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128节

  这话问得众人哑口无言。

  确实,从林诗音的角度来看,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书生模样的那人强辩道:“但那龙四爷确实对李探花有救命之恩啊!”

  “救命之恩就当如此报答?”李长安摇头,再次抛出前面那个话题:“我且问你们,若有人救你们一命,你们会把自己的妻子送给他吗?会把自己的祖宅送给他吗?”

  众人再次沉默。的确,没有人会这么做。

  李长安转向荆无命,语重心长地说:“徒儿,你记住,行走江湖,义气重要,但也要明辨是非。不能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了双眼,更不能因为所谓的'恩情'就失去判断力。李寻欢此举,看似重义,实则愚蠢至极——既辜负了未婚妻,又让结拜兄弟背上了夺人妻子的恶名,更是辱没了李家门风。”

  他顿了顿,又道:“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真小人,而是伪君子。他们表面仁义道德,背地里却算计着你的一切。遇到这种人,你要比他们更狠,更聪明,否则就会像李寻欢一样,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荆无命认真点头:“徒儿记住了。”

  那几个江湖人士还想反驳,但仔细想想老道的话,似乎也有道理。

  只是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只得悻悻作罢。

  李长安饮尽碗中茶,放下几文钱,对荆无命道:“走吧徒儿,咱们该上路了。记住师父今天的话,江湖不只是打打杀杀,更是人情世故。你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荆无命郑重地点头,将师父的每一句话都牢记在心。

  师徒二人一边说着一边离开了茶摊。

  而还在茶摊歇息的那些江湖人士也不禁开始思考:难道这段被传为佳话的“义举”,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美好?

  李长安两人可没管他们想什么,夕阳下,一老一少两个身影渐行渐远。

  荆无命回头望了一眼茶摊上歇息的江湖人士,心中默默发誓:自己绝不会像李寻欢那样,被人欺骗利用。他要像师父说的那样,做一个明辨是非、坚守本心的剑客。

  而李长安看着身旁的小徒弟,心中欣慰:这块璞玉,正在慢慢雕琢成器。

  离开茶摊,师徒二人沿着官道向西而行。荆无命忍不住问道:“师父,我们接下来去哪儿?”

  李长安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玩味:“去函谷关,给你开开眼界,没准还能遇见两个傻子。”

  “两个傻子?”荆无命歪着头,小脸上满是疑惑。

  “可不就是两个傻子?”李长安摇头笑道,内心忍不住感叹:一个十多年前不愿说出事实真相而宁愿被追杀的铁传甲,一个如今送未婚妻送家产的李寻欢。

  在李长安心中,两个人都是傻子!意气相投的傻子!

  荆无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虽然不明白具体缘由,但相信师父的判断一定没错。

  一路上,李长安不忘指点徒弟修炼。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荆无命就会在师父的指导下练习剑法。

  “无命,记住《无命剑诀》的要旨:出剑无悔,舍生忘死!”

  李长安看着徒弟练剑,不时出声指点,“但也要懂得《独孤九剑》的精髓:以无招胜有招,后发先至!”

  荆无命认真练习,剑光如电,在朝阳下划出一道道寒芒。

  经过两年的苦修,练拔剑都拔了上百万次,他的剑法已经颇具火候,尤其是那招“舍身一剑”,更是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师傅,为什么《无命剑诀》要舍生忘死,而《独孤九剑》又要后发先至呢?”荆无命收剑问道,小脸上满是困惑。

  李长安赞许地点头:“问得好!这就是武学的奥妙所在。《无命剑诀》是一种心境,让你出剑时毫无保留;《独孤九剑》是一种技巧,让你能够破解对手的招式。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

第218章 函谷关

  李长安接过徒弟的剑,随手演示:“你看,当你面对敌人时,首先要有的就是舍生忘死的决心,这样你的剑才会有威力。但同时,你也要观察对手的破绽,找到最佳的出剑时机。这就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荆无命眼睛一亮:“我明白了!就是要既有拼命的勇气,又有破招的智慧!”

  “聪明!”李长安拍拍徒弟的头,“所以不要死练剑招,要理解剑理。记住师父的话: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脑,永远练不好!”

  这些“毒鸡汤”虽然直白,却让荆无命受益匪浅。他越发觉得师傅的话虽然看似不着边际,玩世不恭,实则深不可测。

  途中偶尔会遇到一些拦路打劫的毛贼,李长安都让荆无命出手对付。

  “徒儿,这些就是你练剑的活靶子。记住: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李长安总是这样教导。

  荆无命起初还有些手软,但在师父的督促下,渐渐变得果决狠辣。

  他的剑越来越快,越来越准,往往对手还没反应过来,剑尖已经指在要害处。

  “不错不错,有进步!”李长安看着徒弟轻松制服三个毛贼,满意地点头,“记住这种感觉: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

  五日后,师徒二人抵达函谷关。

  此时的函谷关鱼龙混杂,关内关外聚集了各色人等:商旅、镖师、江湖人士、甚至还有逃亡的罪犯。城墙斑驳,守关的官兵看似严格盘查,实则暗中收受贿赂,放任各路人马通行。

  刚进关内,就有一个贼眉鼠眼的汉子凑上来:“二位是初来函谷关吧?需要住店吗?我知道一家客栈,干净便宜...”

  李长安笑眯眯地点头:“好啊,那就麻烦小哥带路了。”

  那汉子心中一喜,暗道又来了两只肥羊,连忙引着师徒二人向一条小巷走去。

  果然,那是一家黑店。房间肮脏不堪,被褥发霉,价格却贵得离谱。

  “一晚十两银子?”李长安故作惊讶,“这么贵?”

  店伙计态度傲慢:“爱住不住,函谷关就这个价!”

  李长安也不生气,笑呵呵地付了钱。等店伙计走后,他对荆无命眨眨眼:“徒儿,今晚师父教你一课:什么叫'坑人者,人恒坑之'。”

  深夜,当客栈里的人都已熟睡时,李长安带着荆无命悄无声息地摸进账房,将掌柜私藏的钱财一扫而空,顺便还在账本上做了些手脚。

  “师傅,我们这样是不是...”荆无命有些犹豫。

  “是不是什么?”李长安理直气壮地说,“他们先坑我们在先,我们这只是取回公道!记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坑之!”

  第二天一早,师徒二人趁着老板都还没起床就早早离开。

  不久后,客栈里传来掌柜的怒吼声,想必是发现账房被盗了。

  李长安哈哈大笑,将得来的银两分给荆无命一半:“拿着,这是你的零花钱。记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爱财,取之有趣!”

  荆无命握着手中的银两,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在函谷关的街道上行走时,李长安突然低声道:“徒儿,注意身后,有小偷盯上我们了。”

  荆无命心中一凛,果然通过眼睛余光,看到一个瘦小男子正悄悄跟在他们身后,手法娴熟地想要摸自己的钱袋。

  就在那小偷即将得手时,荆无命突然停下,剑不出鞘,只用剑柄一点,正中小偷手腕穴道。

  “啊!”小偷惨叫一声,手腕酸麻,再也使不上力。

  李长安转过身,笑眯眯地说:“小伙子,手艺不错嘛!可惜眼神不好,偷到你家老道徒弟头上来了。”

  那小偷见事情败露,想要逃跑,却发现四周不知何时围上来几个看热闹的人。

  “又是你这小子!”一个卖烧饼的大娘怒道,“前天刚偷了我的钱袋!”

  “还有我的钱袋!”一个卖菜的老汉也喊道。

  眼看群情激愤,那小偷吓得脸色发白。

  李长安摆摆手,对众人道:“各位息怒,让贫道来处理可好?”

  他转向小偷,语气依然轻松:“年轻人,有手有脚的,干嘛非要做这行?不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道理吗?”

  小偷低着头不敢说话。

  李长安从怀中取出一些碎银,塞到小偷手中:“这些钱你拿着,去找个正经活计。记住:浪子回头金不换,小偷改行人人赞!”

  那小偷愣住了,他本以为会挨一顿毒打,没想到反而得了银两。

  他眼眶一红,突然跪下磕了个头:“多谢道长!我、我一定改过自新!”

  看着小偷远去的背影,荆无命不解地问:“师父,为什么还要给他钱?”

  李长安笑道:“有时候,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比惩罚更有用。记住:以德服人,胜过以力压人;以理服人,胜过以权欺人。”

  荆无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师徒二人在函谷关找了家干净的客栈住下。李长安站在窗前,望着关外苍茫的景色,喃喃自语:“李寻欢啊李寻欢,你这个傻子,应该快到这里了吧...”

  荆无命安静地站在师父身后,虽然不明白师父为何对那个叫李寻欢的人如此关注,但他相信师父一定有他的道理。

  就在李长安和荆无命住下不到三日,函谷关城门口来了两个人。

  走在前面的是一位二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子,身着淡青色长衫,面容俊朗,眉宇间却带着几分忧郁。

  他腰间挂着一个酒壶,步伐从容,气质非凡。

  跟在他身后的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挑着行李,面容忠厚,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函谷关内的悦来客栈,虽不算豪华,却也是关内数一数二的干净住处。

  李长安和荆无命坐在大堂靠窗的位置,桌上摆着几样小菜:一盘酱牛肉,一碟花生米,两碗阳春面。

  荆无命正埋头苦干,吃得津津有味。

  就在这时,客栈门口走进来两个人。

第219章 前辈,请等一等

  正是刚刚从城门进关的李寻欢和铁传甲主仆二人。

  李长安眼睛一亮,低声对荆无命说:“徒儿,看,早几天为师说的那两个傻子来了。”

  荆无命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刚进来的两人。前面的青年公子风度翩翩,怎么看都不像傻子;

  后面那个大汉虽然看起来忠厚老实,但也不至于被叫做傻子啊。

  “师傅,为啥要叫他们傻子?”荆无命不解地问。

  李长安用手指轻轻敲了敲徒弟的小脑袋:“这就是为师给你说的那两个傻子!一个宁愿被追杀也不愿说出真相,一个送媳妇又送家产。不是傻子是什么?”

  他们的对话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大堂里格外清晰。

  李寻欢和铁传甲自然听到了,目光转向这边。

  铁传甲脸上露出怒容,正要发作,却被李寻欢拦住。

  李寻欢缓步走到李长安桌前,拱手道:“不知在下何时得罪过前辈?为何要取笑我们主仆二人?”

  李长安抬眼打量着他,心中暗赞:好一个翩翩公子,可惜脑子不太好使。

  他慢悠悠地说:“百晓生兵器谱排名第三小李飞刀,不知道老道我接不接得住?”

  李寻欢尚未答话,铁传甲已经忍不住开口:“既然你这老道知道我们少爷是兵器谱排名第三的小李飞刀,为何还要羞辱我们?”

首节 上一节 128/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