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第645节
上尉连长进行了一番解说后,然后又是详细安排四个坦克排的作战任务,为了加大强攻的火力密度,这一次坦克连并没有分散开来,而是集中到了一起准备发起冲锋!
眼下的这种坦克和步兵的协同作战和人们想象力的坦克战斗有些不同,人们大多数都以为坦克的敌人是敌人的坦克,并且在战斗中会经常遭遇到敌方坦克并展开坦克大战,但在实战中,纯粹的双方坦克之间的战斗是非常少见的,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向今天这样,坦克为步兵提供掩护发起进攻。
至于那种数百辆坦克再有一起进行大规模决战的,也就只有在苏德战场上才能看见了!
这不是说中国或者美国的坦克比他们少,相反,中美的坦克比他们多多了,但是中美两国却是得不到这种坦克大战的机会,你自己有自己个实力还得敌人有这个实力才行,而且对地形的要求也非常高,山地、丛林这些地形可打不了坦克大战。
因此绝大部分的坦克作战都是像今天这样,以小规模、步坦协同为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坦克的最大敌人实际上还是敌方的坦克,因为坦克的防御能力对于步兵而言实在是太无解了,而步兵反坦克火力又不可能做到太大口径,目前中国陆军的步兵反坦克炮最大口径才75毫米,连T15都打不穿,更别说更新一代的T18或者T17重型坦克了,而各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反坦克炮还是以三十七毫米和57毫米这两个等级为主,其中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效果已经非常弱了,57毫米的反坦克炮威力也还可以,对付德国的四号啊、苏俄的T34,中国T9/12,美国的M3/M4都效果不错,毕竟步兵反坦克炮一般都是近距离首先开火,而且一般都会优先选择打击敌坦克。
因此坦克部队遇上敌军57毫米以上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预设阵地的时候,都是比较头痛的,毕竟就这么直接冲上去的话又不能优先发现敌人隐蔽的反坦克炮,只能等人家开了炮之后才能还击,先挨打总是吃亏的。
如今既然有这么一片的日本阵地重火力减弱,那么这个坦克连自然也就当仁不让的选择了这个方向作为主要突击方向,就算有日本步兵增援,不过对于坦克来说,单纯的步兵不算什么敌人,机枪扫射甚至碾压都能够轻松获胜,而且后头还有着己方的步兵保护,也就不用担心敌人的步兵进行肉搏反坦克作战了。
坦克连和4312营在休整了约一个小时后,坦克连的坦克就是相机发动,李上士爬进了坦克后就是跟着所属坦克排排长的车前进。
“转过这个山脚就是敌军阵地,各车注意!”此时排长的声音通过耳机传到了李上士的耳中,坦克上装备的对讲机能够让战场上的坦克之间进行实时便捷的通讯,可算得上是坦克部队的一大重要进步了,前几年各国都还没有装备,当初苏俄开始那几批的T34可没有无线电,作战的时候传令只能依靠旗语来指挥,后来才陆续装备无线电。而中国在电气化领域的领先也就使得了中国早就大规模装备无线电,而这种短距实时通话系统——对讲机也是早在三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就已经普及。
李上士的这辆T16坦克跟在前面几辆坦克之后,当他们跨过这个小小的山脚之后,就是迎来了一片开阔地带,这片开阔地带足足有两百多米,而且地形也不怎么好,有着众多烂泥潭,这片地方之前应该是一片农田,而在这片农田之后是连串的日本阵地,有着土木工事,也有着部分水泥工事。
看着眼前的这个地形,李上士才知道为什么偌大一个4312营竟然在这里无法冲过去了,因为这两百多米的开阔地带根本就是最好的猎杀场所,日本人只要有那么几挺重机枪拦着,一个步兵都别想跑过去。
“加大马力,跟上!”李上士大声喊着,而同时他不断的用潜望镜观察着前方的日军阵地,试图找出那些隐蔽的日军火力点。
他知道,前方的日军阵地肯定会有反坦克火力,就算没有那些57毫米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枪或者火箭筒什么的应该是有的。反坦克枪不算什么,不过火箭筒这东西却不是好对付的,说起这火箭筒其实还是出自中国的火箭筒的,中国的火箭筒在三十年代就服役了,而且在1941年的时候在俄罗斯战场上大规模应用,但是不但是中国陆军用,俄罗斯陆军也用来,而此战过后火箭筒这个东西率先被苏俄仿制,紧接着又是被德国仿制,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后甚至仿制的时间度还早于这两个国家,然后紧接着英美也是仿制,于是乎1941后,几乎一夜之间火箭筒这种武器就是传遍了全球,在各国陆军当中都能够看见他们的身影了。
这说起来,火箭筒是中国这几十年来带给世界的第二种武器了,第一种自然就是迫击炮了,一战时期中国流传出来的迫击炮迅速列装了各国陆军,然后几十年来一直是各国陆军的核心营以下级别部队的支援火力,然后就是这个火箭筒了的,同乎是一夜之间流传出来并迅速列装到各国陆军当中,至于其他更加重要的兵器,比如航空母舰、坦克这些东西虽然说中国发展的也早,不过却也谈不上是中国引起潮流的,因为中国研发这些武器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在研发了,算不上是中国原创并引发潮流的。
李上士不短用潜望镜搜索着,突然他就大声喊:“十点钟方向,距离五百,敌反坦克炮!”
第〇八九二章 新加坡战役(中)
“我就知道日本人肯定不会傻傻的排着队给我们杀的!”李上士一边嚷嚷着一边不忘指挥作战:“准备急停射击!”
与此同时,数百米外的一个小山坡上,数根树桩的背后,数个身穿黄色军服的那日本士兵正在紧张地盯着众多朝着他们冲来的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第4312营除了得到了师属坦克的支援外,自身也使拥有一定数量的装甲车辆,虽然这些轮式或者履带式的装甲车辆只有薄弱的钢板防护,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把他们直接投入开阔地带的作战冲击敌人阵地的,但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一方面是敌人的大量反坦克火力被那些坦克所吸引着,敌人剩余的那些机枪也很难给步兵战车造成太大的伤害,再者这片开阔地带比较宽,从出击到敌人阵地前足足有两三百米之远,而坦克冲锋的速度那么快,可不能让坦克冲上去了后面的步兵们还在慢腾腾的后面追赶,所以必须动用这些带有一定装甲的步兵战车运输步兵,使得步兵能够跟上坦克的步伐,以便在抵达敌军阵地前为坦克提供充足的步兵支援。
实际上,以上的这种步兵和坦克的协同作战以往指挥出现在装甲师以及机步师当中,因为在1941年左右的中国陆军只有装甲师和机步师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步兵战车,而只有步兵战车才能够跟上坦克的突击速度。然而在1942年之后,中国进一步扩充了坦克的装备数量,不但装甲师和机步师大量装备坦克,而且还有余力为普通步兵师配属一个坦克营,如此情况下也就让普通的步兵师具备了坦克突击能力,因此为了配合坦克作战,这些普通步兵师也是配属了一定数量的步兵战车,当然数量就不可能太多了,不可能做到和装甲师以及机步师那样装备数百辆之多,只有相当少的数十辆而已。
虽然说全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价格昂贵而无法让普通步兵师大量装备,但是也对那些普通的轮式车辆尽心一定的改装,加装薄弱的钢板装甲,使得他们具备最基础的防护能力,虽然不能指望他们抵挡住火炮的射击,但是正面抵挡子弹还是可以的。
现在跟随坦克一起冲锋的这些车辆中,只有四辆才是步兵战车,其他的七八辆都是这种经过改装的轮式装甲车辆。
这支小规模的装甲部队正在以每小时三十多公里的速度向前疾驰着,日本人自然不会什么都不做就坐视他们靠近。
一个个子矮小但是极为粗壮的日本曹长此时正在俯身在一门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后,此时的他正在瞄准着前方约三百米的一辆中国坦克,虽然距离数百米远,但是他还是一眼就能够认出来这是中国人的T16坦克。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曹长,他对英美乃至中国的众多现役坦克外观都能够认出来。
当他把这辆坦克套入了准星后就是毫不犹豫的开炮,开炮后他立即退开大喊:“装填!”
而此时旁边的观察员立即兴奋大喊:“打中了!”
然而话音刚落下他又是透出失望:“打中了敌坦克首上位置,被弹开了!”
旁边的曹长一听皱眉:“八嘎,如果是一式炮的话刚才就能够打掉他们了!”
现在他操作的并不是日本陆军中威力强悍的一式57毫米反坦克炮,而是一门九六式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
如果是在三十年代甚至二战早期的话,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还有着不弱的威力,但是现在已经是一九四四年了,这个时候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面对各国二战中最新锐的坦克已近无能为力,要想面对各国现役主力坦克还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的话,也就只有57毫米口径以上的反坦克炮了。
日军中的57毫米反坦克炮也不是没有,其中的一式57毫米反坦克炮就是日本陆军中的主力反坦克炮,然而这种坦克炮造价并不低,毕竟反坦克炮可不是普通的火炮,要想获得良好的穿甲能力就必须具备长身管,而长身管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更高的制造工艺,更高的废品率,更高的造价。所以别看57毫米口径小,但实际造价可不低,日本受限于国内工业基础的水平,因为一式57毫米反坦克炮总产量也是有限的,而这种绝大部分都是配属到了澳大利亚战场上。
本来这个阵地上也有两门一式反坦克炮,但是之前日军遭到了中国陆军第43师猛烈的重炮炮火打击以及空袭,这两门宝贵的一式反坦克炮相继被摧毁,虽然还有几门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但是很明显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很难威胁到中国陆军的T16坦克。
T16坦克虽然在中国陆军内部被认为防护能力不强,但是好歹也是中国在二战中研发并作为取代T10坦克而是用的,设计之初就是采用了大角度倾斜装甲,而且所采用的装甲也是采用和T15坦克同样的装甲材料,因此厚度虽然看似不高,但是防护能力在各国现役坦克里头也算是比较可观的了。中国陆军内部之所以说T16坦克防护不强,那是因为中国陆军是把T16和T15、T17、T18之类的坦克进行比较,而这里头后面的这几款坦克的防护能力可都是全球顶尖,这么比较下来才显得T16防护薄弱。
然而尽管如此,T16坦克也不是区区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能够击穿的,更加别说还是击中了装甲厚度仅次于正面炮塔的首上位置了。
李上士清楚的看见敌人的一门反坦克炮朝着自己开炮,只感觉到车体略微一震后就是立马大声问:“没事吧!”
“没事,抗住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李上士的坦克在一个急停后,上面的哪门75毫米坦克炮就是一震,炮口腾出一团炮焰后,一枚75毫米的高爆弹就是飞往了哪门日军反坦克炮阵地上。
那日本曹长摸着脸上的鲜血,也不去看身边的那几具日本士兵尸体,而是继续道:“还等什么,装填!”
那几个被炮弹似乎炸晕的日本士兵挣扎着爬起来,跨过战友的士兵继续装填,然后推动着已经有些移位的反坦克炮恢复位置,那曹长再一次瞄准后开炮!
“八嘎!”那日本曹长眼睛似乎都已经冒出火来了,他以优越无比的炮术再一次命中了那辆坦克,但是那辆坦克却继续向前看着,那坦克上的机枪正在连续不断的喷射出子弹,而子弹扫射的位置正是他的这个方向。
曹长丝毫不顾距离他身前的泥土里被子弹激起的点点泥土,而是直接亲自装填,不用多久又是一发炮弹被发射出去,然而让他绝望的是那辆坦克还是一点事都没有。
“这怎么可能,八嘎,这些该死的支那人,这怎么可能!”
他脱下了身上的外套,赤着膀子用着粗壮有力的手推动着火炮复位瞄准,然后接过旁边炮手的递过来的炮弹。
就当他正在装填第四发炮弹的时候,他的身前正在发生爆炸,他整个人被爆炸的气浪掀到,哪门九六式反坦克炮也是被掀翻,倒在地上的他嘴角已经开始冒着血泡,但他依旧喃喃着:“装填,开炮!”
嘴角里的血泡随着他的喃喃自语不断流出,此时他的右胸口位置上已经有了一个大洞,鲜血正在涌喷而出,几乎瞬间里就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李上士看着远方的那个日本反坦克炮阵地,看见那边似乎没有了动静,但是他依旧不放心,而是继续用车载机枪朝着那边方位进行着扫射,数秒后又是发射了第三发高爆弹。
这场反坦克炮和坦克之间的小战斗说起来长,但是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前后加起来不会超过二十秒,而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这片战场上的其他中国坦克和日本反坦克火力之间。
李上士的坦克一边快速突进,途中不时会急停开上一炮,但是车载机枪却是断断续续的一直在扫射,压制着任何可能存在的日军。
而他也是先后遭到了多枚反坦克炮炮弹的打击,其中半数都是在急停的情况下被命中的。按照人们的通常观念,坦克在作战的时候是不应该停下来的,因为停下来就等于把自己变成了静止的靶子。但实际情况是,坦克作战的时候很经常会停下来开炮,这是因为这个年头坦克如果是在行使中开炮的话,那么命中率会低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为了能够取得命中率所以坦克作战的时候会停下来开炮,哪怕是已经装备了单向垂稳装置的中国T12、T15等系列坦克和美国的M4坦克都无法做到行驶中开炮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命中率。
别说是在二战时代了,就是五六十年代乃是一直到二十世纪末坦克的移动射击命中率都是非常低的,通常情况下都是采取静止射击的模式。
眼下的这种坦克和步兵的协同作战和人们想象力的坦克战斗有些不同,人们大多数都以为坦克的敌人是敌人的坦克,并且在战斗中会经常遭遇到敌方坦克并展开坦克大战,但在实战中,纯粹的双方坦克之间的战斗是非常少见的,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向今天这样,坦克为步兵提供掩护发起进攻。
至于那种数百辆坦克再有一起进行大规模决战的,也就只有在苏德战场上才能看见了!
这不是说中国或者美国的坦克比他们少,相反,中美的坦克比他们多多了,但是中美两国却是得不到这种坦克大战的机会,你自己有自己个实力还得敌人有这个实力才行,而且对地形的要求也非常高,山地、丛林这些地形可打不了坦克大战。
因此绝大部分的坦克作战都是像今天这样,以小规模、步坦协同为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坦克的最大敌人实际上还是敌方的坦克,因为坦克的防御能力对于步兵而言实在是太无解了,而步兵反坦克火力又不可能做到太大口径,目前中国陆军的步兵反坦克炮最大口径才75毫米,连T15都打不穿,更别说更新一代的T18或者T17重型坦克了,而各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反坦克炮还是以三十七毫米和57毫米这两个等级为主,其中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效果已经非常弱了,57毫米的反坦克炮威力也还可以,对付德国的四号啊、苏俄的T34,中国T9/12,美国的M3/M4都效果不错,毕竟步兵反坦克炮一般都是近距离首先开火,而且一般都会优先选择打击敌坦克。
因此坦克部队遇上敌军57毫米以上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预设阵地的时候,都是比较头痛的,毕竟就这么直接冲上去的话又不能优先发现敌人隐蔽的反坦克炮,只能等人家开了炮之后才能还击,先挨打总是吃亏的。
如今既然有这么一片的日本阵地重火力减弱,那么这个坦克连自然也就当仁不让的选择了这个方向作为主要突击方向,就算有日本步兵增援,不过对于坦克来说,单纯的步兵不算什么敌人,机枪扫射甚至碾压都能够轻松获胜,而且后头还有着己方的步兵保护,也就不用担心敌人的步兵进行肉搏反坦克作战了。
坦克连和4312营在休整了约一个小时后,坦克连的坦克就是相机发动,李上士爬进了坦克后就是跟着所属坦克排排长的车前进。
“转过这个山脚就是敌军阵地,各车注意!”此时排长的声音通过耳机传到了李上士的耳中,坦克上装备的对讲机能够让战场上的坦克之间进行实时便捷的通讯,可算得上是坦克部队的一大重要进步了,前几年各国都还没有装备,当初苏俄开始那几批的T34可没有无线电,作战的时候传令只能依靠旗语来指挥,后来才陆续装备无线电。而中国在电气化领域的领先也就使得了中国早就大规模装备无线电,而这种短距实时通话系统——对讲机也是早在三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就已经普及。
李上士的这辆T16坦克跟在前面几辆坦克之后,当他们跨过这个小小的山脚之后,就是迎来了一片开阔地带,这片开阔地带足足有两百多米,而且地形也不怎么好,有着众多烂泥潭,这片地方之前应该是一片农田,而在这片农田之后是连串的日本阵地,有着土木工事,也有着部分水泥工事。
看着眼前的这个地形,李上士才知道为什么偌大一个4312营竟然在这里无法冲过去了,因为这两百多米的开阔地带根本就是最好的猎杀场所,日本人只要有那么几挺重机枪拦着,一个步兵都别想跑过去。
“加大马力,跟上!”李上士大声喊着,而同时他不断的用潜望镜观察着前方的日军阵地,试图找出那些隐蔽的日军火力点。
他知道,前方的日军阵地肯定会有反坦克火力,就算没有那些57毫米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枪或者火箭筒什么的应该是有的。反坦克枪不算什么,不过火箭筒这东西却不是好对付的,说起这火箭筒其实还是出自中国的火箭筒的,中国的火箭筒在三十年代就服役了,而且在1941年的时候在俄罗斯战场上大规模应用,但是不但是中国陆军用,俄罗斯陆军也用来,而此战过后火箭筒这个东西率先被苏俄仿制,紧接着又是被德国仿制,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后甚至仿制的时间度还早于这两个国家,然后紧接着英美也是仿制,于是乎1941后,几乎一夜之间火箭筒这种武器就是传遍了全球,在各国陆军当中都能够看见他们的身影了。
这说起来,火箭筒是中国这几十年来带给世界的第二种武器了,第一种自然就是迫击炮了,一战时期中国流传出来的迫击炮迅速列装了各国陆军,然后几十年来一直是各国陆军的核心营以下级别部队的支援火力,然后就是这个火箭筒了的,同乎是一夜之间流传出来并迅速列装到各国陆军当中,至于其他更加重要的兵器,比如航空母舰、坦克这些东西虽然说中国发展的也早,不过却也谈不上是中国引起潮流的,因为中国研发这些武器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在研发了,算不上是中国原创并引发潮流的。
李上士不短用潜望镜搜索着,突然他就大声喊:“十点钟方向,距离五百,敌反坦克炮!”
第〇八九二章 新加坡战役(中)
“我就知道日本人肯定不会傻傻的排着队给我们杀的!”李上士一边嚷嚷着一边不忘指挥作战:“准备急停射击!”
与此同时,数百米外的一个小山坡上,数根树桩的背后,数个身穿黄色军服的那日本士兵正在紧张地盯着众多朝着他们冲来的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第4312营除了得到了师属坦克的支援外,自身也使拥有一定数量的装甲车辆,虽然这些轮式或者履带式的装甲车辆只有薄弱的钢板防护,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把他们直接投入开阔地带的作战冲击敌人阵地的,但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一方面是敌人的大量反坦克火力被那些坦克所吸引着,敌人剩余的那些机枪也很难给步兵战车造成太大的伤害,再者这片开阔地带比较宽,从出击到敌人阵地前足足有两三百米之远,而坦克冲锋的速度那么快,可不能让坦克冲上去了后面的步兵们还在慢腾腾的后面追赶,所以必须动用这些带有一定装甲的步兵战车运输步兵,使得步兵能够跟上坦克的步伐,以便在抵达敌军阵地前为坦克提供充足的步兵支援。
实际上,以上的这种步兵和坦克的协同作战以往指挥出现在装甲师以及机步师当中,因为在1941年左右的中国陆军只有装甲师和机步师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步兵战车,而只有步兵战车才能够跟上坦克的突击速度。然而在1942年之后,中国进一步扩充了坦克的装备数量,不但装甲师和机步师大量装备坦克,而且还有余力为普通步兵师配属一个坦克营,如此情况下也就让普通的步兵师具备了坦克突击能力,因此为了配合坦克作战,这些普通步兵师也是配属了一定数量的步兵战车,当然数量就不可能太多了,不可能做到和装甲师以及机步师那样装备数百辆之多,只有相当少的数十辆而已。
虽然说全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价格昂贵而无法让普通步兵师大量装备,但是也对那些普通的轮式车辆尽心一定的改装,加装薄弱的钢板装甲,使得他们具备最基础的防护能力,虽然不能指望他们抵挡住火炮的射击,但是正面抵挡子弹还是可以的。
现在跟随坦克一起冲锋的这些车辆中,只有四辆才是步兵战车,其他的七八辆都是这种经过改装的轮式装甲车辆。
这支小规模的装甲部队正在以每小时三十多公里的速度向前疾驰着,日本人自然不会什么都不做就坐视他们靠近。
一个个子矮小但是极为粗壮的日本曹长此时正在俯身在一门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后,此时的他正在瞄准着前方约三百米的一辆中国坦克,虽然距离数百米远,但是他还是一眼就能够认出来这是中国人的T16坦克。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曹长,他对英美乃至中国的众多现役坦克外观都能够认出来。
当他把这辆坦克套入了准星后就是毫不犹豫的开炮,开炮后他立即退开大喊:“装填!”
而此时旁边的观察员立即兴奋大喊:“打中了!”
然而话音刚落下他又是透出失望:“打中了敌坦克首上位置,被弹开了!”
旁边的曹长一听皱眉:“八嘎,如果是一式炮的话刚才就能够打掉他们了!”
现在他操作的并不是日本陆军中威力强悍的一式57毫米反坦克炮,而是一门九六式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
如果是在三十年代甚至二战早期的话,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还有着不弱的威力,但是现在已经是一九四四年了,这个时候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面对各国二战中最新锐的坦克已近无能为力,要想面对各国现役主力坦克还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的话,也就只有57毫米口径以上的反坦克炮了。
日军中的57毫米反坦克炮也不是没有,其中的一式57毫米反坦克炮就是日本陆军中的主力反坦克炮,然而这种坦克炮造价并不低,毕竟反坦克炮可不是普通的火炮,要想获得良好的穿甲能力就必须具备长身管,而长身管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更高的制造工艺,更高的废品率,更高的造价。所以别看57毫米口径小,但实际造价可不低,日本受限于国内工业基础的水平,因为一式57毫米反坦克炮总产量也是有限的,而这种绝大部分都是配属到了澳大利亚战场上。
本来这个阵地上也有两门一式反坦克炮,但是之前日军遭到了中国陆军第43师猛烈的重炮炮火打击以及空袭,这两门宝贵的一式反坦克炮相继被摧毁,虽然还有几门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但是很明显三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很难威胁到中国陆军的T16坦克。
T16坦克虽然在中国陆军内部被认为防护能力不强,但是好歹也是中国在二战中研发并作为取代T10坦克而是用的,设计之初就是采用了大角度倾斜装甲,而且所采用的装甲也是采用和T15坦克同样的装甲材料,因此厚度虽然看似不高,但是防护能力在各国现役坦克里头也算是比较可观的了。中国陆军内部之所以说T16坦克防护不强,那是因为中国陆军是把T16和T15、T17、T18之类的坦克进行比较,而这里头后面的这几款坦克的防护能力可都是全球顶尖,这么比较下来才显得T16防护薄弱。
然而尽管如此,T16坦克也不是区区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能够击穿的,更加别说还是击中了装甲厚度仅次于正面炮塔的首上位置了。
李上士清楚的看见敌人的一门反坦克炮朝着自己开炮,只感觉到车体略微一震后就是立马大声问:“没事吧!”
“没事,抗住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李上士的坦克在一个急停后,上面的哪门75毫米坦克炮就是一震,炮口腾出一团炮焰后,一枚75毫米的高爆弹就是飞往了哪门日军反坦克炮阵地上。
那日本曹长摸着脸上的鲜血,也不去看身边的那几具日本士兵尸体,而是继续道:“还等什么,装填!”
那几个被炮弹似乎炸晕的日本士兵挣扎着爬起来,跨过战友的士兵继续装填,然后推动着已经有些移位的反坦克炮恢复位置,那曹长再一次瞄准后开炮!
“八嘎!”那日本曹长眼睛似乎都已经冒出火来了,他以优越无比的炮术再一次命中了那辆坦克,但是那辆坦克却继续向前看着,那坦克上的机枪正在连续不断的喷射出子弹,而子弹扫射的位置正是他的这个方向。
曹长丝毫不顾距离他身前的泥土里被子弹激起的点点泥土,而是直接亲自装填,不用多久又是一发炮弹被发射出去,然而让他绝望的是那辆坦克还是一点事都没有。
“这怎么可能,八嘎,这些该死的支那人,这怎么可能!”
他脱下了身上的外套,赤着膀子用着粗壮有力的手推动着火炮复位瞄准,然后接过旁边炮手的递过来的炮弹。
就当他正在装填第四发炮弹的时候,他的身前正在发生爆炸,他整个人被爆炸的气浪掀到,哪门九六式反坦克炮也是被掀翻,倒在地上的他嘴角已经开始冒着血泡,但他依旧喃喃着:“装填,开炮!”
嘴角里的血泡随着他的喃喃自语不断流出,此时他的右胸口位置上已经有了一个大洞,鲜血正在涌喷而出,几乎瞬间里就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李上士看着远方的那个日本反坦克炮阵地,看见那边似乎没有了动静,但是他依旧不放心,而是继续用车载机枪朝着那边方位进行着扫射,数秒后又是发射了第三发高爆弹。
这场反坦克炮和坦克之间的小战斗说起来长,但是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前后加起来不会超过二十秒,而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这片战场上的其他中国坦克和日本反坦克火力之间。
李上士的坦克一边快速突进,途中不时会急停开上一炮,但是车载机枪却是断断续续的一直在扫射,压制着任何可能存在的日军。
而他也是先后遭到了多枚反坦克炮炮弹的打击,其中半数都是在急停的情况下被命中的。按照人们的通常观念,坦克在作战的时候是不应该停下来的,因为停下来就等于把自己变成了静止的靶子。但实际情况是,坦克作战的时候很经常会停下来开炮,这是因为这个年头坦克如果是在行使中开炮的话,那么命中率会低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为了能够取得命中率所以坦克作战的时候会停下来开炮,哪怕是已经装备了单向垂稳装置的中国T12、T15等系列坦克和美国的M4坦克都无法做到行驶中开炮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命中率。
别说是在二战时代了,就是五六十年代乃是一直到二十世纪末坦克的移动射击命中率都是非常低的,通常情况下都是采取静止射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