疑片刻,"大汗还有一问:真龙既现,天下当何去何从?"
李长安长笑:"告诉他: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
说罢转身欲走,金轮法王突然道:"前辈留步!"
金轮法王深深一礼:"贫僧有一事不明。道长既通天道,为何要插手俗世纷争?"
李长安驻足,晨光洒在他身上,恍若神人:"法王修佛,当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老朽虽非佛陀,却也不忍见苍生涂炭。"
他看向杨过:"就像过儿你,明明可逍遥世外,却为何要助守襄阳?"
杨过恍然:"弟子明白了。"
金轮法王默然良久,突然道:"道长可要记得终南山论道之约?"
李长安微笑:"待天下太平,你我再煮茶论道。"
金轮法王点点头再次向着李长安行了一礼,才带着徒弟达尔巴离去。直到金轮法王师徒离开后,杨过仍有些恍惚。
"师父,您早就计划好了一切?"
李长安负手望天:"天意难测,老夫也只是顺势而为。"
"师傅…!"杨过有些迟疑,想问些什么却是没有再开口。
旁边小龙女却是一脸紧张,生怕师徒二人出现间隙。
李长安对着小龙女摆手:"无妨。"
"师父!您的武功明明已经冠绝天下,如若不允,忽必烈也进不得大宋..."杨过还是问出了自己的内心疑惑。
李长安淡然一笑:"过儿,为师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再说,用一身修为,换万民平安,值得!总不能以杀止杀,那样天下岂不是一直都在混乱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杨过扑通跪地:"弟子愚钝,竟不知师父…"
李长安扶起杨过:"过儿,你记住:武功修自身,侠心不可丢。今后这天下,还需要你们这样的侠者。"
他取出两卷帛书:"这是《九霄真龙诀》全本和《一剑开天门》的剑谱。好生研习,但望你永无用武之地。"
杨过郑重接过:"弟子定不负师父所托!"
李长安又对小龙女道:"古墓派武功另辟蹊径,可与过儿相辅相成。你二人阴阳相济,大道可期。"
突然,远处传来马蹄声。一骑快马奔来,马上骑士高喊:"大汗有旨,请道长暂留步!"
来者竟是刘秉忠。他滚鞍下马,奉上一个锦盒:"大汗说,道长可不受官爵,但此物务必收下。"
盒中是一枚玉佩,刻着"天下"二字。
李长安叹息:"这又是何苦。"
刘秉忠低声道:"大汗说,见此玉如见君。若他日大汗有违誓言,道长可持此玉号令天下共讨之。"
杨过震动不已:"忽必烈竟如此..."
李长安终于收下玉佩:"告诉他:这天下,老朽会看着。"
刘秉忠又取出一封信:"这是郭大侠让转交的。"
信中只有一行字:"前辈大义,郭某拜服。襄阳百姓,永感大恩。"
李长安将信收起,对杨过道:"走吧。"
“师傅,我们去哪儿?“杨过和小龙女都有些期待接下来的行程!
“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去西域!”李长安道袍无风自动,向着西域方向先行!
杨过小龙女两人相视一笑,都不再询问,两人急忙跟随而去!三人渐行渐远,朝阳完全升起,将他们的身影镀上金边。
直到三人身影渐渐消失在晨光中,只余歌声遥遥传来:
"游戏人间百十春,始信江湖有真人。一剑开天安黎庶,九霄龙吟动乾坤..."
第46章 游历归来
西域十五载,风沙磨砺,归来时三人皆带了满身沧桑。
李长安已是百五十岁高龄,银须垂胸,面上皱纹如大漠风蚀后的岩痕,唯有一双眼睛清明如少年,顾盼间隐有光华流转。
他拄着一根寻常桃木杖,粗布灰袍,走在襄阳街头,与寻常老者无异。
身侧跟着一对男女,男子虽已中年但却是依然俊,轻扶着身旁的白衣女子。
那女子清丽绝俗,面色略显苍白,行走间如弱柳扶风,却又自有一派沉静气度。
二人虽刻意收敛,但已经大宗师巅峰的修为,仍令周遭空气无端凝滞几分,寻常人靠近便觉呼吸不畅。
“过儿,还记得这家茶馆否?”李长安声音温润,丝毫不显老态。
杨过举目望去,只见一座二层茶楼立在街角,匾额上书“听风茶馆”四字,经年风雨已使字迹斑驳。
正是终南山下第一次带杨过下山游历江湖最先落脚之地!
“自然记得。”杨过笑了,嘴角微扬,“当年师傅第一次带我游历江湖就落脚这茶馆!”
小龙女却是无声地握紧了杨过的手。
三人步入茶馆,拣了临窗的僻静处坐下。小二上来斟茶,浑然不知眼前三人是何等人物。
茶馆内人声嘈杂,几桌江湖人正高声议论时局。
“你道那蒙古大汗忽必烈为何迟迟统一不了中原?”一个虬髯汉子拍桌道,“据说十五年前,有位仙人般的老者独闯蒙古大营,与忽必烈立下三章约定!”
杨过与小龙女对视一眼,皆看向师父。李长安却只拈须微笑,静静品茶。
另一人问道:“什么约定?”
虬髯汉子压低声量,却仍让满堂听得清楚:“其一,蒙古兵不得无故屠戮汉人百姓;其二,不得焚毁书院典籍;其三,若遇自愿归顺者,须以礼相待,不得欺辱。”
旁桌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嗤笑:“荒谬!蒙古铁骑所向披靡,何须与一人约定?即便有约,又岂会遵守?”
虬髯汉子急道:“兄台有所不知!据说那老者乃当世真仙,挥手间便能取人性命于千里之外。忽必烈何等人物,自是识得厉害!这些年来,蒙古兵确实收敛许多,少有屠城之事。否则以我南宋积弱朝廷,如何能坚守这十五年?”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