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367节

  这款1915年式轻机枪的口径有好几个版本,有7.92毫米口径,也有着俄军的标准口径7.62,另外还有日军的6.5毫米口径以及清末陆军规定的标准口径6.8毫米。这款新设计的轻机枪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口径,除了7.62毫米口径是为了供应俄军而特别设计的外,其他口径都是中国陆军因为对未来口径犹豫不决的产物。

  这种事情不但表现在1915年式轻机枪上,更表现在陆军对下一代步枪的选择上,由于中国陆军中同时大量装备的1888委员会步枪、汉阳造以及1912年式步枪和日本三十年式、三十八年式步枪,这些步枪中除了三十八年式乃是先进步枪外,其他的都是老旧过时的产物,而加上同时装备多种主力步枪让中国军队的后勤系统繁殖无比,军方早就想要统一部队的步枪了,之前是准备统一装备1912年式步枪,但是因为1912年式步枪过时落后所以军方就是放弃了这一想法,开始选择其他候选步枪并着手自行设计新款步枪。

  从1914年末开始到1915年下半年,陆军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后,终于是选定了6.8毫米口径作为中国下一代步枪的标准口径,而步枪在参考了其他数款步枪的部分优点后,决定以德军的毛瑟98A步枪为原型进行再设计,再这基础上设计出6.8毫米步枪。

  相对于步枪来说,更重要的步枪弹的设计,陆军的军械局先后试验了7.92×57步枪弹,7.62×57步枪弹,7.62×54步枪弹,7.62×47步枪弹,6.8×54步枪弹,6.8×50步枪弹,6.5×5.4步枪弹,6.5×50步枪弹等诸多弹种;这些口径中7.92毫米是德军的口径,同时也是中国军队中大量1888、汉阳造以及1912年式步枪的标准口径,7.62毫米分别是美国和俄国的标准口径,而6.8毫米步枪弹则是智利等国的标准口径,而清末原本也是把6.8定位标准口径,不过辛亥革命后就不了了之。至于6.5毫米就是用的国家更多了,有日本的有坂6.5×50毫米枪弹、意大利6.5×52毫米M1891枪弹、荷兰及罗马尼亚使用的M18926.5×54毫米曼利夏枪弹、希腊的M19036.5×54毫米曼利夏—舍瑙厄尔枪弹和瑞典的6.5×55毫米毛瑟弹等。

  笼统来说,那就是这些口径都有着国家的陆军使用,而那一种才是最适合中国的呢,这一点并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而是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才能得出相关结果。在大量的试验结果当中,7.92×57枪弹首先被排除,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口径太大,后坐力太大不适合中国人的体格使用,而7.62×54步枪弹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而6.5毫米的诸多步枪弹种,后坐力虽然小了但是部分性能让军方不太满意,当然了,这也和军方有意不和日本使用统一口径的子弹有关,这种就是纯属于心理因素的缘故,从感情上来说军方不太能接受。

  如此一番挑选出来后,军方选择了由6.8×50步枪弹,并以这款步枪弹设计出了1916年式步枪,目前已经进行了少量试生产并交付军方进行大量的训练实验,以求再大规模生产全面替换现役步枪之前寻找并解决掉所有问题。

  选择了6.8×50为标准步枪弹后,作为配套哦研发的1915年式轻机枪也把口径正式规定为6.8毫米,步枪和轻机枪统一使用6.8×50步枪弹后,当6.8×50步枪弹进行重机枪试验时,却是发现威力和弹道性能过差,其配套发展从MG08重机枪改进而来的1916年式重机枪使用6.8×50步枪弹时威力不足,弹道过差让军方严重不满。

  陆军试图统一步枪和轻机枪以及重机枪子弹的努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最后陆军选择了折中方案,那就是步枪和轻机枪使用新一代的6.8×50步枪弹,而重机枪则是沿用7.92×57重型弹。这个主要是重机枪并不用考虑后坐力的问题,子弹威力才是需要考虑的,另外在之前国民军的步枪弹和机枪弹也是不通用的,1912年式步枪和MG08重机枪使用的虽然都是7.92毫米子弹,但是两者的子弹并不是一样的,步枪使用的是轻尖弹,而重机枪使用的是重尖弹,虽然两者关键时刻可以通用,但是会严重影响弹道性能,不到关键时刻一般是不会通用的,而另外由于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就经常导致出现轻尖弹和重尖弹搞错的事情。这一次陆军为了分别拥有步枪和重机枪两者的优势,干脆就是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子弹。

  实际上各国陆军从一战开始一直到现代,都在试图进行子弹通用化,但是虽然口径能够做到统一,但是却是性能上一直让人无法忍受,比如历史上日本的轻重机枪早期也是使用6.5毫米步枪弹,但是后来日本人自己都忍受不了就开发出来了7.7毫米的步枪弹并在轻重机枪上使用。而美军虽然都是7.62口径,但是同时有着好几种不同长度的7.62毫米自大,就跟德军的7.92步枪弹也分普通步枪弹和机枪弹一样,实际上各国的步枪和机枪的子弹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通用化,到了现代依旧如此!

  沈纲等军方大佬并没有对子弹通用化的急迫需求,陆军需要的是性能先进并适合中国人体格的步枪和轻机枪,同时需求威力足够的重机枪,而对于这两者的子弹是否能通用并不是太大的需求,当然了,继续沿用7.92×57子弹当成机枪弹,也是和中国军方储备了大量的7.92毫米子弹以及装备了大量的MG08重机枪有关,那些步枪退役了还好,但是那些高大数千元一挺的重机枪可不是谁退役就能退役的,要知道中国军方所装备的MG08重机枪,军内编号为1916年式重机枪的重机枪已经高达一千多挺,这要全部退役并重新装备其他口径的重机枪的话,军方需要为此花费高达千万的换装费用,这是军方所不能接受的。

  中国陆军进行着高达五十九个步兵师的整编计划的同时,也是让周围国家尤其是日本陆军感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尽管日本军方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依旧评价不高,但是面对中国在和平时期都保持了上百万军队的规模,而在战时随时会扩充到数倍之多的情况下,此刻只有十九个师团的日本陆军深感兵力的不足,一再要求提高陆军的军费,把陆军从十九个师扩编到二十五个师,而扩充六个师团的计划实际上从辛亥年中国爆发内战的时候日本陆军就已经开始提出来了,但是受限于日本国内的财政压力一直没能得到通过,近一年来虽然财政因为欧洲的爆发而大大好转,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海军方面提出的更多军费,仅仅是去年到现在,日本已经陆续批准了数艘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其中去年下半年因为日本和英法以及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因新几内亚岛上的矛盾激发,促使了日本新增加了两艘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仅此一项日本就得在正常的海军预算外额外拨付高达七千万日元的造舰款。

  在海军总预算占据日本财政收入高达百分之五十的年代,日本陆军想要在山本兵卫权等海军派以及政府官员的双重压力下进行扩军,其难度是非常大的。

  不过由于中国陆军的整编计划实在有些庞大,日本海军和政府方面面对日本陆军的强烈要求,不得不临时批准了日本陆军的有限扩充计划,批准了日本陆军增加了新几内亚守备队约一个旅团的编制,另外还拨付了千万日元的特别装备费,用于采购在欧洲战争中大出风头的机枪以及飞机等兵器。

  日本的陆军编制增加有限,但是其部队的装备数量尤其是机枪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一个师团的重机枪从战前的二十四挺逐渐增加到五十余挺,另外还准备装备大量的轻机枪。

  远东地区中日两国之间的军事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规模不如其他列强之间的军事竞争那么大而已。

  不过中日两国相继参战后,英法两国也是开始筹划着利用中日两国的军事力量,先是让日本海军派遣了大量的舰艇到达地中海进行护航,而随后又在和同样对德国和奥匈进行了宣战,但是却没有加入协约国的中国进行商谈,邀请中国派遣兵力到达欧洲参战!

  对于直接派兵到欧洲参战的事情陈敬云是连考虑都不用考虑就直接拒绝了,陈敬云的心态和美国人是差不多的,欧洲人打生打死和他没什么关系,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财,他可不想把数十万中国军人送到欧洲西线的绞肉机上。

  不过直接派兵不可以,但是其他方面的人力资源合作却是可以进行的,英法两国尤其是法国为了动员兵力填补前线,几乎是把国内的适龄年轻人都是准备送上了战场,而这种情况下这两个国家的工厂也就缺乏了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了,而基于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英法两国提出引进中国劳工的计划。

  计划引进高达百万人的劳工去欧洲各工厂工作,从而解放除更多的英法两国年轻人奔赴战场。

  对于这一个陈敬云答应的非常爽快,只要不把这些劳力送上战场而只是在后方工厂工作的话,问题不大,当然了更关键的是英法两国将会为此付出不菲的费用,而现在的中国为赚取黄金外汇可是什么都买,军械到各种战略物资,所以输送劳动力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不过这些种涉及到政府间合作的事情向来都是有着诸多附加条件的,作为中国政府组织高达上百万人前往欧洲务工的代价,英法两国除了给这批劳动力付出不菲的金钱代价外,还答应了中国提出的大部分商品的关税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棉布以及部分轻工业产品的关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彻底归还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同时为了表达诚意,英国还放弃了部分在华的租界,包括武汉和天津的租界。同时提出威海卫港口可以由双方共管。

  而中国这个时候也就是1916年的一月才正式和英国签订了对德共同防御条约,彻底加入了协约国这一阵营,并且按照英法两国的需求停止和德国的一切商业贸易行为。

  不过实际上这影响并不大,以为受限于英法两国海军的封锁,现在德国的对外贸易一般都是通过瑞典、挪威、瑞士等中立国进行的,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同样如此。

  1916年后的欧洲战事依旧持续,中日美三国的战争财也在继续发着,而到了1917年,俄国因为国内物资的严重短缺以及对峙续了数年的战争厌恶心理终于是引发了大规模的叛乱!

  而这个时候,一直关注着欧洲以及俄国局势的陈敬云迅速作出了反应,得到俄国爆发骚乱后的第一时间里就是下令让全军提高战备级别,虽然理由说的是防止俄国骚乱影响到中国,但是陈敬云想要乘着俄国动乱而打劫的心思在众多中国军政高层的眼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因为早在去年,中国军方就已经组织了数次大规模演习,而演习内容就是假定俄国出现杀骚乱,而中国出兵护侨,说白了就是想要趁机抢回那些被俄国所占领的土地!

  世界局势在1917年终于是出现了重大变化!俄国动乱不但影响到了欧洲战事,更由此引发了远东地区的动乱和争端,俄国内乱就像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石头投入到了看似平静实际暗流汹涌的河流当中,由此激发出来的浪花注定是要闪亮而耀眼的!

第〇五二四章 局势急变

  欧洲自从1914年爆发战争以来,尽管不断有陆续国家参战,尤其是随着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的相继加入使得了这一场战争波及了几乎整个欧洲地区,在前线奋战的各国军人总数高达千万以上,然而尽管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战局却是一直都是僵持的状态,英法联军在西线尽管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并没有能力突破德军的防线并打到柏林去,而在南线意大利的参战并没有帮协约国多大的忙,尽管牵制了奥匈帝国众多的兵力,但实际上意大利被打的很惨,如果不是有英法两国派遣援军来,意大利估计连罗马都会被德奥联军攻克了。

  而在东线,俄军却是连接战败,1915年德军抽调主力奔赴东线的时候,和奥匈帝国的军队一起发动了波兰战役,试图把俄军主力包围在波兰这个口袋中,以彻底歼灭俄军主力后逼迫俄国投降,此战俄军虽然损失高达一百万多人,但是并没有让俄军彻底丧失主力,相反俄军还在1916年集结了两百多万兵力对德奥联军发动了反攻,结果是闭着眼睛都能猜得出来的,参战双方不管是进攻方还是防守一方,都是损失惨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种战役实际上相当无趣的,都是双方汇集众多的兵力然后进攻,打上几个月后各自死伤几十万上百万,然而一如既往的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样的战争打起来也就逐渐演变为消耗战,除了比拼各国的工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比拼各国的后备兵员数量,这一场大战几乎让欧洲的这些参战国把所有的适龄男子都送上了前线,这也是中国的劳工输出会受到英法两国的极大欢迎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消耗战中,除了美中日等几个国家大把大把地赚着黄金外汇外,实际参战的各国几乎都是筋疲力尽,就连英国国内都不得不实行食物配给制度,昔日随处可见的食物如今已经受到了严格的管制,哪怕是那些贵族们举行酒会晚宴的时候那些厨房人员们也是不得不想着各种办法从各种渠道筹集各种食物。

  英国虽然实行了战时配给制度,但是民众好歹能吃得上饭,但是其他几个参战国就没有太好的运气了,尤其是俄国的情况更为糟糕。

  多年的战争让俄国国内的反战情绪极大,加上物资奇缺导致连莫斯科的民众都吃不上黑面包了,这种情况下普通民众不发生动乱才是怪事。实际上俄国并不是没有获取这些民生物资的途径,因为战争的因素导致他们国内的粮食产量降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俄国却是可以进口粮食,相对于德国被全面封锁的情况,而英国面临着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威胁,实际上俄国获得外援的通道是非常安全的。

  然而这种安全不代表着运力就有多高的了,现在俄国获取外援的通道主要就是依靠远东铁路,依靠着远东铁路大量中国制造的军械源源不断的奔赴俄国欧洲前线,1914年开始中国就开始为俄军提供军械等军事物质,并且规模不断扩大,到了1915年的时候,来自中国的军事物资已经占据了俄军全部军事物资的10%,而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为了满足对俄的军械出口,中国甚至在东北投资建设了数家兵工厂,就近对俄军进行大量的军械出口。

  而到了1916年,尤其是下半年开始俄国国内各工厂相继爆发罢工等暴乱后,俄国国内的工业产业进一步遭到重创,而这个时候来自中国的军事物资就显得更重要了,相对于日本、美国货来说,中国提供的军事物资价格更低,而起专门为了出口俄国而配套的工厂所生产出来的也都是俄军制式武器,另外在运输上也更为方便,可以便捷的通过中国、俄国的铁路网出口俄国,而不用和日本和美国的一样要先海运到海参崴,而在冬天的时候更是只能运到朝鲜釜山港或者中国的其他北方不冻港。

  如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来自中国的军事物资在俄军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大,到1917年初的时候来自中国的各种军事物资已经是占据了俄军进口军事物资的80%,而占据了当时俄军所有军事物资的20%。某种程度上来说,来自中国的物资供应了俄军至少上百万的军队在作战!

  而俄国也由此成为了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出口国,仅次于美国,而然这种出口几乎全都是军事物资的出口,并没有其他的什么工业品,更没有俄国国内急需的粮食。

  中国之所以没能向俄国出口大量的粮食,其中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自己的粮食产量都不够,尽管这几年中国为了进行土地改革而花费了大力气,而且每年投入了巨资兴建了众多水利设施,然而粮食平均产量的偏低却是个硬伤,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这几年南京共和政府可是施行了数种庞大的政策,第一就是修建水利,而第二个就是鼓励农业活动中使用化肥,并对化肥企业施行优惠近乎免税的政策用以降低化肥的成本和促进国内的化肥产业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继续鼓励国内那些人口过多但是土地过少的省份中的部分人口向人少地多的地区进行移民,尤其是向东北地区移民。

  然而这些措施虽然增加了一定的粮食产量,扩大了总耕地的数量,但是粮食问题依旧紧张,而且这几年老天爷实在不太给陈敬云面子,几乎年年都有大范围的地区受灾,虽然没有出现饿死几万几十万人的事情,但是造成的粮食减产却是事实,这让原本就粮食紧张的中国粮食更加紧张,为了缓解粮食紧缺的问题,中国这几年每年都从东南亚地区进口大量的粮食。

  所以中国自身而言,是没用多余的粮食可以出口给俄国的。但是中国没有粮食不代表其他国家没有粮食了,其他的不说了,太平洋对面的美国家里粮食多到发霉,只要有钱随便买,实际上俄国也是从美国等国家购买了一定数量的粮食,但是粮食买到了也只能堆积在海参崴而已。

  而这里就是俄国民众无法获得粮食外援的第二个原因了,那就是远东铁路的运力无发同时满足运输大量来自中国等国家的军事物资的同时还运输大量民生物资,哪怕是运输了一部分粮食抵达欧洲地区,但这些运输到欧洲的粮食中绝大部分也是作为军粮使用的,为了保障前线部队的正常作战,俄国已经把远东铁路这条单线铁路的运力发挥到了极致,可是抽不出什么运力来给莫斯科的民众运送粮食的。

  1917年二月份,就在俄国国内因为反战和粮食紧缺的原因爆发动乱的时候,俄国在海参崴囤积的众多粮食却是在发霉,不得不说,有粮食运不回去吃不上也是一件郁闷事。

  俄国在二月份爆发的内乱不但影响到了他们自身,更是严重影响到了世界局势!

  俄国革命刚爆发之际,几乎全世界的眼睛都盯住了俄国国内的局势,甚至就连德军都是暂停了在东线的进攻,而观望着俄国国内的局势,因为这场革命来的太突然,参与战争的双方都是搞不清楚,推翻了沙皇的那群革命党到底是什么人,那群革命党到底是会继续沙皇时代的战争还是说会结束战争,或者干脆加入到同盟国阵营中?叛徒这种事情已经出现了一个意大利,两年前意大利能够背叛德国加入协约国,那么代表着俄国同样能够背叛协约国加入同盟国!

  当俄国国内乱哄哄的时候,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紧急求见陈敬云,正式以盟友的身份要求中国对俄的内乱做出必要之反应,包括应对俄国可能出现的背叛,包括采用各种手段迫使俄国继续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

  而这种建议是正合陈敬云的胃口的,他还愁着没借口出兵呢,现在既然老大英国都自动找上门来要求了,那么自己的行动也就能够变得更合情合理一些了。

  似乎是协约国为了展示其压力一样,在俄国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三天,和英国已经签订对德共同防御条约,协约国的一员,过去三年来俄国最重要的外援盟友——中国发布二级动员令,对位于东北、西北、外蒙地区的高达三十个师的部队进行动员,以求在半个月内完成人员和装备的补充,使得这三十个师和中国的另外五个战备师一样达到战时满编制状态,无独有偶,自1914年攻占新几内亚后的日本再一次发动了动员令,动员了两个师团随时准备应对俄国内乱的局势。

  协约国摆出的架势看上去有些吓人的味道,那就是俄国要是敢背叛,那么中日两国就会出兵俄国,同样的俄国要是敢于和德国人私自进行和谈,那么中日两国也有可能会出兵!

  一句话,协约国需要俄国继续打下去!英国人需要他继续打下去,日本人需要他继续打下去,中国同样需要俄国继续打下去。就连还没有参战,但是已经准备着参战的美国人也是想要俄国人继续打下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要是俄国临时政府真的和德国人达成了停战协议,到时候的协约国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顶多就是在远东地区小打小闹一场,或者是扶持俄国国内的其他势力掌控权力,真正发动对俄进攻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首节 上一节 367/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