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诸天:徒弟扶我青云志 第103节

  黄裳被师傅的动静惊动,睁开眼问道:“师傅,怎么了?”

  李长安嘿嘿一笑:“来了个有意思的和尚。徒儿,你去城东门口,把那个穿红色僧衣、看起来不像中土人士的番僧请到松鹤楼来。就说……嗯,就说有个老道仰慕他佛法高深,武功卓绝,特备下素斋,请他过来一叙。”

  黄裳虽不明所以,但对师傅的命令从不质疑,当即起身下楼。

  李长安自己也整理了一下道袍,晃晃悠悠地来到松鹤楼大堂,找了个显眼的位置坐下,叫了一壶清茶,慢悠悠地品着,一副守株待兔的模样。

  他这边的动静,立刻引起了楼上邓百川四人的注意。

  “那老道下楼了!”

  “他还坐下了?像是在等人?”

  “他那徒弟小子出去了!”

  四人立刻警觉起来,互相使了个眼色,也纷纷下楼,在大堂角落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点了些酒菜,假装用餐,实则竖起耳朵,密切关注着李长安的动向。

  他们倒要看看,这老道又在搞什么名堂。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黄裳去而复返。在他身后,跟着一位僧人。

  只见此僧身穿黄色僧袍,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

  他容貌粗犷,若非剃度出家,定是一位如乔峰般的英雄人物。

  只是他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与焦躁,眼神开阖间精光四射,显是身负极高武功,却又似乎心绪不宁。

  正是从大理天龙寺铩羽而归,又在太湖被段誉那小子用凌波微步戏耍逃脱,正自郁闷不堪的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

  他原本心情极差,听闻有个老道仰慕他,还请他吃斋,本不欲理会。

  但见黄裳修为精深却执礼甚恭,心中好奇之下,便跟着前来一看究竟。

  内心想着,如若对方不讨喜,自己离开便是!

  鸠摩智踏入大堂,目光一扫,立刻便锁定了那个独自坐在堂中、正笑眯眯看着他的白须老道。

  对方气息深沉如海,竟让他看不出深浅!鸠摩智心中顿时一凛,收起了几分轻视之心。

  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角落里的邓百川四人,看出这四人武功不弱,似乎也在关注那老道,心中更是好奇。

  李长安站起身,对着鸠摩智打了个稽首,笑道:“这位大和尚宝相庄严,气度非凡,想必就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大师吧?老道李长安,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快请坐!”

  鸠摩智见对方一口道破自己的身份,更是惊讶,双手合十还礼,声音洪亮,带着异域口音:“阿弥陀佛!不敢当!贫僧正是鸠摩智。不知李道长从何处得知贫僧名号?相邀至此,有何见教?”

  他汉语说得甚是流利。

  两人分宾主落座,黄裳静立于李长安身后。

  角落里的包不同忍不住低声对邓百川道:“非也非也!这老道搞什么鬼?怎么又跟吐蕃番僧搅和到一起了?”

  邓百川眉头紧锁,示意他噤声,仔细观看。

  李长安亲自给鸠摩智斟了杯茶,笑道:“大和尚之名,早已传遍天下。老道我虽山野之人,也听闻大和尚精通佛法,更是一位武学奇才,集吐蕃密教与中原武学之大成,尤其对天下绝学,心怀向往,孜孜以求,此等向武之心,令人敬佩啊!”

  他这话,看似吹捧,却精准地戳中了鸠摩智的痒处和痛点。

  着实让鸠摩智欲罢不能,再也做不出拒人千里之外的事情来。

第173章 佛道交锋

  鸠摩智一生确实极好武功,尤其痴迷于收集各派绝学,此刻听李长安如此说,虽然觉得这老道似乎话里有话,但虚荣心还是得到了些许满足。

  只见他脸上的郁结之色稍缓,矜持道:“道长过誉了。贫僧确是对武学一道,颇有兴趣,佛法武学,皆是通达彼岸之舟楫,不敢偏废。”

  李长安看着眼前的鸠摩智,这位在天龙八部中堪称“武痴”的代表人物,行事亦正亦邪,为了武功可谓不择手段,烧少林寺藏经阁、逼段誉默写六脉神剑谱、偷袭扫地僧……种种行径堪称狠辣。

  但有趣的是,纵观全书,这位看似杀伐果断的大轮明王,竟似乎从未亲手杀过一人?其种种行为,更像是一个走火入魔、执着于“收集”和“验证”武学的偏执狂。

  这种复杂而纯粹的特质,让李长安觉得颇为有趣。

  他笑眯眯地,准备开始和这位大轮明王,好好“交流”一番。

  松鹤楼大堂之内,气氛变得颇为奇特。

  中央一桌,一位仙风道骨的白须老道与一位宝相庄严的吐蕃番僧相对而坐,看似平和地品茗论道。

  角落一桌,四位慕容氏的家臣看似用餐,实则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中央的对话。

  跑堂的小二远远站着,不敢轻易上前打扰。

  李长安抿了一口清茶,放下茶杯,笑眯眯地看向鸠摩智,率先开启了话题:“大和尚远自吐蕃而来,想必对佛法精义有着极深的造诣。老道我虽修的是道家之法,却也常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知大师对此,有何高见?”

  鸠摩智正欲借此机会展示一番佛学修养,以压过这神秘老道一头,便朗声道:“阿弥陀佛。此乃《心经》与《金刚经》之精髓。世间万物,皆因缘和合而生,本质为空,并无自性。我等所见所闻,皆是虚幻之相,执着于相,便是执着于空,不得解脱。”

  他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李长安闻言,却摇了摇头,笑道:“大和尚此言,乃是正理,却也只是‘理’也。依老道我看啊,这就像网上……呃,就像经书上说的‘道理我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何?因为知易行难啊。”

  他顿了顿,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开始即兴发挥他的“现代网络解经法”:

  “就说这‘色即是空’吧。老道我觉得,它不是说让你看破红尘,啥也不干,去当个咸鱼……哦,是去当个枯木死灰。”

  “它的核心思想,是让你拥有一种‘上帝视角’或者‘玩家心态’。你看啊,这红尘万物,就像是一场大型沉浸式角色扮演游戏,你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数据(空),但你依然可以投入地去玩,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悲欢离合(色)。”

  “关键是什么?是‘不执着’!玩得起,也放得下。装备爆了不哭,等级升了不狂,明白那都是虚拟的。这样才能真正享受游戏,而不是被游戏玩。”

  鸠摩智听得一愣,眉头微蹙。

  这种比喻他闻所未闻,粗鄙不堪,但细细一想,似乎又隐隐暗合“不着于相”的深意?

  他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李长安继续道:“再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话也不是让你否定一切,当个虚无主义者。它是在提醒你,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像你们佛门喜欢用的比喻,手指指月,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死死盯着那根手指头。很多人修行,执着于打坐的姿势、念经的遍数、佛像的庄严,这些都是‘手指’,是工具,是‘相’,你执着于它们,反而忘了真正的‘月亮’——也就是你内心的觉悟和清净。”

  这番“手指月亮”的解读本是佛家经典,但李长安结合了“工具论”和“目的论”,说得更加直白和“实用”。

  鸠摩智精研佛法,自然知道这个比喻,但从未有人如此清晰地将“执着于相”等同于“迷失工具本身”,这让他心中微微一震。

  李长安看着鸠摩智若有所思的表情,话锋一转,开始由道入佛,由理及人:

  “所以说啊,大和尚。无论是佛法还是道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求得内心的解脱和大自在。而不是为了积累多少知识,掌握多少神通,或者……收集多少别人的武功秘籍。”

  他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仿佛能看透鸠摩智的内心:“执着于‘收集’,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相’,一种最大的‘妄’。你执着于得到《六脉神剑》,得到《易筋经》,以为得到了它们就能如何如何,这何尝不是一种深深的我执和法执?与佛法追求的‘放下’背道而驰?”

  鸠摩智脸色微变,强自镇定道:“贫僧收集武学,乃是为了相互印证,以武悟道,以期更近佛法……”

  “哦?以武悟道?”李长安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调侃,“那大和尚悟了这么多年,道在何处?是悟出了更强的火焰刀,还是悟出了更精妙的偷学技巧?你的内心,比之当初,是更安宁了,还是更焦躁了?是更放下了,还是更执着了?”

  直指鸠摩智内心最深处的矛盾和痛苦!

  鸠摩智额头微微见汗,他无法回答。

  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的焦躁与贪欲,确实随着武功的提升和秘籍的收集而日益炽盛,离真正的宁静越来越远。

  李长安声音放缓,带着一丝循循善诱的意味:“大和尚,放下吧。放下对绝学的执念,放下对‘天下第一’虚名的渴望。没准当你真正放下那一刻,反而能‘见如来’呢?”

  “见如来?”

  鸠摩智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他追求至高武学,某种程度上不就是想拥有如来般的力量和智慧吗?

  “是啊,”李长安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有时候,空掉杯子,才能装进新水。塞得满满的,反而什么都进不去了。”

第174章 有前途的跑堂小二

  李长安对眼前这位剧中非常痴迷武道的番僧一直都有异常的好感,虽然很多时候他行事狠辣,但却一直有着下限。

  因此李长安继续开解:“武功也好,佛法也罢,都不是靠‘抢’和‘占’就能真正得到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强求来的,哪怕是《易筋经》,练了也可能走火入魔,不是吗?”

  他顿了顿,语气忽然变得无比自信甚至带着一丝睥睨:“再说了,也不是所有人的武功都能抢,都值得抢。就比如老道我……”

  李长安微微向前倾身,脸上依旧带着笑,但眼神中却陡然迸发出一股难以形容的浩瀚气息。

  虽然只是一闪而逝,却让鸠摩智瞬间感到一股来自灵魂深处的战栗与窒息感!

  仿佛眼前坐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片深不可测的宇宙星空!

  “……就不逊于这天下任何门派、任何人的武技功法。大和尚,请问,你敢抢吗?你能抢吗?”

  这句话,如同惊雷般在鸠摩智脑海中炸响!

  就在刚才那一瞬间的气息感应下,鸠摩智无比清晰地认识到,眼前这个看似玩世不恭的老道,其修为简直深如渊海,远超他的想象!

  恐怕就算他达到梦寐以求的武学境界,也未必是其一合之敌,也未必能有如此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去抢他的武功?那简直是蝼蚁妄想撼动泰山,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骇然瞬间攫住了鸠摩智。

  他一生追求武学巅峰,自信满满,此刻却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那点依仗和骄傲,在这位老道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微不足道。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干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终,只能化作一片沉默。

  高傲的头颅,不由自主地微微低垂了下去。

  李长安看着他这副模样,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过犹不及。

  于是哈哈一笑,那令人窒息的气息瞬间消散无踪,他又变回了那个懒散的老道。

  他拍手叫来掌柜和跑堂小二,吩咐道:“掌柜的,把你们松鹤楼最拿手的素斋,都给这位大师端上来!大师远道而来,可不能怠慢了!”

  掌柜的连忙应声去准备。

  一直安静站在李长安身后的黄裳,此刻却忍不住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焦急提醒道:“师父!我们……我们没钱啊!”

  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他们的房钱饭钱都是讹……呃,是那位王姑娘付的。

  李长安闻言,却丝毫不慌,甚至连头都没回,只是目光淡淡地、若有似无地扫了一眼大堂角落里那桌正在“埋头苦干”的慕容氏家臣,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慢悠悠地说道:

  “慌什么?老道我吃饭,自然有人付账。”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角落里的邓百川四人耳中。

  四人身体同时一僵,手中的筷子差点掉在桌上。

  包不同:“非也非也!这老道什么意思?”

  风波恶:“他难道想让我们付钱?”

首节 上一节 103/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综武:替天捉刀,斩江湖不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