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26节
这个问题像一把利剑悬在帐内每个人心头。
金轮法王看到阿里不哥嘴角微微上扬,显然乐见忽必烈陷入困境。
旭烈兀则眉头紧锁,担忧地看着自己的兄长。
忽必烈不慌不忙,声音沉稳:"臣弟斗胆猜测,那李长安或许听闻臣弟主张对汉人采取怀柔政策,故而想借臣弟之口,影响大汗决策。"
蒙哥眯起眼睛:"是吗?那他都说了什么?"
金轮法王知道关键时刻到了。他上前一步:"那人说,宋蒙交战,不得杀戮百姓,否则..."
他顿了顿,"否则他将亲赴漠北,屠尽蒙古王室。"
"放肆!"蒙哥暴怒,抽出腰间宝刀劈向桌案,上好的檀木桌应声而裂,"一个江湖术士,也敢威胁黄金家族?本汗要亲率大军,踏平襄阳,将他碎尸万段!"
诸王纷纷附和,帐内喊杀声震天。金轮法王却注意到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深思。
"大汗,"忽必烈提高声音,"臣弟以为,此事蹊跷。那李长安武功若真如国师所言,恐怕非寻常江湖人士。他指名找臣弟,又说出这等威胁,背后必有深意。"
蒙哥冷冷地看着忽必烈:"王弟似乎对此人很感兴趣?"
空气瞬间凝固。
金轮法王感到心跳加速,这是赤裸裸的怀疑。
蒙哥生性多疑,尤其对声望日隆的忽必烈早有戒心。
如今李长安的指名道姓,无疑是在烈火上浇油。
忽必烈面不改色:"臣弟只是为大汗基业着想。若此人真有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本事,不可不防。"
蒙哥沉默片刻,突然转向金轮法王:"国师,依你看,那李长安武功比之如今的郭靖如何?"
金轮法王思索道:"郭靖武功虽高,尚在人力范围。那李长安...贫僧感觉他已近乎传说中的剑仙之境。"
"剑仙?"蒙哥嗤之以鼻,"世上哪有神仙!不过是些装神弄鬼的把戏。"
他踱步到金轮法王面前,"国师,你是我蒙古国师,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金轮法王心中一凛,知道大汗起了疑心:"贫僧不敢。只是如实禀报,供大汗明鉴。"
蒙哥冷哼一声,突然问道:"那李长安还说了什么?"
金轮法王犹豫了。李长安最后那句"天机不可泄露"的话,若在此刻说出,恐怕会更加激化蒙哥对忽必烈的猜忌。但若隐瞒不报,日后被大汗知晓...
"回大汗,属下曾问为何不是传话大汗,那人说..."金轮法王决定实话实说,"'天机不可泄露'。"
"他?哦?"蒙哥锐利的目光在忽必烈和金轮法王之间来回扫视。
忽必烈此时开口:"大汗,此必是那李长安故弄玄虚。臣弟从不相信什么天机。"
蒙哥不置可否,走回主座坐下:"今日议事到此为止。国师留下,其他人退下。"
众人行礼退出,金轮法王注意到忽必烈离开前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帐内很快只剩下蒙哥、金轮法王和几名心腹侍卫。
蒙哥示意侍卫也退出,然后直视金轮法王:"国师,你我相识多年。告诉我实话,那李长安与忽必烈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金轮法王心中一震。这问题直指核心,回答不慎可能引发兄弟阋墙。"回大汗,贫僧可以性命担保,王爷与那李长安素未谋面。那人出现突然,言行怪异,恐怕另有所图。"
蒙哥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国师以为,忽必烈如何?"
这问题更加危险。金轮法王谨慎回答:"王爷雄才大略,为大汗左膀右臂。"
"是吗?"蒙哥冷笑,"本汗看他声望日隆,军中汉人将领多亲近他。如今又有宋人剑仙指名道姓找他..."
他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国师,你是我蒙古国师,应当明白忠诚于谁。"
金轮法王深深鞠躬:"贫僧永远效忠大汗。"
蒙哥似乎满意了,挥挥手:"去吧。继续监视忽必烈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常,立即禀报。"
金轮法王退出金帐,夜风拂面,他才发现内衫已被冷汗浸透。
抬头望天,星辰璀璨,他却感到一片阴霾笼罩心头。
"国师留步。"
金轮法王转身,看到忽必烈从阴影中走出,月光下他的面容平静如水。
"王爷。"金轮法王行礼。
忽必烈示意他边走边谈:"那李长安,究竟是何模样?"
金轮法王如实描述,忽必烈听得极为认真,不时提问细节。
"他说'天机不可泄露'..."忽必烈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国师,你相信这世上真有这等奇人吗?"
金轮法王一惊:"王爷何出此言?"
忽必烈微微一笑:"随口一问。对了,国师可知终南山在何处?"
"在陕西境内,道教圣地。"
忽必烈点点头,不再言语。两人走到分岔路,忽必烈停下脚步:"国师今日在大汗面前为我说话,这份情谊,本王记下了。"
金轮法王合十行礼:"王爷言重了。"
看着忽必烈离去的背影,金轮法王心中五味杂陈。
他隐约感到,李长安的出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将影响整个蒙古帝国的未来。
而在金帐内,蒙哥独自饮酒,眼中阴晴不定。
案上摊开的是各地密探送来的报告,其中不少提及忽必烈在汉人中的声望。
"忽必烈...李长安..."蒙哥喃喃自语,突然将酒杯狠狠摔在地上,"查!给本汗查清楚这李长安的底细!"
帐外侍卫闻声而入,看到大汗狰狞的面容,无不胆战心惊。
蒙哥瞪着地图上的襄阳城,咬牙切齿:"待本汗攻下襄阳,定要活捉那李长安,问个明白!"
夜风呜咽,蒙古大营中,大汗蒙哥对忽必烈的权力与猜忌种子却是已经播下。
第39章 “刘”必烈(忽必烈)
忽必烈踏着月色回到自己的大帐,夜风拂过他的面庞,却吹不散眉间的凝重。
金帐中的一幕幕在他脑海中闪回——蒙哥那双充满猜忌的眼睛,阿里不哥幸灾乐祸的表情,金轮法王欲言又止的神态。
"王爷。"侍卫长恭敬行礼,"刘先生、姚先生和伯颜将军已在帐内等候。"
忽必烈微微颔首。这三人都是一路追随他的心腹:
刘秉忠,精通汉学的谋士;姚枢,深谙权术的政治家;伯颜,骁勇善战的年轻将领。
此刻他需要这些最聪明的大脑为他出谋划策。
掀开帐帘,温暖的灯光和沉水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三人立即起身行礼,忽必烈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情况你们都知道了。"忽必烈直奔主题,声音低沉,"一个叫李长安的宋人高手,指名要本王接受他的警告。"
刘秉忠抚须沉吟:"王爷,此事蹊跷。那李长安既能一招制服金轮法王,必非凡俗之辈。他为何偏偏找上王爷?"
伯颜握紧腰间刀柄,年轻的面庞上写满愤慨:"这是对王爷的陷害!大汗本就对王爷心存疑虑,如今这李长安的行为,无异于火油!"
忽必烈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姚枢:"姚先生怎么看?"
姚枢慢条斯理地放下茶杯,眼中精光闪烁:"王爷,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这李长安的出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哦?"忽必烈挑眉,"先生请详说。"
帐内烛火摇曳,在众人脸上投下变幻的光影。
忽必烈注意到刘秉忠眼中闪过一丝恍然,而伯颜则满脸困惑。
姚枢压低声音:"王爷近年来推行汉法,重用汉臣,在汉地声望日隆。那李长安既是汉人高手,想必也听闻过王爷的贤名。他找上王爷而非大汗,恰恰证明了王爷在汉人心中的地位。"
忽必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正是他心中所想,只是不便明言。姚枢不愧是他最倚重的谋士,一眼看穿了关键。
伯颜却急了:"姚先生此言差矣!这只会让大汗更加猜忌王爷!"
"伯颜将军稍安勿躁。"刘秉忠开口,声音温和却充满智慧,"姚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既然李长安找上王爷,王爷何不借此进一步巩固在汉人中的声望?"
忽必烈起身踱步,厚重的靴子踩在波斯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背对众人,凝视着挂在帐中的中原地图,思绪万千。
蒙哥的猜忌他心知肚明。自他采纳汉法、重用汉臣以来,蒙古贵族中对他不满的声音就从未间断。
阿里不哥更是处处与他作对,如今有了这个把柄,必定会在大汗面前大做文章。
但另一方面...忽必烈的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的终南山。李长安那句"天机不可泄露"如同魔咒般在他脑海中回荡。
终南山是道教圣地,传说中仙人隐居之处。这李长安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对自己如此特别?
"王爷?"姚枢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忽必烈转身,面容已恢复平静:"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当下最紧要的是两件事:一是消除大汗的猜忌,二是查明李长安的底细。"
他走回座位,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已微凉,却正好让他头脑更加清醒。
"刘先生,你对中原武林了解颇深。可曾听说过李长安这号人物?"
刘秉忠皱眉思索:"回王爷,属下从未听闻。若此人真能一招制服金轮法王,恐怕已臻化境,非寻常武学范畴。"
伯颜忍不住插话:"管他是人是仙,敢威胁我蒙古王室,就该千刀万剐!"
忽必烈轻轻摇头:"伯颜,勇武固然重要,但有时智慧比刀剑更锋利。"
他转向姚枢,"姚先生,关于消除大汗猜忌,你有何良策?"
姚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王爷可主动向大汗请缨,亲自领兵攻打襄阳。一来表明忠心,二来..."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二来可借机查探那李长安虚实。"
帐内一时寂静。忽必烈凝视着姚枢,心中权衡利弊。
主动请战确实能暂时安抚蒙哥,但若真与李长安对上...
"不可!"刘秉忠突然出声,"王爷,那李长安武功深不可测,若贸然与之冲突,恐有不测之祸。更何况..."
他压低声音,"更何况他既对王爷另眼相看,或许可为我所用。"
忽必烈眼中精光一闪。这正是他内心深处所想。
自他推行汉化政策以来,一直希望能有更多汉人精英投效。若能得到李长安这样的绝世高手相助...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